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品牌高端化成效显露 我国方便面行业新格局渐显 未来市场有何看点?

前言:

随着高铁普及、绿皮火车减少,方便面重要场景逐渐缺失。再加上,外卖、自热食品、预制菜、方便食品等直接在场景内取代方便面的地位。由此,近几年,方便面巨头进军高端市场,行业价格涨价。而且,随着新势力的加入,我国方便面行业市场新格局逐渐显现,未来市场有何看点?

1、我国方便面行业发展历程简析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方便面‌‌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1970年,中国第一袋油炸方便面在上海益民四厂诞生,标志着中国方便面的起点。这时,城镇化率仅为20%左右,市场需求尚未完全释放,处于消费习惯培养阶段,方便面在初期未能快速发展。

1992-2012年,康师傅进入中国大陆市场,首次量产红烧牛肉面,并迅速占领市场,全国方便面进入高速发展的浪潮。此期间,中国大陆城镇化率(%)CAGR为3.35%,人均GDP的CAGR为15.23%。中国铁路网的快速扩展为方便面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由于其价格低廉、食用便捷,逐渐成为外来农民工和铁路旅客的重要选择,方便面销量显著增加,仅2001年康师傅方便面业务就达到了5.93亿美元。在生产方面,1994年时,方便面生产线达到1500条以上,国内方便面设备生产厂家达到了20多家。

2003年非典期间,方便面因其存储方便的特性而成为抢购对象,方便面产量增至422亿包,销售额222亿元人民币,在产量和销售额上保持着高于上年30%以上的增速。

2005年,我国方便面总产量约437.6亿包,折合327.9万吨,同比增长18.6%.,销售额为298.4亿元,产量居世界第一。然而,2008年,国家大力宣传健康生活方式,人们对方便面这种被认为不够健康的食品的需求相对减少,其产量从2007年的507.72万吨减少到2008年的499.44万吨,消费者对中平价面的信任度降低,方便面需求量从2009年的408.6亿份增至2013年462.2亿份。根据相关数据,活跃劳工数每增加1%,方便面消费量平均增加0.3978%;高铁铁路客运量每增加或减少1%,方便面消费量平均增加或减少0.3977%。

2005年,我国方便面总产量约437.6亿包,折合327.9万吨,同比增长18.6%.,销售额为298.4亿元,产量居世界第一。然而,2008年,国家大力宣传健康生活方式,人们对方便面这种被认为不够健康的食品的需求相对减少,其产量从2007年的507.72万吨减少到2008年的499.44万吨,消费者对中平价面的信任度降低,方便面需求量从2009年的408.6亿份增至2013年462.2亿份。根据相关数据,活跃劳工数每增加1%,方便面消费量平均增加0.3978%;高铁铁路客运量每增加或减少1%,方便面消费量平均增加或减少0.397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13-2018年,中国方便面行业进入调整期。2013年顶峰以后,美团、饿了么凭借着种类丰富且便利的外卖优势抢占方便面大陆市场,2014年外卖规模同比增速达到71.3%,2023年国内餐饮外卖市场规模达到约1.2万亿元,占餐饮收入的比重升至22.6%,截至2024年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达到5.45亿人,占网民整体的约五成。同时,媒体和健康专家对方便面油炸过程中可能含有的不健康成分进行了广泛报道,消费者对方便面的信任危机依然存在。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方便面行业销量达到462.2亿份后开始下降。

2013-2018年,中国方便面行业进入调整期。2013年顶峰以后,美团、饿了么凭借着种类丰富且便利的外卖优势抢占方便面大陆市场,2014年外卖规模同比增速达到71.3%,2023年国内餐饮外卖市场规模达到约1.2万亿元,占餐饮收入的比重升至22.6%,截至2024年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达到5.45亿人,占网民整体的约五成。同时,媒体和健康专家对方便面油炸过程中可能含有的不健康成分进行了广泛报道,消费者对方便面的信任危机依然存在。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方便面行业销量达到462.2亿份后开始下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自2018年至今,随着消费升级和疫情对需求的刺激,中国方便面行业迎来回升期。2020年疫情期间居家需求增加,方便面销量激增,2020年方便面相关企业新增577家。随着疫情防控逐渐放开,2021年则回缩1.9%,2022年继续增长,增速达7.8%。根据数据,2023年方便面需求量相较于疫情前(2019)平稳增长8亿份,市场经历特殊时期后逐渐趋于稳定。

