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载电源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能源心脏”与“充电桥梁”,OBC是其中一种
车载电源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能源心脏”与“充电桥梁”,主要负责将外部交流电转换为动力电池所需的直流电(充电),以及将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车辆所需的各种交流/直流电(供电)。
车载电源系统的核心部件
| 
				 部件  | 
			
				 简介  | 
		
| 
				 车载充电机(OBC)  | 
			
				 固定安装在车上的充电装置,负责在慢充场景下,将电网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电池充电。  | 
		
| 
				 直流-直流变换器(DCDC)  | 
			
				 将动力电池的高压直流电转换为整车低压系统(如车灯、影音、控制器等)所需的12V/24V直流电,替代传统燃油车的发电机。  | 
		
| 
				 电源分配单元(PDU)  | 
			
				 负责整车高压电能的分配与保护,相当于高压电路的“配电箱”。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乘新能源汽车东风而起,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快速发展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当前,我国车载电源(OBC)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市场与技术的协同驱动。在政策层面,“双碳”目标为产业奠定了长期稳定的发展基调,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文件明确了战略路径,加之各地方政府等相关部门在牌照、路权及充电设施方面的支持,共同构建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市场方面,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量占全球一半以上,这直接拉动了OBC等核心零部件的需求;同时,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逐步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消费者接受度不断提升,为OBC提供了持续增长的土壤。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技术层面,为应对“充电焦虑”,整车平台电压正从400V向800V升级,理想、蔚来、极氪、小鹏等众多车企推出基于800V高压架构的车型,其电压平台可支持最高600kW甚至更高的充电功率,这直接推动OBC向高功率(11kW、22kW及以上)、耐高压方向发展;消费者对续航的关注也促使OBC不断提升能效和功率密度,实现更小体积与更轻重量。此外,支持V2L/V2G的双向充电OBC逐渐成为新卖点,拓展了车辆对外供电功能,进一步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我国部分车企800V平台开发一览
| 
				 车企  | 
			
