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老龄化为我国智慧养老行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居家养老为当前市场主流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智慧养老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智慧养老是以智能产品和信息系统平台为载体,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满足老年人在健康和养老方面需求的新兴产业。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4年底,国内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已达3.1亿,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达22.0%;预计到2035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将突破4亿,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将超过30%。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需求多元化、品质化,为智慧养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24年我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达6.80万亿元,同比增长13.3%;预计2025年我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将达7.21万亿元,同比增长6.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采用“9073”养老模式,即90%的老年人通过自我照料或家庭协助接受居家养老服务,7%的老年人借助政府福利政策支持获取社区养老服务,3%的老年人使用机构养老服务。当前,我国智慧养老中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分别占比52.9%、26.5%、20.6%,居家养老为主流,符合国内养老模式。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国内政策重点关注智慧养老行业,养老机器人愿景大爆发
智慧养老产业因具有能有实现规模效益和协同效益、减少和优化人力资源的使用、降低服务成本等特点,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也成为老龄产业和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国家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如《关于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促进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等,旨在通过技术弥补养老服务缺口。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 政策 | 主要内容 |
2025.06 | 《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 鼓励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通过债券市场募集资金,推动智慧养老、智能医疗等消费产品提质升级。 |
2025.05 | 《关于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 形成一批能够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的机器人产品,持续建立和完善标准规范及评价体系,加快推动机器人赋能智慧养老服务和银发经济发展。 |
2025.03 | 《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 鼓励银行机构积极探索引入政府融资担保机制,有序扩大信贷供给,通过提供专属产品、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支持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设备研发制造,以及利用闲置存量场所改建养老服务设施等领域发展。 |
2025.03 | 《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 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应用。重点培育协同设计、智能生产、在线检测预防性维护、智慧营销等生产端场景和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骑行、智慧养老等消费端场景。 |
2025.01 | 《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 | 到2029年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建成,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增强,扩容提质增效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不断优化;到2035年,养老服务网络更加健全,服务供给与需求更加协调适配,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 |
2024.08 | 《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推进公共空间、消费场所等无障碍建设,提高家居适老化水平。 |
2024.01 | 《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 | 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完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发展健康管理类、养老监护类、心理慰藉类智能产品,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防走失终端等智能设备。鼓励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展老年用品和服务展示体验。 |
2023.12 | 《促进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 支持企业研发被动式、集成化的健康管理类智能产品及养老监护类智能产品,鼓励企业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养老照护产品、健康促进产品、家居产品等适老化能力,不断提升智慧健康养老水平。 |
2023.01 | 《“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 | 研制残障辅助、助浴、二便护理、康复训练、家务、情感陪护、娱乐休闲、安防监控等助老助残机器人产品。推动机器人融入养老服务不同场景和关键领域,提升养老服务智慧化水平。 |
2022.11 | 《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申报工作的通知》 | 智慧健康养老产品。主要包括六类产品及多种产品集成应用的场景化解决方案。六类产品为:具有趋势分析、智能预警等功能的健康管理类智能产品;功能代偿型等老年辅助器具类智能产品;具有行为监护、安全看护等功能的养老监护类智能产品;具有健康状态辨识、中医诊断治疗等功能的中医数字化智能产品;围绕助老助残、家庭生活需求的家庭服务机器人;实施适老化改造的智能产品。 |
2022.07 | 《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 智慧健康养老产品。主要包括六类产品及多种产品集成应用的场景化解决方案。六类产品为:具有趋势分析、智能预警等功能的健康管理类智能产品;功能代偿型等老年辅助器具类智能产品;具有行为监护、安全看护等功能的养老监护类智能产品;具有健康状态辨识、中医诊断治疗等功能的中医数字化智能产品;围绕助老助残、家庭生活需求的家庭服务机器人;实施适老化改造的智能产品。养老领域积极探索居家智能监测、智能可穿戴设备应用等场景。 |
2022.05 |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 | 支持面向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预防干预、养生保健、健身休闲、文化娱乐、旅居养老等业态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健康咨询、紧急救护、慢性病管理、生活照护等智慧健康养老服务。 |
