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储能装机爆发,电化学储能为最热门领域
低碳和零碳目标推动新能源发展,新型储能迎来爆发式增长。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功率达73.76GW,总储能容量达168GWh,其中电化学储能为最热门领域。2024年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功率及总储能容量分别为62.1GW、141.4GWh,占新型储能的比重超八成。预计2025年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功率及总储能容量将达62.5GW/163.7GWh。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电化学储能行业向多元协同转变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电化学储能是通过电池实现电能存储与释放的储能技术,核心是利用电池的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换。电化学储能技术正快速发展:
锂离子电池仍占据已投运电化学储能技术应用主导地位,2024年市场占比达96.03%。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主要聚焦于材料体系、结构体系、系统集成技术和冷却系统相关研究,以提升储能系统能量密度、安全可靠性,降低系统成本,实现更优的性价比。一是能量密度方向。相关科研单位和龙头企业通过微观层面的结构、电化学演变机理等研究,改进正负极材料体系,有效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提升了循环寿命等其它性能。二是安全技术方向。一方面,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采取实验验证和计算机模拟、大数据大模型分析方法,从微观上揭示了锂电池热失效的主要原因和路径,通过改进材料体系、优化结构设计、提升系统管理和预警水平,有效提升储能电池及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改进提升冷却系统设计及冷却液等方式,提升冷却效果,降低热失效可能,有力改善锂离子电池安全防护水平。三是成本下降方向。除原材料自身价格变化外,主要集中系统结构、工艺设备、信息技术和冷却技术等研究,优化生产工艺、优化系统结构、提升生产智能化水平、提升系统集成能力,综合应用一种或多种新技术以实现成本的有效下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以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为代表的其他技术也取得突破性进展,电化学储能行业向“多元协同”转变。
钠离子电池在材料技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碳基负极材料依旧是研究热点,研究硬碳、软碳负极材料的储钠机制,有针对性的改进制备工艺和材料组成,提升负极材料性能;研究新的负极材料如软硬碳负极材料、锑基及铋基金属负极材料等,以提高其能量密度和稳定性等性能。正极材料方面,通过离子掺杂、表面包覆、微观结构设计等改进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聚阴离子化合物及普鲁士蓝类似物等正极材料,提升其空气和热稳定性能、低温性能、能量密度等;研究新型陶瓷涂层隔膜以解决聚合物隔膜的润湿性能,研究优化传统电解液和制备新型低温电解液以提高钠离子扩散速率和电荷转移动力,提升钠高子电池性能。
2023-2024年我国钠离子电池出货量由0.7 GWh提升至1.6 GWh。目前我国钠离子电池尚未大规模产业化,但随着材料技术进步,在潜在生产成本上具备优势的钠离子电池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预计2025年我国钠离子电池出货量将达7.2 GWh,2030年我国钠离子电池出货量将达216.2 GWh。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液流电池在高安全性、大规模、长时储能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我国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创新型电池体系及新型关键材料不断涌现,预计2025年我国液流电池产能将达30GW/年。全钒液流电池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国内以大连融科、上海电气、四川伟力得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已完成百兆瓦时级项目的交付。铁铬液流电池的头部企业如中海储能、和瑞储能等,也在2025年相继开启百兆瓦时级项目交付。此外,新型技术路线如锌铁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有机液流电池等也开始从实验室走向商业示范,核心材料如质子交换膜、双极板等的国产化率不断提升,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固态电池商业化生产技术是业界竞争的重点,MW级甚至GW产线的建设投运加速,行业处于商业应用前夜。