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生鲜奶行业产业链分析:上游供给有所扩大 市场价格稳中有跌

“生鲜奶”通常也叫生鲜乳,是指未经杀菌、均质等工艺处理的原奶的俗称。生鲜奶为饲料行业及奶牛养殖行业;下游则是主要应用到乳制品市场、经由商超、便利店、酒店餐饮、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到终端消费者。

“生鲜奶”通常也叫生鲜乳,是指未经杀菌、均质等工艺处理的原奶的俗称。生鲜奶为饲料行业及奶牛养殖行业;下游则是主要应用到乳制品市场、经由商超、便利店、酒店餐饮、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到终端消费者。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一、上游

1、奶牛养殖

鲜牛奶的供给主要受上游奶牛存栏量和奶牛单产影响。奶牛是乳用品种的黄牛,经过高度选育繁殖的优良品种。我国奶牛主要以黑白花奶牛为主,该品种于1980年引进,具有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产奶量高、耐粗饲。到目前已成为我国特有的乳牛品种,并遍布全国。截止到2020年,我国奶牛牧场数为24200个,奶牛数量为6200千头。

但由于国内不断加大牧场规模化发展支持力度,散户和中小牧场逐渐退出,自 2015 年起我国奶牛存栏量不断下降,并于2019 年下降至最低点 610 万头。但虽然2019 年下降到最低,但自2018年以来,奶牛存栏量逐渐趋于稳定,基本保持在610万头以上。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奶牛存栏量为 615 万头,估计2021 年约为 620 万头,基本保持稳定。

但由于国内不断加大牧场规模化发展支持力度,散户和中小牧场逐渐退出,自 2015 年起我国奶牛存栏量不断下降,并于2019 年下降至最低点 610 万头。但虽然2019 年下降到最低,但自2018年以来,奶牛存栏量逐渐趋于稳定,基本保持在610万头以上。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奶牛存栏量为 615 万头,估计2021 年约为 620 万头,基本保持稳定。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虽然国内国奶牛存栏量不断下降,但得益于规模化养殖水平提升,奶牛单产不断上升,使得牛奶产量并未受到影响。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奶牛单产8.3吨。2021年全国百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70%,奶牛年均单产8.7吨。

而虽然国内国奶牛存栏量不断下降,但得益于规模化养殖水平提升,奶牛单产不断上升,使得牛奶产量并未受到影响。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奶牛单产8.3吨。2021年全国百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70%,奶牛年均单产8.7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饲料

饲料供应属于奶牛养殖产业链的上游,也是奶牛养殖的重要环节之一。据了解,在每千克牛奶的生产成本构成中,饲料占比高达68%,尤其是精饲料一般占奶牛每日消耗量约40%-50%。

饲料供应属于奶牛养殖产业链的上游,也是奶牛养殖的重要环节之一。据了解,在每千克牛奶的生产成本构成中,饲料占比高达68%,尤其是精饲料一般占奶牛每日消耗量约40%-5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饲料(Feed)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鱼粉、氨基酸、杂粕、乳清粉、油脂、肉骨粉、谷物、饲料添加剂等十余个品种的饲料原料。

自2016年以来,我国饲料行业发展较为稳定,产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及全国畜牧总站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饲料产量为2.09亿吨,同比增长4.5%;2020年,我国饲料产量达到2.53亿吨,同比增长10.4%;到2021年我国饲料总产量29344.3万吨,同比增长16.1%。

自2016年以来,我国饲料行业发展较为稳定,产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及全国畜牧总站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饲料产量为2.09亿吨,同比增长4.5%;2020年,我国饲料产量达到2.53亿吨,同比增长10.4%;到2021年我国饲料总产量29344.3万吨,同比增长16.1%。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全国畜牧总站,观研天下整理

二、中游市场

生鲜奶是牛奶的一种。在经历2016-2018年逐年下降后,得益于规模化养殖水平提升,奶牛单产不断上升,自2018年以来,我国牛奶产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牛奶产量为3440万吨,同比增长7.5%;2021年我国牛奶产量为3683万吨,同比增长7.1%。

生鲜奶是牛奶的一种。在经历2016-2018年逐年下降后,得益于规模化养殖水平提升,奶牛单产不断上升,自2018年以来,我国牛奶产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牛奶产量为3440万吨,同比增长7.5%;2021年我国牛奶产量为3683万吨,同比增长7.1%。

