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水产品市场供需与进出口分析:水产养殖仍是主要供应手段 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前言:

我国是全球渔业大国,水产品总产量、消费以及贸易规模均在全球占据着重要位置。从供给端看,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3年居世界第一,占到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其中水产养殖仍是增加我国水产品供应主要手段,其产量占据81.6%的市场份额。同时随着陆上养殖空间的饱和,我国正积极发展现代海洋牧场与深远海养殖,以提高食物供给能力。从需求来看,水产品作为重要的食品来源,近年在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根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预计,到2026年,我国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将超过23千克,占全球总消费量的比重达36%左右。从进口贸易来看,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顺差转为贸易逆差,且这一差距在不断扩大。

一、行业相关定义及其分类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水产品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水产品按保存条件可分为鲜活水产品、冰冻水产品、干制品;按出产环境则可分为海水产品(包括海洋捕捞产品、海水养殖产品和远洋渔业产品)和淡水产品(包括淡水养殖产品和淡水捕捞产品)两大类。

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水产品按保存条件可分为鲜活水产品、冰冻水产品、干制品;按出产环境则可分为海水产品(包括海洋捕捞产品、海水养殖产品和远洋渔业产品)和淡水产品(包括淡水养殖产品和淡水捕捞产品)两大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二、供给端:水产养殖仍是增加我国水产品供应主要手段,现代海洋牧场与深远海养殖不断推进

我国是全球渔业大国,内陆河流以及湖泊水库等水域滩面积达到了5.5亿亩,其中可以适合养殖生产的内陆水面积占地大约为1亿亩,宜渔水域面积广阔。渔业领域践行大食物观有基础、有优势,潜力巨大。目前池塘养殖、近海养殖以及天然捕捞是我国水产品保供的基本盘。

我国是全球渔业大国,内陆河流以及湖泊水库等水域滩面积达到了5.5亿亩,其中可以适合养殖生产的内陆水面积占地大约为1亿亩,宜渔水域面积广阔。渔业领域践行大食物观有基础、有优势,潜力巨大。目前池塘养殖、近海养殖以及天然捕捞是我国水产品保供的基本盘。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1、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3年居世界第一

近年随着我国水产品行业稳步推进,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快速提升。自1989年起,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3年居世界第一,占到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逐年递增达7116.24万吨,比上年增长3.65%;其中养殖产量占比达81.9%。

近年随着我国水产品行业稳步推进,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快速提升。自1989年起,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3年居世界第一,占到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逐年递增达7116.24万吨,比上年增长3.65%;其中养殖产量占比达81.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进入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便开启了大规模引种,使得水产养殖种类不断增多。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种类达300种以上,涵盖鱼、虾、蟹、贝、藻等各类水产品种,品类十分丰富。截至2022年,我国共审定和推广水产新品种266个,工厂化水产养殖水体达1亿多立方米。全国先后发展各类水产苗种繁育主体2万余家,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数量达到101家,实现鱼虾蟹贝藻鳖参全覆盖。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用种大部分为国内种,个别引进种需要少量进口,年提供苗种6万亿尾(粒)以上,基本实现“中国鱼主要用中国种”。

2、水产养殖仍是增加我国水产品供应主要手段,其产量占据81.6%的市场份额

2023年我国继续保持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生产国地位,仍是增加我国水产品供应主要手段。得益于我国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养殖规模化的持续推进,近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呈稳步增长趋势,并占据着大部分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5809.61万吨,同比增长4.39%,占据水产品总产量的81.6%。其中海水产品产量3585.32万吨,同比增长3.64%;淡水产品产量3530.85万吨,同比增长3.65%;海水产品与淡水产品的产量比例为50.4:49.6。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水产大国向水产强国发展的征程中,水产养殖业进入了一个从量变向质变转换的关键时期,水产品行业大有前途,大有机遇,大有可为。根据《“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渔业科技水平要进一步提升,贡献率达到67%;国家水产养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初步建立,核心种源自给率达到80%;智慧渔业稳步发展,水产养殖机械化率达到50%以上,数字化、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3、捕捞产量逐年下降

与水产养殖稳步增长不同的是,近年受渔业资源衰退和生态环境治理等因素影响,我国捕捞产量呈现逐年下降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野生捕捞海产品的产量为1288万吨,同比下降1%。

与水产养殖稳步增长不同的是,近年受渔业资源衰退和生态环境治理等因素影响,我国捕捞产量呈现逐年下降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野生捕捞海产品的产量为1288万吨,同比下降1%。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观研天下整理

