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MRI设备行业国产化不断推进 3.0T MRI设备核心部件已实现100%自主研发

一、行业相关定义及分类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MRI设备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显示,MRI设备‌,即磁共振成像设备,是一种高度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用于无创性地获取人体内部的详细结构和组织信息。MRI是基于核磁共振(NuclearMagneticResonance,NMR)原理,通过产生强大的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获取人体组织的图像,从而用于诊断和评估多种疾病。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是一种利用生物体内的磁性核(多数为氢核)在磁场中表现的共振特性进行成像的技术,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基础是核磁共振理论。

MRI设备‌,即磁共振成像设备,是一种高度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用于无创性地获取人体内部的详细结构和组织信息。MRI是基于核磁共振(NuclearMagneticResonance,NMR)原理,通过产生强大的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获取人体组织的图像,从而用于诊断和评估多种疾病。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是一种利用生物体内的磁性核(多数为氢核)在磁场中表现的共振特性进行成像的技术,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基础是核磁共振理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MRI设备根据磁体的类型可分为常导型、永磁型以及超导型MRI。根据磁体产生的静磁场强度主要分为低场MRI(<0.5T)、中场MRI(0.5-1.0T)、高场MRI(1.5-3.0T)及超高场MRI(>3.0T)设备。目前受制成磁体的原材料磁学性质及磁场发生原理的限制,中、高场及以上的磁场强度只能通过超导磁体获得。

MRI设备分类

分类

常导型MR

永磁型MRI

超导型MRI

磁场

低场

低场

中场

高场

超高场

强度

0.02-0.4T

0.05-0.5T

0.5-1.0T

1.5T

3.0T

5T7T

分辨率

1mm0.35T

0.8mm

0.5mm

0.2-0.5mm

原理

以恒定电流通过金属导电材料产生磁场

永磁材料产生磁场

由电流通过超导体导线产生磁场,导线由超导材料构成并置于液氦中或相应的超低温环境中,以维持超导磁体的超导性

优势

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便宜

运营维护简单,价格低

磁场稳定性强,信噪比及分辨率高,成像质量好

应用

包括通用型设备、专科化设备、儿科设备等,在关节、椎体成像中有一定特点

以通用型设备为主,可进行全身多器官和系统的MRI扫描成像

下游用户

基层医疗机构、专科医疗机构、民营医院等

二三级医院为主

三级医院为主

三级医院、科研机构等

发展趋势

已基本退出市场

低场强MRI设备逐渐向轻量化、专科化方向发展

未来有望向基层医疗机构渗透

未来主要向提高磁场强度、分辨率及成像速度等指标的方向发展

资料来源:健信超导招股说明书,观研天下整理

二、MRI设备是使用较为广泛的医学影像设备之一,具有多参数成像、无创无痛特点

MRI影像设备是使用较为广泛的医学影像设备之一,在骨关节、软组织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具有多参数成像、无创无痛、无电离辐射、较高的组织分辨力等特点。

不同类型的大型影像设备的特点及应用对比如下:

项目 MRI设备 CT设备 XR设备 PET设备
设备分辨力 较高的组织分辨力,检查时间较长 较高的密度分辨力,无重叠的组织结构影像效果,器官结构和病变不能整体显示 较高的图像空间分辨力,差别小的组织分辨力较低,组织结构重叠影响病变影像显示 融合图像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精准定位功能,能够全身显示肿瘤的分期和分级程度
动态显示 多参数成像,具有任意方向断层的能力,能够动态显示 可以动态观察、不同时期病变的分布、密度和范围 平面结果,不可动态显示 可进行全身显像,能够动态显示
应用范围 软组织结构显示清晰,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中的诊断优于CT 头颈部疾病、胸部疾病、心脏及大血管的CT检查、腹部疾病检查等 应用于胃肠道、骨骼系统和胸部检查 主要应用于肿瘤诊断
应用部位 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乳腺、纵膈、腹盆部、骨骼肌肉、骨髓、微小转移瘤、骨挫伤、关节软骨退变和韧带损伤等 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胸部、心血管系统、腹盆部及骨骼肌肉等 胸部、骨关节、结石、肠梗阻等 胸部、头部
设备辐射程度 无电离辐射 有电离辐射 有电离辐射 有电离辐射
成本 昂贵的设备价格和检查费用 较贵的设备和检查费用 适中的设备价格和检查费用 昂贵的设备价格和检查费用
便捷性 设备较大,不可移动 设备较大,不可移动 设备较大,移动不便 设备较大,不可移动
环境要求 要求屏蔽磁场,要求恒温恒湿,对选址有要求 要求屏蔽辐射,要求恒温恒湿, 要求屏蔽辐射 要求恒温恒湿,

