负极材料是指电池中构成负极的原料,由负极活性物质、粘合剂和添加剂混合制成糊状均匀涂抹在铜箔两侧,经干燥、滚压形成。同时,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储存锂的主体,使锂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嵌入与脱出。
产业链来看,我国负极材料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石墨、石油焦、针状焦、沥青焦、二氧化硅、硅合金、锂盐等原材料;中游可分为碳系负极材料和非碳负极材料,碳系负极材料包括石墨化碳系负极材料、石墨烯负极材料、无序碳系负极材料,非碳负极材料包括硅基负极材料、钛基负极材料等;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应用于动力锂电池、消费锂电池、储能锂电池等领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出货量来看,受益于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等终端市场增长拉动,我国锂电池相关行业发展快速,负极材料市场需求增大。近三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持续增长。2025年1-6月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129万吨,同比增长37%。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市场结构来看,20251-6月我国负极材料仍以人造石墨为主,人造石墨出货量达117万吨,占整体市场的90.7%;天然石墨材料出货达10.6万吨,占比达8.2%。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企业产能情况,负极材料作为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决定电池的容量、充放电速度以及循环寿命等关键性能上发挥着关键作用,正是基于负极材料如此重要的地位,随着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众多负极材料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它们正逐步成为推动经济转型与发展的新兴力量。
我国负极材料行业企业产能情况
企业简称 | 业务布局 | 核心下游市场 | 2025年产能预测(万吨/年) |
贝特瑞 | 全球负极龙头,天然石墨市占率超50%;布局硅基负极(氧化亚硅-碳复合) | 动力电池(宁德时代/松下)、消费电子(苹果) | 负极材料:80万吨(含天然石墨40万吨/人造石墨35万吨) |
杉杉股份 | 一体化布局(焦原料-石墨化-负极),内蒙古/四川右墨化基地降本 | 动力电池(比亚迪/中创新航)、储能电池 | 仅级材丰斗: 60万吨(人造石墨为主) |
璞泰来 | 绑定宁德时代深度合作,布局复合集流体(PET铜箔)协同研发 | 高端动力电池(宁德时代/特斯拉)、3C数码电池 | 负极材料:50万吨(含硅基5万吨) |
凯金能源 | 聚焦性价比市场,青海/云南石墨化自供率至80% | 中低端动力电池(国轩高科/蜂巢能源)、两轮车电池 | 闵极材丰斗:45万吨(人造石墨为主) |
中科电气 | 联合宁德时代扩产,布局连续石墨化技术降能耗 | 动力电池(宁德时代/欣旺达)、储能系统(华为/阳光电源) | 负极材料:40万吨(石墨化自供率70%) |
翔丰华 | 发力硅基负极赛道,与比亚迪联合开发氧化亚硅-石墨烯复合材料 | 动力电池(比亚迪/广汽)、无人机电池 | 负极材料:25万吨(含硅基3万吨) |
尚太科技 | 山西基地焦原料-石墨化-负极全链布局,主攻储能市场 | 储能电池(宁德时代/海辰)、低速电动车电池 | 负极材料:35万吨(一体化产能) |
山河智能 | 转型钠电负极,硬碳材科绑定中科海钠/宁德时代钠电池项目 | 钠离子电池(储能/两轮车)、启停电池 | 负极材料:20万吨(硬碳为主)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yl)
注:上述信息仅作参考,图表均为样式展示,具体数据、坐标轴与数据标签详见报告正文。
个别图表由于行业特性可能会有出入,具体内容请联系客服确认,以报告正文为准。
更多图表和内容详见报告正文。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5-2032年)》涵盖行业最新数据,市场热点,政策规划,竞争情报,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等内容。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市场商机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
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
行业报告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
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观研天下是国内知名的行业信息咨询机构,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业单位、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投资者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客户涵盖了华为、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建筑、惠普、迪士尼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目录大纲:
【第一部分 行业定义与监管 】
第一章 2020-2024年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负极材料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一、负极材料行业相关定义
二、负极材料特点分析
三、负极材料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四、负极材料行业经营模式
(1)生产模式
(2)采购模式
(3)销售/服务模式
五、负极材料行业需求主体分析
第二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一、负极材料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二、负极材料行业所属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三节 负极材料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负极材料行业的赢利性分析
二、负极材料行业的经济周期分析
三、负极材料行业附加值的提升空间分析
第二章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监管分析
第一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监管制度分析
一、行业主要监管体制
二、行业准入制度
第二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政策法规
一、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二、主要行业标准分析
第三节 国内监管与政策对负极材料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二部分 行业环境与全球市场】
第三章 2020-2024年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中国宏观环境与对负极材料行业的影响分析
一、中国宏观经济环境
二、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对负极材料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中国社会环境与对负极材料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环境与对负极材料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四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第五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第六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一、负极材料行业资金壁垒分析
二、负极材料行业技术壁垒分析
三、负极材料行业人才壁垒分析
四、负极材料行业品牌壁垒分析
五、负极材料行业其他壁垒分析
第七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风险分析
一、负极材料行业宏观环境风险
二、负极材料行业技术风险
三、负极材料行业竞争风险
四、负极材料行业其他风险
第四章 2020-2024年全球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全球负极材料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第二节 全球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与区域分布情况
第三节 亚洲负极材料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亚洲负极材料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亚洲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亚洲负极材料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节 北美负极材料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北美负极材料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北美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北美负极材料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五节 欧洲负极材料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欧洲负极材料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欧洲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欧洲负极材料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六节 2025-2032年全球负极材料行业分布走势预测
第七节 2025-2032年全球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部分 国内现状与企业案例】
第五章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状况情况介绍
一、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二、行业创新情况分析
三、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二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一、影响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的因素
二、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
三、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解析
第三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供应情况分析
一、中国负极材料行业供应规模
二、中国负极材料行业供应特点
第四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一、中国负极材料行业需求规模
二、中国负极材料行业需求特点
第五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六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
