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三氯硅烷行业产业链分析:产量增速反升超20% 下游需求旺盛

三氯硅烷一、概述及产业链图解

三氯硅烷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为HCl3Si,为无色液体,极易挥发,溶于苯、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性质稳定,主要用于有机硅烷和烷基、芳基以及有机官能团氯硅烷的合成,是有机硅烷偶联剂中最基本的单体,也是生产半导体硅、单晶硅的原料。

在产业链方面,三氯氢硅行业上游主要为硅矿石、焦炭、氯化氢等原材料;下游主要用于多晶硅及硅烷偶联剂的制作,最终应用于光伏、半导体、金属陶瓷、表面处理剂、无机填充塑料、增粘剂、密封剂等领域。

三氯氢硅行业产业链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上游市场分析

1、硅矿石

硅石是脉石英、石英岩、石英砂岩的总称,纯硅石可作石英玻璃或提炼单晶硅。结晶硅石外观一般呈乳白色、灰白色、淡黄色以及红褐色,有鲜明的光泽,断面平滑连续,并带有锐利棱角,硬度、强度都很大,脉石英呈致密块状,纯白色,半透明,发油脂光泽,断面呈贝壳状,石英结晶颗粒多在2mm以上,肉眼可辨。

硅石是脉石英、石英岩、石英砂岩的总称,纯硅石可作石英玻璃或提炼单晶硅。结晶硅石外观一般呈乳白色、灰白色、淡黄色以及红褐色,有鲜明的光泽,断面平滑连续,并带有锐利棱角,硬度、强度都很大,脉石英呈致密块状,纯白色,半透明,发油脂光泽,断面呈贝壳状,石英结晶颗粒多在2mm以上,肉眼可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区域分布来看,现阶段,我国保有储存的有150处硅石矿,其中西北地区保有矿产地31处,主要为分布于青海大通、陕西汉中、陕西神木、宁夏惠农、新疆库车等地,累计保有矿石储量19.1亿吨,全国保有矿石储量的48%。

从区域分布来看,现阶段,我国保有储存的有150处硅石矿,其中西北地区保有矿产地31处,主要为分布于青海大通、陕西汉中、陕西神木、宁夏惠农、新疆库车等地,累计保有矿石储量19.1亿吨,全国保有矿石储量的4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焦炭

焦炭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其总产能由焦炭和半焦构成。2014-2021年,在钢铁等下游产业发展拉动下,我国焦炭行业产量稳步提高。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焦炭产量为4.7亿吨,2021年产量达到4.64亿吨,同比减少1.49%,焦炭产量整体较为稳定。

焦炭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其总产能由焦炭和半焦构成。2014-2021年,在钢铁等下游产业发展拉动下,我国焦炭行业产量稳步提高。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焦炭产量为4.7亿吨,2021年产量达到4.64亿吨,同比减少1.49%,焦炭产量整体较为稳定。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中游市场分析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三氯硅烷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未来投资调研报告(2022-2029年)》显示,2015-2021年,随着光伏等下游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三氯氢硅行业需求持续增长,产量也随之不断增长,但产能近两年持续下降。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三氯氢硅产量为40.4万吨,同比增长20.2%,产能为57万吨,同比下降4.4%。

2015-2021年,随着光伏等下游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三氯氢硅行业需求持续增长,产量也随之不断增长,但产能近两年持续下降。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三氯氢硅产量为40.4万吨,同比增长20.2%,产能为57万吨,同比下降4.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四、下游市场分析

根据产业链可知,三氯硅烷主要用于生产多晶硅及硅烷联合剂,其中光伏硅料扩张是行业的主要增长推动力,同时在光伏、半导体、金属陶瓷、表面处理剂、无机填充塑料、增粘剂、密封剂等领域得到最终的应用。在三氯硅烷下游应用结构中,多晶硅占比为32%,硅烷联合剂占比为25%。

根据产业链可知,三氯硅烷主要用于生产多晶硅及硅烷联合剂,其中光伏硅料扩张是行业的主要增长推动力,同时在光伏、半导体、金属陶瓷、表面处理剂、无机填充塑料、增粘剂、密封剂等领域得到最终的应用。在三氯硅烷下游应用结构中,多晶硅占比为32%,硅烷联合剂占比为2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多晶硅

2015-2021年,由于国内光伏以及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市场对多晶硅行业需求不断增加,产量也逐年增长,对三氯硅烷行业需求持续上升。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为50.2万吨,同比增长28.8%。

