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行业供需规模迅速扩张 微生物污染、药物残留检测市场需求大

一、行业基本概述

按照检测方法,国内食品安全检测可以分为两大类:①法定检测,指综合运用专业技术和检测装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食品检验工作规范和食品安全标准对食品进行检测,出具检测报告,从而评定该种产品是否达到质量安全及法定标准的行为;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目前没有统一定义,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一般指包括样品制备在内,能够在短时间内出具检测结果的检测方法。总的来说,快速检测技术需具备两个条件:A、检测速度快。此处的快速指的是相对于传统检测方法耗费较短的时间。B、能够满足检测需求。

法定检测通常在实验室进行,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大型检测仪器在法定检测中的应用较为普遍。一般而言,法定检测的检测流程更为繁杂,检测时间长,所用设备体积庞大,但检测结果更为详细、精确;而快速检测具有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检测时间短、反应灵敏等优势。

按照产品类型,食品安全检测产品可分为食品安全检测试剂和检测仪器两类。法定检测和快速检测所用的试剂和仪器有所不同,但法定检测过程中也采用部分快检设备进行初步筛选。

观研天下认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即使用食品安全相关检测项目的技术和产品进行食品安全检测,具有快速、简单、灵敏等特点,包括必备的前处理、检测及相关辅助设备,试剂、耗材、使用手册等,能够确保操作人员独立完成本方法的快速检测工作,时间上控制在几小时以内。

一、行业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新冠疫情的爆发,让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尤其是快速检测市场迅速增长,截止2021年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市场规模打到91.68亿元,同比增长56.74%,增速明显加快。

新冠疫情的爆发,让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尤其是快速检测市场迅速增长,截止2021年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市场规模打到91.68亿元,同比增长56.74%,增速明显加快。

资料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食品安全委员会,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受各地区经济、人口和食品消费量影响,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行业区域分布较为分散,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布如下,其中,华东地区占比33.17%,华中占比14.74%,华南占比14.12%,华北地区占比12.34%,东北地区占比6.94%,西南地区占比12.68%,西北地区占比6.01%。

受各地区经济、人口和食品消费量影响,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行业区域分布较为分散,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布如下,其中,华东地区占比33.17%,华中占比14.74%,华南占比14.12%,华北地区占比12.34%,东北地区占比6.94%,西南地区占比12.68%,西北地区占比6.0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供应规模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检测需求快速增长,国内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迅速发展,国产检测试剂需求出现爆发性增长,食品安全检测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也逐步得到了认可,食品快速检测产品市场迅速壮大。

目前我国食品检测试剂的生产以常规法检为主,近年来在政策和市场驱动下快检渗透率开始提升,相应的快检试剂盒产量也快速增长,2021年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盒产量约为1.12亿盒。

目前我国食品检测试剂的生产以常规法检为主,近年来在政策和市场驱动下快检渗透率开始提升,相应的快检试剂盒产量也快速增长,2021年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盒产量约为1.12亿盒。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需求规模

面对疫情散发和极端天气等不利因素影响,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落实“保基本民生”等政策措施,保供稳价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包括食品在内的基本生活类消费较快增长,食品市场供应充足,居民食品消费量继续稳步增长。

从人均消费结构来看,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7178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9.8%,在居民消费支出中占主导地位。

从人均消费结构来看,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7178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9.8%,在居民消费支出中占主导地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行业作为国内蓬勃发展的朝阳行业,市场需求尚未完全开发,近年来市场规模迅速扩张,主要原因在于下游客户群体的快检需求持续增长。目前,政府监管部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是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市场的主要客户群体,在国家政策鼓励引导、民众食品安全意识强化的背景下,上述三大客户群体的快检需求具有极大的扩张空间。同时,随着个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产品走进家庭指日可待,消费者市场的扩张将成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下一个增长爆发点。

二、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1、微生物污染检测

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突出的一种食品安全问题,随之产生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对于控制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食品检测中,微生物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些细菌微生物肉眼不可见,某些看起正常的食品就可能存在微生物超标的情况,危害人体健康。有些细菌对人体是有益的,如乳酸菌等,但是很多肉眼不可见的细菌微生物危害巨大,可能造成人的死亡。例如芽孢杆菌会出现在发霉食品中,一定要重视这些微生物。目前,微生物食品检测已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害微生物的检测数据是衡量食品安全性的重要指标,针对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技术已经发展得越来越成熟。如在一些奶制品、果汁饮品中,可利用酶联免疫快速检测技术进行有害微生物沙门氏菌的检测,检测结果可达到预期效果,说明快速检测技术具有准确、高效的特点。检测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提升检测效率,还可以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传播。2021年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行业微生物污染检测细分市场规模为21.76亿元,具体如下:

食品检测中,微生物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些细菌微生物肉眼不可见,某些看起正常的食品就可能存在微生物超标的情况,危害人体健康。有些细菌对人体是有益的,如乳酸菌等,但是很多肉眼不可见的细菌微生物危害巨大,可能造成人的死亡。例如芽孢杆菌会出现在发霉食品中,一定要重视这些微生物。目前,微生物食品检测已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害微生物的检测数据是衡量食品安全性的重要指标,针对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技术已经发展得越来越成熟。如在一些奶制品、果汁饮品中,可利用酶联免疫快速检测技术进行有害微生物沙门氏菌的检测,检测结果可达到预期效果,说明快速检测技术具有准确、高效的特点。检测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提升检测效率,还可以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传播。2021年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行业微生物污染检测细分市场规模为21.76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近几年国家食品安全抽检数据来看,微生物污染基本占不合格样品占比较大。由此可见,微生物污染控制情况还比较严峻,对该项目的检测需求仍旧较大。预计2029年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行业微生物污染检测细分市场规模将达到62.76亿元,具体如下:

从近几年国家食品安全抽检数据来看,微生物污染基本占不合格样品占比较大。由此可见,微生物污染控制情况还比较严峻,对该项目的检测需求仍旧较大。预计2029年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行业微生物污染检测细分市场规模将达到62.76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药物残留检测

食品中常常出现农药残留,给人体造成巨大伤害,如化学农药物硝基苯及二乙基酚残留,这些化学物质会给人体造成巨大创伤。特别是在某些水果中,农药残留的可能性非常大,食品监管过程中如果稍有疏忽,就会产生严重后果。儿童可能在家长不注意的情况下误食没有清洗的水果,最终引发不良后果,因此药物残留检测一定要引起重视。目前,我国已经将快速检测技术应用于食品药物残留检测中,如生物酶技术,利用快速检测技术可明显提高食品检测效率,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

截止2021年我国药物残留检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市场细分规模为22.66亿元,具体如下:

截止2021年我国药物残留检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市场细分规模为22.66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药物残留检测主要用于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农药和农药的含量。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释放劳动力,农药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药销售每年都在增长。

过量使用农药会残留在食品中,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农药残留检测的必要性也更大,对农药残留的检测需求也非常大。预计2029年我国药物残留检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市场细分规模将达到65.41亿元,具体如下:

过量使用农药会残留在食品中,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农药残留检测的必要性也更大,对农药残留的检测需求也非常大。预计2029年我国药物残留检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市场细分规模将达到65.41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霉菌毒素检测

霉菌是评价食品质量安全的一项指示性指标,如果食品中的霉菌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还可能产生霉菌毒素;长期食用霉菌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

黄曲霉毒素是强致癌物质,对肝脏有很大毒性,在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就已经把黄曲霉素列为第一大的致癌物广泛存在于谷物、坚果、食用油等食品中。2021年我国霉菌毒素检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市场细分规模为17.42亿元,具体如下:

黄曲霉毒素是强致癌物质,对肝脏有很大毒性,在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就已经把黄曲霉素列为第一大的致癌物广泛存在于谷物、坚果、食用油等食品中。2021年我国霉菌毒素检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市场细分规模为17.42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11 年乳业发生黄曲霉毒素事件后,政府监管机构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运动。鉴于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以及在食品行业已经爆发过该类安全事件,国家部门的持续监管使得对于该项检测的需求将持续存在。预计2029年我国霉菌毒素检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市场细分规模将达到51.38亿元,具体如下:

2011 年乳业发生黄曲霉毒素事件后,政府监管机构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运动。鉴于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以及在食品行业已经爆发过该类安全事件,国家部门的持续监管使得对于该项检测的需求将持续存在。预计2029年我国霉菌毒素检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市场细分规模将达到51.38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4、转基因检测

由于转基因食品具有高不确定性。因此,在监管方面,转基因食品十分严格,其严格程度是传统食品的十倍。在上市前,转基因食品要通过生物和动物实验检测成分等方面的安全检测。

