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工业相机行业分析:国产替代正加速 多项有利因素驱动市场空间释放

1、工业相机优势诸多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工业相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显示,作为机器视觉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组件,工业相机最本质的功能就是将光信号转变成有序的电信号。相对于传统的民用相机而言,工业相机具有的高图像稳定性、高传输能力和高抗扰能力等优点。工业相机主要由头、感光传感器、网络芯片编码器、滤光片等部分组成,其中市面上工业相机大多是基于CCD或CMOS芯片的相机。

工业相机分类

分类要素

类型

按照芯片类型

CCD相机、CMOS相机

按照传感器的结构特性

线阵相机、面阵相机

按照扫描方式

隔行扫描相机、逐行扫描相机

按照分辨率大小

普通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

按照输出信号方式

模拟相机、数字相机

按照输出色彩

单色(黑白)相机、彩色相机

按照输出信按照号速度

普通速度相机、高速相机

按照响应频率范围

(普通)相机、红外相机、紫外相机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工业相机市场空间巨大,前景广阔

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需求上升、技术进步推动产品升级、下游应用场景拓展、政策支持及产业升级推动,我国工业相机行业快速发展。根据数据,2021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销售额为163.8亿元。细分市场中,按销售额占比来看,工业面扫描相机(2D面阵相机)、工业线扫描相机、智能相机(含视觉传感器)、3D相机(含3D采集设备)分别为12.7%、4.9%,6.1%、5.9%,推算对应的市场规模分别为20.80亿元、8.03亿元、9.99亿元、9.66亿元,合计48.48亿元;2022-2024年机器视觉行业规模预计将从215.1亿元增长至403.6亿元,实现年均37.0%的复合增长,其中工业相机的市场规模根据推算预计2024年将达到119.47亿元,2D工业相机细分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1.03亿元。

2021-2024年我国工业相机行业细分市场空间测算

细分领域

项目

2021年市场规模占比

2021年度市场规模(亿元)

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亿元)

2D工业相机

工业面扫描相机(2D面阵相机)

12.7%

20.80

51.26

工业线扫描相机

4.9%

8.03

19.78

小计

17.6%

28.83

71.03

智能相机(含视觉传感器)

6.1%

9.99

24.62

3D相机(含3D采集设备)

5.9%

9.66

23.81

合计

29.6%

48.48

119.47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工业相机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strong>我国工业相机行业</strong><strong>发展驱动因素分析</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工业相机行业国产替代正在加速

在市场竞争方面,由于海外发达国家企业起步早、规模发展大、技术积累深厚、品牌影响力大,具有较强的设计研发、制造及销售能力,在我国工业相机行业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整体处于领先地位,主要企业有Keyence(基恩士)、Cognex(康耐视)、TeledyneDalsa、Basler等。

不过,近几年,国产工业相机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提升自主研发水平,随着技术与经验的积累,部分代理商开始销售自主品牌的产品,国内先后涌现出多家自主研发工业相机的国产品牌,如埃科光电、海康机器人(“海康威视”子公司)、华睿科技(“大华股份”子公司)、大恒图像(“大恒科技”分公司及子公司等。国产企业凭借能够提供本地化服务和定制化服务、对客户需求快速响应、供货周期灵活、产品性价比高等优势,市场份额在逐年增长。

我国工业相机行业竞争格局

细分领域

代表企业

市场格局

工业面扫描相机

BaslerDalsaAVTFLIR、海康机器人、华睿科技、大恒图像、埃科光电

BaslerFLIR、海康机器人、华睿科技、大恒图像主要产品方向为中小分辨率面扫描相机;DalsaAVT兼顾中小分辨率及高分辨率面扫描相机;埃科光电以高分辨率工业面扫描相机市场为主,发展较为迅速

工业线扫描相机

Dalsa、埃科光电、Basler、海康机器人、华睿科技

Dalsa在线扫描相机市场占比高,产品应用范围广:埃科光电以中高端市场为切入点,产品布局全面,发展较为迅速;Basler线扫描相机集中在低分辨率产品:海康机器人、华睿科技起步较晚

