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电解质饮料行业发展现状与竞争情况 发展元年拉开序幕 国产品牌打破外资强势地位

一、行业相关定义

电解质饮料主要是指用水将一组化合物溶解制成的饮料,有助于维持人体体液平衡、帮助快速补充水分、维持运动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及时补充电解质有助于维持。

电解质饮料主要是指用水将一组化合物溶解制成的饮料,有助于维持人体体液平衡、帮助快速补充水分、维持运动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及时补充电解质有助于维持。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发展现状

1、功能性饮料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电解质饮料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电解质饮料属于功能性饮料。据了解,功能性饮料按种类可以分为电解质水饮料、蛋白质饮料、植物饮料、维生素饮料、能量饮料、特殊功能饮料等。

近年来功能性饮料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爱,我国也逐渐成为功能性饮料的消费大国,其市场规模一直增加。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功能饮料市场规模约为1402.7亿元,同比增长12.76%。

近年来功能性饮料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爱,我国也逐渐成为功能性饮料的消费大国,其市场规模一直增加。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功能饮料市场规模约为1402.7亿元,同比增长12.7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电解质饮料

虽然2020年以来国内众多饮料厂商积极布局,但真正意义的普及是在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民众对电解质平衡的认知度迅速提升,电解质饮料元年拉开序幕。目前,新锐白领、资深中产及Z世代是电解质饮料核心消费群体。新锐白领是主力消费群体,人数占比约25.11%;资深中产及Z世代是重要消费群体,人数占比分别达到18.12%以及15.80%。有相关数据显示,2020-2022年我国电解质饮料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市场规模从9亿元增长至27亿元左右。

虽然2020年以来国内众多饮料厂商积极布局,但真正意义的普及是在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民众对电解质平衡的认知度迅速提升,电解质饮料元年拉开序幕。目前,新锐白领、资深中产及Z世代是电解质饮料核心消费群体。新锐白领是主力消费群体,人数占比约25.11%;资深中产及Z世代是重要消费群体,人数占比分别达到18.12%以及15.80%。有相关数据显示,2020-2022年我国电解质饮料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市场规模从9亿元增长至27亿元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对比同期能量饮料、软饮料、运动饮料品类同比个位数的市场增速,电解质水市场可谓“年度黑马”。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解质饮料市场规模增速高达50%;而能量饮料、软饮料、运动饮料品类的市场增速分别只有9.65%、5.5%、5.46%。

对比同期能量饮料、软饮料、运动饮料品类同比个位数的市场增速,电解质水市场可谓“年度黑马”。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解质饮料市场规模增速高达50%;而能量饮料、软饮料、运动饮料品类的市场增速分别只有9.65%、5.5%、5.4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市场竞争情况

自2020年以来,随着疫情爆发,居民健康意识和需求提升,电解质水概念进入大众视野,各企业纷纷布局电解质赛道。尤其是2022年12月,国内大规模感染新冠,更是将电解质水推上“高峰”,仅一个月就诞生了“东鹏补水啦”“冲电”“小小罐军”“豹发力”多个品牌。目前国内电解质饮料入局者大多为成熟食品饮料企业,如农夫山泉、统一、华润怡宝、东鹏特饮等;且国产品牌居多,仅宝矿力水特、佳得乐两个外资品牌。

目前我国电解质水入局者中成熟企业

企业名称

相关品牌

品牌上线时间

企业性质

大冢制药株式会社

宝矿力水特

2003年

外资(日本)

百事可乐公司

佳得乐(清爽版)

2017年

外资(美国)

华润怡宝饮料有限公司

怡宝-魔力(椰子水味)

2017年

中资

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

尖叫〈等渗版)

2021年

浙江李子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李子园

2021年4月

元气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外星人电解质水

2020年下半年

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三勒浆药业)

霸夫(新希望)

2022年初

今麦郎饮品股份有限公司

天豹(今麦郎)

2022年4月

山西优珍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依能(电解质饮料)

2022年

杭州娃晗哈集团有限公司

娃晗哈(电解质饮品)

2022年底

河南妙畅饮品有限公司

冲电(妙畅饮品)

2022年底

上海旺旺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小小罐军(旺旺)

2022年12月

福建盼盼食品有限公司

豹发力(盼盼》

2022年12月

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东鹏补水啦

2023年1月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电解质饮料市场集中度较高,CR5达到了93.2%。而其中在电解质水概念“爆火”下,国产品牌借此发力,并已经打破外资强势地位。有数据显示,2022年在TOP5电解质水品牌中,国产占据三席,外星人电解质水以12.7亿元的销售额位居第一,超过老品牌日本宝矿力水。

目前我国电解质饮料市场集中度较高,CR5达到了93.2%。而其中在电解质水概念“爆火”下,国产品牌借此发力,并已经打破外资强势地位。有数据显示,2022年在TOP5电解质水品牌中,国产占据三席,外星人电解质水以12.7亿元的销售额位居第一,超过老品牌日本宝矿力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燕窝,自古以来位列“八珍”之首,曾是宫廷御膳的专属珍品,承载着千年滋补文化的厚重底蕴。不过,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浪潮,这一传统奢侈品正悄然褪去“贵族光环”,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成为日常滋养的标配。这一演变既受消费需求驱动,也依赖产业升级与标准化建设的支撑。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受供需两侧协力推动,我国运动饮料行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2019-2024年,其市场规模从345亿元增至5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66%,增速高于功能饮料行业整体及能量饮料细分赛道。当前市场品牌百花齐放,行业集中度虽呈上升趋势,但与美日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差距。其中,外星人表现亮眼、后来居上,2024 年以22.7%的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