数据来源:中国奶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价格方面,由于国内牛奶产量继续增加,市场供应充足,生鲜乳价格稳中有跌。数据显示,2022年2月,我国奶业主产省生鲜乳收购价每公斤4.26元,环比持平,同比跌0.5%。3月,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4.17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2%,同比下降2.3%。4月,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4.17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2%,同比下降1.4%。

价格方面,由于国内牛奶产量继续增加,市场供应充足,生鲜乳价格稳中有跌。数据显示,2022年2月,我国奶业主产省生鲜乳收购价每公斤4.26元,环比持平,同比跌0.5%。3月,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4.17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2%,同比下降2.3%。4月,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4.17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2%,同比下降1.4%。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观研天下整理

三、下游市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人们对于绿色、健康的食品需求也不断提升。而牛奶作为营养素比较完全,营养价值很高且易于消化吸收,最适合于病人、幼儿老人食用的天然乳制品,人均消费量也不断增加。数据显示,2021年,奶类消费量5972万吨,比上年增长11.8%;人均奶类消费达42.29千克,比上年增加4.5千克,增幅处于历史高位,明显高于近10年3.6%的平均增长率。预计2022年奶类消费增至6374万吨,比上年增长6.8%,人均消费达到45.1千克。

但根据国家数据统计局发出的《居民收入继续稳步增长,居民消费支出持续恢复》一文中显示,2021年中国人均奶类消费量14.4kg,折合40g,只能达到推荐量300g的13.3%。而鉴于我国居民实际牛奶消费的低水平,新版指南中建议中国每人每天奶及奶制品的摄入量,要达到300克至500克。因此未来我国牛奶人均奶类消费量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生鲜奶也将因此而受益。

但根据国家数据统计局发出的《居民收入继续稳步增长,居民消费支出持续恢复》一文中显示,2021年中国人均奶类消费量14.4kg,折合40g,只能达到推荐量300g的13.3%。而鉴于我国居民实际牛奶消费的低水平,新版指南中建议中国每人每天奶及奶制品的摄入量,要达到300克至500克。因此未来我国牛奶人均奶类消费量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生鲜奶也将因此而受益。

数据来源:中国奶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神仙奶主要应用到乳制品市场中。乳制品包括液体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部分脱脂乳粉、调制乳粉、牛初乳粉);其他乳制品(等)。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生鲜奶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2018年以来,我国乳制品产量逐年增加。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乳制品产量为3031.7万吨,同比增长9%。其中液态奶产量为2842.98万吨,同比增长9.4%;干乳制品产量为188.68万吨,同比增长4.3%;奶粉产量为97.94万吨,同比下降3.3%。

2018年以来,我国乳制品产量逐年增加。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乳制品产量为3031.7万吨,同比增长9%。其中液态奶产量为2842.98万吨,同比增长9.4%;干乳制品产量为188.68万吨,同比增长4.3%;奶粉产量为97.94万吨,同比下降3.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销售市场也恢复活力,2018-2021年我国乳制品销量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乳制品销量从2018年的2682万吨增长到了3035万吨。不过,对标发达国家仍然有较大差距。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以统一折算为液态奶计,2019年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耗量为40.7公斤,仅为欧盟的16.4%,市场发展空间较大。到2021年也只有42.29千克。

销售市场也恢复活力,2018-2021年我国乳制品销量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乳制品销量从2018年的2682万吨增长到了3035万吨。不过,对标发达国家仍然有较大差距。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以统一折算为液态奶计,2019年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耗量为40.7公斤,仅为欧盟的16.4%,市场发展空间较大。到2021年也只有42.29千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可支配收入增加及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健康、口味、品种、口感等方面要求也有所提升,如现阶段市面上的0脂肪酸奶、无糖奶等,消费者需求发生变化。因此国内许多企业开始开发高端、特色乳制品,如蒙牛在2020年新推出了5款高端液态奶产品,其中常温酸奶与低温酸奶产品均要求由纯正生牛乳制成,对原料奶的需求加大。

同时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加强,以及疫情使得很多人对天然和较少加工的产品青睐程度提高,这将促进由生鲜乳制成的鲜奶需求上升。而高端液态奶只能用生鲜乳制成,并且对营养价值和风味要求较高。因此,随着下游乳制品市场对高端液态奶的需求提升,将带动国内原料奶需求的增长。由此生鲜奶也将因此而受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佐餐卤制食品行业打开成长新空间 竞争仍以区域扩张为基调 头部企业存较大整合空间

