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柔直换流阀行业分析:政策支持、特高压与海风柔直快速渗透 市场有望爆发

1、柔性直流输电具有诸多优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柔直换流阀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柔直的“柔”体现在其控制的灵活性、换流的自主性以及对多场景的适用性。柔性直流输电在继承直流输电技术固有优势的同时,其“柔性”特点意味着其不仅不依赖交流电网的强弱独立运行,还可为交流电网和新能源机组提供动态支撑,拥有“无换相失败风险、可同时分别独立控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无需无功补偿、谐波水平低、节约用地”等优点,在新能源发电并网、偏远地区电网接入、海岛互联、多端直流接入等工况的方案解决有显著优势。

柔直与常直技术、性能对比

类别

常规直流

柔性直流

电源形式

直流源

电压源

核心电力电子器件

半控型晶闸管器件

全控型IGBT器件

我国最大电压

±1100kV

±800kV

最大输送容量(已投运)

12GW

8GW

输送功率

略高

略低

可否向无源系统供电

有无换相失败风险

系统故障或开关操作可能导致换相失败

无换相失败问题

无功补偿

需要

不需要,可四象限运行

有功与无功功率控制

有功和无功不能独立控制

有功和无功可以独立控制

损耗

较小

较大

频率控制

较慢

较快

滤波要求

大容量滤波器+并联电容器/SVC,谐波较大

小型滤波器,谐波较小

换流站占地面积

模块化程度

实现多端的难易程度

容易

单位建造成本

较低

较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政策与电网规划推进柔直输电技术运用

而近几年,政策积极推广柔直技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柔直换流阀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中要求,要加快可再生能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柔性直流输电等先进技术迭代。两网均规划加强对于柔直的研究和应用,如2025年1月,国网召开“±800kV/8GW”特高压柔性直流技术成果发布暨应用推进会。

柔直相关政策及电网规划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会议/文件名称

相关内容

20221

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完善区域电网主网架结构,推动电网之间柔性可控互联,构建规模合理、分层分区、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提升电网适应新能源的动态稳定水平。科学推进新能源电力跨省跨区输送,稳步推广柔性直流输电。

20226

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9部门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将“深远海风电技术”列为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示范:支持大容量风电机组由近(海)及远(海)应用,开展海上新型漂浮式基础风电机组示范,推进新型基础的使用,提升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推动海上风电运维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20249

工业和信息化部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

列有特高压柔性直流换流阀核心技术指标(额定电压:±800kV及以上,输送容量:≥5000MW,控制链路延时≤70μs)。

202410

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

《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

加快可再生能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柔性直流输电等先进技术迭代。

20251

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等代表参会者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800kV/8GW”特高压柔性直流技术成果发布暨应用推进会

“发展‘±800kV/8GW’特高压柔性直流是服务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迫切需要,是强化大电网安全稳定、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链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要。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特高压与海风柔直快速渗透,我国柔直换流阀市场有望爆发

此外,为满足可再生能源并网、风光大基地新能源外送需求,国家电网十四五期间规划“24交14直”特高压工程项目,2024年国家电网公司又新增“10直3交”13项特高压工程储备项目,项目数量储备丰富。柔直方面,截至2024年底,国家电网共建成投运“21交16直”共37项特高压工程,其中柔性直流特高压工程仅有2022年投运的白鹤滩-江苏(受端混合柔直)工程;根据招标和相关可研规划,预计后续涉及柔性直流输电的特高压工程渗透率会明显提升。

2024-2025年预计开工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项目名称

开工时间

投运时间

直流输电类型

电压等级(kv)