自2018年至今,随着消费升级和疫情对需求的刺激,中国方便面行业迎来回升期。2020年疫情期间居家需求增加,方便面销量激增,2020年方便面相关企业新增577家。随着疫情防控逐渐放开,2021年则回缩1.9%,2022年继续增长,增速达7.8%。根据数据,2023年方便面需求量相较于疫情前(2019)平稳增长8亿份,市场经历特殊时期后逐渐趋于稳定。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伴随着高铁普及、绿皮火车减少,方便面重要场景逐渐缺失。再加上,外卖、自热食品、预制菜、方便食品等直接在场景内取代方便面的地位。《方便面市场消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指出,外卖市场规模每增加1%,方便面消费量便减少0.0533%;高铁营运里程每增加1%,方便面销量便减少0.3191%。

2、方便面巨头进军高端市场,行业价格涨价

在这样沉寂的市场背景下,部分方便面巨头开始进军高端市场。例如,康师傅2018年底推出鲜蔬面、速达面馆;统一先后推出满汉大餐、汤达人的“极味馆”系列;今麦郎推出老范家速食面馆……市场价格在5元、10元,甚至单价20元以上区间,拉高市场定价。

而从市场表现来看,方便面高端化也取得一定成效。数据显示,2016-2020年中高端方便面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7.1%,而低端方便面仅为4.0%;预计2020-2026年低端方便面的复合增长率将进一步降低至2.4%。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方便面市场逐步稳固,面对原材料价格波动,方便面巨头们选择提价策略。2018年初,康师傅方便面袋面每箱涨2元、桶面每箱涨1元;统一每箱涨1元。之后,方便面老大康师傅两度提价:2021年末,袋面由2.5元涨至2.8元,经典桶由4元涨至4.5元,mini桶由3元涨至3.5元;2024年,袋面由2.8元涨至3元,批发价每箱涨4元,桶面由4.5元涨至5元。

中国方便面市场零售均价,2011年仅为1.6元/份(80g),2016年和2020年分别上涨至2.0元和2.4元,2023年已经跨过3元大关。

此外,一些行业跨界者们也开始加码方便面产业,推出一些类方便面的新产品,比如阿宽食品的方便米线、方便粉丝,杨掌柜的粉面菜蛋,微念主导的螺蛳粉等等,使得方便面品类突破原本的使用场景、用户人群以及核心诉求,将方便面从最初用来果腹的基础功能性产品,升格为高品质生活人群追求美食的目标之一,这也一定程度上倒逼行业巨头,使其不得不进行产品创新。

3、我国方便面行业市场新格局逐渐显现,未来市场有何看点?

而当传统方便面巨头意识到新势力的威胁时,往往场面已难以控制。就如白象,已经在逐渐改写中国方便面的行业格局。此前,中国方便面市场三层结构持续多年,康师傅、统一双巨头,今麦郎排行三;之后是日清、农心、白象等中型方便面品牌;再往后,便是五谷道场、南街村等众多小型玩家。

其中,康师傅、统一常年稳居方便面市场头部位置,合计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康师傅强于渠道,2023年数据显示,公司拥有8万家经销商、500万网点,在下沉市场覆盖度较高;而统一的产品力更为出彩,近些年方便面市场最重要的超级大单品老坛酸菜面,便是由统一在2008年率先推出的——当然,在2022年315老坛酸菜事件中,统一也首当其冲。

不过,目前,方便面市场逐渐从双巨头+众多中小玩家的三层结构,演化成一超、三强、多大、众小的格局,如统一的行业老二的市场份额已经从本轮周期初期的20%以上下降至16%左右;2023年,白象以12%的市场份额,超越今麦郎的10%,一举进入方便面市场前三;日清、五谷道场、阿宽食品、农心、南街村等也积极追赶,并且都找到各自的舒适区。

不过,目前,方便面市场逐渐从双巨头+众多中小玩家的三层结构,演化成一超、三强、多大、众小的格局,如统一的行业老二的市场份额已经从本轮周期初期的20%以上下降至16%左右;2023年,白象以12%的市场份额,超越今麦郎的10%,一举进入方便面市场前三;日清、五谷道场、阿宽食品、农心、南街村等也积极追赶,并且都找到各自的舒适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接下来几年,我国方便面行业有以下看点:

一是,康师傅大概率能稳住其在方便面市场的统治地位。无论新势力们如何攻势,在消费降级背景下,善于控制成本、渠道和品牌更稳固的传统大牌,更占优势,但如何保持长久增长,仍然有待观察?

