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奶牛养殖行业:中游规模化进程不断加深 下游需求市场增长可观

一、行业基本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奶牛养殖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奶牛养殖就是指对于奶牛的养殖。奶牛是偶蹄目牛科牛属的哺乳动物,奶牛体型高大,结构匀称,皮薄、脂肪少,被毛细短,毛色往往呈明显的黑白色或者黄色。奶牛的乳房大而丰满,一般有四只乳头,两列均匀,多余的副乳头短小,一般都不出奶,后天会自然菱缩。

奶牛喜欢清洁、干燥的环境,需要保持平整、干燥、清洁、防止积水,夏季要注意排水。爱喝新鲜、清洁的饮水。饲养奶牛以粗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饲料为主,饲料中添加香料、糖精钠、谷氨酸钠、有机酸等调味剂可提高奶牛的采食量和产奶量。母牛发情时,兴奋不安,哞叫,互相追逐、爬跨,食欲减退,泌乳量下降,外阴充血肿胀。奶牛妊娠期为275~285天,平均280天。奶牛的正常寿命在25年左右。

奶牛主要可分为乳用品种及乳肉兼用品种两大类,其中乳用品种主要有荷斯坦奶牛、娟姗牛、爱尔夏牛、更赛牛、乳用短角牛;乳肉兼用品种有瑞士褐牛、丹麦红牛、西门塔尔牛(德系、中系)和中国的三河牛、草原红牛、新疆褐牛、科尔沁牛等。我国奶牛品种主要是荷斯坦牛,现分布全国各地,以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北方草原地区为多,其他地区则分布于城镇郊区和部分近郊农村。

二、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1、奶牛养殖业规模化进程不断加深

牛奶营养全面,是适合长期饮用的饮品,也是现代乳品工业的重要原料。长期饮用能够提高人体体质,也能补充钙质。而奶牛的奶质和其饮食结构以及运动量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合理且健康饮食的奶牛,产出的奶更香醇、更有营养。因此牛奶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振兴农村经济,已经推出多项政策推动该行业的发展。

奶牛养殖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原始畜牧业兴起于新石器时代,十九世纪中期近代奶牛养殖技术通过多种渠道引入中国,形成了我国延续至今的奶牛养殖业。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资本迅速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及牛场经营理念,奶牛存栏数迅猛增长。虽然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我国奶牛存栏数在2008年后出现了短时间的下降,但随后逐渐恢复。2014年因生鲜乳价格下降,行业整合,我国小规模、散养奶牛养殖户积极性受挫,奶牛存栏数再次下降。到2019年之后,随着行业规模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在下游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奶牛数量逐步回升。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奶牛数量在640万头左右,同比增长3.2%。目前我国奶牛养殖布局比较分散,每个省都有奶牛养殖,但省际间的奶牛存栏数量相差较大。如2017年内蒙古奶牛存栏量为235.8万头,海南仅为0.1万头。

奶牛养殖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原始畜牧业兴起于新石器时代,十九世纪中期近代奶牛养殖技术通过多种渠道引入中国,形成了我国延续至今的奶牛养殖业。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资本迅速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及牛场经营理念,奶牛存栏数迅猛增长。虽然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我国奶牛存栏数在2008年后出现了短时间的下降,但随后逐渐恢复。2014年因生鲜乳价格下降,行业整合,我国小规模、散养奶牛养殖户积极性受挫,奶牛存栏数再次下降。到2019年之后,随着行业规模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在下游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奶牛数量逐步回升。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奶牛数量在640万头左右,同比增长3.2%。目前我国奶牛养殖布局比较分散,每个省都有奶牛养殖,但省际间的奶牛存栏数量相差较大。如2017年内蒙古奶牛存栏量为235.8万头,海南仅为0.1万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奶牛养殖主要有草地放牧方式、家庭农牧混合方式、集约化规模养殖等三种方式。但近年随着消费者对乳制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个体散养经营牛场缺乏专业水平的简单饲养管理,已经无法供应现代化乳制品加工企业需求的高品质原料奶。而规模化养殖具有管理规范、产奶量稳定、原奶质量高、抗风险能力强等优势。因此头部乳制品生产加工企业纷纷开始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布局高品质牛奶生产、规模化养殖基地。目前规模化养殖已成为国内原奶行业的主流趋势,各领先企业纷纷发展规模化养殖,成为国内原奶行业的主力军。