项目输送容量(GW

陕北-安徽

2024

预计2025

常规直流

±800

8

甘肃-浙江

2024

预计2026

两端柔直

±800

8

藏东南-大湾区

预计2025

预计2027-28

三端柔直

±800

10

蒙西-京津冀

预计2025

预计2027-28

受端柔直

±800

8

青海-广西

预计2025

预计2027-28

暂不明确

±800

8

南疆-川渝

预计2025

预计2027-28

两端柔直

±800

8

巴丹吉林-四川

预计2025

预计2027-28

两端柔直

±800

8

陕西-河南

预计2025

预计2027-28

常规直流

±800

8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空间测算方面,预计2025年开工6直,其中柔直渗透率假设为50%(单端柔直算0.5条柔直),单条全柔直特高压线路柔直换流阀需求量为40亿元,2025年柔直换流阀市场空间为120亿(招标额)。考虑大西北风光大基地特高压外送需求,假设后续2026-2030年每年开工4条直流特高压工程,在新能源大规模介入下,柔直渗透率持续提升,分别为50%、50%、63%、75%、75%,对应柔直换流阀市场空间分别为80亿元、80亿元、100亿元、120亿元、120亿元。

特高压工程中柔直换流阀市场空间测算(市场规模为招标额口径)

类别

2024

2025E

2026E

2027E

2028E

2029E

2030E

特高压直流工程开工数量

2

6

4

4

4

4

4

—其中:柔直工程数量

1

3

2

2

2.5

3

3

柔直换流阀价值量(亿元/条)

40

40

40

40

40

40

40

柔直渗透率

50%

50%

50%

50%

63%

75%

75%

柔直换流阀招标规模(亿元)

40

120

80

80

100

120

12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当前,远海风电送出采用的技术方案主要有交流送出和直流送出方式两种,对于2000MW容量系统,交直流等价距离为等于70km左右,风电场离岸距离大于等效距离时使用柔直送出更为经济。根据相关资料,截至2025年3月,我国已规划海风柔直送出工程项目容量合计约19.15GW。其中,阳江三山岛(一至四)风电项目,采用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技术方案把深远海域风能输送至粤港澳大湾区,实现海陆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有利于降低整体输电成本、节约海洋资源。

我国柔直海上风电项目(不完全统计)

地区

项目名称

项目状态

(预计)并网时间

电压等级(kV

离岸距离(km)

输电容量(GW

江苏

江苏三峡如东H6H10与中广核如东H8

已并网

21

±400

50-65

1.1

广东

阳江青洲五、青洲七海上风电场

海缆招标

25-26

±500

70

2

阳江三山岛(一至四)

换流阀已招标

26

±500

83-92

2

汕头中澎二海上风电场项目

22年海缆送出集采

-

±250

95

1

汕头海上风电潮阳登陆点集中送出项目

2410月核准

-

±500

-

6GW(远期可扩展至8GW

山东

上海电气山东半岛北海上风电基地(N-2场址)

规划

-

±320

67

0.9

上海

上海市深远海海上风电1#-4#项目

竞配中

276月底前

±525

50-90

4.3

崇明海上风电一期项目

竞配中

276月底前

-

50

0.85

福建

长乐外海DEIJK

2412月核准

27

±500

50-70

2.1

合计

/

/

/

/

/

19.15(不包括已并网)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资料,我国海上风电有望延续高增长态势并加速向深远海发展,预计2025年海风新增装机容量10GW,柔直渗透率为20%(阳江三山岛1-4期共2GW,2024年8月和2025年3月分别完成海上、陆上换流站招标,视作25年完成该柔直工程换流阀的招标),柔直换流阀设备价值量按5.0亿元/GW进行计算,则2025年柔直换流阀市场空间约为10亿;预计随海风向深远海发展,柔直送出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假设2026-2030年柔直渗透率分别为35%、40%、45%、50%、55%,则柔直换流阀市场空间分别为21.0亿元、26.0亿元、31.5亿元、40.0亿元、46.8亿元。(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柴油发动机行业:从阶段性波动到AI驱动结构性增长 市场马太效应持续深化

我国柴油发动机行业:从阶段性波动到AI驱动结构性增长 市场马太效应持续深化

进入2025年,柴油发动机市场重新步入增长轨道,呈现稳步回暖的恢复特征,但增长节奏较为平缓,未出现爆发式反弹。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我国柴油发动机累计销售422.6万台,同比增长5.9%。其中10月,国内柴油发动机销售39.91万台,受上月基数影响环比下降5.4%,但同比仍实现11.42% 的增长。这一回暖态

