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政策推动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煤电脱硫废水处理市场有望扩容

1、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起步较晚

工业废水包括生产废水、生产污水及冷却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等污染物,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工业废水的分类

分类标准

类别

按工业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化学性质

含无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无机废水,含有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有机废水。例如,电镀废水和矿物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无机废水;食品或石油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有机废水。

按工业企业的产品和加工对象

如冶金废水、造纸废水、炼焦煤气废水、金属酸洗废水、化学肥料废水、纺织印染废水、染料废水、制革废水、农药废水、电站废水等。

按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

如酸性废水、碱性废水、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含镉废水、含汞废水、含酚废水、合醛废水、含油废水、含硫废水、含有机磷废水和放射性废水等。

从废水处理的难易程度和废水的危害性出发

将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归纳为三类:第一类为废热,主要来自冷却水,冷却水可以回用;第二类为常规污染物,即无明显毒性而又易于生物降解的物质,包括生物可降解的有机物,可作为生物营养案的化合物及悬浮固体等;策三类为有毒污染物,即含有毒性而又不易生物降解的物质,包括重金属、有毒化合物和不易被生物降解的有机化合物等。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相较于国外起步晚、起点低,并且已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随着2015年国务院正式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称“水十条”),我国水环境综合治理需求开始逐步释放。

中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发展历程

<strong>中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发展历程</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污水治理标准趋严,推动我国工业废水处理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而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持续上升,各级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21年底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4%左右,钢铁、石化、有色等行业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进一步提升。

2015-2022年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相关政策

政策名称

颁布日期

颁布主体

《工业水效提升行动计划》

2022-06

工信部等3部门

《“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2021-12

国务院

《关于印发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1-12

工信部等6部门

《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

2021-01

发改委、工信部

《关于进一步规范城镇(园区)污水处理环境管理的通知》

2020-12

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实施条例》

2017-12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6-03

国务院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

2015-04

国务院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因此,在政策引导以及下游市场需求驱动下,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工业废水处理市场规模达到1126.0亿元,同比增长10%,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1357.5亿元。

因此,在政策引导以及下游市场需求驱动下,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工业废水处理市场规模达到1126.0亿元,同比增长10%,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1357.5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政策鼓励火电厂“零排放”,脱硫废水有害物质含量高

此外,矿物燃料燃烧后会产生以SO2为代表的有害气体,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所以火电厂需要通过脱硫处理来降低有害气体排放。2017年1月10日生态环境部在《火电厂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提出,脱硫废水宜经石灰处理、混凝、澄清和中和等工艺处理后回用,鼓励采用蒸发干燥或蒸发结晶等处理工艺,实现脱硫废水不外排。

典型的脱硫废水水质

项目

数值

单位

pH

5.6-5.8

/

固体悬浮物SS

10-60

g/L

CDOcr

100

mg/L

NH3-

5

mg/L

Cl-

15000-20000

mg/L

SO42-

5000-10000

mg/L

Na+

15000-20000

mg/L

Ca2+

400-600

mg/L

Mg2+

2000-4000

mg/L

总硅

100

mg/L

总溶解固体

25000-60000

mg/L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新建煤电项目,催化脱硫废水处理市场扩容

2022年9月,国家发改委召开了煤炭保供会议,提出今明两年每年开工煤电项目8000万千瓦,后年保障投运煤电机组8000万千瓦,考虑到建设期有所重叠,预计未来三开公煤电项目总量在2亿千瓦(200GW),相关废水处理设施或将迎来建设高峰。按照湿法脱硫机组占比约达90%,电厂平均利用小时数4500小时,2x300MW等级机组每小时排放12立方米测算,年排放量将达1620万吨左右,按单位建设费用1200元/吨,新增建设市场可达194亿元。

脱硫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市场空间测算

项目

机组容量

湿法占比

脱硫废水排放

平均利用时长

年排放量

单位建设费用

建设费用

单位

MW

-

/小时

小时

/

亿元

2X300MW机组

600

1

12

4500

54000

1200

0.648

未来3年新建

200000

0.9

3600

4500

16200000

1200

194.4

存量火电市场

1330000

0.9

21546

4500

96957000

1200

1163.4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透明质酸行业应用广泛 下游医美、医疗、化妆品、食品领域推动市场发展

我国透明质酸行业应用广泛 下游医美、医疗、化妆品、食品领域推动市场发展

后疫情时代,在一系列消费鼓励相关政策等引导下,国内消费市场逐渐升温,叠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颜值经济、悦己经济以及医美技术愈发成熟等因素影响,医美市场规模得到较快增长。截止2023年,我国医美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669亿元。

2025年05月10日
我国EVA产能持续扩张 对外依存度下滑 进出口格局有望重塑

我国EVA产能持续扩张 对外依存度下滑 进出口格局有望重塑

近年来,我国EVA产能产量不断上升,带动对外依存度逐渐下滑。同时其出口量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20至2024年实现年均47.53%的复合增长率。未来,我国EVA行业仍将处于产能扩张周期,2025-2028年在建及规划产能规模超过400万吨。随着这些新增产能陆续投产,叠加持续的技术进步,我国EVA行业进出口格局有望实现根

2025年05月09日
我国硫磺行业发展现状:产能高度集中 供需紧凑带动价格震荡上涨

我国硫磺行业发展现状:产能高度集中 供需紧凑带动价格震荡上涨

磷肥是我国硫磺下游第一大消费领域,具有较强刚性需求,构建起硫磺市场的需求基本盘。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磷酸铁作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核心原料的需求激增,为硫磺行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在下游行业发展带动下,我国硫磺产能和产量逐年递增。不过,在2024年,我国硫磺产量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市场供需紧凑,价格也因此震荡

2025年05月08日
我国顺酐行业发展现状:产能“狂飙”但过剩现象加剧 供给格局发生改变

我国顺酐行业发展现状:产能“狂飙”但过剩现象加剧 供给格局发生改变

自2023年起,我国顺酐产能开启“狂飙”模式,至2024年突破300万吨大关。但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024年其产能过剩加剧,市场均价震荡下行。2025年我国顺酐行业计划新增产能超过150万吨,若全部投产其产能将突破400万吨大关,这或将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局面。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顺酐生产工艺经历了显著的转型升级历程,正丁

2025年05月07日
我国工业雷管产销量下滑 雅化民爆市占率跃居首位 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我国工业雷管产销量下滑 雅化民爆市占率跃居首位 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近年来我国工业雷管产量和销量持续下滑。同时电子雷管替代进程持续推进,产量在工业雷管市场中的占比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工业雷管行业集中度偏低,且市场尚未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头部企业竞争激烈。预计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值得一提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爆破需求,叠加政策支持企业出海,行业正迎来海外市场拓展的重

2025年05月07日
我国HDI行业产能激增 供给格局将生变 贸易顺差额整体扩大

我国HDI行业产能激增 供给格局将生变 贸易顺差额整体扩大

2023年我国HDI产能约为18万吨。随着关键原料己二胺和己二腈国产化取得突破和HDI生产技术进步,2024年其产能迎来快速增长,同比激增83.33%至33万吨左右,形成“一超两强”新格局。未来,我国HDI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产能扩张,多家企业正在积极布局。此外,我国HDI贸易格局近年来经历显著转变,2024年随着产能快速

2025年05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