4、现代海洋牧场与深远海养殖不断推进

由于受渔业资源衰退和生态环境治理等因素影响,捕捞产量逐年下降;以及目前我国近海养殖水域利用率已接近饱和,使得开拓新的水产品生产空间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现代海洋牧场与深远海养殖成了人们关注点。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海远海养殖。当前随着陆上养殖空间的饱和,我国正积极发展现代海洋牧场与深远海养殖,以提高食物供给能力。

目前我国现代海洋牧场已初具规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统筹渔业发展补助资金3.9亿元支持39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目前已建成海洋牧场300多个。据测算,已建成的海洋牧场,每年固碳量56万吨,消减氮4.9万吨、磷2000余吨,年产生生态效益1700余亿元。

深远海养殖也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深远海养殖产量达39.3万吨,占海水鱼类养殖产量的两成以上。沿海各地培育出大黄鱼“甬岱1号”“富发1号”和金鲳“晨海1号”等适合深远海养殖的新品种。2023年,我国首艘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深蓝号”正式入渔南极。

5、水产品人均占有量不断提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水产品已得到了较大发展,人均占有量得到了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是48.63公斤,是全球人均占有量的2.3倍以上。据。到2023年我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50.48千克,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水产品已得到了较大发展,人均占有量得到了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是48.63公斤,是全球人均占有量的2.3倍以上。据。到2023年我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50.48千克,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三、需求端:需求呈稳中缓增态势销售模式带来新机遇

1、市场需求呈稳中缓增态势

我国不仅是最大的鱼类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海洋消费国,占全球总量的45%。水产品作为重要的食品来源,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和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国民身体健康,近年在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根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预计,到2026年,我国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将超过23千克,占全球总消费量的比重达36%左右。

我国不仅是最大的鱼类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海洋消费国,占全球总量的45%。水产品作为重要的食品来源,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和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国民身体健康,近年在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根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预计,到2026年,我国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将超过23千克,占全球总消费量的比重达36%左右。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懒人经济”“宅经济”盛行,人们越来越追求方便快捷的消费方式。国内水产品市场增长的同时,还呈现出追求便捷化、差异化、品质化的消费态势。此外,消费目的、消费形态呈进一步多元化发展态势,消费目的从有营养,开始向口味丰富型、健康食疗型转变,食用便利化、目标营养化、产品品牌化成消费方向。

2、销售模式带来新机遇

一直以来,我国消费者对鲜活农产品有着很高的要求,希望吃到的水产最好是鲜活的。水产品批发市场这一传统流通渠道,近年在电商、即时零售等模式兴起下,正在悄然推进转型升级、探索增值服务,并根据消费端需求延伸产业链,开展合作养殖和产品研发,开设自营门店,提供采购与配送业务等。

目前,电商平台、即时零售平台沉淀了海量水产消费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识别消费者偏好,再通过智能推荐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面对新消费趋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数字化运营对产销对接日益重要,通过数字化平台,能够更顺畅地将企业产品和消费市场对接起来,为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进出口贸易端: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水产品是全球公认的健康食物,在全球粮食和营养安全中发挥关键作用。2003年以来,我国水产品贸易迅速发展,水产品贸易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成为全球第一大水产品贸易国。水产品是我国农产品中最具出口竞争力的产品之一,与世界上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有水产贸易往来。数据显示,2003-2022年我国水产品贸易规模占世界水产贸易比重从5.6%提升至11.1%,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水产品贸易国、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作为传统优势出口产品,我国水产品贸易长期呈顺差。但进入2019年以来,由于出口增速放缓进口激增,我国水产品贸易顺差急剧下降。2017年跌破百亿美元,2019年仅19.6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73.4%。2020年虽小幅回升至34.8亿美元,但顺差减少的大趋势未得到根本改变。2022年我水产品贸易由2021年顺差39亿美元转为逆差6.8亿美元,这是我国水产品贸易首现逆差。2023年我国水产品进口额237.74亿美元,同比增长0.28%;出口额204.63亿美元,同比下降11.15%;贸易逆差33.1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扩大26.36亿美元。这一数据反应出,当前国内市场对进口水产品的需求在增大。

作为传统优势出口产品,我国水产品贸易长期呈顺差。但进入2019年以来,由于出口增速放缓进口激增,我国水产品贸易顺差急剧下降。2017年跌破百亿美元,2019年仅19.6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73.4%。2020年虽小幅回升至34.8亿美元,但顺差减少的大趋势未得到根本改变。2022年我水产品贸易由2021年顺差39亿美元转为逆差6.8亿美元,这是我国水产品贸易首现逆差。2023年我国水产品进口额237.74亿美元,同比增长0.28%;出口额204.63亿美元,同比下降11.15%;贸易逆差33.1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扩大26.36亿美元。这一数据反应出,当前国内市场对进口水产品的需求在增大。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蛋鸡养殖行业盈利先降后增 存栏量攀升 区域均衡化发展大型集团话语权增强

