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公路养护行业分析:养护里程超500万公里 新增及存量需求大

一、概述

公路养护是指为保持公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防止其使用性能下降,并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交通是能够实现“门到门”服务的运输方式,其他运输方式都需要通过公路来衔接。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公路养护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公路、桥梁和隧道在服役过程中,由于反复遭受各种荷载的作用、材料的疲劳与腐蚀以及自然因素破坏,其安全性能存在一定隐患,需要进行养护并保持不断的维护和改善,否则将导致道路使用寿命大大缩减,进而使得修复工程投资金额增加,给社会及个人造成经济损失。

二、市场概况

1、公路养护里程及其在公路总里程中占比均逐年增长

由于我国公路交通流量持续增长及过去大规模建设道路进入修复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观念从“以建为主”向“建养并重”不断转变,道路养护进入全面养护时代。

同时,在国内公路养护体制的改革从“管养一体”向“管养分离”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公路养护里程及其在公路总里程中占比均逐年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公路养护里程525.16万公里,与2020年相比增加10.76万公里,公路养护比例达到99.40%。

同时,在国内公路养护体制的改革从“管养一体”向“管养分离”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公路养护里程及其在公路总里程中占比均逐年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公路养护里程525.16万公里,与2020年相比增加10.76万公里,公路养护比例达到99.4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具体来看,道路和桥面铺装层的设计寿命一般为15年,而我国道路和桥面铺装层一般在8~12年以后需要进行较大规模的养护投入。2001-2020年,我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整体保持稳定,但2011-2015年的5年间国高速公路的新通车里程达到4.94万公里,显著高于其他阶段,其主要原因是处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一个建设高峰期,而这阶段修建的高速公路目前正陆续进入到大规模的维修养护阶段。

具体来看,道路和桥面铺装层的设计寿命一般为15年,而我国道路和桥面铺装层一般在8~12年以后需要进行较大规模的养护投入。2001-2020年,我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整体保持稳定,但2011-2015年的5年间国高速公路的新通车里程达到4.94万公里,显著高于其他阶段,其主要原因是处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一个建设高峰期,而这阶段修建的高速公路目前正陆续进入到大规模的维修养护阶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收费公路养护支出有所下滑,但新存量需求大,市场发展潜力大

近两年,受疫情影响,我国收费公路养护支出下降。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收费公路养护支出达到739.1亿元,同比下降0.67%,2013-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31%。

近两年,受疫情影响,我国收费公路养护支出下降。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收费公路养护支出达到739.1亿元,同比下降0.67%,2013-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3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现阶段我国已基本形成纵贯南北、横跨东西的公路网络,存量道路养护需求较高,到2030年公路将进入以运营维护为主的阶段。同时,在交通强国等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路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保持增长趋势,新增道路养护需求量大。

此外,我国公路养护已由传统的“抢修时代”过渡到“全面养护时代”,行业正走向大规模、高质量发展黄金期,并且交通运输部颁布《“十四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明确了“十四五”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2022年1月份交通运输部提出“十四五”时期公路通车里程增加约30万公里的目标。由此可见,我国公路养护行业市场空间与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公路养护行业“十四五”主要指标情况

类型

指标情况

公路技术

高速公路技术状况(MQI)优等路率90%

普通国道MQI优良路率85%(东、中、西部分)

普通国道MQI优良路率85%(东、中、西部分别达到90%、85%、80%以上)

普通省道MQl优良路率达到80%(东、中、西部分别达到85%、80%、72%以上)

普通省道PQI优良路率达到75%(东、中、西部分别达到80%、75%、70%以上)

农村公路MQI优良中等路率达到85%以上,年均养护工程实施比例不低于5%。

桥隧养护

高速公路一、二类桥梁比例95%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一、二类桥梁比例90%

2023年底和2025年底,分阶段完成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2020年底存量四、五类桥梁(隧道)改造

