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游市场整体需求旺盛,铝塑膜行业中长期景气度高
铝塑膜由外层尼龙层、中间铝箔层、内层热封层通过胶粘剂粘合而成。相较于钢壳、铝壳或塑料壳等包装材料,铝塑膜具备质量轻、厚度薄、外观设计灵活等优势。
铝塑膜是软包锂电池电芯封装的关键材料,主要应用于 3C 数码、动力、储能等领域。下游市场整体需求旺盛,铝塑膜行业中长期景气度高。
在3C数码领域,软包已成为主流技术路线,目前软包锂电池渗透率已经超过 80%。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应用场景不断拓宽、产品技术更新迭代加快的背景下,对电池的轻薄度、容量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软包电池在 3C数码领域的渗透率也将保持稳定增长,推动铝塑膜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加。预计2030年全球小型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238GWh。
在动力领域,软包电池安全性能好、重量轻、容量大、内阻小,符合动力电池高能量高密度的发展趋势,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预计2030 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3340GWh。
在储能领域,软包锂电池处于发展初期,但随着锂电池制造成本的降低以及国家储能支持政策的相继落地,储能市场也将加速迈入规模化阶段。预计2030 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有望达到 1550GWh。
此外,固态电池因高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成为产业趋势,其软包封装形式依赖铝塑膜性能大幅升级,因此对铝塑膜的需求量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到 2030 年固态电池在全球锂电池市场中的渗透率约为 10%,出货量超600GWh,市场规模超过 2500 亿元,相关固态电池需求将持续攀升,将为铝塑膜市场带来较大的增量空间。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预计到 2030年,全球铝塑膜出货量将达13.9 亿平方米,其中中国铝塑膜出货量达到 7.7 亿平方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日本企业凭借技术优势主导市场,中国企业处于加速追赶阶段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铝塑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铝塑膜技术壁垒高筑,全球市场长期由日本企业主导,其中日本DNP和昭和电工合计占据超过50%的市场份额,主要得益于两者在铝塑膜领域专利积累早而深。其中昭和电工1997年提出了4项相关申请,并和索尼合作开发的第一代铝塑膜产品;1998年凸版印刷提出了第一项申请。截至2020年,大日本印刷铝塑膜专利数210+、凸版印刷180+、昭和电工108+。
国内铝塑膜企业处于送样和小规模供应阶段,因此铝塑膜是锂电材料中少有的尚未完全国产化的环节。近年来,随着铝塑膜国产替代需求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着手布局铝塑膜行业,并逐渐取得进展与突破。其中紫江新材2024年材铝塑膜销售量为5127.7万平方米,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2.2%,排名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14.6%,排名第二。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固态电池兴起使铝塑膜性能标准和成本压力急剧提升,降本增效成行业重要发展趋势和竞争手段
固态电池的兴起促使铝塑膜性能标准和成本压力急剧提升。生产工艺方面,其需先进设备与工艺,无论是干法还是热法制备工艺流程复杂,生产效率低,成本大幅增加;材料成本方面,对原材料质量要求极高,高性能原材料价格贵且部分依赖进口,成本远超传统液态电池用铝塑膜;性能指标方面,需具备更优异的阻隔、封装、化学稳定性等性能,生产时需采用优质原材料与精细工艺,进一步推高成本。随着固态电池市场渗透,降本增效成铝塑膜行业主要发展趋势和重要竞争手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