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AMOLED行业处于高速扩张黄金期,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是OLED技术的重要分支。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AMOLED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AMOLED采用主动式矩阵驱动方式控制单个像素独立发光,每个像素由红绿蓝三色有机发光二极管构成,通过薄膜晶体管(TFT)背板主动控制电流实现精准显色,无需背光源即可实现显示。与其他主流显示技术相比,AMOLED具有色域广、对比度高、可在屏幕中集成触摸层、户外可读性高的特点。
显示面板技术分类、特点及应用
显示技术类型 |
子类 |
技术特点 |
主要应用领域 |
LCD(液晶显示面板) |
TN面板 |
响应速度快(1-5ms)、成本低,但视角窄(160°)、对比度低(1000:1) |
入门级显示器、电竞屏 |
IPS面板 |
视角广(178°)、色彩准确,但响应时间较长(4-8ms),对比度中等(1500:1) |
设计、影视制作、高端显示器 |
|
VA面板 |
高对比度(3000:1以上)、黑色表现优异,响应速度介于TN与IPS之间(5-10ms) |
HDR影视、中高端显示器 |
|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 |
AMOLED(主动矩阵) |
自发光、对比度无限、响应速度微秒级、支持柔性1折叠设计,但成本高、寿命较短 |
高端手机、可穿戴设备、电视 |
PMOLED(被动矩阵) |
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分辨率低、驱动电压高,适用于低帧率静态显示 |
智能手表、小型仪表盘 |
|
Mini-LED |
背光型/直显型 |
分区控光提升对比度(百万级),亮度达2000nits,成本低于Micro-LED |
高端电视、电竞显示器、车载屏幕 |
Micro-LED |
自发光型 |
无机材料寿命长、亮度超高(4000nits)、响应纳秒级,但巨量转移技术难度大 |
商用大屏、AR/VR、透明显示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蓬勃发展以及终端厂商对OLED显示面板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全球AMOLED行业正处于高速扩张黄金期,市场渗透率不断刷新纪录。根据数据,2017-2024年全球AMOLED市场渗透率由18%提升至4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苹果与三星引领AMOLE智能手机市场,AI显示元年背景下中尺寸应用迎来关键增长拐点
AMOLED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电视、车载显示等领域,其中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此类小尺寸领域市场渗透率较高,2024年分别为54%、71%。2025年第一季度,搭载AMOLED面板的智能手机已占据全球出货量的63%,显示出消费者对AMOLED智能手机的消费热情。
从品牌看,苹果与三星手机在AMOLED的应用上持续领跑。2025年第一季度,苹果的AMOLED机型渗透率已达到100%,三星以84%的占比紧随其后。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在AMOLED采用率上虽有所提升,但整体渗透率仍不足50%,市场仍有较大可挖掘空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AMOLED先天的高对比度与柔性特性,完美契合AIPC的视网膜显示需求和车载显示的异形集成趋势,AI显示元年背景下IT类产品、车载显示等中尺寸应用迎来关键增长拐点。预计2023-2028年,全球IT产品AMOLED面板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6%,全球车载显示AMOLED面板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9%,AMOLED中尺寸市场份额有望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未来五年保持26%以上的复合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平板/笔记本电脑将成为AMLOED增长潜力最大的终端应用,市场渗透率有望由2024年的6%增至2030年的2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中国厂商向技术创新转型,成全球AMOLED行业供给重要力量
AMLOED行业强劲增长的背后,是显示面板厂商的产能扩张,其中中国厂商受技术驱动成为全球AMOLED供给的重要力量。
以和辉光电为例,其双世代产线实现产能提升50%,高解析度面板与车规级屏幕双轮驱动,填补国内空白。维信诺自主研发的ViP技术,通过半导体光刻工艺实现像素制备,彻底颠覆了传统蒸镀工艺对FMM的依赖,其独立像素、亚微米级精度及良率优势,使AMOLED面板切割效率提升30%以上,尤其在中大尺寸领域,可显著降低平板、笔电及车载面板的生产成本。这一技术路径的突破,不仅解决了FMM带来的分辨率瓶颈和材料损耗问题,更将AMOLED的经济性边界从智能手机拓展至IT和车载蓝海市场。
国内AMLOED产线建设加速并接连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中国AMLOED行业正在实现从“规模扩张”到“技术创新”的战略转型。
国内AMLOED厂商产能布局情况
厂商 | 主要产品 | 技术方向 | 产能布局(生产基地/产线) | 产能规模(月产能) | 扩产/技术升级计划 |
维信诺 | AMLOED | 柔性OLED | 昆山(G5.5)、固安(G6)、合肥(G6)、广州(G6) | 柔性OLED:3.2万片(基板) | 广州G6产线2024年产能翻倍;合肥G6线规划MicroLED试验线 |
和辉光电 | AMLOED | 刚性/柔性OLED | 上海(G4.5/G6) | 刚性OLED:2万片(基板);柔性OLED:1.5万片 | 上海G6线2025年产能提升至3万片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