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光固化行业分析:技术进步+下游新兴市场需求释放 产值、产量持续增长

1、光固化产业链图解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光固化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显示,光固化是指在光(紫外光或可见光)的照射下,光引发剂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子,产生自由基或阳离子,引发单体和低聚物发生聚合和交联反应,在极短的时间里生成网状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进而实现固化,可以提高加工速度,满足大规模自动化流水线的生产要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从光固化材料产业链看,UV光固化材料主要由光引发剂、单体、低聚物和助剂混合而成,主要产品包括UV涂料、UV油墨、UV胶粘剂等。

光固化材料产业链

<strong>光固化材料产业链</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光固化技术被誉为21世纪绿色工业的新技术

光固化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节能、适用性广的材料处理和加工技术。光固化技术作为一种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具有环境友好、高效、节能、适应性好、经济,被誉为21世纪绿色工业的新技术。

光固化技术特点

特性

传统涂料/油墨/胶粘剂劣势

光固化材料优势

环境友好

使用石油溶剂、苯系溶剂、醇、醚、酮、酯以及氯代烃和硝基烃等挥发性溶剂,这些有机物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特性,环境污染影响大,部分具有致癌性。

使用活性稀释剂替代挥发性溶剂,反应时参与交联成为涂料结构一部分不释放到空气中,不造成空气污染;产品在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安全性,降低火灾等事故发生的风险。

高效

溶剂型或热固型涂料、油墨干燥时间需要数小时到数天,在许多需要高效处理(表面保护与粘结)的领域,传统工艺难以进行施工。

在相应领域固化速度最快,一般为数秒至数十秒,如UV光纤涂覆材料固化速率可达2000-3000m/minUV胶印油墨印刷速度可达100-400m/min,减少半成品堆放空间,提高了加工效率。

节能

传统热固化涂料需要使用高温热烘,对产生的VOCs的后处理也消耗大量能源。

光固化过程常温即可进行,新型UVLED光固化技术在能耗指标上要远远优于热固化。烟包油墨印刷的热固化功率为360KW,而UV光固化仅需其1/3的功率;UVLED设备小型、柔性多变的适应性,也会极大推动UV光固化的应用领域和范围的拓展。

适应性好

由于传统热固型涂料需要高温固化环节,下游应用难以覆盖至光纤涂覆等热敏性材料。

常温固化特性使得UV光固材料广泛应用于金属、纸张、木材、皮革、石料、陶瓷等材料。

经济

传统涂料的易挥发性、污染处理环节、低固化效率、高能耗特点使得其经济性较差

环境友好、高固化效率、大规模自动化工业、能耗低等特点使其相比传统涂料油墨具有明显经济优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光固化新技术有望催生更多应用场景

近年来,随着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光固化产品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且仍不断拓展,涉及行业包括微电子加工、医疗、器官修复、造纸、家用电器、木器加工、汽车、印刷、3D打印、光纤通讯等。同时,UV光固化领域自身持续的技术进步(如UV LED技术、水性UV固化材料、大分子光引发剂、电子产品用光引发剂等)将使得光固化技术应用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为UV光固化技术催生出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也为行业带来广阔需求。

UV光固化新技术催生的应用场景

新技术名称

新技术原理或组分

新技术优势

UVLED技术

使用UVLED光源代替传统汞灯

节能、安全、环保、使用寿命长,无需预热,随开随关

水性UV固化材料

以水性树脂为基础,用水代替活性稀释剂稀释低聚物

与一般UV光固化材料相比粘度更低,VOCs含量更低,适用于全自动化喷涂

大分子光引发剂

分子量增大从而加大分子间结合力,降低迁移性

低迁移性、毒性,适合食品、药品包装油墨

阳离子光引发剂

由阳离子光引发剂和配套树脂、单体构成

抗氧阻聚、体系收缩低、低粘度,与自由基固化体系互补,亦可混配

低气味光引发剂

人们日常生活相关度比较高的领域,低气味引发剂产品更受客户欢迎

开发出高性价比的低气味产品

电子产品用光引发剂(光敏剂)

