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快递、外卖、新国标为国内电动两轮车行业带来较大替换与增量市场需求

一、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显示,电动两轮车又叫电动二轮车、两轮电动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两轮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显示仪表系统等部件的机电一体化个人交通工具。为出行工具,电动两轮车的经济性和便利性优势明显,还可满足健身、显示个性、社交等需求,部分两轮车已脱离于简单出行工具,进阶为休闲娱乐、绿色出行的新用具。电动两轮车按整车质量、最高车速、电机功率等一系列指标可划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三大类。

电动两轮车分类

类别

电动自行车

电动轻便摩托车

电动摩托车

整车质量

55kg

可以≥55kg

可以≥55kg

最高车速

25km/h

50km/h

>50km/h

电池电压

48V

无限制

无限制

电机功率

400W

4KW

>4KW

是否载人

部分城市允许载12岁以下儿童

不能载人

可载一名成年人

产品属性

非机动车

机动车

机动车

脚踏骑行

必须具有

不具有

不具有

产品管理

3C认证

3C认证及工信部的目录公告

3C认证及工信部的目录公告

执行标准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标准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推荐性标准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推荐性标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电动两轮车市场现状

1、电动两轮车成为我国交通工具中规模较大的制造产业

电动两轮车主要包括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等。自20世纪末我国各地陆续“禁摩令”以来,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逐步取代燃油摩托车,成为国内短途交通的重要代步工具。根据数据,2021年全国交通工具产量中电动自行车占比24.26%,排名第二,仅次于自行车,成为我国交通工具中规模较大的制造产业。

电动两轮车主要包括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等。自20世纪末我国各地陆续“禁摩令”以来,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逐步取代燃油摩托车,成为国内短途交通的重要代步工具。根据数据,2021年全国交通工具产量中电动自行车占比24.26%,排名第二,仅次于自行车,成为我国交通工具中规模较大的制造产业。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2022年电动两轮车产销量及市场规模实现高增

随着2019年新国标的实施及共享单车、外卖等行业发展,对电动两轮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国电动两轮车产量和销量实现高增。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动两轮车产量约为5894万辆,同比增长8.3%,销量达6070万辆。其中电动二轮自行车占比约为88.67%,电动二轮摩托车占比约为11.33%;需求量约为4277.34万辆,同比增长35.7%。

随着2019年新国标的实施及共享单车、外卖等行业发展,对电动两轮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国电动两轮车产量和销量实现高增。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动两轮车产量约为5894万辆,同比增长8.3%,销量达6070万辆。其中电动二轮自行车占比约为88.67%,电动二轮摩托车占比约为11.33%;需求量约为4277.34万辆,同比增长35.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自2019年新国标实施以来,随着新国标过渡期限的临近,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迎来蓬勃发展,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138.72亿元,同比增长38.1%。其中电动二轮自行车市场占比最高,约为76.23%,电动二轮摩托车占比约为23.77%。

自2019年新国标实施以来,随着新国标过渡期限的临近,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迎来蓬勃发展,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138.72亿元,同比增长38.1%。其中电动二轮自行车市场占比最高,约为76.23%,电动二轮摩托车占比约为23.7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电动两轮车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电动两轮车消费群体庞大

我国拥有超过14亿人口,人口红利为我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奠定了基础,也是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迅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出行半径不断提高,增加人们对交通工具的需求,而电动两轮车满足人们对于短途出行的需要,符合人们对于交通工具的需求,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显示,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中,居民的日常通勤时间都已经超过1小时,其中北京的日常通勤平均半径达9.3公里,上海达8公里,广州达6.5公里。

2、电动两轮车行业替换需求较大

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存在较高的更换需求。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电动自行车市场保有量已达3.50亿辆,而电动自行车一般的使用寿命是3-5年,存在较大的更换市场。

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存在较高的更换需求。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电动自行车市场保有量已达3.50亿辆,而电动自行车一般的使用寿命是3-5年,存在较大的更换市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新国标、电摩标准给国内电动两轮车带来较大替换和增量需求

