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DCS下游多点开花,已覆盖化工、电力、石化、市政及公共设施、造纸、冶金、建材等多个行业。2024年其市场规模微降但细分领域分化,其中电力、市政及公共设施领域逆势增长。尽管行业经历短期波动,但在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下,其长期发展潜力依然显著。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马太效应持续显现,DCS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CR3从2020年的49.9%上升至2024年的67.4%。中控技术作为行业领头羊,2024年以40.4%的市占率实现十四连冠,龙头地位稳固。
1.DCS下游多点开花,化工为第一大应用市场
DCS即集散控制系统,又称分布式控制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级管理为主要特征。它具有可靠性高、灵活性强、易于维护、扩展性良好以及数据集成能力强等优势,已成为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和保障工业运行质量的重要工具。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DCS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随着工业智能化转型与技术持续升级,我国DCS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目前已覆盖化工、电力、石化、市政及公共设施、造纸、冶金、建材等多个行业,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其中,化工、石化和电力是DCS的三大主力需求领域,2022年合计占比接近80%。具体来看,化工行业为第一大应用市场,占比约43%;电力和石化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占比分别为19.4%和17.5%。
数据来源:睿工业、观研天下整理
2.DCS市场规模下滑,细分市场冷暖不均
我国DCS行业已形成百亿级市场规模,2021-2024年持续稳定在110亿元以上。不过2024年行业呈现结构性调整态势,市场规模同比微降3.6%至117.57亿元。这一变化主要受下游多个传统领域需求收缩的影响。其中,化工、石化两大支柱领域受行业周期性调整等因素影响,DCS市场规模分别同比下降6%和5%;建材、冶金、造纸等领域也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数据来源:睿工业、中控技术半年报、观研天下整理
在整体市场承压的背景下,电力与市政及公共设施领域表现突出,实现逆势增长。电力领域在“双碳”政策推动下,受益于火电灵活性改造及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DCS市场规模同比增长4%;市政及公共设施领域也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同比增长6%。
数据来源:睿工业、观研天下整理
3.马太效应加剧,中控技术市场占有率突破40%,十四连冠稳坐头把交椅
早期,我国DCS行业由霍尼韦尔、艾默生等外资厂商主导。在持续的技术进步和产业政策利好的推动下,近年来市场格局发生重大转变。以中控技术、科远智慧等为代表的国产厂商,依托对本土需求的精准把握、灵活的服务机制以及具备竞争力的产品体系,逐步从外资品牌手中夺回市场份额。2022年,我国DCS国产化率达到50%以上,标志着本土厂商已成为市场的重要主导力量。
随着马太效应持续显现,我国DCS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CR3从2020年的49.9%上升至2024年的67.4%。其中,中控技术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优异的产品性能、广泛的客户资源和专业化人才团队,构建起坚实的竞争“护城河”,市场占有率持续增长,龙头优势固化。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中控技术竞争优势
| 竞争优势 | 详情 |
| 深厚的技术积累 | 公司坚持通过自主创新打破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及研发平台建设,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省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企业研究院和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成功取得了一系列发明专利、技术奖项、产品认证及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主持制定国际标准8项,承担、参与发布了国家标准91项、行业标准2项;已拥有专利 745项(其中发明专利 575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31项。 |
| 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 公司DCS连续多年蝉联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并且在市场中树立了可靠的品牌形象。 |
| 优异的产品性能 | 公司DCS可靠性、稳定性、可用性等方面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 广泛的客户资源 | 公司拥有超过3.7万家客户,包括石化、化工、电力、医药、冶金、油气、建材等。这些客户资源不仅为公司积累了海量的行业数据,还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助力公司在不同行业的深度渗透。 |
| 专业化人才团队 |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人才队伍,形成了市场调研、需求分析、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生产制造、产品测试、系统集成的人才梯队。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拥有2168名研发人员,占全部员工数量的39.05%,为科研创新提供了人才队伍条件,其中核心技术人员在公司任职均超过15年,高素质的研发队伍和人才资源铸造了公司持续自主研发的基础。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显示,2024年中控技术在国内DCS整体市场占有率达40.4%,较2023年提升2.6个百分点,连续十四年蝉联行业第一。在关键行业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化工领域市场占有率达62.6%,同比提升6.3个百分点;石化领域占有率达56.2%,同比提升6.9个百分点;另外,其在建材、造纸行业的DCS市场占有率也位列第一。
数据来源:中控技术年报、观研天下整理
4.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DCS行业释放长期发展潜力
尽管我国DCS行业经历短期波动,但作为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的关键组成部分,DCS在流程工业生产控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下,其长期发展潜力依然显著。
首先,利好政策为DCS行业长期发展保驾护航。作为工业自动化核心装备,DCS长期获政策多维支持,涵盖产品升级、应用推广及设备更新等。例如,2024年5月发布的《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明确提出,在石化、建材、工程机械等重点行业推动DCS产品更新换代。2025年3月发布的《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支持企业开展设备更新,明确提出推广应用DCS。可以预见,伴随智能制造向纵深推进,DCS行业将持续坐拥向好的政策发展环境。
2021-2025年我国DCS行业部分利好相关政策
|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 2021年12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 |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 到2025年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 500 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同时将“高端分布式控制系统”纳入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行动中。 |
| 2022年4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 到2025年,规模以上化纤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化纤产量在全球占比基本稳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80%。提升三维设计与建模、数值分析、工艺仿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集散式控制(DCS)、制造执行(MES)、企业资源管理(ERP)、数据采集与视频监控(SCADA)等工业控制软件和系统水平。 |
| 2023年3月 | 国家能源局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 加快火电、水电等传统电源数字化设计建造和智能化升级,推进智能分散控制系统发展和应用。加快实现核心装备控制系统安全可信、自主可控。 |
| 2024年1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 | 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 | 推广应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SIS)等工业控制系统,加强实验开发、制造执行、分析测试、采购销售等信息化系统部署。加快高端可编辑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SIS)等成熟技术“应用尽用”,实现全方位实时感知和数据采集。 |
| 2024年5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 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 | 重点在石化、有色金属、建材、工程机械等多个行业推动DCS产品更新换代。 |
| 2025年3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教育部 市场监管总局 | 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 支持企业开展设备更新,推广应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等工控系统和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制造执行系统(MES)、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智能装备和工业软件。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J)
其次,多元需求为行业持续发展注入动力。一是DCS在石化、化工等流程工业中作为核心控制系统,伴随这些行业的技术改造与产能优化,将持续产生可观的设备更新与升级需求。二是火电灵活性改造持续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快速建设,将不断为DCS带来增量市场。三是DCS在环保治理、制药生产等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入,叠加政策合规与智能化升级需求,未来有望成为行业重要增长点。
最后,技术融合赋能产品升级,DCS与AI、数字孪生等技术深度适配,不断朝着智能化、集成化等方向演进,提升故障预警、智能运维等高级功能,将进一步拓宽应用场景。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