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高温合金行业产需缺口逐渐扩大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1.航空航天为我国高温合金下游第一大应用领域

高温合金又称为耐热合金和超合金,是指以铁、钴、镍为基体元素,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熔合而成的,能在 600℃以上超高温及一定应力作用下长期工作的一类金属材料。其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抗氧化、抗热腐蚀、抗疲劳及断裂韧性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燃气轮机、汽车、核电、石油化工等领域。目前,航空航天为我国高温合金下游第一大应用领域,占比超过五成。

高温合金应用领域情况

应用领域 用途
航空航天 可以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燃烧室、导向叶片、涡轮盘、涡轮叶片及其他承力件、紧固件等
燃气轮机 可以用于燃气轮机涡轮叶片、叶轮等
汽车 可以用于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叶轮,内燃机阀座、镶块、进气阀等部件。
核电 主要应用于承担核反应工作的核岛内,包括燃料机组、控制棒驱动机构、压力容器、蒸发器以及堆内构件等。
石油化工 制造承受高温、腐蚀性介质的零部件,如管道、阀门、热交换器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高温合金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显示,高温合金凭借其在高温环境下卓越的机械性能和抗腐蚀能力,已成为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在现代航空发动机中,高温合金的用量占比高达40%-60%,凸显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出行已经成为大众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在航空出行需求推动下,近年来我国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稳步上升,由2018年的3639架增长至2024年的4394架。这一增长态势直接带动航空发动机及其配套高温合金的市场需求,为高温合金行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增长动力。

高温合金凭借其在高温环境下卓越的机械性能和抗腐蚀能力,已成为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在现代航空发动机中,高温合金的用量占比高达40%-60%,凸显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出行已经成为大众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在航空出行需求推动下,近年来我国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稳步上升,由2018年的3639架增长至2024年的4394架。这一增长态势直接带动航空发动机及其配套高温合金的市场需求,为高温合金行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增长动力。

数据来源:中国民用航空局、观研天下整理

2.燃气轮机产量快速增长为高温合金创造可观的市场需求

燃气轮机领域同样是高温合金的重要应用市场,主要应用于涡轮叶片、叶轮等部件。2021至2024年,在关键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及进口替代进程加速的共同推动下,我国燃气轮机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量从438.6万千瓦大幅提升至827万千瓦,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3.54%。这一快速增长态势不仅为高温合金创造可观的市场需求,更推动了材料性能的持续优化和升级。

燃气轮机领域同样是高温合金的重要应用市场,主要应用于涡轮叶片、叶轮等部件。2021至2024年,在关键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及进口替代进程加速的共同推动下,我国燃气轮机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量从438.6万千瓦大幅提升至827万千瓦,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3.54%。这一快速增长态势不仅为高温合金创造可观的市场需求,更推动了材料性能的持续优化和升级。

数据来源:机械工业发电设备中心、观研天下整理

3.政策暖风频吹,推动高温合金行业发展

高温合金作为国家重要战略材料,近年来获得多项政策重点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相继出台《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年远景目标》《“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有力推动了我国高温合金产业的技术突破和市场应用拓展。

我国高温合金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0年8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等四部门 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 围绕保障大飞机、微电子制造、深海采矿等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在光刻胶、高纯靶材、高温合金、高性能纤维材料、高强高导耐热材料、耐腐蚀材料、大尺寸硅片、电子封装材料等领域实现突破。
2021年3月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年远景目标 推动高端稀土功能材料、高品质特殊钢材、高性能合金、高温合金、高纯稀有金属材料、高性能陶瓷、电子玻璃等先进金属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取得突破。
2021年12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学技术部 自然资源部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 围绕大飞机、航空发动机、集成电路、信息通信、生物产业和能源产业等重点应用领域,攻克高温合金、航空轻合金材料、超高纯稀土金属及化合物、高性能特种钢、可降解生物材料、特种涂层、光刻胶、靶材、抛光液、工业气体、仿生合成橡胶、人工晶体、高性能功能玻璃、先进陶瓷材料、特种分离膜以及高性能稀土磁性、催化、光功能、储氢材料等一批关键材料。
2022年8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等八部门 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 到2025年,原材料品种更加丰富、品质更加稳定、品牌更具影响力。高温合金、高性能特种合金、半导体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产品和服务对重点领域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同时提出:重点发展高温合金、高性能特种合金、稀土功能材料、生物基和生物医用材料等关键基础材料。支持鼓励高温合金、航空轻合金材料、超高纯稀土金属及化合物等关键基础材料研发和产业化。
2023年8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等四部门 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 研制高强韧汽车用钢、高品质零部件用钢、长寿命耐磨钢、高品质工模具钢、超高强度钢、新一代高温合金、增材制造用黑色金属粉末等机械结构材料标准。
2023年1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 将高温合金纳入鼓励类目录。对鼓励类投资项目,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进行审批、核准或备案;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信贷支持。对鼓励类投资项目的其他优惠政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023年12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 年版)》 支持 GH4169G、GH3230、GH4061 等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叶片与叶盘材料和航空航天用变形高温合金材料。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行业产需量快速上升且产需缺口逐渐扩大,下游需求有望持续释放

