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冷链物流基地建设行业:十四五冷链工程放量 投资规模可达4150亿

1、我国区域间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分布不均匀

从区域分布来看,现阶段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如果将各个地区冷库容量占比(截至2021年)和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占比(截止2020年)进行比较,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南、东北、西北地区的冷库容量占比和人口占比的差额分别为+10.0、+2.4、-2.2、-2.0、-6.1、-0.01、-1.7%。这也说明,我国东中西部、南北方和城乡间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且分布不均,存在结构性失衡矛盾。

从区域分布来看,现阶段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如果将各个地区冷库容量占比(截至2021年)和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占比(截止2020年)进行比较,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南、东北、西北地区的冷库容量占比和人口占比的差额分别为+10.0、+2.4、-2.2、-2.0、-6.1、-0.01、-1.7%。这也说明,我国东中西部、南北方和城乡间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且分布不均,存在结构性失衡矛盾。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十四五冷链工程快速放量,冷链物流基地建设行业市场规模4150亿元

(1)“十四五”冷链物流规划发力,供销网络建设推动,冷链物流建设定位逐渐清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冷链物流基地建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2021年12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我国将布局建设100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2035年全面建成现代冷链物流体系,设施网络、技术装备、服务质量达世界先进水平。从政策角度进行分析,冷链物流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冷链基地建设已经成为物流新基建的重要内核。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解读

政策层面

政策内容

宏观层面

建设内外联通的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打造“三级节点、两大系统、一体化网络”的“321”冷链物流运行体系。其中,“3”指完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加强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聚焦产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最后一公里”,形成高效衔接的三级冷链物流节点;“2”指构建服务国内产销、国际进出口的两大冷链物流系统;“1”指建设设施集约、运输高效、服务优质、安全可靠的国内国际一体化冷链物流网络。

行业层面

创新组织模式,提高冷链物流规模化发展和网络化运作水平。《规划》提出,在产地,建设一批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推广“移动冷库+集配中心(物流园区)”等新模式,提高产地冷链设施利用效率和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水平。在城市,建设一批销地冷链集配中心,集成整合流通加工、区域分拨、城市配送等功能,引导存量冷链设施资源集中,优化城市冷链设施布局。

运行层面

打造消费品双向冷链物流新通道,促进农民增收和消费升级。在生产端,发展“平台企业+农业基地”“生鲜电商+产地直发”等新业态新模式,畅通高品质农产品上行新通道,促进冷链惠农、品牌兴农、特色富农。在消费端,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中小城镇和具备条件的农村地区下沉,鼓励供销合作、邮政快递、交通运输、电商等企业共建共用冷链物流设施,打通高品质生鲜消费品下乡进村新通道,扩大生鲜等高品质消费品供给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2022年2月,供销总社发布《全国供销合作社“十四五”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将构建以骨干网、省域网、区域网与信息平台为主架构的供销合作社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将建成600个县域产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100个农产品冷链物流枢纽基地、200个城市销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到2025年,全系统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行业影响力明显提升,在国家冷链物流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2)各个地方省份相关规划出台,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提速

从各省市冷链物流行业相关政策主要内容来看,地方政策主要促进生鲜农产品流通、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等方面,其基调与中央政府及各部委一致。在“十四五”期间冷链物流中长期规划政策方面,湖南、新疆、浙江、海南等省市均已出台具体的规划政策。

我国部分省市冷链物流基地建设行业相关政策梳理

省份

政策名称

发布时间

内容

湖南

《湖南省冷链物流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

2020-04

2025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运行高效、管理规范的冷链物流体系。果蔬、肉类、水产品等的综合冷链流通率达到30%以上,流通环节腐损率降至15%以下。冷库容量达到700万吨,产地预冷保鲜设施容量达到50万吨以上,冷藏运输车达到5000辆。冷链流通量的60%以上进入监控体系,培育一批全程冷链、全程监控、全程可追溯的示范企业和示范安全产品。

新疆

《新疆冷链物流标准化发展规划(2020-2025年)》

2020-11

形成“一枢纽、四中心、多支点”的冷链物流网。深入开展“西果东送”、跨区域流通设施建设、冷链物流标准化等工作。建设“互联网+冷链”信息化升级工程,到2025年,建成以物联网、互联网为技术支撑的全程冷链信息监控平台。

浙江

《浙江省冷链物流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2020-11

2022年,初步建成覆盖省内主要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种植基地和冷链食(药)品加工基地的冷链物流干支配网络。

北京

《北京物流专项规划》

2020-12

2035年构建安全、高效、绿色、共享、智慧的物流体系,支撑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冷链流通率争取超过80%,新增2个物流基地。

海南

《海南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2021-07

依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以洋浦为中心,海口、东方、三亚、琼海为重要节点的国际冷链设施服务体系。“十四五”期间,全省新建国际中转型冷库约857m³。

广东

《广东省推进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

2022-09

2025年基本建成符合我省产业结构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冷链物流体系,冷库库容规模和冷藏车保有量年均增长10%以上,肉类、果蔬、水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分别达到85%30%85%,综合冷链流通率显著提升,流通环节腐损率逐步下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2022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22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本次明确的24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在健全冷链物流网络体系、保障区域生活物资供应、促进冷链物流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4个基地中,东部地区8个,中部地区4个,西部地区9个,东北地区3个,再加上2020年发布的首批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达 41 个,覆盖全国27个省(区、市)。