3D相机

基恩士、康耐视、DalsaBasler、海康机器人、华睿科技

基恩士和康耐视等国外厂商主导市场,在汽车制造等工业市场占比高,应用广;DalsaBasler和海康机器人、华睿科技等起步较晚,在物流等领域发展较为迅速

智能相机

基恩士、康耐视、海康机器人、华睿科技

国际和国内市场以基恩士、康耐视为主,国内市场海康机器人、华睿科技也推出系列产品并获得一定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工业相机行业将呈现“技术升级+国产替代+应用扩散”驱动发展格局

展望未来,我国工业相机行业处于高速成长期,受益于智能制造升级与国产替代红利,未来3-5年有望维持两位数增长。同时,国产企业需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提升高端市场竞争力。未来,我国工业相机行业将呈现“技术升级+国产替代+应用扩散”三重驱动的发展格局。

我国工业相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strong>我国工业相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内燃机进口量持续减少 行业加速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我国内燃机进口量持续减少 行业加速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我国内燃机应用市场呈现出集中化的特征,2024年乘用车和摩托车两大领域合计占比超过75%。近年来,行业总体呈现稳健发展态势,2025年1-5月销量达2164.27万台,较2024年同期增长16.36%。与此同时,其进口量从2020年200.75万台降至2024年76.92万台,但进口均价持续上涨。此外,在“双碳”战略推

2025年06月18日
我国光伏设备行业蓬勃发展 国内厂商正通过客户绑定+正向研发开拓全球市场

我国光伏设备行业蓬勃发展 国内厂商正通过客户绑定+正向研发开拓全球市场

在追求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国家战略引领下,光伏产业已然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其地位日益凸显,这也为光伏设备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到目前,光伏已成功超越水电,跃居全国第二大电源。2024年我国累计光伏装机容量已达887 GW,与2023年底的609 GW相比,增长45.5%,占全部装机容量的26.5%,仅次于火电;其中新增装

2025年06月17日
我国制冷设备行业下游应用场景广泛 未来市场仍有望延续正向增长

我国制冷设备行业下游应用场景广泛 未来市场仍有望延续正向增长

近年在全球经济不断增长、行业需求日益旺盛以及环保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制冷设备的应用范围正在持续扩大。目前制冷设备行业下游应用场景广泛,主要包括核电、化工、零售、食品、制药、冷链物流等行业。

2025年06月16日
我国涡旋压缩机行业:出口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变频产品内销占比提升

我国涡旋压缩机行业:出口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变频产品内销占比提升

我国涡旋压缩机主要应用于轻型商用空调、热泵及冷冻冷藏领域。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与完善,其应用边界正不断拓展,加速向储能、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渗透。近年来,我国涡旋压缩机总销量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展现出良好的发展韧性。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外市场的协同拉动,其中内需市场发挥着更为关键的驱动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近

2025年06月16日
制冰机市场稳步扩张 中国产业链完善、技术成熟 产品将向全球化、小型化发展

制冰机市场稳步扩张 中国产业链完善、技术成熟 产品将向全球化、小型化发展

制冰机是一种将水通过蒸发器由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冷却后生成冰的制冷机械设备。近年来,全球制冰机行业整体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9-2024年,全球制冰机行业的市场规模从144.8亿元增长至21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预计到2028年,全球制冰机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72亿元。

2025年06月14日
我国XR设备行业新机遇或来临 市场呈显著分化态势 AR设备实现弯道超车成为主流

我国XR设备行业新机遇或来临 市场呈显著分化态势 AR设备实现弯道超车成为主流

近年来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扩展现实(XR)设备作为前沿技术的产物,一直备受关注。不过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全球范围内元宇宙相关概念出现降温,使得实体的XR产品市场出现萎缩。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XR设备出货量为731万台,同比下降10.3%。其中VR(虚拟现实)和MR(混合现实)设备在2024年的出货量为652.8

2025年06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