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泡菜行业现状及竞争分析:规模突破600亿 市场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一、概述

泡菜古称葅,是指为了利于长时间存放而经过发酵的蔬菜,它是一种在低浓度食盐液中泡制的蔬菜乳酸发酵加工品。常用的原料有黄瓜、甘蓝、大白菜、洋葱、芹菜、萝卜、胡萝卜、芜菁、甜菜、春莴苣、嫩姜、嫩扁豆、刀豆、青番茄等。

二、发展现状

1、泡菜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产量不断增加且地域性集中

受国内饮食习惯和文化影响,我国腌制菜行业需求旺盛,2020年产量达450万吨,其中泡菜产量占比最高,达45%,其次榨菜、酱菜和其他类别分别占比达22%、11%、22%。

受国内饮食习惯和文化影响,我国腌制菜行业需求旺盛,2020年产量达450万吨,其中泡菜产量占比最高,达45%,其次榨菜、酱菜和其他类别分别占比达22%、11%、2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泡菜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2016-2020年,我国泡菜行业产量及市场规模呈稳定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泡菜行业产量约730万吨,并且四川省泡菜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0%,地域性较为集中,预计2021年全国泡菜产量接近750万吨;市场规模从2009年的260亿元提升到2020年的621亿元,11年CAGR为8%,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50亿元。

2016-2020年,我国泡菜行业产量及市场规模呈稳定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泡菜行业产量约730万吨,并且四川省泡菜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0%,地域性较为集中,预计2021年全国泡菜产量接近750万吨;市场规模从2009年的260亿元提升到2020年的621亿元,11年CAGR为8%,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5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中国则是韩国泡菜最大的出口国,出口量有望稳定增加

近五年来,韩国泡菜消费量基本保持稳定,2020年达到80万吨,但是在进口量方面,2019年达31万吨,进口比重超过35%,而我国则是韩国泡菜最大的出口国,约90%从中国进口。进入2020年,在台风、疫情及超长雨季等影响下,韩国蔬菜产量大幅度下降,白菜大幅减产,泡菜价格随之暴涨。据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发布的数据显示,以27日价格为基准,平均每10公斤白菜的批发价较去年同期上涨112%,达到26720韩元(约合134元人民币)。而我国泡菜物美价廉,所以出口韩国数量有望保持增长,据韩国关税厅发布的进出口贸易统计资料显示,2022年1-8月,韩国从中国进口泡菜的份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8%,进口额达近2亿美元。

近五年来,韩国泡菜消费量基本保持稳定,2020年达到80万吨,但是在进口量方面,2019年达31万吨,进口比重超过35%,而我国则是韩国泡菜最大的出口国,约90%从中国进口。进入2020年,在台风、疫情及超长雨季等影响下,韩国蔬菜产量大幅度下降,白菜大幅减产,泡菜价格随之暴涨。据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发布的数据显示,以27日价格为基准,平均每10公斤白菜的批发价较去年同期上涨112%,达到26720韩元(约合134元人民币)。而我国泡菜物美价廉,所以出口韩国数量有望保持增长,据韩国关税厅发布的进出口贸易统计资料显示,2022年1-8月,韩国从中国进口泡菜的份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8%,进口额达近2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竞争分析

我国泡菜行业产量地域性较为集中,但是品牌数量较多,并且大多数都是家庭自制或小作坊生产,市场集中度较低,CR3仅为2.5%,而韩国泡菜行业CR2达到77%,市场提升空间大。从品牌来看,我国泡菜中较为知名的品牌有吉香居、味聚特、惠通、川南、鱼泉等,均为川渝地区性品牌。

我国泡菜行业产量地域性较为集中,但是品牌数量较多,并且大多数都是家庭自制或小作坊生产,市场集中度较低,CR3仅为2.5%,而韩国泡菜行业CR2达到77%,市场提升空间大。从品牌来看,我国泡菜中较为知名的品牌有吉香居、味聚特、惠通、川南、鱼泉等,均为川渝地区性品牌。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中国泡菜行业市场竞争情况

公司

地区

产品品类

重点市场

吉香居

四川眉山

萝卜干、海带丝、六头菜、豇豆

覆盖27个核心城市

味聚特

四川眉山

萝卜干、海带丝、口口脆、木耳片

北京、广州、上海等沿海沿江市场

惠通

四川眉山

白菜、黄花菜、酸豆角、豇豆

华北及华南地区

川南

四川眉山

萝卜干、海带丝、木耳菜片、脆片

北京、广州、上海等沿海沿江市场

鱼泉

重庆

萝卜干、雪菜、魔芋、竹笋

京津、成都、华东地区

钢钱桥

浙江宁波

萝卜干、海带丝、菜芯、橄榄菜

东北地区

备德福

浙江余姚

萝卜干、海带丝、笋丝、芽菜

华北地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肉牛养殖行业陷入成本高企与种源之困 企业应如何降本增效?