资料来源:健信超导招股说明书,观研天下整理

三、市场不断扩容,预计到2030年规模将达到227.6亿元‌

近年我国RI设备市场不断扩容,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5-2024年我国MRI设备市场规模从104亿元增长至1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3%。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228亿元。从设备主磁体类型来看,超导 MRI 设备是国内市场的主流机型,2024 年全年装机总量占比超过 90%。

近年我国RI设备市场不断扩容,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5-2024年我国MRI设备市场规模从104亿元增长至1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3%。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228亿元。从设备主磁体类型来看,超导 MRI 设备是国内市场的主流机型,2024 年全年装机总量占比超过 90%。

数据来源:健信超导招股说明书,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由于全球MRI设备市场由以GPS为代表的头部整机企业主导,生产成本及销售价格较为昂贵,同时基于零挥发超导磁体的运行原理和特点,对液氦资源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且远距离运输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高昂,导致MRI设备在新兴市场普及率较低。目前全球约有50%的人口无法使用到MRI设备,长期以来存在巨大的难以满足的市场需求。

四、国产化不断推进,3.0T MRI设备核心部件已实现了100%自主研发

MRI设备被誉为“尖端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对于心脑血管、神经和肿瘤等多种重大疾病影像诊断有重大意义,但生产技术长期被国外封锁。以3.0T超导磁共振设备为例,2019年,近90%的市场规模被国外三大品牌瓜分,其中,西门子的份额占比达42%。在上述背景下,近年我国MRI设备制造商逐渐发力,不断深耕。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核磁共振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在技术上不断突破,还在设备研发和临床应用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以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国内MRI核心部件厂商凭借持续的技术攻关成功掌握梯度线圈的核心研发及生产技术,并成功量产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梯度线圈产品,其性能指标达TeslaEngineering同类产品的水平。目前随着国产梯度线圈的推出,TeslaEngineering已逐步退出中国市场。

其中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超导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上突破核心技术并实现规模化制造,打破了欧美、日本厂商长期以来的垄断,解决了医用MRI超导磁体长期以来被国外巨头“卡脖子”的问题,保障了国产磁共振产业核心部件自主可控,支撑并推动了国产超导磁共振产业的快速发展,降低医院磁共振检查的价格,有效改善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民生问题,有力推动了MRI设备国产进口替代进程。

在超导领域,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形成包括1.5T零挥发超导磁体、1.5T无液氦超导磁体、3.0T零挥发超导磁体和开放式零挥发超导磁体在内的丰富产品矩阵,成为全球磁共振行业内排名第一的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

在零挥发超导技术领域,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追平了与国际巨头约20年的技术差距,并通过设计和工艺创新持续提升产品性能水平和成本竞争力。

2024年,我国MRI市场国产化率进一步增长,达到35.1%,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6个百分点。其中国产1.5T MRI设备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了53%,而在更高性能的3.0T及以上MRI设备市场中,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也达到了17.1%。

2024年,我国MRI市场国产化率进一步增长,达到35.1%,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6个百分点。其中国产1.5T MRI设备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了53%,而在更高性能的3.0T及以上MRI设备市场中,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也达到了17.1%。

数据来源:医装数胜(市场情况按数量统计,下同),观研天下整理

另外,到2024年,随着光纤谱仪、双能梯度系统、梯度放大器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标志着国产3.0T MRI设备的核心部件实现了100%自主研发。这一成就不仅表明中国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也预示着未来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在全球市场上将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五、技术迭代升级,目前1.5T 和 3.0T MRI 设备成市场上最主要机型

在 MRI 设备发展初期,MRI 设备主要使用常导磁体和永磁体技术。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常导磁体逐渐退出市场,永磁型 MRI 设备因场强偏低,临床应用受一定限制。随着超导技术日益成熟,其逐渐成为 MRI 设备的主流技术路径。

目前,1.5T 及 3.0T 超导 MRI 设备为临床应用的主流机型。以新装机量计,2024 年,1.5T 和 3.0T 的MRI 设备装机量分别占国内市场全年装机总量的 53.9%和38.3%。

目前,1.5T 及 3.0T 超导 MRI 设备为临床应用的主流机型。以新装机量计,2024 年,1.5T 和 3.0T 的MRI 设备装机量分别占国内市场全年装机总量的 53.9%和38.3%。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国产 MRI 设备行业发展推动了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及产品价格下降,使得1.5T 及 3.0T 超导 MRI 设备均出现下沉普及的发展趋势。其中1.5T MRI 设备成本较低,在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使用较为广泛,并逐渐向基层医疗机构普及。2024年,国内3.0T MRI仍以布局三级医院为主,占比接近80%,较去年增加了2.4个百分点;1.5T MRI仍以布局二级和三级医院为主。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医疗设备批量采购,多地积极响应试点推行。若未来在医疗设备领域全面推行批量采购政策,将对下游MRI设备厂商的销售价格造成影响,降价压力有可能向上游核心部件传导。