国省干线公路新发现四、五类桥梁(隧道)处治率100%

旧料回收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95%

普通国省道沥青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8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路权开放下我国无人物流车行业销量有望暴涨 商业化落地探索将提速

路权开放下我国无人物流车行业销量有望暴涨 商业化落地探索将提速

在《关于公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发布之前,我国已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无人物流车行业发展,覆盖了技术创新、场景应用、标准制定等多个方面。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输送带行业:上游关键原料供应足 下游庞大应用市场支持 数智、绿色化将成趋势

我国输送带行业:上游关键原料供应足 下游庞大应用市场支持 数智、绿色化将成趋势

近年来随着输送带的普及,我国输送带已应用到各行各业,行业十分广泛,包括煤矿、砂石骨料、钢铁厂、港口、家电、电子、电器、机械、烟草、注塑、邮电、印刷、食品、重工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等各行各业,物件的组装、检测、调试、包装及运输等。随着上述煤矿、砂石骨料、钢铁厂、港口等行业的发展,也将给输送带带来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受到“

2025年07月16日
多元需求下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稳增 顺丰长期领先 智能化趋势助强者恒强格局深化

多元需求下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稳增 顺丰长期领先 智能化趋势助强者恒强格局深化

2020-2024年我国冷库总容量由1.77亿立方米增长至2.53亿立方米,预计2025年我国冷库总容量将达2.8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5%。2020-2024年我国冷藏车保有量由28.67万辆增长至49.50万辆,预计2025年我国冷藏车保有量将达56.60万辆,同比增长14.3%。

2025年07月11日
无人驾驶矿卡行业规模化渐显 新疆等地受政策支持领先发展 市场“双雄争霸”

无人驾驶矿卡行业规模化渐显 新疆等地受政策支持领先发展 市场“双雄争霸”

截至2024年9月,我国已部署无人驾驶矿卡的露天煤矿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山西和陕西。其中,新疆部署无人矿卡车辆数最多,达938辆,全区内已部署无人矿卡的露天煤矿共18处。代表煤矿新疆天池能源南露天煤矿拥有目前全球最大的单矿无人驾驶车队,目前共部署370辆无人矿卡,其中310辆为增程宽体车,60辆为燃油宽体车,已全部

2025年07月02日
跨境电商物流行业:专线与海外仓运营模式渐取代邮政小包 市场梯队化格局凸显

跨境电商物流行业:专线与海外仓运营模式渐取代邮政小包 市场梯队化格局凸显

我国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带动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与传统跨境物流相比,跨境电商物流链条更长、货运模式以航空为主。从运营模式看,随着跨境电商升级发展,性价比更高的专线与服务更好的海外仓模式份额提升,逐渐取代邮政小包的主导地位。海外仓中FBA海外仓、第三方海外仓占主导,自建海外仓由于风险和成本更高、运营更复杂,占比较

2025年06月26日
我国宠物托运行业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高铁、航司等入局丰富市场供给

我国宠物托运行业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高铁、航司等入局丰富市场供给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发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养宠物作为情感寄托的需求上升,使得养宠规模不断扩大。以宠物猫犬为例:2024年,我国宠物数量为12411万只,较2023年增长2.1%。其中,宠物犬数量为5258万只,较2023年增长1.6%,宠物猫数量为7153万只,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公路养护行业需求呈区域性特征 竞争格局多元 市场趋向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

我国公路养护行业需求呈区域性特征 竞争格局多元 市场趋向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

随着我国公路网大规模铺设及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我国公路养护市场持续扩容。从细分市场看,预防性养护能显著降低修复成本,提高道路使用寿命,未来将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2025年06月07日
我国航空发动机正从“跟跑者”转向“并跑者” 美断供下行业国产替代将加速推进

我国航空发动机正从“跟跑者”转向“并跑者” 美断供下行业国产替代将加速推进

航空发动机行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基础、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国家安全和大国地位的重要战略保障。我国航空发动机行业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但初期多以仿制和改进为主,且由于技术封锁和基础薄弱,使得研发周期长、迭代效率低。

2025年06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