蛋鸡养殖行业盈利先降后增 存栏量攀升 区域均衡化发展大型集团话语权增强

鸡蛋良好的市场需求,激发了蛋鸡养殖方的养殖积极性,推动国内在产蛋鸡存栏量持续攀升。养殖成本下降,盈利逐步提升,是国内在产蛋鸡存栏量增多的另一重要原因。2024年以来,受饲料成本下跌影响,蛋鸡养殖成本持续走低,蛋鸡养殖盈利呈现先降后增的走势。

2025年07月05日
我国瓦楞纸产量及消费量稳步增长 行业进口替代及出口市场空间大

我国瓦楞纸产量及消费量稳步增长 行业进口替代及出口市场空间大

作为包装材料用的瓦楞纸,加工成纸箱后可代替其他包装材料,具有成本低、重量轻、运输方便、节约木材、以纸代塑,减少白色污染,多次循环等优点,近年来得到良好的发展。根据中国造纸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瓦楞纸产量为3145万吨,同比增长7.89%,2015-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92%。

2025年06月27日
智慧养殖行业:受政策及企业降本增效需求驱动 阿里云等凭借先进解决方案引领发展

智慧养殖行业:受政策及企业降本增效需求驱动 阿里云等凭借先进解决方案引领发展

在政策鼓励下,各地区积极推进养殖智慧化。如贵州赤水乌骨鸡智慧养殖项目是由赤水市农业农村局、赤水市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指导,贵州长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深圳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特色班和腾讯云共同发起的乌骨鸡养殖项目。该项目利用目标检测、追踪和行为识别等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使养殖基地的乌骨鸡出栏率提升了 30%,增产

2025年06月24日
小龙虾价格大跳水 几家欢喜几家愁 养殖户承压 下游加工及出口迎来亮点

小龙虾价格大跳水 几家欢喜几家愁 养殖户承压 下游加工及出口迎来亮点

目前小龙虾价格正在逐渐“亲民化”。一是近年来,各地小龙虾养殖技术日益成熟,湖北、江苏、安徽等传统主产区持续扩产,四川、江西等新兴产区也加速发展。2023年,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2950万亩、产量316.10万吨,已经成为淡水养殖第四大品类。

2025年06月20日
我国农业用水压力增大 节水灌溉行业关注度提升 区域化竞争特点突出

我国农业用水压力增大 节水灌溉行业关注度提升 区域化竞争特点突出

我国是农业大国,耕地灌溉面积持续增长,农业用水量庞大;但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较小,传统漫灌仍占近半耕地,农业用水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农业用水利用效率低下,叠加国内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我国农业用水压力不断增大,农业节水迫在眉睫。

2025年06月03日
我国苏氨酸供给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 行业贸易顺差扩大 企业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我国苏氨酸供给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 行业贸易顺差扩大 企业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苏氨酸是猪饲料的第二限制氨基酸和家禽饲料的第三限制氨基酸,需求深度绑定饲料工业发展。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大力推进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减豆粕不减效”技术路径为行业开辟新增量空间。目前,我国苏氨酸行业整体供给能力得到提升且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基本掌握了国际市场的定价话语权,并构建起全球领先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在2024年我国

2025年05月28日
我国高粱行业种植面临困境 产业升级成必然选择 白酒等下游加工需求增多

我国高粱行业种植面临困境 产业升级成必然选择 白酒等下游加工需求增多

高粱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和加工历史悠久。但由于高粱口感粗糙、涩味明显的缺点始终存在,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水稻和小麦逐渐取代高粱成为主粮,使得我国高粱种植面积持续萎缩,产量波动下降。高粱种植式微,面临生存困境,产业升级成市场必然选择,目前主要体现在机械化、规范化、提高附加值等方面。

2025年05月09日
我国甜菜行业:种子高度依赖进口 种植重心不断向新疆转移

我国甜菜行业:种子高度依赖进口 种植重心不断向新疆转移

近年来我国甜菜播种面积和产量波动明显,2024年出现“面积减产量增”的特殊现象。我国甜菜种植呈现显著的区域集中特征,新疆和内蒙古两大自治区共同构成核心产区,合计占全国播种面积和产量的80%以上。近年来其产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种植重心不断向新疆转移。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甜菜产业深陷“种子困局”,目前全国95%以上的甜菜

2025年05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