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链上资产规模化爆发,RWA行业迈上新台阶
RWA(Real World Assets-tokenization)即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指通过区块链技术将现实中的有形或无形资产(如房产、股权、债权、艺术品、碳信用等)转化为链上数字代币,实现资产的数字化表达与交易。其核心在于利用智能合约和分布式账本技术,提升资产流动性、降低投资门槛,并推动资产价值的高效释放。
2017-2018年,Polymath和Harbor等先锋项目开始尝试证券代币化,奠定了技术基础,标志RWA行业起步。2019-2021年,Securitize推出了面向企业的合规代币化解决方案,Centrifuge则通过应收账款和发票代币化拓宽了应用场景,RWA行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资产规模由2020年的191.4百万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1840.7百万美元。 2022-2024年摩根大通、高盛等传统金融机构纷纷入场,开展RWA相关研究和试点,并成立了“RWA联盟”。同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欧洲证券市场管理局(ESMA)逐步介入,制定监管框架以规范市场发展。贝莱德推出的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BUIDL)并在SEC注册,标志着RWA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迈上了新台阶,行业进入快速拓展阶段。根据数据,2022-2024年RWA链上资产规模由5253.2百万美元增长至15714.7百万美元。2025年6月14日,RWA链上资产规模进一步增长至23662.5百万美元,预计2025年RWA链上资产规模将达50000.0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RWA行业区域市场展现高度活跃性,美债是重要增长极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RWA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RWA市场全球化特征显著,但不同地区的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催生了区域化的创新模式,RWA区域市场展现出高度活跃性。如中国香港相继发布虚拟资产相关政策,其和内地的试点项目(如太极资本、嘉实国际与蚂蚁数科的合作)也凸显了区域市场的创新潜力。
中国香港虚拟资产相关政策
日期 | 政策/时间 | 主要内容/影响 |
2022年10月 | 《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 | 首次系统性提出监管框架,明确“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规则”原则,计划建立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和稳定币监管框架,并启动政府绿色债券代币化试验 |
2023年6月 | 《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指引》 | 实施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VASP)发牌制度;引入双重发牌制度(1、4、7、9号牌) |
2023年10月 | 《有关中介人的虚拟资产相关活动的联合通函》 | 券商、银行可持牌开展虚拟资产零售业务 |
2023年11月2日 | 《有关中介人从事代币化证券相关活动的通函》《有关代币化证监会认可投资产品的通函》 | STO无需强制专业投资者 |
2024年3月 | 稳定币发行人沙盒测试 | 金管局通过沙盒验证稳定币技术可行性 |
2025年2月 | 证监会发布“ASPIRe"路线图 | 规划12项措施,包括开放数字资产质押、衍生品交易及保证金贷款,提升市场流动性和产品多样性 |
2025年5月 | 《稳定币条例》立法通过 | 明确稳定币定义(锚定法币或指定资产)、发行人资质(最低2500万港元资本)、储备资产要求(高流动性低风险资产)及全面合规框架,8月1日实施 |
2025年6月26日 |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发布 | 提出“LEAP”框架:1. 法律监管优化:统一监管数字资产交易/托管服务,SFC主导发牌;2. 扩展代币化产品:政府债券代币化常规化,探索代币化ETF及大宗商品(如贵金属);3. 推进稳定币应用:支持跨境支付及公共事务场景;4. 人才与跨境合作:建立国际监管沙盒平台 |
