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及部分省市防护玻璃行业相关政策:推动玻璃等传统建材升级换代

防护玻璃是指能防止强光、强热和辐射线透过而保护人身的玻璃。它包括玻璃基材,其特征是在玻璃基材的一面设有增透防护膜层,另一面设有导电膜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便于推广,它有较大市场需求。

我国防护玻璃行业相关政策

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为了促进防护玻璃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加快高强度高耐久、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等新型建材研发与应用,推动钢材、玻璃、陶瓷等传统建材升级换代,提升建材性能和品质。

我国防护玻璃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3年1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标准更新升级和应用实施的通知 加快修订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机械等行业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提升电机、风机、泵、压缩机、电焊机、工业锅炉等重点用能产品设备强制性能效标准,努力实现标准指标国际先进。
2023年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 加快高强度高耐久、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等新型建材研发与应用,推动钢材、玻璃、陶瓷等传统建材升级换代,提升建材性能和品质。
2023年10月 国务院 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 扩大稀土催化材料在钢铁、水泥、玻璃、汽车、火电等行业应用。
2024年3月 国务院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聚焦钢铁、有色、建材、电子等重点行业,大力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发输配电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
2024年3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 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建材行业以现有水泥、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玻璃纤维等领域减污降碳、节能降耗为重点,改造提升原料制备、窑炉控制、粉磨破碎等相关装备和技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部分省市防护玻璃行业相关政策

全面统筹推进质量强桂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防护玻璃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防护玻璃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湖南省发布的《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守护蓝天”攻坚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加快推动玻璃、地板砖等建材行业企业以及有色冶炼行业鼓风炉、反射炉等“煤改气”,依法依规推进煤气发生炉有序退出,推动非化石能源发展。

部分省市防护玻璃行业相关政策

省市 发布时间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贵州省 2023年1月 关于做好2023年一季度全省经济工作确保实现“开门稳”的通知 促进新型建材产业恢复增长,推动贵钢、水钢、乌江水泥等企业加大生产力度,稳定钢材、水泥产量。
山西省 2023年1月 关于全面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 加快高强度高耐久、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等新型建材研发与应用,推动钢材、玻璃、陶瓷等传统建材升级换代,提升建材性能和品质。
山西省 2023年2月 山西省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贯通发展行动计划 支持玻璃、建材等“三同”(同线同标同质)工业品的生产企业,以乡镇为重点下沉供应链,加强与供销、邮政等部门的合作。
广东省 2023年2月 广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 到2025年,大宗固体废物年利用量达到3亿吨左右,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5500万吨左右。
广西壮族自治区 2023年5月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 加快新型建材研发与应用,重点提升钢材、水泥、玻璃、陶瓷、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等建材的性能和品质。
江西省 2023年7月 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2023-2026年) 大力发展高性能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化硅纤维等无机纤维,支持发展大尺寸异形截面复合材料、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和电子基材。
河南省 2023年7月 河南省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推进玻璃、陶瓷、耐材、碳素、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深度治理,对无法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通过更换适宜高效治理工艺、提升现有治污设施处理能力、清洁能源替代等方式实施分类整治,着力解决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突出问题。
湖南省 2023年8月 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守护蓝天”攻坚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加快推动玻璃、地板砖等建材行业企业以及有色冶炼行业鼓风炉、反射炉等“煤改气”,依法依规推进煤气发生炉有序退出,推动非化石能源发展。
云南省 2023年3月 云南省深化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积极支持发展光伏玻璃、超白玻璃、超薄玻璃、电子玻璃、特种玻璃等产品,满足高端建筑和家电、光伏、电子等产业对玻璃产品的质量要求。
云南省 2023年11月 中国·昆明国际陆港建设实施方案 打造绿色食品、装备制造、钢铁、建材、化工等境外产业基地。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yl)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二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防护玻璃面板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调研报告(2024-2031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休闲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产品

我国及部分省市休闲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产品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休闲旅游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4月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的通知》提出组织推出一批城市漫步、乡村休闲及入境游、康养游、邮轮游、旅游列车、旅居休闲等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

2025年05月0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供水行业相关政策:推动供水企业开展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供水行业相关政策:推动供水企业开展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供水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扎实做好2025年“三农”金融工作的通知》提出持续加大对乡村道路、医疗养老、物流通信、供水供电、清洁能源、人居环境整治等公共服务领域的金融支持。

2025年04月3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主题公园行业相关政策:稳妥有序推进国家公园创建设立工作

我国及部分省市主题公园行业相关政策:稳妥有序推进国家公园创建设立工作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主题公园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在部分有条件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内依法依规开展户外运动,鼓励与特色生态旅游相结合。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废玻璃回收行业相关政策:完善城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我国及部分省市废玻璃回收行业相关政策:完善城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废玻璃回收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废玻璃回收行业稳定发展,比如2024年7月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加快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发布本市低值可回收物目录,在生活垃圾分类中不断提高废玻璃、低值废塑料等低值可回收物分类准确率。

2025年04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气象服务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程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气象服务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程建设

为推动气象服务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强化气象为农服务,加强灾害风险监测预警预报,用好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等力量,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

2025年04月2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家族信托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创新数据信托等金融服务产品

我国及部分省市家族信托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创新数据信托等金融服务产品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家族信托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提出常态化推进清洁能源、养老、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2025年04月2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绿色金融行业相关政策: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我国及部分省市绿色金融行业相关政策: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绿色金融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3月江苏省发布的《关于加强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强绿色金融以及环境、社会与治理(ESG)评价等指标的研究应用,推动省属金融企业加强ESG建设,逐步实现省属金融企业ESG专项报告全覆盖。

2025年04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期货行业相关政策:丰富绿色期货品种

我国及部分省市期货行业相关政策:丰富绿色期货品种

为推动期货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提出稳妥发展碳排放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担保贷款,基于碳足迹信息丰富相关金融产品服务,以美丽中国先行区为重点探索区域性生态环保项目金融支持模式,丰富绿色期货品种。

2025年04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