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游铅原料“双杀”加剧,短缺+价格持续攀升给铅酸电池行业带来压力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铅酸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铅蓄电池又称铅酸蓄电池,是蓄电池的一种,是指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一种蓄电池。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国内已形成从铅矿开采、冶炼到电池制造到回收的完整铅酸电池产业链。
铅酸电池上游原材料主要是铅。铅酸电池主要由原料铅、电解液、隔板、外壳及其他材料、制造与加工费用及其他构成。其中原料铅与制造费用为主要成本来源,占比分别为40%与30%。目前铅酸电池工艺成熟,制造费用受规模效应与产能利用率影响各家较为固定,而各类铅酸蓄电池因其应用场景的需求差异导致铅浓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铅酸电池市场发展主要受原料铅市场发展的影响。
数据来源:中国联通经济智能实验室,观研天下整理
铅(元素符号Pb,原子序数82)是一种蓝灰色重金属,具有熔点低(327.46℃)、耐腐蚀性强、密度大(11.3437g/cm³)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蓄电池、防辐射材料、电缆护套等领域。
自2014年前后达到峰值后,近十年来全球铅锌矿行业规模总体呈收缩态势,产量呈现下降趋势,2024年全球铅精矿和锌精矿产量分别较历史峰值下降了13.5%和12.5%。根据国际铅锌研究组(以下简称“ILZSG”)数据,2024年全球铅精矿产量为455.5万t,同比增长1.9%,前十大生产国铅精矿产量为400.7万t,占全球产量的88%。
2024年全球铅精矿产量分布
国家/地区 | 产量(万t) |
中国 | 194.1 |
澳大利亚 | 50.2 |
美国 | 30.2 |
秘鲁 | 29.1 |
俄罗斯 | 22.5 |
印度 | 22.3 |
墨西哥 | 19.8 |
玻利维亚 | 11.2 |
瑞典 | 8.4 |
土耳其 | 6.5 |
其他国家和地区 | 61.2 |
全球合计 | 455.5 |
资料来源:ILZSG,观研天下整理
虽然我国是全球铅储量与铅生产大国,其生产占全球铅精矿供应量的33%以上。但近年随着铅行业的持续发展,我国铅原料的消耗不断攀升,可采资源逐渐减少,且面临着找矿容易、开采难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铅精矿产量难有明显增长。而在再生铅方面,虽然2025年上半年有新增再生铅冶炼产能陆续投放,但由于废电池紧俏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原料不足和环保管控问题对再生铅生产造成了阶段性干扰,使得再生铅生产仍受限制,行业开工率普遍低于60%。2025年5月,我国共计16家再生铅生产商停产,分布在河北、安徽、广东等多个省份,停产总产能达2680000公吨。当下,我国将铅列为紧缺矿产,需通过全球矿业合作来弥补国内缺口。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自2025年年初以来,我国铅价呈现震荡上行态势。截止到2025年9月11日,长江现货市场1#铅报价区间为16875-16975元/吨,均价1692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小幅上调25元,较年初增长了50元/吨。预计在短期内,我国铅价将在16800–17100元/吨区间内偏强运行。
事实上,2024年4月至5月间,我国铅价曾出现一轮更为猛烈的上涨——从每吨16200元飙升至18600元,一个月内涨幅高达2400元/吨。
而原材料上涨的压力直接传导至制造环节。据了解,铅在铅酸电池中的重量占比高达70%左右,以20Ah铅酸电池为例,单只重约6公斤,其中含铅量就达4.2公斤,一吨铅只能生产约238只电池。铅价上涨2400元/吨,意味着每只电池仅铅成本就增加约10元。
二、下游AIDC算力革命催生“铅酸刚需”,数据中心类铅酸电池需求爆发
随着AI大模型开发深入与应用场景推广,国内外各大云厂商均加大AIDC建设力度。根据预测分析,2023-2027年,全球AI算力中心装机容量将由2GW增长至21GW。而得益于云服务商加大对AI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加快专为AI训练的服务器部署,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CAPEX(资本开支)增长51%,达到4550亿美元。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在国内方面,2025年国内互联网与通信运营商均加大AI与云计算领域资本开支,如阿里宣布未来3年至少投资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计算和AI的基础设施,这一金额超过阿里过去十年在云和AI基础设施上的投入总和,突显集团对AI驱动增长的聚焦,以及作为全球领先云计算供应商的定位;中国移动宣布对推理资源投资“不设上限”;中国电信宣布对算力投资“不设限”、灵活调整,凸显智算需求建设紧迫性。
AIDC建设拉动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根据数据显示,2013-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将从2023年的49GW快速增长至2026年的96GW,90%的增长驱动力来自AI。其中,AI需求将从2025年约20GW增长至2026年约40GW,增速远大于非AI服务器需求增量。总体来看,未来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成为各国电力需求的重要一环节。
UPS/HVDC作为数据中心备电的关键一环,保障电能短期供应稳定。而铅酸电池为国内数据中心备电首选,其需求有望爆发。数据中心的三级供电与三级备电架构,其中UPS/HVDC作为备电的关键一环,主要为弥补电网断电到柴油发电机达到稳态功率前的电力支撑,一般要求备电时长达15-30分钟。HVDC相较于UPS减少逆变DC-AC环节,输出240V/400V直流电,转换效率更高,有望成为智算中心标配。但无论选择UPS或HVDC技术路线均需搭配铅酸电池使用,其凭借高安全性成为国内数据中心备电的首选电池路线。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数据中心用铅酸电池标准严格,价格显著高于其他应用场景。相较于启停、小动力与通信基站类场景,数据中心备电对铅酸电池在循环寿命、放电倍率、安全性与免维护性上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数据中心类铅酸电池供应商主要为通信类铅酸电池厂商。根据钜大锂电数据,数据中心类铅酸电池价格约0.6-0.7元/Wh,约为启停类和小动力类铅酸电池0.3-0.35元/Wh价格的2倍。由此可见,AIDC算力革命将催生“铅酸刚需”,数据中心类铅酸电池需求有望爆发。
