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农村污水处理行业相关政策: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到40%

农村污水处理是将生活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环境成份清除、降解做无害处理,要着重考虑选用成熟可靠,适合农村特点和实际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水质进行中和农用产品,从而达到回用及环保降解排放。

我国农村污水处理行业相关政策

近些年来,为了有效推动农村污水处理工作,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生态环境部在2022年1月发布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5%左右;中西部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5%左右;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有新提升。

我国农村污水处理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2年1月 生态环境部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 到2025年,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5%左右;中西部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5%左右;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有新提升。
2022年1月 国务院 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推进农村改厕,具备条件的地方可推广水冲卫生厕所,统筹做好供水保障和污水处理;分区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先治理人口集中村庄,不适宜集中处理的推进小型化生态化治理和污水资源化利用。
2022年5月 国务院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统筹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基本消除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
2023年1月 国务院 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以人口集中村镇和水源保护区周边村庄为重点,分类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2023年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全面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 推动城乡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工作补短板强弱项的通知 到2025年,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4.5万公里,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到40%。
2023年3月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实施方案 统筹种植业、养殖业污染防治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统设计方案,整体推进源头减量、全量利用、末端治理、循环畅通,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系统性。
2023年8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补齐公共卫生环境设施短板 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清理整治的通知 持续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美化行动,深入开展垃圾堆、坑塘、河塘、沟渠、残垣断壁等薄弱环节的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禽畜养殖废弃物、废旧农膜等治理,实现村庄公共空间及庭院房屋、村庄周边干净整洁。
2023年8月 中央财办 关于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导意见 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整治、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机制,有效提升农村水环境质量。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部分省市农村污水处理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结合当地农村的污水治理情况,出台系列政策,积极推动农村污水处理,比如安徽省发布的《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农村净水攻坚行动,完成70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消除950个农村黑臭水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由23%提高到27%以上,基本解决乡镇和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闲置、空转、出水不达标等突出问题。

部分省市农村污水处理行业相关政策

省市 发布时间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北京市 2023年1月 北京市全面打赢城乡水环境治理歼灭战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 加快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治理,坚持因地制宜、集散结合,优先选用符合农村地区实际、运行费用低、管护简便的污水治理模式。
河北省 2023年2月 美丽河北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 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厕所改造,强化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加强种植业和养殖业污染防治。到2027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5%,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山西省 2023年3月 美丽山西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 以水源保护区、城乡接合部、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旅游风景区、高铁高速沿线、河流沿岸等区域为重点,因地制宜采取纳入管网、收集转运、集中建站或资源化利用等方式开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提高农村污水管控水平。
安徽省 2023年4月 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实施意见 实施农村净水攻坚行动,完成70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消除950个农村黑臭水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由23%提高到27%以上,基本解决乡镇和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闲置、空转、出水不达标等突出问题。
湖北省 2023年7月 湖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到2025年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0%以上,全面消除因生活污水引起的农村黑臭水体。
海南省 2023年11月 海南省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高质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 结合“六水共治”,按照“三大模式、六条路径”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建、管、用”一体化。到2027年,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
黑龙江省 2023年11月 黑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农村不同区位条件、人口聚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等,科学确定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和技术工艺,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区分类治理生活污水、垃圾,优先进行资源化利用,加强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相衔接,统筹规划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J)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农村污水处理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休闲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产品

我国及部分省市休闲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产品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休闲旅游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4月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的通知》提出组织推出一批城市漫步、乡村休闲及入境游、康养游、邮轮游、旅游列车、旅居休闲等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

2025年05月0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供水行业相关政策:推动供水企业开展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供水行业相关政策:推动供水企业开展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供水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扎实做好2025年“三农”金融工作的通知》提出持续加大对乡村道路、医疗养老、物流通信、供水供电、清洁能源、人居环境整治等公共服务领域的金融支持。

2025年04月3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主题公园行业相关政策:稳妥有序推进国家公园创建设立工作

我国及部分省市主题公园行业相关政策:稳妥有序推进国家公园创建设立工作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主题公园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在部分有条件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内依法依规开展户外运动,鼓励与特色生态旅游相结合。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废玻璃回收行业相关政策:完善城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我国及部分省市废玻璃回收行业相关政策:完善城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废玻璃回收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废玻璃回收行业稳定发展,比如2024年7月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加快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发布本市低值可回收物目录,在生活垃圾分类中不断提高废玻璃、低值废塑料等低值可回收物分类准确率。

2025年04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气象服务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程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气象服务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程建设

为推动气象服务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强化气象为农服务,加强灾害风险监测预警预报,用好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等力量,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

2025年04月2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家族信托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创新数据信托等金融服务产品

我国及部分省市家族信托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创新数据信托等金融服务产品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家族信托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提出常态化推进清洁能源、养老、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2025年04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