六芳基双咪唑类、肟酯类引发剂、PACDNQ类)以及光产酸类等

适用于对产品纯度、混配比例要求极高的显示屏和芯片制造过程等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光固化行业产值、产量持续增长

综上所述,随着技术进步、新兴应用领域涌现、环保政策持续高压,我国光固化行业产值、产量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辐射固化行业总产值313.01亿元,2018-2023年CAGR达到11.91%,光固化原材料产量(单体/低聚物/引发剂)53.4万吨,2018-2023年CAGR约为10.1%。

综上所述,随着技术进步、新兴应用领域涌现、环保政策持续高压,我国光固化行业产值、产量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辐射固化行业总产值313.01亿元,2018-2023年CAGR达到11.91%,光固化原材料产量(单体/低聚物/引发剂)53.4万吨,2018-2023年CAGR约为10.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光固化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strong>我国光固化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我国光固化行业面临原材料波动、高端领域竞争、同质化等挑战,所以企业持续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布局高附加值领域、加强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管理,将是赢得未来市场的关键。(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硫酸铵行业分析:农工需求双驱 自主供应能力强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硫酸铵行业分析:农工需求双驱 自主供应能力强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硫酸铵应用以农业领域为主,且刚需属性较强,近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稳步增长,为行业需求提供了持续支撑;工业领域应用则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尤其在稀土冶金与锂电回收等领域展现出显著潜力,有望推动需求结构逐步优化。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电子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完整、需求多元 国内企业积极产能布局助力国产替代

我国电子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完整、需求多元 国内企业积极产能布局助力国产替代

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为电子胶粘剂行业打开新增长曲线。其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子胶粘剂主要用于电池包密封与电芯固定、车载芯片/雷达/中控屏等电子部件粘接、电机控制器绝缘防护,可保障部件稳定运行与整车安全。受益于技术进步推动产品性能提升、消费者认可度提高及国家政策支持,产销量快速攀升,为电子胶粘剂行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当前,我国天然乳胶市场呈现显著的供需矛盾。从生产端来看,国内天然乳胶产能高度集中于云南、海南、广东三大基地,其中云南与海南合计贡献全国98.2%的产量。但受气候影响(如2025年二季度海南产区降雨导致原料产出不及去年同期),供应稳定性不足。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下游消费结构呈单一且高度集中的特点,其核心下游尼龙6在锦纶纤维与工程塑料的双轮驱动下产量稳步增长,为上游己内酰胺提供了持续需求支撑。供应端与贸易端同步发力,2020-2024年己内酰胺行业产能、产量持续提升,出口规模也大幅增长,并于2024年实现贸易格局的关键转变——从净进口转为净出口,贸易差额同步由逆转顺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自2023年起,我国三聚氰胺行业扩能提速,2024年产能同比增长11.06%,预计2025年将达260万吨(同比增长12.55%)。自2025年以来,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加剧的挑战,价格不断承压,从2025年1月初的6322.5元/吨下跌至9月末的5550元/吨,累计跌幅约12.22%;同期出口虽保持增长,却呈现 “量增价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近年来,我国硝酸行业产能与产量保持低速增长,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2.74%和3.4%。与此同时,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同期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5.16%和22.78%,2025年1–9月延续高增态势,同比分别增长76.07%和61.64%。行业呈现装置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并在环保政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为全球聚乙烯醇(PVA)产业的核心生产国,年产能稳定在百万吨级以上,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2023年我国聚乙烯醇(PVA)产能达12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48%左右。一方面,国家与地方持续出台有针对性的产业支持措施,为我国聚乙烯醇及其上下游协同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下游医药、光电、高端包装、液晶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得益于市场向好,近年我国醋酸甲酯行业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行业产能也在不断扩大。到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醋酸甲酯生产重要基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醋酸甲酯产量达137.6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8%以上,稳居全球首位。其中华东地区(江苏、浙江)依托长三角化工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配套,贡献全国65%产能。

2025年10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