近年在《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等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奶牛规模化养殖程度不断提高。2021年国内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70%,较上年提高了约3个百分点;规模化牧场100%实现机械化挤奶,95%配备全混合日粮(TMR)搅拌车。从参测泌乳牛群规模来看,2021年泌乳牛群规模在200-499头的参测场占参测场数总数的30.6%,其参测泌乳牛数占总参测牛数的9.2%,排第四位;泌乳牛群规模大于等于3000头的奶牛厂占9.0%,而其参测泌乳牛数占总参测牛数的40.6%,排名第一。

规模养殖奶牛单牛产奶量明显提升。据中国奶业协会养殖业发展部统计,在平均日产奶量方面,2021年规模大于3000头的奶牛场平均日产奶量高达34.8千克,并且其平均体细胞数控制在20.9万个/ml,控制情况最好,其平均乳蛋白率达到3.36%,保持在较高水平。

规模养殖奶牛单牛产奶量明显提升。据中国奶业协会养殖业发展部统计,在平均日产奶量方面,2021年规模大于3000头的奶牛场平均日产奶量高达34.8千克,并且其平均体细胞数控制在20.9万个/ml,控制情况最好,其平均乳蛋白率达到3.36%,保持在较高水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我国奶牛规模化养殖程度不断提升,我国奶牛单产量取得突破。根据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2022年我国奶牛平均单产从8.3吨增长到9.2吨。

随着我国奶牛规模化养殖程度不断提升,我国奶牛单产量取得突破。根据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2022年我国奶牛平均单产从8.3吨增长到9.2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由此虽然我国奶牛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随着奶业养殖规模化率的提升,奶牛单产水平随之不断增长,进而推动了我国牛奶产量的增长。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牛奶产量达3682.7万吨,同比增长7.1%。2022年我国牛奶产量3932万吨,增长6.8%。其中内蒙古、黑龙江、河北等地区是主要产区,2022年产量占比合计达45.4%。其中内蒙古产量占比最高,为18.28%。

由此虽然我国奶牛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随着奶业养殖规模化率的提升,奶牛单产水平随之不断增长,进而推动了我国牛奶产量的增长。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牛奶产量达3682.7万吨,同比增长7.1%。2022年我国牛奶产量3932万吨,增长6.8%。其中内蒙古、黑龙江、河北等地区是主要产区,2022年产量占比合计达45.4%。其中内蒙古产量占比最高,为18.2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凭借丰富的资源、先进的技术和标准化的管理程序,大规模养殖牧场能够以经济的方式量产安全、优质的原料奶。这是因为规模养殖是实现奶牛集约化养殖的基础,奶牛的大规模养殖通常由较其他养殖方式更高水平的资本投资,从而占有更先进的良种选育、饲料配比技术及医疗卫生条件,生产出更受头部乳制品制造商青睐的高质量原料奶。根据中国奶业协会数据,2016-2021年我国 500 头以上大规模奶牛养殖占总养殖规模比例由 25.0%提升至55.2%。2021 年三季度泌乳牛群规模大于等于 3000 头的牧场占 8.2%,而其参测泌乳牛数占总参测牛数的 38.4%,排名第一。

未来我国大规模养殖牧场数量将持续增长。2008 年 11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要求在推进养殖规模化、产销一体化,加工布局优化、全行业标准化,以及规范市场竞争、完善质量标准体系等方面取得实质进展。2018 年 12 月,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以实现奶业全面振兴为目标,优化奶业生产布局,创新奶业发展方式,建立完善以奶农规模化养殖为基础的生产经营体系。发展规模化养殖更加符合国家政策的指引。

2、饲料是目前行业最大的成本来源

奶牛养殖行业成本结构来看,饲料是行业最大的成本来源,占比近70%左右。

奶牛养殖行业成本结构来看,饲料是行业最大的成本来源,占比近70%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近两年受下游猪肉需求的快速上升,使得我国工业饲料产量大幅度上升。截至2022年底,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30223.4万吨,比上年增加879.1万吨,同比增长3.0%。

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近两年受下游猪肉需求的快速上升,使得我国工业饲料产量大幅度上升。截至2022年底,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30223.4万吨,比上年增加879.1万吨,同比增长3.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虽然在规模养殖奶牛中饲料成本投入更大,但生鲜乳价格更高、单牛人工成本更低,单牛净利润显著高于散养奶牛。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规模牧场平均产奶利润为0.92元/千克,折合成单产8.48吨的产奶利润为7802元/头,同比增加约1,400元。因此奶牛养殖规模的扩大仍将是我国未来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趋势。

