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2年我国电磁线行业发展有利及不利因素浅析

电磁线(magnetwire),又称绕组线,是用以制造电工产品中的线圈或绕组的绝缘电线。电磁线通常分为漆包线、绕包线、漆包绕包线和无机绝缘线。主要用于电机、电器、仪表、变压器等,通过绕制线圈产生电磁效应,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能与磁能转换的目的

1、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宏观经济和下游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电磁线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机、电动工具、工业电机、家用电器等行业领域,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电磁线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好发展的态势,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区间,延续着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长期来看,我国还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将继续沿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随着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消费类电子产品、高速铁路、风力发电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将为电磁线生产企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

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特种电磁线和高端电磁线带来新的发展推动力,不但从量上拉动电磁线整体需求规模,更从质上对电磁线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国外先进电磁线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为我国电磁线行业的技术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新兴产业为电磁线发展不断开辟新的方向

根据“中国制造2025”总体方案,我国将继续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动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创建创新型国家。这也是中国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方针。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将是未来发展主线,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新兴产业群已初步形成,在低碳经济时代,围绕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为目标的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设备、信息网络等一批新兴产业群不断涌现。这些新兴产业直接与电磁线行业发展密切相关。新能源中直接与电磁线有关的风电和太阳能转换装置;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除新能源电池外的汽车电机、电动控制系统、充电系统等又形成一个新的较大的产业群;节能设备中如变频电机、高效电机等;信息网络中如物联网、智能电网、新一代互联网、智能控制系统等。这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为电磁线提供了新的应用领域,开辟了新的需求市场。

(3)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等一系列产业政策规划。为实现上述规划目标,国家将深入贯彻节能环保的理念,把科技创新引领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相结合,大力支持高效节能电机、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同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节能环保税收补贴的相关配套政策,为电磁线产业的优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4)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仍在持续进行过程中。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以上,而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年均增长速度为0.3%-0.5%。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63.6%。根据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近年中国城镇化率将持续增长,而且由于“人口政策放松”,城镇化有加快的趋势,预计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比例将达到70%以上,进而带动对汽车、家用电器的稳定需求。

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原材料价格波动对行业内企业产生影响

近年来,铜、铝等导体材料价格出现了大幅波动,虽然行业普遍采用产品售价与导体材料价格挂钩的定价原则,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对冲导体材料价格波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但若导体材料价格短时间内大幅波动,仍将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企业原材料采购、生产管理、库存管理、销售回款、风险控制、资金管理等各方面提出了更严峻的要求,生产规模小、资金实力弱、管理能力弱的电磁线生产企业难以承受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

(2)与国外同业相比特种产品技术水平和高端生产设备存在差距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磁线行业总体研发水平尚存在一定差距,在电磁线自主创新和设计开发方面能力尤显不足,绝缘材料与超微细电磁线的开发应用方面需实现较大提升。同时,由于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电磁线生产所需的部分核心生产设备如大拉丝机等,国产设备在生产效率、生产控制、使用寿命等方面较国外先进设备仍存在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电磁线行业自主发展速度。(YY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市场规模及企业总数量持续增长 2024年资本市场热度回升

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市场规模及企业总数量持续增长 2024年资本市场热度回升

从企业数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企业总数量基本为增长趋势,到2024年1-11月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企业总数量为407083家。

2025年05月08日
我国AI服务器行业市场规模及出货量逐年增长 训练型服务器占比最高

我国AI服务器行业市场规模及出货量逐年增长 训练型服务器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1年到2023年我国AI服务器行业市场规模从250亿元增长到了490亿元,连续三年市场稳定增长。

2025年05月08日
中国跃居全球最大模拟芯片消费市场 通信应用占比最高

中国跃居全球最大模拟芯片消费市场 通信应用占比最高

全球市场规模来看,2020-2024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呈持续扩大增长态势。2023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约为948亿美元,同比增长11.95%。

2025年05月07日
我国智能硬件行业:智能家居设备占比最高 相关政策出台推动智慧农业硬件产品研发

我国智能硬件行业:智能家居设备占比最高 相关政策出台推动智慧农业硬件产品研发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智能硬件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下降,到2024年智能硬件行业投融资事件回升。数据显示,到2024年我国智能硬件行业发生296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378.8亿元;2025年1-5月5日我国智能硬件行业发生132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11.01亿元。

2025年05月07日
我国算力芯片行业上游封装基板台企供应较多 中游CPU、GPU、FPGA市场规模均稳增长

我国算力芯片行业上游封装基板台企供应较多 中游CPU、GPU、FPGA市场规模均稳增长

我国算力芯片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材料及设备,材料包括硅片、光刻胶、溅射靶材、电子特气、封装材料等,设备包括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等;中游为算力芯片,可分为CPU、GPU、FPGA、ASIC等;下游应用于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

2025年04月30日
我国柔性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及产量逐年增长 医药、消费电子为主要应用领域

我国柔性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及产量逐年增长 医药、消费电子为主要应用领域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柔性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年我国柔性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3.6亿元,同比增长11.7%。

2025年04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