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运动相机行业产销规模稳步增长 美国 GoPro为市场领先者

一、行业相关定义

运动相机是一种用于记录运动过程的相机,通常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拍摄,可通过配件固定在自拍杆或身体某部位、头盔、滑板、自行车把手上,多用于滑雪、冲浪、跳伞、攀岩、极限运动等运动场景,并且能满足“画面清晰,色彩保真”的基本要求。相比于传统相机,运动相机的视角范围更宽阔,而且具有更强的抗震、防水、防尘、耐热、耐摔等性能。

二、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在2004年之前,运动相机尚处于概念形成阶段。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有摩托车越野赛中通过航拍视频系统搭建中间传输平台,将置于摩托车手头盔上的佳能彩色视频相机拍下的画面直接传输给电视台转播车,赛车手第一视角画面第一次出现在电视直播的画面上。早期运动相机并未形成市场,也并未出现完整的产品解决方案。这一阶段所实现的第一视角影像拍摄多由拍摄者使用已有视频拍摄设备进行DIY。

2004年至2014年,是运动相机产品逐渐成熟阶段。2004年,GoPro推出旗下第一款产品HERO,为冲浪爱好者提供了一种适合在运动中使用的新奇的拍照工具,但仍缺乏摄像功能。2005年,VIO公司推出的Viosport Adventure Cam允许用户在辅助设备的帮助下进行户外环境下的摄像。随着运动相机分辨率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一阶段出现了较多经典的运动相机产品。

2009年,GoPro推出首款高清Hero运动相机,支持拍摄1080P视频,并内置了充电电池。该产品在当时的极限运动市场、影视制作与体育赛制影像录制等领域获得了一定成功。2010年至2014年间,运动相机技术依旧在不断进步,但相关国际厂商在西方极限运动市场所享受的消费人口红利逐渐趋于饱和,以GoPro为代表的国际运动相机厂商纷纷转而开拓亚洲市场,以谋求更为广阔的营收来源。

2015年至今,GoPro等运动相机品牌进入中国,本土品牌利用成本优势给GoPro造成了极大的销售压力。部分本土企业长期为GoPro代工,积累了丰富的运动相机生产经验,也为后来的Insta360等国产运动相机品牌代工,一定程度上帮助本土品牌压低产品价格,并实现由概念设计到最终产品的快速迭代。

至此本土品牌已经能够与GoPro等品牌同台竞争,在技术、应用等诸多方面更贴合本土市场实际需求,国内品牌借助其供应链优势有望逐渐打破国际头部品牌技术壁垒,并借助低价策略获得更大竞争优势。

三、行业市场现状

1、市场规模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运动相机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3-2030年)》显示,目前运动相机主要使用人群是极限运动爱好者,日常生活场景的拍摄习惯正在培育中。近年来随着很多旅游、户外、垂钓人士以及国内的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都开始用运动相机,很多场景使用无人机和运动相机拍摄。随着全球极限运动热度的扩张以及对日常生活体验记录和分享的需求增长都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量,推动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我国运动相机行业已经进入成长阶段,近年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18-2022年,市场规模从13.79亿元增长到61.7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34.95%。具体如下:

我国运动相机行业已经进入成长阶段,近年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18-2022年,市场规模从13.79亿元增长到61.7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34.95%。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沙利文,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目前在运动相机行业中,由于主要用户是既酷爱运动又喜欢在社交网站上分享视频的人,大多属于业余爱好消费者,因此运动相机消费级产品占比较大。从市场规模来看,近年来,随着户外运动人群增加,消费级产品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市场规模达到41.07亿元。

目前在运动相机行业中,由于主要用户是既酷爱运动又喜欢在社交网站上分享视频的人,大多属于业余爱好消费者,因此运动相机消费级产品占比较大。从市场规模来看,近年来,随着户外运动人群增加,消费级产品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市场规模达到41.07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生产情况

随着下游需求驱动,我国运动相机生产商不断增加,近年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运动相机产量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产量达到426.6万台。

随着下游需求驱动,我国运动相机生产商不断增加,近年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运动相机产量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产量达到426.6万台。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需求情况

近年来,内容类社交产品在社交网络中的重要性持续上升,带动消费者对于运动相机等内容采集设备的需求持续增长。不同于传统社交产品,内容类社交产品以内容为核心,以内容作为用户连接器,通过优质内容的分享增强用户粘性。以Youtube、Instagram等App为代表的图像视频类内容社交软件用户数保持持续稳定增长,2021年,Instagram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突破20亿人次。用户的拍摄和分享习惯已逐渐形成,带动运动相机市场新用户的引入及老用户产品的更新换代。

作为运动相机最主要的市场之一,极限运动的风靡也将带动运动相机行业的发展。包括滑翔、滑雪、滑板、潜水在内的各类项目未来参与者规模预计将持续扩大,极限运动的风靡将持续为运动相机市场带来客户增量。运动相机可给予观众前所未有的观看体验:运动相机借助其独特的拍摄优势,提供第一人称视角影像。预计未来极限运动的发展将为运动相机市场带来持续可观的增长。

2018-2022年在消费者对户外活动的热情不断高涨、旅游市场的复苏、内容社交时代用户习惯养成、极限运动风靡等驱动因素的催化作用下,我国运动相机的出货量将保持持续稳步增长,2022年销量为444.4万台。