我国肉牛养殖行业陷入成本高企与种源之困 企业应如何降本增效?

我国肉牛养殖业因本土品种繁殖周期长、增重速度慢,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养殖成本居高不下。从成本结构拆分看,仔畜费用占比近六成,凸显优质牛源稀缺;饲料成本占比近三成,反映转化率偏低问题突出。面对如此成本结构,企业需从遗传改良、精细喂养、技术赋能等多方面系统应对。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双胶纸消费展现出较强韧性 但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益凸显

我国双胶纸消费展现出较强韧性 但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益凸显

我国双胶纸行业持续扩张产能,2020–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78%,并呈现山东等区域集聚特征。尽管面临“双减”政策推行、出版数字化及电子阅读普及等多重挑战,但我国双胶纸消费仍展现出较强韧性,消费量由2020年的830万吨整体上升至20204年的903万吨。当前,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益凸显,产能利用率由2020年的6

2025年09月08日
政策技术双驱动 我国人工智能+农业正从“试点示范”迈向“规模化推广”

政策技术双驱动 我国人工智能+农业正从“试点示范”迈向“规模化推广”

人工智能+农业,即人工智能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兴趋势,其主要是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农业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深入推进,不仅能为农业稳产增产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抓手,更从根本上夯实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底层支撑能力

2025年09月02日
首发“反内卷”倡议! 我国造纸行业产销量增长 市场价格或将持续上涨

首发“反内卷”倡议! 我国造纸行业产销量增长 市场价格或将持续上涨

随着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我国纸及纸板的生产量及消费量也稳步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企业约2500家,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13625万吨,较2023年增长5.09%;消费量13634万吨,较2023年增长 3.56%,人均年消费量为96.83千克(14.08亿人)。2015—2024年,纸及纸板生产量

2025年08月12日
我国金针菇产量缩减但出口量增长 龙头企业营收与利润空间萎缩

我国金针菇产量缩减但出口量增长 龙头企业营收与利润空间萎缩

我国工厂化金针菇日产能从2010年的988.9吨增长至2023年的5109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46%。产量则自2020年起逐渐下滑,2023年降至200万吨以下。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我国金针菇市场面临供需失衡局面,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导致产品价格整体下行。在此背景下,行业龙头企业雪榕生物和众兴菌业均遭遇了明显的

2025年08月12日
蛋鸡养殖行业盈利先降后增 存栏量攀升 区域均衡化发展 大型集团话语权增强

蛋鸡养殖行业盈利先降后增 存栏量攀升 区域均衡化发展 大型集团话语权增强

鸡蛋良好的市场需求,激发了蛋鸡养殖方的养殖积极性,推动国内在产蛋鸡存栏量持续攀升。养殖成本下降,盈利逐步提升,是国内在产蛋鸡存栏量增多的另一重要原因。2024年以来,受饲料成本下跌影响,蛋鸡养殖成本持续走低,蛋鸡养殖盈利呈现先降后增的走势。

2025年07月05日
我国瓦楞纸产量及消费量稳步增长 行业进口替代及出口市场空间大

我国瓦楞纸产量及消费量稳步增长 行业进口替代及出口市场空间大

作为包装材料用的瓦楞纸,加工成纸箱后可代替其他包装材料,具有成本低、重量轻、运输方便、节约木材、以纸代塑,减少白色污染,多次循环等优点,近年来得到良好的发展。根据中国造纸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瓦楞纸产量为3145万吨,同比增长7.89%,2015-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92%。

2025年06月27日
智慧养殖行业:受政策及企业降本增效需求驱动 阿里云等凭借先进解决方案引领发展

智慧养殖行业:受政策及企业降本增效需求驱动 阿里云等凭借先进解决方案引领发展

在政策鼓励下,各地区积极推进养殖智慧化。如贵州赤水乌骨鸡智慧养殖项目是由赤水市农业农村局、赤水市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指导,贵州长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深圳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特色班和腾讯云共同发起的乌骨鸡养殖项目。该项目利用目标检测、追踪和行为识别等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使养殖基地的乌骨鸡出栏率提升了 30%,增产

2025年06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