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能源车产销两旺 为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行业注入新活力 本土头部产品比肩海外巨头

前言: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可降低汽车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随着汽车产业复苏,我国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市场整体稳中有升。从细分市场看,随着国内燃油汽车产量及销量呈现下降趋势,燃油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市场逐渐缩小;而新能源汽车在国内政策大力支持下实现快速发展,行业步入黄金发展阶段,市场产销量激增,给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行业带来强大发展动力。

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行业竞争多元化,参与者包括跨国公司、国内领先企业和小规模生产企业。其中辉门、德芬根等跨国公司在尖端产品处于优势地位,但近年来国内领先企业如骏鼎达、宁波诗兰姆等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研发能力持续提高,与国外企业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产品已可比肩海外巨头。

汽车产业复苏,我国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市场整体稳中有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为线束系统、流体管路等提供耐磨、隔热、防撞击、屏蔽、抗爆破、防火、降噪等安全防护作用,以降低汽车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随着汽车产业复苏,我国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市场整体稳中有升。2021-2024年我国汽车产量由2625.70万辆增长至3155.93万辆,CAGR为6.3%。2021-2024年我国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市场规模由49.62亿元增长至78.74亿元,CAGR为16.6%。

随着汽车产业复苏,我国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市场整体稳中有升。2021-2024年我国汽车产量由2625.70万辆增长至3155.93万辆,CAGR为6.3%。2021-2024年我国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市场规模由49.62亿元增长至78.74亿元,CAGR为16.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燃油汽车增长动力不足,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行业注入新活力

从细分市场看,燃油汽车结构复杂、布局紧凑,具备发动机系统、底盘系统等多系统,需通过线束系统和流体管路进行连接协同工作。但线束穿梭于整车各系统之间,易受到钣金件、金属零部件等的磨损伤害,以及发动机系统和进排气系统的高温热伤害,可能致使汽车发生安全事故;流体管路也容被磨损或热伤害,进而导致汽车发动机、刹车、转向等系统功能失效。因此,功能性保护套管在保障燃油汽车安全性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内燃油汽车产量及销量呈现下降趋势,燃油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市场逐渐缩小。

从细分市场看,燃油汽车结构复杂、布局紧凑,具备发动机系统、底盘系统等多系统,需通过线束系统和流体管路进行连接协同工作。但线束穿梭于整车各系统之间,易受到钣金件、金属零部件等的磨损伤害,以及发动机系统和进排气系统的高温热伤害,可能致使汽车发生安全事故;流体管路也容被磨损或热伤害,进而导致汽车发动机、刹车、转向等系统功能失效。因此,功能性保护套管在保障燃油汽车安全性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内燃油汽车产量及销量呈现下降趋势,燃油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市场逐渐缩小。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数据,2021-2024年我国燃油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市场规模由36.03亿元减少至29.42亿元,占比由72.6%下降至37.4%。

根据数据,2021-2024年我国燃油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市场规模由36.03亿元减少至29.42亿元,占比由72.6%下降至37.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而新能源汽车在国内政策大力支持下实现快速发展,行业步入黄金发展阶段,市场产销量激增,给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行业带来强大发展动力。

而新能源汽车在国内政策大力支持下实现快速发展,行业步入黄金发展阶段,市场产销量激增,给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行业带来强大发展动力。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数据,2021-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市场规模由13.59亿元增长至49.32亿元,CAGR达53.7%,占比由27.4%提升至62.6%。

根据数据,2021-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市场规模由13.59亿元增长至49.32亿元,CAGR达53.7%,占比由27.4%提升至62.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新能源汽车具备复杂的电气结构以及动力系统的调整,对功能性保护套管有着更大的单车需求以及更严苛的产品标准,因此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约为燃油汽车的 2 倍以上。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容,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将迎来新增长空间。

