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磁性材料应用多点开花 行业“大而不强” 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前言:

随着技术持续进步,我国磁性材料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目前已覆盖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家电、光伏、储能、风电、航空航天、机器人等多个行业,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发展态势。近年来,我国磁性材料销量持续上升,永磁铁氧体仍为第一大品类,但销量占比从2020年的62.99%下降至2024年的38.66%。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虽已成为全球最大磁性材料生产国,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行业呈现“大而不强”局面。未来,行业将持续向高端化、绿色化方向转型。

1.磁性材料下游应用多点开花,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为其带来显著的增量空间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磁性材料是指能够对磁场作出某种方式反应的材料,是功能材料的重要分支,具有转换、传递电能,对电信号进行直接或间接处理、存储等功能。随着技术持续进步,我国磁性材料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目前已覆盖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家电、光伏、储能、风电、航空航天、机器人、通信、医疗、轨道交通和消费电子等多个行业,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发展态势,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例如在新能源汽车中,磁性材料主要用于电机、BMS(电池管理系统)、PDU(电源分配单元)等部件。据估计,每台新能源汽车约使用2.5公斤磁性材料。因此,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给磁性材料行业带来了显著的增量空间。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攀升,2025年1至7月,产销规模分别达到823.2万辆和8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8.5%,进一步拉动了对磁性材料的市场需求。

例如在新能源汽车中,磁性材料主要用于电机、BMS(电池管理系统)、PDU(电源分配单元)等部件。据估计,每台新能源汽车约使用2.5公斤磁性材料。因此,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给磁性材料行业带来了显著的增量空间。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攀升,2025年1至7月,产销规模分别达到823.2万辆和8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8.5%,进一步拉动了对磁性材料的市场需求。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在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充电桩中,磁性材料占充电桩成本的2.25%-3%左右。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推动与市场需求双重带动下,我国充电桩保有量由2019年的89.6万台激增至2024年的1281.8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70.26%,这也进一步打开了磁性材料行业的增长空间。

与此同时,在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充电桩中,磁性材料占充电桩成本的2.25%-3%左右。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推动与市场需求双重带动下,我国充电桩保有量由2019年的89.6万台激增至2024年的1281.8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70.26%,这也进一步打开了磁性材料行业的增长空间。

数据来源: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观研天下整理

2.磁性材料的种类正日益丰富,产品体系持续完善

我国在磁性材料研究领域持续深耕,在非晶合金、稀土永磁、超磁致伸缩、巨磁电阻等方向不断取得突破;同时,依托微细化组织调控、晶体学精准控制、薄膜化制备及超晶格构建等新技术的支撑,磁性材料的种类正日益丰富,产品体系持续完善。

按照磁特性,磁性材料主要可分为软磁材料、永磁材料与功能磁性材料三大类。其中,软磁材料具备低矫顽力、高磁导率等特点,主要适用于需要频繁磁化和解磁的场景,具体涵盖金属软磁、软磁铁氧体、非晶纳米晶合金等品类;永磁材料则拥有宽磁滞回线、高矫顽力及高剩磁的特性,主要应用于永磁体、电机、发电机、磁性传感器等对强磁性有需求的产品,进一步可细分为稀土永磁材料、金属永磁材料与永磁铁氧体等类型。

磁性材料分类情况

类别 特点 应用场景 细分产品
软磁材料 低矫顽力、高磁导率,易于磁化及退磁等 主要适用于需要频繁磁化和解磁的场景,广泛用于各种电能变换设备中 包括金属软磁、软磁铁氧体、非晶纳米晶合金等
永磁材料 具有宽磁滞回线、高矫顽力和高剩磁的特性 主要应用于永磁体、电机、发电机、磁性传感器等需要强磁性的产品中 包括稀土永磁材料、金属永磁材料及永磁铁氧体等
功能磁性材料 具有特定功能等 主要为实现特定功能使用 磁致伸缩材料、磁记录材料、磁电阻材料、磁泡材料、磁光材料以及磁性薄膜材料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3.政策暖风频吹,为磁性材料行业发展提供保障