2015-2021年,由于国内光伏以及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市场对多晶硅行业需求不断增加,产量也逐年增长,对三氯硅烷行业需求持续上升。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为50.2万吨,同比增长28.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光伏

在巨大国内光伏发电项目储备量推动下,我国光伏装机容量持续上升,对三氯硅烷行业需求也呈现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5488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256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2928万千瓦;光伏发电累计装机3.06亿千瓦。

在巨大国内光伏发电项目储备量推动下,我国光伏装机容量持续上升,对三氯硅烷行业需求也呈现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5488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256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2928万千瓦;光伏发电累计装机3.06亿千瓦。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硫酸锌行业现状分析 销量呈现增长态势 中国为主要生产国及出口国

全球硫酸锌行业现状分析 销量呈现增长态势 中国为主要生产国及出口国

在全球农业、电镀、医药等行业的持续发展下,硫酸锌的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增长,驱动全球硫酸锌产能不断扩大。我国凭借充足的原材料,逐渐成为硫酸锌主要生产国之一。根据数据,2016-2022年我国硫酸产能由12450万吨增长至13400万吨;硫酸产量(折100%)由9133.03万吨增长至9504.60万吨。

2023年12月05日
2029年全球硅胶市场规模有望达478亿美元 中国硅胶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强

2029年全球硅胶市场规模有望达478亿美元 中国硅胶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强

中国的硅胶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凭借成熟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原材料资源,中国硅胶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备较强竞争力。2022年,中国硅胶进出口总额为2.17亿美元,贸易顺差1.76亿美元,为近五年最高。2023年1-9月,中国硅胶进出口总额达到1.06亿美元,贸易顺差为0.78亿美元。

2023年12月02日
我国橡胶助剂生产产品以防老剂、促进剂、加工助剂为主 七成应用与轮胎相关

我国橡胶助剂生产产品以防老剂、促进剂、加工助剂为主 七成应用与轮胎相关

我国橡胶助剂工业整体保持良好增长,2018-2022年我国橡胶助剂工业总产值由256亿元增长至324.5亿元,其中,2019年、2020年由于产量增长,短期内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加剧,橡胶助剂价格下降,使得橡胶助剂工业总产值有所减少,分别为249亿元、222亿元,增速为-2.73%、-10.84%。

2023年11月27日
我国光刻胶行业:正处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过渡阶段 国产化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我国光刻胶行业:正处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过渡阶段 国产化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2017-2022年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由58.7亿元增至98.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9%。预计2023年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可达109.2亿元。

2023年11月25日
我国聚氯乙烯行业:产能产量呈现稳定增长 出口创历史新高

我国聚氯乙烯行业:产能产量呈现稳定增长 出口创历史新高

我国是全球聚氯乙烯生产大国,总产能约占全球总产能45%以上。近年来,我国聚氯乙烯产能呈现稳定增长。数据显示,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聚氯乙烯产能为 2713万吨,同比增长1.8%。2022年我国聚氯乙烯行业产能约为2810万吨。

2023年11月25日
我国液氮行业现状分析 产能持续扩张 均价受下游市场影响涨跌频繁

我国液氮行业现状分析 产能持续扩张 均价受下游市场影响涨跌频繁

液氮链接多个产业,市场需求庞大。随着高速轨道交通、大型装备、核电站、工业机器人、纳米材料、石墨烯、新能源、生物材料等新兴产业全面崛起,液氮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多。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液氮需求量增速为5.48%,2018-2022年我国液氮需求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1.49%。

2023年11月23日
我国碳酸钙行业正处于新时代提档升级阶段 企业综合竞争实力持续提升

我国碳酸钙行业正处于新时代提档升级阶段 企业综合竞争实力持续提升

2018-2022年,我国碳酸钙市场规模逐年增长,目前我国经济前景良好、制造业扩张、外商投资不断放宽。虽然碳酸钙下游产业在2020年初遭受了疫情的冲击有所萎顿,但至2020年第二季度已逐渐恢复。截止2022年国内碳酸钙行业市场规模为278.73亿元,

2023年11月22日
我国染整行业: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突出问题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向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

我国染整行业: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突出问题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向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

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导致染整行业受到了较大打击,2020年市场规模为2541.32亿元,同比下降10.25%,2021年之后行业触底反弹,市场规模回升至疫前水平,2022年行业市场规模为3125.26亿元。具体如下:

2023年11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