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通信、消费电子、汽车为国内电子测量仪器三大应用场景,总占比接近90%。近年来,伴随我国电子信息制造效益持续向好、消费电子市场景气度呈现复苏态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我国电子测量仪器快速扩张,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电子测量仪器按使用领域分为通用仪器和专用仪器两大类,其中通用仪器目前占据主导。电子测量仪器细分市场竞争激烈,各产品市场份额相对接近,其中射频类仪器占比较大,示波器紧随其后。
国际巨头凭借着技术、经验优势主导我国电子测量仪器中高端市场。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端制造业、5G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贸易摩擦带来的产业链自主可控需求,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的发展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我国电子测量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国内具备整体竞争力的企业,如电科思仪、成都玖锦、鼎阳科技等,开拓中高端市场成效显著。
一、伴随通信、汽车等下游产业发展,我国电子测量仪器扩张速度快于全球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显示,电子测量仪器指用电子技术实现对被测对象(电子产品)的电参数检测装置,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通信、航空航天与国防、新能源、科研教育等领域。现阶段,通信、消费电子、汽车为国内电子测量仪器三大应用场景,总占比接近90%,其中通信占比达47%;消费电子和汽车分别占比26%、1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电子测量仪器是电子信息产业不可或缺的支撑保障,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增长较快,效益持续向好,为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发展奠定基础。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收 16.19 万亿元,同比增长7.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细分来看,在消费电子领域,3C 消费电子产品从前端元器件等各类原材料的生产、组装到成品出库等过程都需要进行测试,电子测量仪器是保证产品质量和良品率的关键。2024 年以来,伴随 5G 应用逐渐普及,智能手机&PC 等传统消费电子产品迎来换新潮,同时以智能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新兴消费市场逐渐兴起,我国 3C 消费电子产品市场景气度呈现复苏态势。
3C消费电子产品使用磁性元器件数量
应用领域 | 磁性元器件名称 | 单位产品使用量 |
LCD 液晶电视 | 电感、变压器 | 90-130只 |
LCD 显示屏 | 电感、变压器 | 70-90只 |
手机 | 电感、变压器 | 20-30只 |
便携式计算机 | 电感、变压器 | 60-70只 |
数字机顶盒 | 电感、变压器 | 15-35只 |
DVD | 电感、变压器 | 25-35只 |
计算机主板 | 电感、变压器 | 30-40只 |
数码相机 | 电感、变压器 | 15-25只 |
平板电脑 | 电感、变压器 | 15-25只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汽车领域,与传统汽车电子相比,新能源汽车电子使用到的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等磁性元器件的用量更多,其电子测量仪器需求量较大。伴随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相关元器件、材料、零部件及整机的测试需求将增加,配套测量需求有望进一步扩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伴随下游产业发展,我国电子测量仪器市场快速扩张,规模增长速度快于全球。根据数据,2019-2023年全球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由137.39亿美元增长至153.8 亿美元, CAGR 为 2.86%;我国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由308.54亿元增长至377.78亿元, CAGR 为5.19%。2024年全球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约为163.07 亿美元,同比增长6.0%;我国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约为403.07亿元,同比增长6.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电子测量仪器以通用仪器为主,细分市场竞争激烈
电子测量仪器按使用领域分为通用仪器和专用仪器两大类,其中通用仪器目前占据主导。
通用电子测量仪器为测量基本电参数而设计,适用于多种电子测量场景,应用范围广泛。按照基础测试功能,通用电子测量仪器可划分为示波器、射频类仪器、波形发生器及电源与电子负载等。
专用电子测量仪器针对特定对象的测量器具,用于满足专业性较强的功能需求,设计制造难度高,应用范围较为有限,需求量较小,如光纤测试器、电磁兼容 EMC 测试设备等。
电子测量仪器细分市场竞争激烈,各产品市场份额相对接近。其中射频类仪器占比较大,为14.11%;示波器紧随其后,占比为9.51%;此外,电源与电子负载占比6.49%,波形仪器占比2.2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迎政策机遇,本土优势企业开拓中高端市场成效显著
由于半导体工艺、单功能模块技术、系统架构技术等限制,国际巨头凭借着多年的积累有着良好的优势,主导我国电子测量仪器中高端市场。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端制造业、5G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贸易摩擦带来的产业链自主可控需求,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的发展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