2025年8月1日 | 稳定币发牌制度正式实施 | 持牌发行人可合规运营,非持牌机构禁止向零售投资者提供港元稳定币服务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新加坡《支付服务法案》将数字资产明确归类为资本市场产品,赋予其与传统证券同等的法律地位,同时表示对从事数字货币支付和交易的相关企业,进行牌照化管理。其次,新加坡金管局于2022年发起守护者计划(Project Guardian),参与者包括摩根大通旗下区块链平台Onyx、汇丰银行、瑞银资产管理、渣打银行、花旗银行、星展银行、SBI Digital Asset Holdings、英国 CA及日本金融厅等,共同探索资产代币化在批发资金市场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应用中的发展。通过沙盒机制,新加坡区分“资产映射型”与“原生代币型”RWA,前者适用证券法,后者按支付工具监管。新加坡的监管优势在于沙盒机制支持创新项目快速试点,此外,通过明确的资产分类标准进行监管、降低不确定性,也鼓励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深度融合。
美国虚拟资产市场高速发展则主要受GENIUS法案驱动。GENIUS法案有效确立了美元稳定币监管体系的基本框架,为美债创造增量购买需求,为全球RWA行业进一步明确监管标准,推动虚拟货币产业健康发展。
GENIUS法案内容梳理
要素 | 内容概述 |
法案背景与流程 | 6月17日参议院通过,7月17日众议院批准,7月19日由特朗普签署正式生效 |
稳定币定义 | “支付稳定币”指锚定法币、可兑换、链上支付用途,不归入证券或商品监管范畴 |
牌照监管机制 | 创设“获准支付稳定币发行人”(PPSI)制度,联邦与州双轨监管框架协同施行 |
储备资产要求 | 必须100%储备,由美元现金、美债或合规货币市场基金支持,并禁止再质押或挪用 |
禁止利息支付 | 禁止持币权益人因持有稳定币获得利息或类似收益,避免成为类银行产品 |
信息披露与审计 | 规定月度储备信息披露、注册会计师审计与高管签署认证制度,提升透明度与信任 |
优先权与破产保护 | 持有人在发行人破产中享有优先赎回权,优先于其他债权人索偿 |
全球战略目标 | 巩固美元数字主权、刺激美债需求,并塑造全球稳定币监管标准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美债市场是全球RWA行业未来的重要增长极,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2万亿美元。当下美债RWA资产主要集中于BUIDL、Ondo及BENJI三款美债代币化产品,截至2025年7月CR3合计达66.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RWA行业竞争格局呈现技术驱动和合规导向双重特征
RWA主要商业模式包括资产代币化、金融服务、供应链与贸易融资解决方案、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等。头部企业集中在技术基础设施、资产代币化平台和金融服务提供商三大领域,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出技术驱动和合规导向的双重特征。如稳定币作为RWA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规性和安全性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
RWA主要领域具体案例
领域 | 具体案例 | 应用成果 |
金融资产 | T protocol 主导国债代币转化;Centrifuge 和Maple Finance 私人信贷产品;BlackRock 与Securitize 推出代币化基金 | 提供新投资渠道,引入传统金融到加密市场,部分产品收益率更高融资 |
贸易融资 | 香港金管局 Ensemble项目中电子提单与代币化存款结算 | 提高国际贸易效率,减少风险和成本 |
供应链溯源 | 印度农产品通证化;医疗保健行业药品供应链追踪与健康数据转化 | 帮助农民获得更好价格和及时付款,保障药物真实性和安全性,保护个人隐私 |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 | 中国地方企业将文化遗产数字化并以NFT形式出售 | 保护文化遗产,创造新收入来源,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Circle是全球首家以稳定币业务为基石的上市公司,其核心产品USDC为全球第二大稳定币。截至2025年7月末,USDC总市值约650亿美元,储备资产达652亿美元。USDC储备资产主要由高流动性、低风险的美元资产组成,主要包括现金(约15%),存放于纽约梅隆银行等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用于应对突发赎回需求;储备基金(约85%):通过贝莱德管理的Circle Reserve Fund配置,主要投资于短期美国国债(剩余期限不超过三个月)和隔夜美国国债回购协议。USDC现已进入小额支付电商场景,为跨境支付提供极大便利。2025年6月,USDC产品在全球电商平台Shopify上线,商家可通过Base链在全球范围内接受客户的USDC支付,规避高额跨境支付交易费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