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的电动两轮车全部标准已经发布完成,行业发展已经进入标准化新时代。随着新国标出台和实施,超标车辆逐步有序地退出市场,同时全国各地相继出台政策为超标车辆设置过渡期,目前设置的过渡期以3-5年为主。由此可见,我国电动自行车将迎来换车高峰,将提升国内电动自行车行业市场需求。

我国部分省市超标电动自行车过渡期政策情况

省份

城市

过渡期

政策内容

江苏

南京

2

2019415日前购买的超标车,过渡期至20201231日截止。

天津

天津

3

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二轮电动自行车统一安装临时牌照,设置3年过渡期。过渡期至202158日截止。

广东

佛山

2

佛山市只对符合旧国标且进入《广东省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的电动自行车办理临时牌照。过渡期至2021615日截止。

北京

北京

3

超标电动车购买者需在2018111日至2019430日期间,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领临时标识,过渡期内应悬挂标识上路。设置3年过渡期,过渡期自2018111日开始,至20211031日截止。

甘肃

兰州

3

为过渡期管理办法之前购入,但因未纳入产品目录不能登记上牌的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设置3过渡期,自2018119日至2021118日。

湖北

咸宁

3

过渡期至2021819日截止。

上海

上海

3

已经购买但因未纳入产品目录不能上牌的电动自行车,其所有人自实施起6个月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领临时通行凭证的,可以自实施之日起3年内上道行驶,并遵守有关非机动车通行管理的规定;期满后,不得上路行驶。过渡期至20211231日截止。

浙江

全省统一

3

浙江省实行备案登记车辆制度(包括已经公安机关防盗备案登记的车辆),使用期限至20211231日止。现阶段已经购买的超标车设置3年过渡期,20211231日后,报废车辆可折价置换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过渡期至20211231日截止。

河南

郑州

3

过渡期至20211231日截止。广东中山3/1年中山市符合旧国标的电动自行车过渡期为3年,不符合新国标也不符合旧国标的电动自行车过渡期为1年。过渡期至2020620日或2022415日截止。

广东

梅州

3

过渡期至2022415日截止。

湖北

宜昌

3

过渡期至2022430日截止。

湖北

荆州

3

2019619日前购买的超标车,过渡期至2022930日截止。

重庆

重庆

3

过渡期至20221014日截止。四川全省统一3年过渡期至20221014日截止。

福建

福清

3

过渡期至20221031日截止。

山东

全省统一

3

过渡期至20221231日截止,限2019415日前购买的超标车。

云南

昆明

4

过渡期至2023414日截止。

湖南

湘潭

4

过渡期至202331日截止,限2019415日前购买的电动车。

安徽

合肥

3

过渡期自20211月起,202312月截止。2024年后禁止上路,对未按规定办理登记上牌,领取临时通行标志及临时通行标志过渡期结束仍上路通行的,公安部门将严格依法处罚。过渡期至202312月截止。

湖南

长沙

4

超标车需要根据不同车型持有不同驾驶证,过渡期至20231231日截止。

株洲

江西

赣州

5

为超标车设立10个月免费办理临时号牌时间,为超标车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至20231231日截止。

江苏

扬州

5

2019416日前购买的超标车,过渡期至2024414日截止。

无锡

徐州

泗洪

江西

新余

5

2019415日前购买的超标车,过渡期至2024930日截止

广西

南宁

9/1

已注册登记取得临时号牌,过渡期为一年,已注册登记取得正式号牌,有效期为9年。过渡期至20201231日或20281231日截止。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物流配送产业快速发展为国内电动两轮车带来显著的增量需求

近年来,网购和新零售等配送需求催发了快递和即时配送物流市场的发展。根据国家邮政局数据,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快递业务量达1105.8亿件,同比增长2.11%,2011-2022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6.28%。同时,快递、外卖等配送市场的崛起为国内电动两轮车带来了显著的增量和替换需求。(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跨境冷链物流行业:三大驱动力助推发展 相关企业需突破瓶颈、寻求新增量