				 平台  | 
			
				 时间  | 
			
				 电压  | 
			
				 功率  | 
			
				 充电效率  | 
		
| 
				 小米  | 
			
				 SU7  | 
			
				 2024年3月上市  | 
			
				 871V  | 
			
				 /  | 
			
				 充电15分钟,续航510km  | 
		
| 
				 智己  | 
			
				 LS6  | 
			
				 2023年10月上市  | 
			
				 800V  | 
			
				 最大功率396kw  | 
			
				 充电10分钟,续航350km  | 
		
| 
				 问界  | 
			
				 M9  | 
			
				 2023年四季度发布  | 
			
				 800V  | 
			
				 /  | 
			
				 /  | 
		
| 
				 理想  | 
			
				 MEGA  | 
			
				 2024年3月发布  | 
			
				 800V  | 
			
				 /  | 
			
				 充电9分30秒,续航400km  | 
		
| 
				 极氪  | 
			
				 CS1E  | 
			
				 /  | 
			
				 800V  | 
			
				 /  | 
			
				 /  | 
		
| 
				 捷尼塞思  | 
			
				 GV60  | 
			
				 2023年上市  | 
			
				 800V  | 
			
				 双电机最大输出总功率360kw  | 
			
				 充电18分钟电量充电可从10%至80%  | 
		
| 
				 小鹏  | 
			
				 G9  | 
			
				 2021年11月发布  | 
			
				 800V  | 
			
				 充电功率480kw,最大功率405kw  | 
			
				 充电5分钟,续航200+km  | 
		
| 
				 现代  | 
			
				 ioniq5  | 
			
				 2021年发布  | 
			
				 800V  | 
			
				 充电功率225kW,最大功率225kW  | 
			
				 电池容量30%充至80%仅需14分钟  | 
		
| 
				 保时捷  | 
			
				 Taycan  | 
			
				 2018年10月发布  | 
			
				 800V  | 
			
				 /  | 
			
				 充电15分钟,就能恢复80%的电量  | 
		
| 
				 起亚  | 
			
				 EV6  | 
			
				 2021年交付  | 
			
				 800V  | 
			
				 最大功率239kW  | 
			
				 电池容量10%充至80%仅需18分钟  | 
		
| 
				 路特斯  | 
			
				 eletre  | 
			
				 2023年初交付  | 
			
				 800V  | 
			
				 最大功率675kW  | 
			
				 充电5分钟,续航120km  | 
		
| 
				 极星  | 
			
				 Polestar  | 
			
				 2022年发布  | 
			
				 800V  | 
			
				 目标功率650kW  | 
			
				 /  | 
		
| 
				 奥迪  | 
			
				 e-tron GT quattro  | 
			
				 2021年上市  | 
			
				 800V  | 
			
				 输出功率350kW  | 
			
				 充电5分钟,续航100km充电22.5分钟电量可从5%至80%  | 
		
| 
				 A6e-tron  | 
			
				 2021年发布  | 
			
				 800V  | 
			
				 总功率350kW  | 
			
				 充电10分钟,续航300km+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持续上升
基于此,近年来,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持续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达到1049.00万台套,2019-2024年出货量规模复合增速超过59%,保持高速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国产厂商主导,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梯队分化明显
在市场竞争方面,目前,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已形成由本土企业主导的竞争格局,国际巨头份额相对有限,并且梯队分化明显。
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竞争梯队情况
| 
				 梯队  | 
			
				 企业名称  | 
			
				 竞争优势  | 
		
| 
				 第一梯队  | 
			
				 威迈斯  | 
			
				 行业龙头,与上汽集团、吉利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等主流车企深度绑定,在集成化产品和出货量上占据领先地位。  | 
		
| 
				 特斯拉  | 
			
				 自研自供,形成封闭的垂直供应链体系。  | 
		|
| 
				 比亚迪(弗迪动力)  | 
			
				 自供为主,凭借其整车销量的爆发,其OBC装机量巨大,具备强大的技术和规模优势。  | 
		|
| 
				 第二梯队  | 
			
				 铁城科技  | 
			
				 在A00级和小型车市场拥有重要市场份额,客户包括长安、吉利等。  | 
		
| 
				 英搏尔  | 
			
				 产品覆盖电机控制器、电源总成等,与多家国内整车厂建立了稳定合作。  | 
		|
| 
				 欣锐科技  | 
			
				 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电源解决方案,在800V高压平台及集成化产品上技术储备深厚。  | 
		|
| 
				 国际参与者  | 
			
				 如台达电子、法雷奥等  | 
			
				 虽然在技术上有一定积累,但在成本、响应速度和市场渠道上相较于本土头部企业不具优势,市场份额较小。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将呈现技术高阶化与市场多元化趋势
展望未来,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将呈现明确的技术高阶化与市场多元化趋势。在技术层面,为满足快速充电需求,800V高压平台正加速普及,推动OBC向11kW及以上高功率等级发展,碳化硅(SiC)技术的应用将成为中高端车型标配;集成化程度亦持续深化,产品形态从“三合一”电源总成进一步向融合电机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的“多合一”动力域控制器演进;同时,支持车辆到电网(V2G)功能的双向充电技术逐步从示范走向规模化应用,伴随政策体系完善,其市场渗透率有望稳步提升。
面对整车厂传导而来的持续降本压力,产业链积极推动IGBT、SiC MOS等核心功率器件的国产化替代,以优化成本并保障供应链安全。在市场端,除乘用车外,商用车、专用车等细分领域对OBC的需求正逐步释放。
与此同时,伴随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具备技术与成本优势的国内头部OBC供应商,正依托整车出海机遇,积极切入全球主流车企供应链,开启新一轮成长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充电接口和充电通信标准尚未统一,电网频率和稳定性亦有不同,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需兼容不同标准充电桩、电网的核心诉求日益凸显。例如,中国采用GB/T27930与GB/T18487,欧洲和北美则选择联合充电系统(CCS),而日本则是CHAdeMO等。
面对该等标准差异,电源系统厂商为提升产品的全球化竞争力,往往通过在产品中搭载全功能的充电通信控制器(EVCC),将多样化的标准转换成统一接口,确保车辆能轻松适应各种充电环境,极大地降低了车企在技术开发上的成本和时间消耗;面对电网不稳定的技术难题,电源系统厂商则需在不同电网标准下均加强充电系统的鲁棒性,提升全球电网自适应充电能力。
在此背景下,电源系统的重点攻关方向主要包括V2X模式下双向充放电、双向实时控制算法、适应全球电网的并网技术等。(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