作为现代工业的关键基础材料,磁性材料行业的发展长期受到国家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这些政策从支持磁性材料研发创新、推进生产工艺改进、完善关键材料标准体系等多个维度,为磁性材料行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助力行业实现创新突破与可持续发展。

我国磁性材料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0年10月 国务院办公厅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开展高性能铝镁合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低成本稀土永磁材料等关键材料产业化应用。
2021年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 支持电子元器件上游电子陶瓷材料、磁性材料、电池材料等电子功能材料,电子浆料等工艺与辅助材料,高端印制电路板材料等封装与装联材料的研发和生产。
2021年1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学技术部 自然资源部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 推进高洁净度高均质化冶金、高性能合金短流程制备、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选区精准渗透等技术。建立健全航空材料、重型燃气轮机材料、集成电路材料、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稀土永磁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建筑用热轧型钢等上下游合作机制。攻克先进陶瓷材料、特种分离膜以及高性能稀土磁性、催化、光功能、储氢材料等一批关键材料。
2022年7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 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以电子材料、元器件、典型电子整机产品为重点,大力推进单晶硅、电极箔、磁性材料、锂电材料、电子陶瓷、电子玻璃、光纤及光纤预制棒等生产工艺的改进。
2023年10月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 加快发展高纯稀土金属、高性能稀土永磁、高性能抛光等高端稀土功能材料。
2023年12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 年版) 将高性能钕铁硼、高性能钐钴等稀土功能材料列入新材料三大重点领域中的“关键战略材料”,进行鼓励与扶持。
2024年12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 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 重点开展超高纯金属及合金靶材/蒸发料、形状记忆合金、高端聚烯烃、电子气体分离膜材料、电池膜材料、光学膜材料、光伏用膜材料、生物基新材料、特种涂料、特种胶黏剂、新型催化剂、高端试剂、稀土储氢材料、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光功能材料、反光釉料、新能源复合金属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标准制修订。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磁性材料销量持续上升,永磁铁氧体仍为第一大品类,但销量占比下滑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叠加下游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以及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磁性材料行业呈现稳健发展态势,销量实现持续增长,从2020年的127万吨提升至2024年的174.6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28%。从产品结构看,永磁铁氧体仍为第一大品类,但销量占比从2020年的62.99%下降至2024年的38.66%,主要因行业持续优化产品结构,稀土永磁材料等高性能材料占比提升。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叠加下游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以及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磁性材料行业呈现稳健发展态势,销量实现持续增长,从2020年的127万吨提升至2024年的174.6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28%。从产品结构看,永磁铁氧体仍为第一大品类,但销量占比从2020年的62.99%下降至2024年的38.66%,主要因行业持续优化产品结构,稀土永磁材料等高性能材料占比提升。

数据来源: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磁性材料分会、横店东磁年报、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磁性材料分会、横店东磁年报、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磁性材料行业大而不强,高端化、绿色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得益于持续的技术进步、完善的产业链支撑以及稀土等关键原材料资源优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磁性材料生产国,但距离制造强国仍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国内磁性材料生产企业超千家,其中绝大多部分为5000吨以下产能规模的企业,万吨以上产能规模企业仅有几家,行业整体呈现“小而散”格局。产品结构则以中低端为主,同质化竞争激烈。而在高端磁性材料领域,由于核心技术和工艺精度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我国目前仍大量依赖进口。

对整个磁性材料行业而言,突破“大而不强”的发展困境,在于推进产业升级、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研发能力,推动产品向高性能、低能耗、绿色环保方向发展,以此提高附加值与竞争力,助力我国从磁性材料大国迈向磁性材料制造强国。