转基因作物在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争议,消费者对其安全性的担忧一直未减,随着监管的持续加强,对转基因检测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已经成为全世界都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也需要构建科学快速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检测项目包括酶活性检测、酸检测、蛋白质检测等,通过准确快速的检测来确定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否达标。

截止2021年转基因检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市场细分规模为13.02亿元,具体如下:

截止2021年转基因检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市场细分规模为13.02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以来,转基因食品也越来越多地走进消费者的生活,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随着转基因作物以及转基因食品的普及,政府对转基因的监管也越来越重视,近几年农业部陆续出台了一些监管文件。预计2029年我国转基因检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市场细分规模将达到44.97亿元,具体如下:

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以来,转基因食品也越来越多地走进消费者的生活,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随着转基因作物以及转基因食品的普及,政府对转基因的监管也越来越重视,近几年农业部陆续出台了一些监管文件。预计2029年我国转基因检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市场细分规模将达到44.97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赤藓糖醇行业正处于筑底阶段 价格低位运行 D-阿洛酮糖获批下市场或将被压缩

我国赤藓糖醇行业正处于筑底阶段 价格低位运行 D-阿洛酮糖获批下市场或将被压缩

虽然我国赤藓糖醇产业起步较晚,于2007年才开始工业化发展。但近年来在无糖气泡水、无糖茶等无糖饮料风潮推动下,赤藓糖醇热度迅速攀升,到目前已成为我国代糖市场主流产品,2023年占据近八成份额。

2025年09月06日
我国羊奶粉行业毛利率较高且仍在增长 澳优乳业继续保持龙头地位

我国羊奶粉行业毛利率较高且仍在增长 澳优乳业继续保持龙头地位

羊奶粉指的是用羊奶制作的奶粉,近年凭借易消化吸收、低致敏性等优势,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其市场发展迅速升温。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羊奶粉零售额由208亿元升至25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4.7%。预计到2029年,我国羊奶粉零售额将达318亿元。

2025年09月04日
辣椒深加工行业增值链条延伸 辣椒酱市场持续火热 辣椒均价回落下利润有望回升

辣椒深加工行业增值链条延伸 辣椒酱市场持续火热 辣椒均价回落下利润有望回升

除了作为新鲜蔬菜和调味品,辣椒的深加工产品也日益丰富。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辣椒生产国,辣椒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增长态势,为辣椒深加工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根据数据,2017-2023年我国辣椒种植面积由1164.0万亩增长至1279.2万亩,我国辣椒产量由1811.0万吨增长至2101.0万吨。

2025年09月03日
刚需属性明显 我国包装饮用水行业规模扩容仍有空间 渠道商跨界竞争

刚需属性明显 我国包装饮用水行业规模扩容仍有空间 渠道商跨界竞争

城镇化率的提高与收入水平的增长为包装饮用水渗透率提升奠定经济基础。在物质基础和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的双重驱动下,消费者对饮用水的选择逐步从传统的自来水或直饮水转向购买便利性和性价比均较高的包装水。当前,包装饮用水刚需属性明显,市场规模逐年上升,其中小规格水为主流,大包装发展迅速。此外,随着电商及现代渠道迅速发展,渠道商推出

2025年09月03日
我国花生油行业已步入平稳增长期 高端化趋势凸显 技术成企业竞争关键

我国花生油行业已步入平稳增长期 高端化趋势凸显 技术成企业竞争关键

花生油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油之一,具有独特香气和均衡的脂肪酸组成,广泛应用于中式烹饪。‌从产量来看,2023年我国食用油产量为5160万吨,其中花生油占比11.9%,仅次于大豆油(59.5%)、菜籽油(25.6%),位于第三。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食用油行业分析:产量持续恢复增长 包装化发展是长期趋势

我国食用油行业分析:产量持续恢复增长 包装化发展是长期趋势

2020-2022年受疫情影响,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整体下降。2022年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为4881.9万吨,同比下降1.8%。到2023年由于疫情影响逐渐消退,产量有所回升,约5160万吨,同比增长5.7%。2024年产量持续增长,超5200万吨。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消费水平提高下,国内“一老一小”等特殊人群营养需求持续扩大,叠加大众对特医食品的认知度不断提升,我国特医食品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然而,与美国等成熟市场40%以上的渗透率相比,我国特医食品渗透率仍然偏低,2024年仅有3%,存在显著差距。但这种差距也恰恰表明,我国特医食品行业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自2023年起,随着抑制终端需求的因素消除,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并以1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7年,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将将达百亿元以上。

2025年08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