第六章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产业链及细分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产业链综述
一、产业链模型原理介绍
二、产业链运行机制
三、负极材料行业产业链图解
第二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产业链环节分析
一、上游产业发展现状
二、上游产业对负极材料行业的影响分析
三、下游产业发展现状
四、下游产业对负极材料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一、细分市场一
二、细分市场二
第七章 2020-2024年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市场竞争分析
第一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一、中国负极材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二、中国负极材料行业主要品牌分析
第二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分析
二、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竞争特征分析
一、企业区域分布特征
二、企业规模分布特征
三、企业所有制分布特征
第八章 2020-2024年中国负极材料行业模型分析
第一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一、波特五力模型原理
二、供应商议价能力
三、购买者议价能力
四、新进入者威胁
五、替代品威胁
六、同业竞争程度
七、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结论
第二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SWOT分析
一、SWOT模型概述
二、行业优势分析
三、行业劣势
四、行业机会
五、行业威胁
六、中国负极材料行业SWOT分析结论
第三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竞争环境分析(PEST)
一、PEST模型概述
二、政策因素
三、经济因素
四、社会因素
五、技术因素
六、PEST模型分析结论
第九章 2020-2024年中国负极材料行业需求特点与动态分析
第一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市场动态情况
第二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消费市场特点分析
一、需求偏好
二、价格偏好
三、品牌偏好
四、其他偏好
第三节 负极材料行业成本结构分析
第四节 负极材料行业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一、供需因素
二、成本因素
三、其他因素
第五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价格现状分析
第六节 2025-2032年中国负极材料行业价格影响因素与走势预测
第十章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所属行业运行数据监测
第一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第二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所属行业产销与费用分析
一、流动资产
二、销售收入分析
三、负债分析
四、利润规模分析
五、产值分析
第三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所属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十一章 2020-2024年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区域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析
一、影响负极材料行业区域市场分布的因素
二、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区域市场分布
第二节 中国华东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分析
一、华东地区概述
二、华东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东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分析
(1)华东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
(2)华东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现状
(3)华东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 华中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中地区概述
二、华中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中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分析
(1)华中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
(2)华中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现状
(3)华中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四节 华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南地区概述
二、华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南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分析
(1)华南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
(2)华南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现状
(3)华南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五节 华北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分析
一、华北地区概述
二、华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北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分析
(1)华北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
(2)华北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现状
(3)华北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六节 东北地区市场分析
一、东北地区概述
二、东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东北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分析
(1)东北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
(2)东北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现状
(3)东北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七节 西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西南地区概述
二、西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西南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分析
(1)西南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
(2)西南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现状
(3)西南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八节 西北地区市场分析
一、西北地区概述
二、西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西北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分析
(1)西北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
(2)西北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现状
(3)西北地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九节 2025-2032年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区域分布预测
第十二章 负极材料行业企业分析(随数据更新可能有调整)
第一节 企业一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二节 企业二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三节 企业三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四节 企业四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五节 企业五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六节 企业六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七节 企业七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八节 企业八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九节 企业九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十节 企业十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四部分 展望、结论与建议】
第十三章 2025-2032年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一、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市场机会分析
二、中国负极材料行业投资增速预测
第二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规模发展预测
一、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二、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增速预测
三、中国负极材料行业产值规模预测
四、中国负极材料行业产值增速预测
五、中国负极材料行业供需情况预测
第四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盈利走势预测
第十四章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观研天下中国负极材料行业研究综述
一、行业投资价值
二、行业风险评估
第二节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进入策略分析
一、目标客户群体
二、细分市场选择
三、区域市场的选择
第三节 负极材料行业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一、负极材料行业产品策略
二、负极材料行业定价策略
三、负极材料行业渠道策略
四、负极材料行业推广策略
第四节 观研天下分析师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