佐餐卤制食品行业打开成长新空间 竞争仍以区域扩张为基调 头部企业存较大整合空间

近年来,佐餐卤味品牌注重满足消费者不同季节、不同场景的需求,通过创新产品、改进服务模式等方式,丰富产品的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多样化的美食体验。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茶饮料行业稳健增长 有糖茶占据主导地位 全渠道布局加速推进

我国茶饮料行业稳健增长 有糖茶占据主导地位 全渠道布局加速推进

近年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叠加文化因素助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无糖、少糖的茶饮料,使得无糖茶占比不断上升。有数据显示,2023年4月到2025年3月,在茶饮料市场中,无糖茶占比从24%提升到了33%。

2025年11月04日
减糖控糖趋势推动无糖饮料市场持续增长 消费群体以女性为主且年轻化明显

减糖控糖趋势推动无糖饮料市场持续增长 消费群体以女性为主且年轻化明显

近年来,随着国民健康意识显著提升,减糖、控糖已成为一种全民饮食风尚,并构成了无糖饮料市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此背景下,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呈持续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15-2024年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从22.6亿元上升至570.5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43.2%。而这一消费趋势的推动力来自多个方面:年轻群体为身材管理

2025年11月03日
从暴涨到理性回归 从价格战转向产品竞争 我国无糖茶市场迈入更细分、成熟阶段

从暴涨到理性回归 从价格战转向产品竞争 我国无糖茶市场迈入更细分、成熟阶段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不断追求,无糖茶销售额暴涨,成无糖饮料热门品类之一。根据数据,2024年1-9月我国无糖茶销售额增速维持在20%以上,其中1月、2月分别暴增110%、121%。截至2024年底,我国无糖茶销售额占无糖饮料总销售额的比重已达40%,与无糖碳酸饮料的占比差距快速缩小。

2025年11月03日
我国稀奶油行业呈健康、高品质消费趋势 进口依赖度较高 安佳、三花占据领先地位

我国稀奶油行业呈健康、高品质消费趋势 进口依赖度较高 安佳、三花占据领先地位

稀奶油是各类烘焙食品、甜品、饮料的重要原料,能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口感。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观念转变,我国稀奶油需求释放。2019-2023年我国稀奶油需求量由63.19万吨增长至69.89万吨,预计2024、2025年我国稀奶油需求量达73.04万吨、76.67万吨,同比增长4.5%、5.0%。

2025年11月03日
我国特膳食品行业:婴幼儿类产品仍具增长韧性 特医食品领跑黄金赛道

我国特膳食品行业:婴幼儿类产品仍具增长韧性 特医食品领跑黄金赛道

近年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我国特膳食品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9-2024年我国特膳食品市场规模从73 亿元左右增长至232亿元,五年间实现了三倍增长。预计2025年这一市场将突破 286 亿元。分析认为,这一增长的背后,是多重社会因素的叠加驱动:60岁以上老年人口突破3亿带来的慢性病营养需求

2025年10月29日
量贩零食行业开启“大浪淘沙”:质量竞争取代规模扩张 龙头品牌盈利能力有望突破

量贩零食行业开启“大浪淘沙”:质量竞争取代规模扩张 龙头品牌盈利能力有望突破

得益于市场发展一路向上,近几年我国量贩零食店也开启“狂飙”模式。2020年时,我国零食量贩门店数量仅1000多家,到2023年已激增至2万家以上。2024年,我国零食量贩门店数量已超过4万家,较2021年增长近5倍,头部品牌如“好想来”“鸣鸣很忙”门店均超1.5万家,日均新增门店20家。2025年我国量贩零食门店数量有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适老食品行业供给侧严重不足 政策利好+企业布局下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国适老食品行业供给侧严重不足 政策利好+企业布局下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目前国内市面上的专业适老食品占比不足5%。适老食品上游主要包括食品原料、食品辅料、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等原材料,其中食品原料价格呈现显著品类差异,薯类、叶菜类等基础蔬菜从产地到销地存在明显价格加成,而百合等特殊食材则出现价格倒挂现象。

2025年10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