实验室领域,电解质、复合负极、正极材料改性及结构设计,电池热失效机理等依旧是研究热点,前者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等性能,后者则解决安全性问题。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出货量约2.5GWh,预计2028 年我国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30GWh。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 亿元,预计 2028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9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相关企业加速海外布局,我国电化学储能行业“全球拓展”格局凸显
我国电化学储能市场呈现规模快速扩张态势,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巨大的盈利压力。在技术引领下,国内企业加速海外布局,在印尼等资源丰富地区或在沙特等产品销售地区建设储能系统产能,在规避欧美贸易围追堵截的同时,利用当地建厂优势,扩张企业产品销售、降低整体成本,提升企业盈利水平。我国电化学储能行业“全球拓展”格局凸显。如宁德时代已成为全球储能电芯龙头,市占率稳居第一,其587Ah大电芯量产引领技术迭代,天恒储能系统及9MWh TENER Stack解决方案领先海外订单充沛产能利用率近90%。
我国电化学储能相关企业布局情况
企业名称 | 布局情况 |
宁德时代 | 全球储能电芯龙头,市占率稳居第一,587Ah大电芯量产引领技术迭代,天恒储能系统及9MWhTENER Stack解决方案领先海外订单充沛产能利用率近90% |
海辰储能 | 专注储能赛道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二,587Ah电芯与625MWh系统下半年量产美国得州基地投产加速全球化布局钠离子电池技术储备丰富 |
亿纬锂能 | 全球出货量第三,628Ah MrBig系列电芯量产69MWh系统适配长时储能海外市场增长显著2025年H1中标量63GWh产能利用率回升至80% |
比亚迪 | 垂直整合优势突出刀片电池储能系统体积利用率提升50%,2025年H1中标规模居前沙特智利等海外大单落地光伏储能业务同比增长95% |
阳光电源 | 光储一体化系统领先2025年H1储能业务收入178亿元同比增1278%占比首超光伏欧洲24GWh订单落地转换效率99%适配复杂电网,储能系统集成全球第一2024年出货量市占率25% |
中创新航 | 海外业务占比提升欧洲东南亚市场拓展加速葡萄牙基地开工支撑全球化产能314Ah电芯技术优势释放动储电池出货同比增150% |
瑞浦兰钧 | 户储领域出货量登顶问顶392Ah/587Ah电芯出海加速产能利用率超90%72Ah户储电池循环寿命6000次规模效应显现 |
国轩高科 | 588Ah电芯能量密度达416Wh/L德国基地投产实现欧洲本地化制造2025年H1扭亏为盈海外订单突破10GWh乾元智储系统获超3GWh意向订单 |
欣旺达 | 314Ah储能电池绑定头部集成商625Ah电芯计划量产推动单箱容量至68MWh海外覆盖超100国2024年储能出货量同比增长107% |
鹏辉能源 | 户储领域市占率居前三风鹏314Ah电芯成熟500Ah+产品研发中盘子最小弹性大产能紧俏受益行业供需反转 |
海博思创 | 系统集成技术领先已投运电化学储能电站装机量位列国内系统集成商之首 |
南都电源 | 铅炭储能技术领先成本较锂电低30%宽温域适配极端环境工业储能领域积累深厚循环寿命4000次差异化竞争路线 |
科华数据 | 智能锂电储能系统支持5ms无缝切换三电平拓扑降耗30%高端UPS技术迁移模块化设计灵活配置容量适配数据中心及工商业场景,位列国内PCS厂商投运装机TOP5 |
德业股份 | 逆变器龙头ROE 3924%行业第一毛利率3876%净利率2642%领跑全赛道,微型逆变器突破美国市场壁垒工商业储能方案定制化能力突出2024年储能逆变器出货54万台(营收占比4958%) |
英维克 | 储能温控技术隐形冠军BattCool液冷方案电芯温差控制±2℃(行业最优)全球市占率16%,2024年储能业务营收45亿元毛利率45%海外订单占比提升至35% |
许继电气 | 储能EMS系统技术龙头iES-8910云平台支持10000节点实时监控故障预警准确率99%,参与三峡能源庆云电站等120个项目累计支撑8GWh储能安全运行,位列国内PCS及EMS厂商投运装机TOP5 |
盛弘股份 | 工商业储能黑马ROE2639%毛利率3920%工商业储能营收占比40%,首创多分支储能变流器技术(解决电池环流问题)2025年推出Sirius 135K旗舰产品(单机效率992%) |
远景动力 | 500+Ah电芯量产领先美国田纳西工厂投产开启北美本土化供应西班牙基地规划推进全球化制造网络完善大电芯技术迭代速度快 |
赣锋锂电 | 本周中标规模4000MWh排名第二受益甘肃内蒙大型项目碳酸锂原料资源协同成本控制能力突出 |
同启新能源 | 天启鸿源子公司中标中国能建2025年度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集中采购项目双标段,拥有插箱优化器技术通过双层优化算法实现电池簇间电流均衡解决“木桶效应”较传统方案提升系统可用容量15%以上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