我国高温合金行业起步于1956年,经过六十余年发展,现已成为全球少数拥有高温合金生产体系的国家之一,建成了多个装备先进、产能规模可观的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制造技术进步、利好政策推动以及下游需求增长,我国高温合金产量和需求量快速上升,分别由2018年的2.2万吨和3.7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4.9万吨和7.9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7.37%和16.38%。不过,由于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我国高温合金产能建设滞后,产需缺口从2018年1.5万吨增至2023年3万吨,年均符合增长率达14.87%。总体而言,目前我国高温合金行业正处于成长期,产量与需求存在显著缺口,进口替代空间大。

我国高温合金行业起步于1956年,经过六十余年发展,现已成为全球少数拥有高温合金生产体系的国家之一,建成了多个装备先进、产能规模可观的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制造技术进步、利好政策推动以及下游需求增长,我国高温合金产量和需求量快速上升,分别由2018年的2.2万吨和3.7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4.9万吨和7.9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7.37%和16.38%。不过,由于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我国高温合金产能建设滞后,产需缺口从2018年1.5万吨增至2023年3万吨,年均符合增长率达14.87%。总体而言,目前我国高温合金行业正处于成长期,产量与需求存在显著缺口,进口替代空间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预计未来我国高温合金行业将迎来多维度的增长机遇,下游需求有望持续增长。首先,航空航天领域作为核心驱动力,随着国产大飞机量产提速、军用航空装备迭代升级以及低空经济快速崛起,对高温合金的需求将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其次,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和能源结构调整,燃气轮机在电力、船舶等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为高温合金行业带来可观的需求增量。再者国内核电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对高温合金的市场需求也将持续释放。最后,技术创新将不断拓展高温合金在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新兴领域的应用空间,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5.本土企业正通过多维举措加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高温合金作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材料,其技术门槛高、生产工艺复杂,目前我国具备完整生产能力的企业数量有限,整体国产化率约60%,尤其在高端产品领域仍与PCC、ATI等国际领先企业存在显著差距。但值得关注的是,在相关利好政策支持下,本土企业正通过研发创新、技术攻关、人才建设、产能扩张等多维举措加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例如:

图南股份通过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1.74%)、建设研发机构与平台,联合国内相关企业、高校、院所等成立产学研联盟,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截至2024年末,其累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8项。

钢研高纳持续优化科研体系,建立了以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事业部等业务部门为中心的研发体系和创新主体,近年来开发了高代次变形和粉末高温合金、3D 打印用高性能高温合金等关键技术,基本实现了变形高温合金产品生产链条的贯通和研制生产一体化的能力。上大股份聚焦以高温合金为代表的特种合金产品高值、高效、高技术循环再生技术,在国内首创了“第二种高温合金工艺路线”,实现了高温合金高返回比生产制备。

中洲特材通过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加强技术等人才梯队建设,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146人增长至2024年的162人。‌隆达股份加速产能建设,2025年将新增铸造高温合金2000吨,变形高温合金3000吨产能。

展望未来,本土高温合金企业将面临重要发展机遇。随着国产大飞机量产加速和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自主化进程推进,国产高温合金凭借性价比优势、供应保障能力及本地化服务优势,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大。同时国际供应链波动导致进口材料交付周期延长、成本上升,叠加国产替代政策支持,进一步强化了本土企业的竞争优势。在这两大因素推动下,预计本土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精密冷锻件行业:汽车领域需求增长动力十足 三重壁垒构筑稳定竞争格局