我国41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批次

序号

所在地

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首批

1

北京

平谷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2

山西

晋中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3

内蒙古

巴彦淖尔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4

辽宁

营口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5

江苏

苏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6

浙江

舟山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7

安徽

合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8

福建

福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9

山东

济南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10

河南

郑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11

湖北

武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12

湖南

怀化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13

广东

东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14

四川

自贡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15

云南

昆明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16

陕西

宝鸡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17

青岛

西海岸新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新增

18

天津

滨海新区中心渔港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19

河北

保定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20

内蒙古

呼和浩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21

辽宁

沈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22

吉林

四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23

黑龙江

哈尔滨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24

上海

临港新片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25

江苏

常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26

浙江

嘉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27

安徽

蚌埠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28

山东

威海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29

河南

商丘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30

湖北

宜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31

湖南

长沙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32

广东

江门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33

广西

玉林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34

重庆

沙坪坝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35

四川

成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36

贵州

贵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37

陕西

延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38

甘肃

兰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39

青海

西宁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40

新疆

乌鲁木齐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41

宁波

北仑(奉化)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我国首批冷链基地的平均投资额约为50亿元,假设以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83个冷链物流基地(剔除首批17个基地)进行预算,则十四五期间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投资额或可达4150亿元左右。(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电动两轮车头部企业积极出海 新国标驱动行业加速洗牌

我国电动两轮车头部企业积极出海 新国标驱动行业加速洗牌

2025年上半年,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国内外销售表现强劲,国内销量与出口量均实现快速增长。当前,海外市场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需求特征,不同区域消费者在产品类型与功能偏好上差异显著。未来,海外电动两轮车市场仍具备广阔的发展潜力。以雅迪、爱玛、九号、台铃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正在积极出海,抢占市场先机。

2025年09月05日
成本高昂下企业普遍面临亏损 我国地铁行业陷入“建得起,养不起”困境

成本高昂下企业普遍面临亏损 我国地铁行业陷入“建得起,养不起”困境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地铁项目建设加速,运营里程不断增长。到目前地铁已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最重要组成部分,运营里程占比76%以上。2024年我国大陆地区共有58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61条,运营里程12160.77公里。其中地铁运营里程9306.09公里,占比76.53%。截至到2025年7月

2025年09月03日
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国际货运成重要增长点 国际航线网络持续扩容升级

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国际货运成重要增长点 国际航线网络持续扩容升级

自进入2025年以来,在国内经济稳健增长和旅游市场持续繁荣的背景下,作为经济重要“晴雨表”的航空物流表现出稳健发展态势,运输总周转量、货邮运输量、货邮吞吐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2025年08月25日
从新国标、国补政策分析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供需现状 龙头企业马太效应突出

从新国标、国补政策分析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供需现状 龙头企业马太效应突出

电动两轮车按整车质量、最高车速、电机功率等一系列指标可划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三大类。其中,电动自行车占据电动两轮车主要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动自行车销量占两轮电动车市场的88%,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分别仅占比8%、4%。

2025年08月23日
钢铁、纸浆贸易兴旺 全球多用途船行业需求稳增 供应紧张局面下租船费率或走高

钢铁、纸浆贸易兴旺 全球多用途船行业需求稳增 供应紧张局面下租船费率或走高

与散货船、集装箱船和重大件运输船等专用船型相比,多用途船在货物适应性、港口适应性与整体经济性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地缘政治冲突以及预期贸易关税等挑战下,多用途船市场波动幅度仍显著小于专用船。

2025年08月17日
迎海洋资源开发机遇 全球半潜船行业供给趋紧 中国船商凭规模及技术优势居领先地位

迎海洋资源开发机遇 全球半潜船行业供给趋紧 中国船商凭规模及技术优势居领先地位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不断深入,市场景气度正处于高位,一定程度上带动大型海洋工程装备的建设、运输需求剧增,为半潜船市场需求提供稳定支撑。根据数据,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 10.54 万亿元,较上年增长 5.9%,占 GDP 比重 达7.8%。

2025年08月16日
车企跨界投资 汽车运输船行业供需紧张局势或缓解 中国造船企业借新能源东风跃升

车企跨界投资 汽车运输船行业供需紧张局势或缓解 中国造船企业借新能源东风跃升

近年来全球汽车出口迅猛增长,2023年世界海运汽车贸易量增速已超15%,全球汽车船运力紧张问题凸显。由于出口量激增,汽车船的运力需求超过了现有运力的供应能力,使得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运输面临挑战,这对于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及交货时间产生重大影响。

2025年08月14日
国产混凝土泵车加速赶超领先 行业出口市场繁荣 龙头正积极探索智能绿色化路径

国产混凝土泵车加速赶超领先 行业出口市场繁荣 龙头正积极探索智能绿色化路径

我国混凝土泵车行业发展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引进、仿制、自主研发、赶超领先四个阶段。自2021年起,混凝土泵车国内销量进入下行通道。不过,2023年其销量同比微增0.16%。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我国混凝土泵车出口市场蓬勃发展,呈现显著的“量额齐升”态势,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此外,在新一代信息技

2025年08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