我国跨境冷链物流行业:三大驱动力助推发展 相关企业需突破瓶颈、寻求新增量

近年跨境电商作为迅猛发展的一种商业模式,借助利好政策的推动、互联网的便利性和全球物流的高效性打破地域限制,中国“买全球、卖全球”方面优势和潜力被持续释放,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到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0%,占同期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6%。随着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也进一步凸显了

2025年05月08日
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行业分析:需求持续释放 中国船厂在手订单饱满

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行业分析:需求持续释放 中国船厂在手订单饱满

目前,国家能源局围绕重点增储领域,持续加强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引领海洋勘探取得重大发现,在琼东南盆地探获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千亿立方米大气田—陵水36-1气田,在珠江口盆地发现我国南海北部储量最大碎屑岩油田—惠州19-6油田;强化风险勘探和甩开勘探,在渤海中生界火山岩、南海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等新领域获重大勘探突破

2025年04月30日
技术创新赋能 我国即时配送驶入快车道 行业正从“速度竞争”转向“质量竞争”

技术创新赋能 我国即时配送驶入快车道 行业正从“速度竞争”转向“质量竞争”

近年来,基于消费者生活节奏的加快,即时配送已由以餐饮外卖为主向日用百货等多元品类发展。目前,从餐饮外卖到生鲜果蔬,从文件证件到药品鲜花,即时配送服务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即时配送行业订单规模达482.8亿单,同比增长17.6%。并预计到2030年,我国即时

2025年04月27日
快递单价持续下行 政策及技术双驱动无人化物流行业企业降本增效

快递单价持续下行 政策及技术双驱动无人化物流行业企业降本增效

我国快递行业有望保持较高增速,但快递单价持续下行,无人化助力物流企业降本增效。同时,在自动驾驶和无人机技术不断成熟以及低空经济支持政策频出,低空空域开放解决“起飞难”,而无人机物流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支持政策频出。

2025年04月19日
电动船舶行业占绿色船舶半壁江山 国内产销两旺但渗透率仍待提升 市场尚未形成龙头

电动船舶行业占绿色船舶半壁江山 国内产销两旺但渗透率仍待提升 市场尚未形成龙头

全球节能减排背景下,电动船舶凭借自身优势,成绿色船舶市场发展重点。电动船舶分为纯电动船舶和混合动力电动船舶,按电池技术划分,目前电动船舶仍以混动HEV技术为主;但随着纯电力推进技术成熟以及政策指引,纯电动船舶占比有望提升,平均单船带电量也将不断增加。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物流运输行业:货物运输总量不断攀升 降本增效推进下成本水平保持下降态势

我国物流运输行业:货物运输总量不断攀升 降本增效推进下成本水平保持下降态势

近年得益于商品流通的日益频繁、制造业的持续繁荣,以及国家对物流行业的扶持政策不断加码,我国物流业整体规模持续壮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9万亿元,虽同比也增长了4.1%;社会物流总额360.6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全网快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行业正迈入存量整合期

我国全网快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行业正迈入存量整合期

近年来,我国全网快运市场规模逐年递增,到2027年或将达到1797亿元。同时其市场规模占零担市场规模的比重持续提升,预计2027年将达到9.99%。从细分市场来看,我国全网快运市场结构呈现显著分化:加盟制全网快运虽然保持主导地位,但自2020年起,其市场规模占比逐渐缩小,直营制全网快运市场规模占比则持续提升。当前,我国

2025年04月07日
飞机租赁行业:全球供需失衡导致租金上涨 市场迎新机遇 中资公司快速崛起

飞机租赁行业:全球供需失衡导致租金上涨 市场迎新机遇 中资公司快速崛起

进入2022年以来,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以及市场消费的回暖,全球航空市场持续回暖。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航空客运总需求同比增长10.4%,较2019年增长了3.8%;国际航空客运量同比增长 13.6%,超过2019 年峰值 0.5%;航空载客率 83.5%,国际航空载客率上升 0.5pct 至 83.2%,均创历

2025年04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