展望未来,在“双碳”目标引领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对高性能、高稳定性磁性材料的需求将显著提升,推动行业向高端化与绿色化加速转型。头部企业凭借技术积累、资金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通过横向拓展产品线、纵向延伸至高端器件,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布局先进产能、推进自动化改造、优化生产工艺并加强研发创新,引领行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升级。多重举措下,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实现稳步提升。(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与此同时,当前以化石原料为主导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因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已难以满足新时代低碳转型的刚性需求。

2025年10月25日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聚酰亚胺薄膜作为综合性能卓越的“黄金薄膜”,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已覆盖消费电子、风电、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半导体、汽车、医疗、5G通信等多领域。尽管国内行业技术与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但电子级及高端产品仍存短板,进口依赖度较高。在广阔应用前景与国产替代需求推动下,国内企业正积极布局产能,以满足下游需求,助力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

2025年10月24日
散热瓶颈催生百亿市场 我国金刚石复合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华为取得技术突破

散热瓶颈催生百亿市场 我国金刚石复合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华为取得技术突破

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高功率芯片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功率密度急剧攀升,“热障”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致命瓶颈。在此背景下,金刚石复合材料凭借其无与伦比的性能优势站上风口,并且实现了应用范围的极大拓展。尤其是在半导体散热这一前沿阵地,CVD金刚石散热片正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预计至2030年,其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市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锑矿行业:储量居全球首位 光伏打开新增量 出口进入“管制新阶段”

我国锑矿行业:储量居全球首位 光伏打开新增量 出口进入“管制新阶段”

我国锑矿储量全球第一且分布集中,但经多年开采后矿石品位下降,静态储采比偏低,资源保障压力渐显。供应端受环保政策收紧、开采难度加大等因素制约,产量总体呈收缩态势;需求端应用多元,既以阻燃剂为核心基石、铅酸蓄电池提供稳定支撑,又有光伏产业带来新增量。此外,我国锑矿出口已正式进入明确的“管制时代”,管制政策的落地对行业出口格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加氢站行业建设加快 广东数量稳居第一 大型化趋势带来广阔增量空间

我国加氢站行业建设加快 广东数量稳居第一 大型化趋势带来广阔增量空间

加氢站通常用于为氢能源汽车提供燃料,是氢能源汽车发展所需的重要基础设施。2015年前,我国只有北京氢能示范园加氢站、上海安亭加氢站、郑州宇通加氢站等少数几个加氢站。近年来,随着国内氢燃料电池车产业加速发展,叠加中央财政补贴大力支持,各地加氢站建设加快。2024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已经达到5548辆,销量已达540

2025年10月20日
多维发力保供应链!我国石英坩埚行业光伏级市场本土主导 半导体级高端仍待突破

多维发力保供应链!我国石英坩埚行业光伏级市场本土主导 半导体级高端仍待突破

石英坩埚是半导体与光伏单晶拉制的核心消耗品,其中半导体级石英坩埚市场规模随晶圆产能扩张快速增长;而光伏级石英坩埚市场此前高增,但2024年多重因素影响呈收缩之势。竞争格局来看,光伏级市场由本土企业主导,而半导体级市场高端产品仍待突破。当前国内上游高纯石英砂长期依赖进口,不过我国正多维度发力,正通过找矿、技术研发与产能建

2025年10月20日
国内碱性锌锰电池行业存较大增量空间 出口成新增长极 南孚市占率稳居首位

国内碱性锌锰电池行业存较大增量空间 出口成新增长极 南孚市占率稳居首位

国内消费不足但产量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我国碱性锌锰电池行业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出口业务成为新增长极。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碱性锌锰电池行业产量为205.80亿只,需求量为45.69亿只。

2025年10月15日
项目转型突破提速 我国煤制烯烃行业迈入高端绿色发展阶段 宝丰能源盈利领先

项目转型突破提速 我国煤制烯烃行业迈入高端绿色发展阶段 宝丰能源盈利领先

在 “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下,中国煤制烯烃产业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即从过去单纯的规模增长,转变为追求高端技术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为煤制烯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2025年10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