精密冷锻件行业:汽车领域需求增长动力十足 三重壁垒构筑稳定竞争格局

数据显示,2021年国外乘用车冷锻件需求量达91.3万吨,我国乘用车冷锻件需求量为43.0万吨,提升空间达48.3万吨。考虑促消费政策逐步落地,国内汽车市场复苏及整车价格战愈演愈烈,我国乘用车冷锻件替换动力十足,需求量将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达82.4万吨,与国外的应用差距将逐渐缩小。

2025年08月23日
我国高碳铬铁行业总供给下降 产能“南弱北强” 市场企业竞争“一超多强”

我国高碳铬铁行业总供给下降 产能“南弱北强” 市场企业竞争“一超多强”

近年来,在家电、轨道交通、建筑装饰等下游市场共同推动下,我国不锈钢行业呈现稳健发展态势,产量持续上升,为高碳铬铁行业提供了强劲动力。数据显示,全国不锈钢粗钢产量已从2020年的3013.90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3944.11万吨。2025年1-6月,产量继续保持良好增势,达到2016.86万吨,同比增长5.17%。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铜加工产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行业盈利承压及需求升级倒逼企业向深加工转型

我国铜加工产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行业盈利承压及需求升级倒逼企业向深加工转型

资源端匮乏,产业优势集中于铜加工行业。2024 年,我国铜精矿产量受限于原料储量等因素,仅占全球总产量的7.8%;而我国精炼铜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1.3%,阴极铜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 51.7%,铜加工材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7.9%。

2025年08月15日
“反内卷”提出 我国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进入产业优化新阶段 部分企业宣布减产

“反内卷”提出 我国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进入产业优化新阶段 部分企业宣布减产

钢铁行业一直是供给侧“反内卷”先锋。2011-2015年,由于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以及钢铁产能的无序释放,钢铁行业供给过剩幅度逐年显著。为化解产能过剩,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在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基础上,用5年时间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优化产业结构并提高产能利

2025年08月11日
涨价潮来袭+中国自主技术进入快车道 全球显示玻璃基板行业供给结构进入崭新阶段

涨价潮来袭+中国自主技术进入快车道 全球显示玻璃基板行业供给结构进入崭新阶段

随着能源成本的增加,玻璃基板企业利润受到严重影响,纷纷上调产品价格以应对能源成本的通胀压力。显示玻璃基板涨价潮来袭,根据数据,2023 年下半年和 2024 年下半年,主要玻璃基板制造商分别将玻璃基板价格上调了超过 10%。2024 年Q3、2024 年Q4玻璃基板价格分别上涨 3%和7%。

2025年08月09日
刀具行业:下游风电、汽车市场扩张驱动发展 中低端实现自给自足、高端仍依赖进口

刀具行业:下游风电、汽车市场扩张驱动发展 中低端实现自给自足、高端仍依赖进口

刀具是机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被誉为“工业牙齿”,在全球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作用。刀具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水平,更是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例如在机械加工中,切削加工占据着高达90%的工作量,而高效先进的刀具能够显著提升加工效率,降低10%-15%的生产成本。伴随我国产业结构的调

2025年08月04日
硬质合金刀具行业:机床数控化带动市场快速增长 钨价持续高位运行带来成本压力

硬质合金刀具行业:机床数控化带动市场快速增长 钨价持续高位运行带来成本压力

近年来,受益我国制造业高端转型发展,我国机床数控化率实现了快速提升,从而也带动了硬质合金刀具市场快速增长。据统计,2015-2024年我国机床数控率从30%增长到51%。2023年我国硬质合金刀具市场规模约为334.5亿元,2019-2023年CAGR约为12.57%。

2025年07月29日
氧化铝行业:高纯氧化铝需求拉动效应显现 企业成本压力增大 区域结构持续优化

氧化铝行业:高纯氧化铝需求拉动效应显现 企业成本压力增大 区域结构持续优化

目前全球95%氧化铝用于电解铝冶炼和生产,用作其它用途的仅占比5%。2024年全球电解铝产量达6800万吨,按单吨电解铝消耗1.92吨氧化铝计算,对应冶金级氧化铝需求1.31亿吨。

2025年07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