2022.04 | 《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 | 培育壮大智慧产品和智慧零售、智慧旅游、智慧广电、智慧养老、智慧家政、数字文化、智能体育、“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托育”、“互联网+家装”等消费新业态。 |
2022.02 |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 推广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应用。针对老年人康复训练、行为辅助、健康理疗和安全监护等需求,加大智能假肢、机器人等产品应用力度。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建设,建立一批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孵化器、加速器。 |
2021.11 | 《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 | 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加强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 |
2021.10 |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 | 到2025年,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产品及服务供给能力明显提升,试点示范建设成效日益凸显,产业生态不断优化完善,老年“数字鸿沟”逐步缩小,人民群众在健康及养老方面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稳步提升。 |
2021.0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 发展银发经济,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培育智慧养老等新业态。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养老机器人来看,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养老机器人持续升级,从最初的安全监护,逐渐向情感陪伴、生活辅助、智慧健身、健康饮食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养老机器人愿景大爆发,利好智慧养老产业。2020-2024年我国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由38亿元增长至79亿元,CAGR达20.1%。预计2025年我国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达91亿元,同比增长15.2%。
养老机器人功能多元化
功能 | 举例 |
智能安全监护 | 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引入了“硬件+连接+平台+应用”的物联康养产品体系,为300余户老人安装了远程呼叫器、智能网关等设备,实现了对老人生活安全的实时监测与及时响应。 |
情感陪伴 | 陪伴型AI(人工智能)机器人已在全国多个养老院、社区进行推广。这些机器人不仅能陪老人聊天解闷,还具备娱乐互动功能。有的可以播放经典戏曲、老歌,让老人重温往日的美好回忆,有的能与老人下棋、玩益智游戏,锻炼思维能力。它们通过语音交互、表情模拟等方式,与老人建立起情感联系,缓解了老人的孤独感。 |
老年健身 | 上海天山路街道长者运动健康之家为老年人打造了专业的“健身房”,规划了服务咨询区、健康检测区、器械锻炼区、慢病运动干预区等功能区,配备推胸训练器、腿部内收外展训练器等适老化健身器械。老人们佩戴智能手环运动时,手环可实时进行心电监测,并将数据投放在墙上的智能监测屏,方便老人随时了解自己的心率和运动消耗的热量。运营单位还会为老人进行体测评估,根据肌肉量等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运动期间通过智能化心电监测系统确保运动安全,让社区老人享受科学、有效的智慧健身模式。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国内智慧养老产业产品和服务供给趋于稳定,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完整的智慧养老解决方案是多种硬件产品+软件平台+线下服务的结合。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三部门近年来先后发布三版《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产品项目包含健康管理类、养老监护类、家庭服务机器人等类别。其中,2018年、2020年、2022年每次产品和服务收录总量分别为115项、238项、79项,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由此可以看出,国内智慧养老产业产品和服务在种类上已相当丰富,且正从快速增长期逐步进入提质增效的稳定发展阶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智慧养老产品及服务种类丰富,因此行业参与方众多,包括政府机构、大型企业、传统养老机构、创新型企业,市场竞争格局多元化。当前智慧养老产业相关企业多而散,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严重制约行业发展。随着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多样化,企业间的竞争将不再局限于单一领域,而是需要实现跨界融合,形成一体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这种跨界融合的竞争态势要求企业具备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而部分具备优势的企业有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促进智慧养老行业集中度提升。
智慧养老行业代表企业
企业 | 布局情况 |
迪安诊断 | 迪安诊断与阿里健康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探索“智慧养老运作模式”。 |
悦享数字 | 打造了悦享养老数字化平台。 |
三胞集团 | 把以色列Natail的智爱护系统引入中国,打造基于客服的人性化智慧居家服务系统。 |
海尔集团 | 把智慧养老版块嵌入自身的U-home智能化解决方案,用智能终端硬件为切入点介入智能养老产业。 |
华东医药 | 公司健康产业部门推出“健康指针”,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连接用户与医生的居家医养服务平台。 |
南京新百 | 公司旗下安康通与上海、重庆等十余个省市的民政局、卫计委合作建设养老信息化平台。 |
万达信息 | 与上海、四川政府合作建设养老信息化平台 |
数字改通 | 与河南焦作市、云南文山市签署协议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智慧化建设以及“智慧文山”项目建设。 |
延华智能 | 承建长春市养老综合云信息平台项目。 |
中兴通讯 | 与深圳市民政局就推动养老服务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的提升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
九安医疗 | 九安医疗与康佳集团利用双方优势共同打造智慧养老实验室。 |
易华录 | 宣布与蓬菜市民政局签订合作协议,项目主要涉及建设综合性智慧健康养老杜区。 |
中国电信 | 中国电信与中兴通讯旗下的中兴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智慧养老平台。 |
中国太保 | 与万达信息合作开拓智慧养老服务,提供符合中国传统养老习惯的智能化,个性化养老服务。 |
康美药业 | 康美药业旗下公司康美健康云率先布局“智慧+互联网医养”线上平台和线下服务供应链。 |
中国普天 | 中国普天打造智慧养老产业服务大数据平台,提供帮助政府有效监管养老服务企业等服务。 |
三开科技 | 通过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研发居家养老服务运营管理系统等产品。 |
青岛软通 | 负责开发运营的青岛智慧养老平台正式上线,目前全市已有近1800家养老服务机构入驻该平台。 |
软汇科技 | 由软件开发行业转型为智慧养老、互联网+行业养老解决方案供应商。 |
佳音在线 | 佳音在线与保利通信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沈阳打造智慧社区养老的全国典范“诚信易居智慧社区”。 |
艾倍科 | 搭建北斗智慧养老云服务平台,构建完整的、现代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
迈动医疗 | 成功研发出智慧养老床垫,可为使用者提供呼吸检测等四大智能检测服务。 |
爱依养老 | 和多地民政部门共建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开发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