六、行业格局稳定,竞争进一步加剧

目前我国MRI设备市场竞争格局较为稳定。根据医装数胜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在我国MRI设备市场中,市场份额前五品牌不变。其中,西门子医疗稳居第一;联影医疗市场份额显著增加(+6.31%),从去年的第三升至第二,与西门子医疗的差距缩小,并且市场份额极为接近。不过西门子医疗、联影医疗、GE医疗、飞利浦前四品牌市场集中度(CR4)从去年的88.79%升至93.33%,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在细分市场3.0T MRI设备领域中,前四品牌市场份额排名不变,其中排名第三的联影医疗市场份额明显增加(+3.4%),“GPS”三巨头(GE医疗、飞利浦、西门子医疗)均略有减少。此外,东软医疗跻身前五行列,市场份额增加1.23%。CR4达到98.02%,市场高度集中。

1.5T MRI设备领域中,前五品牌市场份额也排名不变,其中排名第一的联影医疗市场份额明显增加(+6.93%)。CR4达到89.9%,市场高度集中,但低于3.0T磁共振市场集中度。

此外在超高端领域,2024年联影医疗和西门子医疗仍是国内唯二超高端MRI品牌。不过2024年,国内超高端MRI新增装机量同比去年增长超3倍,超高端MRI在临床及科研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市场渗透率正加速提高。(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血液透析器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百亿 威高血净持续领跑

我国血液透析器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百亿 威高血净持续领跑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再加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压力增大,以及不规律或不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终末期肾病(ESRD)患病人数持续上升,从2019年的302.52万人增加到2023年的412.59万人。

2025年07月04日
我国隐形正畸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但渗透率偏低 市场则形成“双寡头”垄断格局

我国隐形正畸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但渗透率偏低 市场则形成“双寡头”垄断格局

2018-2023年期间,在供需两侧协同推动下,我国隐形正畸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案例数和市场规模分别实现19.42%和13.1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与此同时,其渗透率也在稳步提升。但受价格高、行业起步晚等因素制约,目前渗透率仍然偏低,未来市场增长潜力显著。近年来,我国隐形正畸市场已形成高度集中的“双寡头”垄断格局。其中,

2025年07月03日
我国POCT行业已成为体外诊断领域高增赛道 市场未来发展潜力仍较大

我国POCT行业已成为体外诊断领域高增赛道 市场未来发展潜力仍较大

近年来,我国POCT行业实现快速发展,已成为体外诊断领域的高增长赛道。数据显示,我国POCT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77亿元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16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0.44%,明显高于同期体外诊断行业整体13.42%的增速水平。特别是在2023年,POCT市场仍保持20%的同比增速,远超免疫诊断(13.03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实体药店行业陷入困境 收入结构仍相对单一 市场资源正加速向头部企业聚拢

我国实体药店行业陷入困境 收入结构仍相对单一 市场资源正加速向头部企业聚拢

零售药店‌是指依法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一门店的药品零售经营企业,也称为独立零售药店。零售药店主要包括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两种形式,为消费者提供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相关商品的购买服务。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化学药品制剂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 行业国际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升

我国化学药品制剂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 行业国际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国际制药生产重心的转移,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和原料药中间体生产国与出口国。根据数据,2024 年,我国原料药和原料药中间体出口额达429.8 亿美元,进口额为 108.1 亿美元。相比我国原料药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国际化水平仍然不高,行业发展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2024年我国化学药

2025年06月30日
我国OTC药品行业规模增速超全球 银发经济、中药焕发市场生命力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

我国OTC药品行业规模增速超全球 银发经济、中药焕发市场生命力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

2021-2050年我国或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银发经济受到国家重点关注,而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较大,有望为我国OTC药品行业的发展提供底层支撑。中药品类的发展也给国内OTC药品行业注入活力。近年来,中药作为治疗疾病和养生的首选被越来越多人青睐,吸引OTC药品企业竞相角逐,中药焕发OTC药品行业生命力。

2025年06月29日
国内脱发人群年轻化 带动防脱药品行业高增 米诺地尔深受青睐 蔓迪为第一大单品

国内脱发人群年轻化 带动防脱药品行业高增 米诺地尔深受青睐 蔓迪为第一大单品

国内脱发人群数量庞大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同时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外貌和形象,近年来我国防脱药品市场快速扩容。

2025年06月28日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为第一大市场市场 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推进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为第一大市场市场 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推进

2018-2022年,在我国医疗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及健康意识增强的共同推动下,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从604亿元快速扩大至119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66%。2023年,受新冠检测试剂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市场规模小幅回调至1185亿元,同比下降1.0%。

2025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