三、行业下游情况

奶牛养殖下游主要为乳制品生产加工环节,主要产品包括液态奶及干乳制品两大类。

1、乳制品制造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产销量不断增长

近年来受益于城镇化不断推进、冷链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费者对乳制品营养认可度的不断增加,2020年以来我国乳制品制造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产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1990年我国乳制品年产量30万吨,仅为2010年代年产量的1%左右。2022年我国乳制品产量为3,117.7万吨,同比增长3%,达历史新高。同时乳制品质量保持稳定,乳制品抽检合格率多年保持在99%以上。

近年来受益于城镇化不断推进、冷链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费者对乳制品营养认可度的不断增加,2020年以来我国乳制品制造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产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1990年我国乳制品年产量30万吨,仅为2010年代年产量的1%左右。2022年我国乳制品产量为3,117.7万吨,同比增长3%,达历史新高。同时乳制品质量保持稳定,乳制品抽检合格率多年保持在99%以上。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销售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乳制品销量3035万吨,同比增长9.1%。

销售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乳制品销量3035万吨,同比增长9.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尽管我国近年乳制品消费总量跻身世界前列,增速趋缓,但我国乳制品人均消费量与世界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根据我国农业农村部数据,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是发展中国家的1/2,奶业发达国家的1/7。2022年公众的每日乳制品摄入量达标率为24.2%,相比于2018年22.5%有小幅提升,但仍然较低。2022年4月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奶及奶制品每天摄入量从此前的300克提高至300-500克,鼓励摄入更多乳制品。据此随着国家政策对全面振兴奶业的大力倡导、消费者观念的转变及乳制品消费习惯的培养,我国乳制品行业消费量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2、液态奶是我国乳制品生产和消费的主体 产量保持有利的增长趋势

液态奶是我国乳制品生产和消费的主体。液态奶是由生牛乳经有效的加热杀菌方法处理后,分装出售的饮用牛乳。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居民消费需求的转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液态奶产量保持有利的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液态奶的产量达到2843万吨,较2020年同比上升了9.37个百分点。

液态奶是我国乳制品生产和消费的主体。液态奶是由生牛乳经有效的加热杀菌方法处理后,分装出售的饮用牛乳。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居民消费需求的转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液态奶产量保持有利的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液态奶的产量达到2843万吨,较2020年同比上升了9.37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干乳制品正逐渐成为国民日常食品消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干乳制品包括奶粉、乳清、奶油、奶酪和炼乳、冰淇淋、奶片等产品。近年干乳制品正逐渐成为国民日常食品消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奶粉方面:近年受主要产品婴幼儿奶粉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以及高端产品需求增加影响,我国奶粉行业零售市场规模总体保持稳定的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奶粉零售市场规模达到了4413.55亿元,较2021年下降3.5%。

奶粉方面:近年受主要产品婴幼儿奶粉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以及高端产品需求增加影响,我国奶粉行业零售市场规模总体保持稳定的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奶粉零售市场规模达到了4413.55亿元,较2021年下降3.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奶酪方面:奶酪营养价值高,更加符合消费升级的发展趋势。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对于食品的追求逐渐从“吃饱”向“吃好”转变,奶酪产品因其超高的营养价值愈来愈受到市场欢迎,导致其需求量持续高涨,市场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奶酪需求总量从2015年的12.18万吨增长至30.89万吨,产品的市场渗透率也从2020年的23%增长到33.5%。

奶酪方面:奶酪营养价值高,更加符合消费升级的发展趋势。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对于食品的追求逐渐从“吃饱”向“吃好”转变,奶酪产品因其超高的营养价值愈来愈受到市场欢迎,导致其需求量持续高涨,市场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奶酪需求总量从2015年的12.18万吨增长至30.89万吨,产品的市场渗透率也从2020年的23%增长到33.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下游需求市场的崛起以及国内企业投资布局的增长,我国奶酪产量呈稳步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奶酪产量从2015年的4.63万吨增长至16.36万吨。

随着下游需求市场的崛起以及国内企业投资布局的增长,我国奶酪产量呈稳步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奶酪产量从2015年的4.63万吨增长至16.36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奶油方面:奶油是指乳经离心分离后得到稀奶油,经成熟、搅拌、压炼而制成的乳制品。近年随着烘焙行业的发展,奶油类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奶油市场规模已达107.32亿元左右。