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 政策 | 主要内容 |
2024年 | 《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 按产业需求建设一批中试和应用验证平台,提升精密测量仪器、高端试验设备、设计仿真软件等供给能力为关键技术验证提供试用环境,加快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
2023年 | 《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 | 重点提升无人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设备服务机器人、智能门锁等智能产品,曝光机、蒸镀机切片机、涂机等电子专用设备,质谱仪、示波器、电子透镜等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水平。 |
2023年 | 《关于促进企业计量能力提升的指导意见》 | 强化企业计量能力建设的主体地位;做好企业计量能力提升的支撑服务;优化企业计量能力提升的政策环境。 |
2022年 | 《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 年)》 | 提高基础件通用件质量性能。加强高端仪器仪表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设备精度、稳定性和标校技术水平。 |
2021年 | 《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 年)》 | 加强高端仪器设备核心器件、核心算法和核心溯源技术研究,推动关键计量测试设备国产化。推动量子芯片、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计量仪器设备中的应用。加强高精度计量基准、标准器具的研制和应用,提升计量基准、标准关键核心设备自主可控率。 |
2021年 | 《关于加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 建立先进量传溯源体系、优化计量基准建设、加快先进测量技术研究、推动先进测量仪器研发、推进测量数据积累和应用、优化先进测量技术服务等。 |
2021年 | 《关于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企业内部使管理模式改革工作的通知》 | 在北京、上海等 6 个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取消企业内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部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考核发证及强制检定。企业内部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调整为企业自主管理。 |
2021年 | 《“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 | 加强高端科研仪器研发制造 |
2020年 | 《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 | 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端通用科学仪器的设计研发,聚焦高端通用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工程化和产业化研究,推动高端科学仪器设备产业快速发展 |
2020年 | 《“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 | 围绕人员、设备、生产、仓储、物流、环境等方面,开发和部署专业智能传感器、测量仪器和边缘计算设备。 |
2019年 | 《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 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基础,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 |
2019年 | 《关于组织开展 2019 年度工业强基工程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的通知》 | 传感器被列入工业强基重点产品、工艺"传感器一条龙"应用计划示范之列。 |
2017年 | 《“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 将高端智能测量仪表设计、精确自动补偿、生产工艺、装配等列为"十三五"期间重点任务。 |
2016年 |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 开展设计技术、可靠性技术、制造工艺、关键基础件、工业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基础数据库、工业试验平台等制造基础共性技术研发,提升制造基础能力。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此背景下,我国电子测量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国内具备整体竞争力的企业,如电科思仪、成都玖锦、鼎阳科技等,开拓中高端市场成效显著。
我国中高端电子测量仪器代表产品一览
产品类型 | 关键指标 | 企业与产品性能 | 企业与产品性能 | 企业与产品性能 |
数字示波器 | 带宽 | 普源精电-5GHz | 鼎阳科技-2GHz | 电科思仪-2GHz |
射频/微波信号发生器 | 频率范围 | 电科思仪-67GHz | 成都玖锦 50GHz | 鼎阳科技-20GHz |
频谱分析仪 | 频率范围 | 电科思仪 3Hz-85GHz | 成都玖锦 2Hz-50GHz | 鼎阳科技9kHz-26.5GHz |
矢量网络分析仪 | 频率范围 | 电科思仪10MHz-67GHz | 成都 玖锦10MHz-50GHz | 鼎阳科技 9kHz-26.5GHz |
任意波形发生器 | 最高调制带宽 | 电科思仪-2GHz | 成都玖锦-2GHz | - |
射频阻抗测试仪 | 频率范围 | 成都玖锦-3GHz | - | -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