此外,对于替代品锂电池来说,虽然当前其技术已相对成熟,但铅酸电池凭借其高安全+空间布局灵活的特性在我国数据中心备电领域的市占率仍超过90%,锂电池渗透率不足10%。目前国内布局数据中心用铅酸电池的企业主要有双登股份、圣阳股份、南都电源、雄韬股份、理士国际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铅酸电池及上游铅行业受资源减少以及环保政策限制扩产较难,因此,预计数据中心铅酸电池2025年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2026年后供需状态将持续偏紧。
三、我国铅酸电池产量与出口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
从中游市场来看,我国已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铅酸蓄电池生产国、消费国以及出口国,近年其产量与出口量整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产量方面,我国铅酸电池产量占全球产量的40%以上,其次是美国和日本。2020-2023年,受益于电动两轮车及UPS等下游应用的持续增长,我国铅酸电池产量呈现较快增长趋势,到2023年达到了784.3万吨的高峰。不过2024年受供需结构调整及原料供应波动影响有所回落,全年产量约745.1万吨,同比下降5%。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出口方面,自2021年以来,我国铅酸电池出口量逐年递增。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我国铅酸电池出口数量已达到了2.5亿个左右。出口金额方面,虽然在2024年同比下降了3.13%,只有29.24亿美元,但考虑到全球经济形势和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这一表现仍属稳健。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四、目前我国铅酸电池市场以启停铅酸电池与小动力铅酸电池为主,合计占比超七成
铅酸电池根据应用场景主要分为启停类铅酸电池、小动力类铅酸电池和备电储能类铅酸电池等。其中启停铅酸电池主要用作汽车启停电源;动力铅酸电池主要用作电动两轮车、叉车等特种车辆动力电源;储能铅酸电池主要用于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的电能存储,不过也可应用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存储、并网调峰调频等。
当前我国铅酸电池市场以启停铅酸电池与小动力铅酸电池为主,合计占比超七成。有数据显示,在2023年我国铅酸蓄电池细分市场占比结构中,启停铅酸电池(汽车起动)占比最大,达到44%;其次为小动力铅酸电池(电动车动力),占比27%。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五、环保政策趋严下中小企业逐步出清,市场份额不断向头部集中
铅酸电池作为重污染行业,自2012年以来政府持续加大对淘汰落后产能的出清力度。如2012年5月,工信部发布《铅酸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规定3年内淘汰一半落后产能。2020年,生态环境部出台《废铅蓄电池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审查和许可指南(试行)》,进一步规范铅蓄电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批和证后管理工作。2023年12月,生态环境部出台《关于开展优化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废铅电池污染防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废铅蓄电池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转移便捷化。
铅酸电池环保政策(部分)
时间 | 部门 | 政策文件 | 相关内容 |
2012年5月 | 工信部 | 《铅酸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 | 规定3年内淘汰一半落后产能。 |
2012年11月 | 环保部 | 《铅酸蓄电池生产及再生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 | 提出80%行业企业要达到清洁生产二级水平要求。 |
2013年3月 | 信部、环保部、发改委 | 《关于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意见》 | 进一步提出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禁止将落后产能向农村和中西部地区转移。 |
2015年12月 | 工信部 | 《铅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 | 对新建、改扩建,以及现有生产企业产能做出规范要求,达标企业可开展生产经营,同时新型铅蓄电池不受产能规范限制。 |
2019年1月 | 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9部委 | 《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行动方案》 | 指出要整治废铅蓄电池非法收集处理环境污染。 |
2019年2月 | 工信部 | 《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 | 明确对新能源电池企业在项目选址、技术装备、工艺路线、资源综合利用、能耗、环境保护要求、产品质量等方面做出具体解释和原则要求。 |
2020年5月 | 生态环境部 | 《关于开展优化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 提出加强废铅电池污染防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废铅蓄电池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转移便捷化。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环保政策逐渐趋严,中小铅酸电池企业逐步出清,市场份额不断向头部集中。有数据显示,2012-2018年我国国内铅酸电池企业数量从1500家大幅下降至147家。到2024年8月,我国国内现存取得经营许可的铅酸蓄电池企业为132家,铅酸电池企业数量持续下降,其中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已近70%。(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