新能源汽车具备复杂的电气结构以及动力系统的调整,对功能性保护套管有着更大的单车需求以及更严苛的产品标准,因此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约为燃油汽车的 2 倍以上。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容,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将迎来新增长空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行业竞争多元化,国内领先企业逐渐缩小跨国企业技术、产品差距

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行业竞争多元化,参与者包括跨国公司、国内领先企业和小规模生产企业。其中辉门、德芬根等跨国公司在原材料质量和产业规模上均具有巨大优势,同时起步较早、具有多年的研究和技术积累设备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单位产品附加值高,在尖端产品处于优势地位。

国内领先企业如骏鼎达、宁波诗兰姆等,近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研发能力持续提高,与国外企业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并凭借成本低、贴近客户、反应灵活等优势,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骏鼎达部分核心技术

类别

技术/配方名称

技术先进性和具体表征

技术来源

产品类别

对应专利/专有技术

材料配方开发

尼龙材料的耐磨改性技术

通过选用尼龙树脂为基材,并对润滑剂、扩链剂、抗氧剂、阻燃剂等功能助剂进行适配性筛选,同时结合单丝的冷却、牵引拉伸和热定型工艺技术,来提升单丝材料的耐磨性能;制备的尼龙单丝具有良好的耐磨、耐温、阻燃等特性

自主研发

功能性单丝

技术秘密

聚酯单丝的阻燃改性技术

通过对聚酯材料与阻燃剂的筛选,设计共混工艺路线,并结合单丝拉伸工艺过程中的阻燃涂覆技术,使单丝表面形成阻燃膜,制备的单丝阻燃性能更优

自主研发

功能性单丝

发明专利:阻燃单丝的制备方法以及阻燃单丝等

产品结构设计和成型

耐磨保护产品结构和制造技术

通过选用自研的高倍收缩 PE 单丝与阻燃纤维材料,并设计合理的制造工艺及后处理浸涂工艺,制备径向比为 2:1 的收缩套管,此套管对于管路的弯折部位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产品的耐磨指标已达到 TL52668 标准要求

自主研发

纺织套管

发明专利:热收缩结构、套管、保护带及热收缩结构生产方法等

耐磨保护产品结构和制造技术

针对隔热保护套管材料和工艺研究,设计内层织物结构,外层隔热绝缘的高弹、抗撕裂热塑性树脂材料;采用可连续扩充真空热定型工艺,将织物与外层热塑性树脂挤出复合,制备的产品具有高弹、耐热、绝缘、隔热的功能

自主研发

挤出套管

发明专利:管材的制备方法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骏鼎达产品性能指标与外资厂商对比

对比指标

产品类型

公司产品指标

外资厂商产品指标

耐磨性

自卷式套管

大于40万次摩擦,达到8

大于 20 万次摩擦,达到8

>100 万次摩擦,达到E

>100万次摩擦,达到E

热收缩纺织套管

109467~114877次摩擦,达到7

36788~63124次摩擦,达到6

尼龙编织套管

83862~88241次摩擦,达到6

37961~60092次摩擦,达到6

隔热效能

隔热型复合套管

187

110

防撞击

自卷式套管

65J,达到E

50J,达到E

防动态切割

自卷式套管

平均值为1,766.8N

平均值为650N

屏蔽效能

自卷式套管

当测试频率0.15MHz~18MHz时的屏蔽效能为30.3~77dB

当测试频率 0.15MHz~18MHz时的屏蔽效能为9.3~36.1dB

阻燃性

尼龙编织套管

37.6%,达到HL3 级别

大于32%,达到HL3 级别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小规模生产企业产品类别单一,基本不具备体系化研发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未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小规模企业将被淘汰,汽车功能性保护套管行业进一步趋向集中。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座舱监测系统行业渗透率有望提升 DMS市场本土厂商有绝对优势 OMS毫米波雷达前景广