2018-2022年在消费者对户外活动的热情不断高涨、旅游市场的复苏、内容社交时代用户习惯养成、极限运动风靡等驱动因素的催化作用下,我国运动相机的出货量将保持持续稳步增长,2022年销量为444.4万台。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市场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运动相机市场的品牌集中度不高,寡头垄断尚未形成。市场现有品牌商有 GoPro,小蚁、海康威视(旗下有萤石 S1)、山狗(SJCAM)、OKAA、SOOCOO、VIDIT 泉思、斑驴 JourCam 等,目前国内生产厂商大多受制于国内运动相机市场尚未充分开发,规模都较小。市场领先者为美国的 GoPro,其他主要厂商和品牌包括大疆、影石创新、Yi Tech、SJCAM 等,整体市场较为分散。

以美国GoPro作为代表的运动相机老牌厂商,其销售额趋于稳定,而国产大疆、影石、萤石创新等新晋级品牌厂商凭借创新实力及研发技术迅速抢占市场,销售额增长迅速。未来,随着全景技术在运动相机的应用加速渗透,国内运动相机厂商有望凭借先进的全景技术、防抖技术及 AI 技术在运动相机领域占领更多市场份额。(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光伏组件接线盒行业盈利承压 智能接线盒开辟未来新增长点

我国光伏组件接线盒行业盈利承压 智能接线盒开辟未来新增长点

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推进及《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等政策的实施,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不断攀升,为光伏组件及其上游接线盒行业发展带来广阔市场空间。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从48.2GW激增至277.17GW,累计装机容量从253.6GW跃升至886.6

2025年11月14日
中国通用发动机行业出口量全球领跑 东南亚非洲市场掘金提速 高端竞争短板待突破

中国通用发动机行业出口量全球领跑 东南亚非洲市场掘金提速 高端竞争短板待突破

受益于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中国通用发动机市场显著增长。中国农机补贴推动下,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持续增长,从而拉动了通用发动机的配套需求。根据数据,2020-2024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05622.15万千瓦增长至116230.00万千瓦,预计2025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18940.00万千瓦,同比增长2.3%。2

2025年11月13日
周期底部已现 需求驱动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行业蓄力新增长 厂商迎出海新机遇

周期底部已现 需求驱动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行业蓄力新增长 厂商迎出海新机遇

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锂电设备)是支撑电池生产的核心装备。当前,行业在经历短期调整后,正迎来明确的复苏信号。一方面,下游新能源汽车的全球普及与储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为锂电池创造了持续旺盛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锂电池供应链的核心,其产能出海加速,进一步打开了市场空间。这些因素共同驱动电池厂商开启新一轮扩产,预计将带

2025年11月13日
算力爆发下的关键散热环节 我国AI液冷接头行业迎国产化发展机遇

算力爆发下的关键散热环节 我国AI液冷接头行业迎国产化发展机遇

随着AI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高功耗芯片的散热问题日益凸显,传统风冷技术已难以满足高效散热需求,液冷技术因此成为AI数据中心的核心解决方案。AI液冷接头作为液冷系统中的关键连接部件,承担着保障冷却液高效循环、确保系统零泄漏的重要职责,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散热系统的可靠性与能效。

2025年11月13日
下游应用市场驱动升级 我国环氧塑封料(EMC)行业迈向高端化与绿色化

下游应用市场驱动升级 我国环氧塑封料(EMC)行业迈向高端化与绿色化

从宏观政策层面看,在《中国制造2025》及国家“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顶层设计中,半导体产业及其关键材料被明确列为重点发展方向。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实现供应链的“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迫切任务。这一导向为国内EMC企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窗口与产品验证机会,使其得以进入此前由国际巨头主

2025年11月11日
千亿规模可期!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等新兴领域为我国磁性元件行业带来可观需求

千亿规模可期!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等新兴领域为我国磁性元件行业带来可观需求

作为保障电子设备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基础元器件,磁性元件兼具多元应用与定制化属性。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及AI服务器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磁性元件行业带来了强劲需求与广阔的应用空间。2020-2024年我国磁性元件市场规模从780亿元增至970亿元,2025年有望破千亿元。此外,人形机器人风口将至,有望为行业开辟新增长

2025年11月11日
我国电接触产品行业链条完整 竞争结构趋于稳定

我国电接触产品行业链条完整 竞争结构趋于稳定

近年来,我国电接触产品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电接触产品行业(含银基电接触产品、铜基电接触产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95.6亿元,2015-2023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0.98%。估计2024年,我国电接触产品行业(含银基电接触产品、铜基电接触产品)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05.16

2025年11月10日
我国钽电容行业分析:小众赛道迸发高端需求 多元驱动引领市场稳健增长

我国钽电容行业分析:小众赛道迸发高端需求 多元驱动引领市场稳健增长

在全球电容器市场中,尽管钽电容仅占据约12%的份额,但其凭借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体积效率等核心优势,在高端电子领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当前,在数字化转型、汽车电子化及国防现代化的多重浪潮驱动下,全球钽电容市场正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然而,这个规模约25亿美元的市场,呈现出极高的集中度,由国际巨头主导竞争格局,而中国本土企

2025年11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