2025年11月22日
换热器节能涂层材料:应用领域多点开花下需求不断释放 慧谷新材为国内龙头企业

换热器节能涂层材料:应用领域多点开花下需求不断释放 慧谷新材为国内龙头企业

在全球“双碳”目标深入推进与节能降耗需求持续攀升的背景下,换热器作为工业生产、民生服务等领域的关键传热设备,其能效提升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而换热器节能涂层材料凭借优异的抗腐蚀、防结垢、强化传热等特性,正迎来终端应用的“多点开花”局面,市场需求不断释放。

2025年11月22日
政策驱动与格局重塑 我国风机行业有望步入价格修复与盈利改善新周期

政策驱动与格局重塑 我国风机行业有望步入价格修复与盈利改善新周期

在“十五五”装机目标明确、行业自律公约落地与国家“反内卷”政策持续加码的共同驱动下,中国风机市场正迎来关键转折点。尽管前期风机大型化导致的供需失衡与价格战曾严重挤压行业利润,但随着政策强力干预、订单持续高企及原材料成本触底,市场已步入价格上行与盈利修复的明确通道。我国风机行业竞争核心正从“低价抢单”转向“价值竞争”,新

2025年11月20日
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分析:核心部件迎量产前夜 智能化与集中化趋势渐明

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分析:核心部件迎量产前夜 智能化与集中化趋势渐明

作为决定灵巧手性能的关键传动部件,腱绳材料行业正伴随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爆发而驶入快车道。在特斯拉Optimus等巨头的示范效应下,市场需求日益明确,吸引特种纤维、金属微丝等多路厂商涌入。然而,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高技术壁垒与标准化挑战并存,未来竞争格局将趋向于拥有核心材料技术与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的头部企业集中,且产品智

2025年11月19日
小而美赛道!我国电容器基膜市场规模与产量全球占比均过半 行业集中度提升

小而美赛道!我国电容器基膜市场规模与产量全球占比均过半 行业集中度提升

作为“小而美”赛道,电容器基膜在薄膜电容器行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已步入发展快车道。其市场规模与产量同步快速增长,增速显著高于全球水平,同时全球市场规模与产量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双双突破50%。随着马太效应显现,行业集中度稳步提升,但头部企业竞争格局尚未稳固,整体仍显胶着。

2025年11月19日
我国风电变流器行业:国产头部厂商出货量全球领先 上游仍存 “卡脖子” 短板

我国风电变流器行业:国产头部厂商出货量全球领先 上游仍存 “卡脖子” 短板

在风电产业蓬勃发展带动下,风电变流器下游需求强劲,“十五五”风电装机预期乐观,行业有望持续受益。同时,海上风电释放新增量,对风电变流器提出更高性能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全球风电变流器市场集中度高,我国厂商已崛起领跑,阳光电源、禾望电气合计占据全球五成出货量。此外,行业仍面临上游IGBT依赖进口的“卡脖子”短板。

2025年11月19日
我国光伏组件接线盒行业盈利承压 智能接线盒开辟未来新增长点

我国光伏组件接线盒行业盈利承压 智能接线盒开辟未来新增长点

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推进及《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等政策的实施,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不断攀升,为光伏组件及其上游接线盒行业发展带来广阔市场空间。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从48.2GW激增至277.17GW,累计装机容量从253.6GW跃升至886.6

2025年11月14日
中国通用发动机行业出口量全球领跑 东南亚非洲市场掘金提速 高端竞争短板待突破

中国通用发动机行业出口量全球领跑 东南亚非洲市场掘金提速 高端竞争短板待突破

受益于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中国通用发动机市场显著增长。中国农机补贴推动下,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持续增长,从而拉动了通用发动机的配套需求。根据数据,2020-2024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05622.15万千瓦增长至116230.00万千瓦,预计2025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18940.00万千瓦,同比增长2.3%。2

2025年11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