座舱监测系统行业渗透率有望提升 DMS市场本土厂商有绝对优势 OMS毫米波雷达前景广

座舱监控系统包含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和乘客监控系统(OMS)。视觉算法的高技术要求,决定了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市场高且苛刻的准入门槛,我国DMS市场为极高寡占型,其中本土厂商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与DMS相比,OMS更多服务于用户体验升级,商用价值体现在个性化服务和增值功能,因此OMS 依赖车企对座舱“第三空间”的

2025年06月19日
我国电动摩托车行业初现复苏迹象 市场高度集中 多家企业扬帆出海

我国电动摩托车行业初现复苏迹象 市场高度集中 多家企业扬帆出海

2023-2024年我国电动摩托车产量和销量快速回落,但在2025年1-5月初现复苏迹象,产量和销量均出现回升。目前市场高度集中,形成雅迪领衔的“一超多强”格局。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海外新兴市场电动化转型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多家电动摩托车企业扬帆出海,通过采用海外建厂、建立销售网络等方式,积极开拓国

2025年06月19日
气源成本下行 我国LNG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 政策支持性显著

气源成本下行 我国LNG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 政策支持性显著

在顺价改革继续推进与气源成本下行、液化石油气产量稳定增长以及政策暖风频吹的趋势下,我国LNG汽车行业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容,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58.82亿元。

2025年06月18日
我国LNG重卡行业销量强劲增长且渗透率已接近30% 市场企业高度集中

我国LNG重卡行业销量强劲增长且渗透率已接近30% 市场企业高度集中

2023年我国LNG重卡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全年销量达到15.2万辆,同比暴涨310.81%;进入2024年,市场持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全年销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7.8万辆,同比增长17.11%。同时在2024年其渗透率激增至29.6%,较2023年提升12.90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我国LNG重卡市场将保持良好发展

2025年06月16日
我国新能源硬派越野车行业分析:销量同比增长超300% 电动四驱类车型或成主流

我国新能源硬派越野车行业分析:销量同比增长超300% 电动四驱类车型或成主流

近年来,在消费需求升级、政策与技术双重推动下,我国新能源硬派越野汽车行业销量迎来爆发。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硬派越野汽车行业销量达到17万辆,同比增长309%,市场渗透率为47%,同比增长29%,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025年06月13日
物联网、5G等技术发展下我国汽车天线行业前景广 产品正走向智能化、集成化、轻量化

物联网、5G等技术发展下我国汽车天线行业前景广 产品正走向智能化、集成化、轻量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为汽车天线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自2021年以来,伴随宏观经济回暖以及国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落地,我国汽车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均创历史新高。2024年

2025年06月11日
氢能汽车推广带动我国车载储氢瓶行业发展 35Mpa III型为主流 IV型瓶产能扩张下竞争将加剧

氢能汽车推广带动我国车载储氢瓶行业发展 35Mpa III型为主流 IV型瓶产能扩张下竞争将加剧

随着氢能汽车不断发展,储氢瓶作为关键设备,其市场需求将日益旺盛。储氢瓶分为五类,Ⅲ型和Ⅳ型为车载式储氢瓶。国外企业在IV型瓶应用上较成熟,而国内企业在35MPaIII型瓶方面已实现规模化应用,IV型瓶应用处于初级阶段,需求有待释放。未来随着 70MPa 压力等级加氢站的陆续投建,70MPa储氢瓶的用量将有所增加。到 2

2025年06月09日
我国新能源冷藏车行业实现迅猛发展 未来发展前景依旧广阔

我国新能源冷藏车行业实现迅猛发展 未来发展前景依旧广阔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冷藏车行业实现迅猛发展,销量从2019年332辆飙升至2024年21368辆,渗透率由不足1%提升至33.9%。其中,2024年我国纯电动冷藏车销量达到16940辆,占比约为79.28%,展现出绝对的市场主导地位。从竞争来看,2024年行业CR4约为54.15%,市场呈现“两超多强”竞争格局。展望未来

2025年06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