奶油方面:奶油是指乳经离心分离后得到稀奶油,经成熟、搅拌、压炼而制成的乳制品。近年随着烘焙行业的发展,奶油类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奶油市场规模已达107.32亿元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蛋鸡养殖行业盈利先降后增 存栏量攀升 区域均衡化发展大型集团话语权增强

蛋鸡养殖行业盈利先降后增 存栏量攀升 区域均衡化发展大型集团话语权增强

鸡蛋良好的市场需求,激发了蛋鸡养殖方的养殖积极性,推动国内在产蛋鸡存栏量持续攀升。养殖成本下降,盈利逐步提升,是国内在产蛋鸡存栏量增多的另一重要原因。2024年以来,受饲料成本下跌影响,蛋鸡养殖成本持续走低,蛋鸡养殖盈利呈现先降后增的走势。

2025年07月05日
我国瓦楞纸产量及消费量稳步增长 行业进口替代及出口市场空间大

我国瓦楞纸产量及消费量稳步增长 行业进口替代及出口市场空间大

作为包装材料用的瓦楞纸,加工成纸箱后可代替其他包装材料,具有成本低、重量轻、运输方便、节约木材、以纸代塑,减少白色污染,多次循环等优点,近年来得到良好的发展。根据中国造纸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瓦楞纸产量为3145万吨,同比增长7.89%,2015-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92%。

2025年06月27日
智慧养殖行业:受政策及企业降本增效需求驱动 阿里云等凭借先进解决方案引领发展

智慧养殖行业:受政策及企业降本增效需求驱动 阿里云等凭借先进解决方案引领发展

在政策鼓励下,各地区积极推进养殖智慧化。如贵州赤水乌骨鸡智慧养殖项目是由赤水市农业农村局、赤水市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指导,贵州长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深圳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特色班和腾讯云共同发起的乌骨鸡养殖项目。该项目利用目标检测、追踪和行为识别等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使养殖基地的乌骨鸡出栏率提升了 30%,增产

2025年06月24日
小龙虾价格大跳水 几家欢喜几家愁 养殖户承压 下游加工及出口迎来亮点

小龙虾价格大跳水 几家欢喜几家愁 养殖户承压 下游加工及出口迎来亮点

目前小龙虾价格正在逐渐“亲民化”。一是近年来,各地小龙虾养殖技术日益成熟,湖北、江苏、安徽等传统主产区持续扩产,四川、江西等新兴产区也加速发展。2023年,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2950万亩、产量316.10万吨,已经成为淡水养殖第四大品类。

2025年06月20日
我国农业用水压力增大 节水灌溉行业关注度提升 区域化竞争特点突出

我国农业用水压力增大 节水灌溉行业关注度提升 区域化竞争特点突出

我国是农业大国,耕地灌溉面积持续增长,农业用水量庞大;但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较小,传统漫灌仍占近半耕地,农业用水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农业用水利用效率低下,叠加国内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我国农业用水压力不断增大,农业节水迫在眉睫。

2025年06月03日
我国苏氨酸供给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 行业贸易顺差扩大 企业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我国苏氨酸供给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 行业贸易顺差扩大 企业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苏氨酸是猪饲料的第二限制氨基酸和家禽饲料的第三限制氨基酸,需求深度绑定饲料工业发展。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大力推进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减豆粕不减效”技术路径为行业开辟新增量空间。目前,我国苏氨酸行业整体供给能力得到提升且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基本掌握了国际市场的定价话语权,并构建起全球领先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在2024年我国

2025年05月28日
我国高粱行业种植面临困境 产业升级成必然选择 白酒等下游加工需求增多

我国高粱行业种植面临困境 产业升级成必然选择 白酒等下游加工需求增多

高粱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和加工历史悠久。但由于高粱口感粗糙、涩味明显的缺点始终存在,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水稻和小麦逐渐取代高粱成为主粮,使得我国高粱种植面积持续萎缩,产量波动下降。高粱种植式微,面临生存困境,产业升级成市场必然选择,目前主要体现在机械化、规范化、提高附加值等方面。

2025年05月09日
我国甜菜行业:种子高度依赖进口 种植重心不断向新疆转移

我国甜菜行业:种子高度依赖进口 种植重心不断向新疆转移

近年来我国甜菜播种面积和产量波动明显,2024年出现“面积减产量增”的特殊现象。我国甜菜种植呈现显著的区域集中特征,新疆和内蒙古两大自治区共同构成核心产区,合计占全国播种面积和产量的80%以上。近年来其产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种植重心不断向新疆转移。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甜菜产业深陷“种子困局”,目前全国95%以上的甜菜

2025年05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