二是,白象借助产品创新+流量运营+互联网渠道快速崛起,在超越今麦郎之后,能否超越统一?

三是,本土品牌对非本土品牌的替代,正在逐步深化,尤其是三四线方便面品牌们正在全面崛起,未来方便面行业竞争格局该如何演绎?(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赤藓糖醇行业正处于筑底阶段 价格低位运行 D-阿洛酮糖获批下市场或将被压缩

我国赤藓糖醇行业正处于筑底阶段 价格低位运行 D-阿洛酮糖获批下市场或将被压缩

虽然我国赤藓糖醇产业起步较晚,于2007年才开始工业化发展。但近年来在无糖气泡水、无糖茶等无糖饮料风潮推动下,赤藓糖醇热度迅速攀升,到目前已成为我国代糖市场主流产品,2023年占据近八成份额。

2025年09月06日
我国羊奶粉行业毛利率较高且仍在增长 澳优乳业继续保持龙头地位

我国羊奶粉行业毛利率较高且仍在增长 澳优乳业继续保持龙头地位

羊奶粉指的是用羊奶制作的奶粉,近年凭借易消化吸收、低致敏性等优势,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其市场发展迅速升温。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羊奶粉零售额由208亿元升至25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4.7%。预计到2029年,我国羊奶粉零售额将达318亿元。

2025年09月04日
辣椒深加工行业增值链条延伸 辣椒酱市场持续火热 辣椒均价回落下利润有望回升

辣椒深加工行业增值链条延伸 辣椒酱市场持续火热 辣椒均价回落下利润有望回升

除了作为新鲜蔬菜和调味品,辣椒的深加工产品也日益丰富。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辣椒生产国,辣椒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增长态势,为辣椒深加工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根据数据,2017-2023年我国辣椒种植面积由1164.0万亩增长至1279.2万亩,我国辣椒产量由1811.0万吨增长至2101.0万吨。

2025年09月03日
刚需属性明显 我国包装饮用水行业规模扩容仍有空间 渠道商跨界竞争

刚需属性明显 我国包装饮用水行业规模扩容仍有空间 渠道商跨界竞争

城镇化率的提高与收入水平的增长为包装饮用水渗透率提升奠定经济基础。在物质基础和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的双重驱动下,消费者对饮用水的选择逐步从传统的自来水或直饮水转向购买便利性和性价比均较高的包装水。当前,包装饮用水刚需属性明显,市场规模逐年上升,其中小规格水为主流,大包装发展迅速。此外,随着电商及现代渠道迅速发展,渠道商推出

2025年09月03日
我国花生油行业已步入平稳增长期 高端化趋势凸显 技术成企业竞争关键

我国花生油行业已步入平稳增长期 高端化趋势凸显 技术成企业竞争关键

花生油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油之一,具有独特香气和均衡的脂肪酸组成,广泛应用于中式烹饪。‌从产量来看,2023年我国食用油产量为5160万吨,其中花生油占比11.9%,仅次于大豆油(59.5%)、菜籽油(25.6%),位于第三。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食用油行业分析:产量持续恢复增长 包装化发展是长期趋势

我国食用油行业分析:产量持续恢复增长 包装化发展是长期趋势

2020-2022年受疫情影响,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整体下降。2022年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为4881.9万吨,同比下降1.8%。到2023年由于疫情影响逐渐消退,产量有所回升,约5160万吨,同比增长5.7%。2024年产量持续增长,超5200万吨。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消费水平提高下,国内“一老一小”等特殊人群营养需求持续扩大,叠加大众对特医食品的认知度不断提升,我国特医食品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然而,与美国等成熟市场40%以上的渗透率相比,我国特医食品渗透率仍然偏低,2024年仅有3%,存在显著差距。但这种差距也恰恰表明,我国特医食品行业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自2023年起,随着抑制终端需求的因素消除,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并以1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7年,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将将达百亿元以上。

2025年08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