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物流无人机行业需求释放 政策推动渗透率提升 支线运输及快递企业争相布局

前言传统物流运输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物流运输需求,物流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劳动力缩减,人力成本提高,国内物流无人机市场需求快速释放。由于物流无人机面临技术难度大、制造成本高的挑战,市场渗透率仍然较低,但随着政策推动无人机物流配送示范应用不断深化,物流无人机市场渗透率有望不断提升。从细分市场看,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支线无人机运输需求逐渐旺盛,天域航通、山河华宇、郎星、白鲸航线等相关公司布局进展随之加快;随着快递行业竞争加剧,顺丰、京东等头部玩家开始由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与产业化延伸,无人机快递布局正不断推进。

物流压力增大叠加人力成本提升,我国物流无人机市场需求快速释放

随着电子商务和直播电商等业态兴起,国内物流运输需求保持稳步增长。 2013-202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由197.8万亿元增长至352.4万亿元。随着消费者对于配送时效性、精准度以及服务质量的要求愈发严格,传统的物流运输方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物流运输需求,物流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交通拥堵、人工成本、时效要求等问题,使得物流行业亟需创新技术的介入。物流无人机具备高效性、精准性等优势,成为解决上述物流行业痛点问题的关键突破口。

随着电子商务和直播电商等业态兴起,国内物流运输需求保持稳步增长。 2013-202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由197.8万亿元增长至352.4万亿元。随着消费者对于配送时效性、精准度以及服务质量的要求愈发严格,传统的物流运输方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物流运输需求,物流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交通拥堵、人工成本、时效要求等问题,使得物流行业亟需创新技术的介入。物流无人机具备高效性、精准性等优势,成为解决上述物流行业痛点问题的关键突破口。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此外,相较于传统运输方式,无人机在人工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特别是在配送短途货物时,成本节省更为明显。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劳动力缩减,人力成本提高,物流无人机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根据数据,2018-202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由2.5亿人增长至2.97亿元,65岁以上人口数量由1.7亿人增长至2.2亿人。

此外,相较于传统运输方式,无人机在人工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特别是在配送短途货物时,成本节省更为明显。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劳动力缩减,人力成本提高,物流无人机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根据数据,2018-202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由2.5亿人增长至2.97亿元,65岁以上人口数量由1.7亿人增长至2.2亿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19年我国物流无人机需求规模仅为0.01亿元,2023年我国物流无人机需求规模增至143.97亿元,2020-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04.6%。

2019年我国物流无人机需求规模仅为0.01亿元,2023年我国物流无人机需求规模增至143.97亿元,2020-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04.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政策推动物流无人机应用深化,市场渗透率有望不断提升

我国物流无人机行业发展快速,但由于其面临技术难度大、制造成本高的挑战,市场渗透率仍然较低。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物流无人机在民用无人机中占比18.8%。

我国物流无人机行业挑战

挑战

简介

技术

飞行安全

飞行安全是物流无人机应用的首要问题。如何确保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中的飞行稳定性,避免与其他飞行器或障碍物发生碰撞,是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

续航

尽管无人机在续航和载重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对于一些大宗货物的运输,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

成本

尽管物流无人机在长远来看能够节省运输成本,但在初期投入上仍然较高。如何降低无人机的制造成本,提高市场普及率,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政策推动无人机物流配送示范应用不断深化,物流无人机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根据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目标到2027年智能电动化无人机将在城市空运、物流配送领域实现商业应用,到2030年“干-支-末”无人机配送网络实现安全高效运行。政策推动构建量大面广的航空物流配送装备体系,快递物流细分领域的民用无人机有望进入高速发展期。预计2030年物流无人机占民用无人机的比重达23.8%。

《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物流无人机相关内容

序号 内容
1 到2027年,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在城市空运、物流配送、应急教援等领域实现商业应用。
2 到2027年示范应用成效明显,航空应急救援、物流配送实现规模化应用,城市空中交通实现商业运行,形成20个以上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示范,打造一批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基地,形成一批品牌产品
3 到2030年,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基本建立,支撑和保障“短途运输+电动垂直起降”客运网络,“干-支-末“无人机配送网络,满足工农作业需求的低空生产作业网络安全高效运行。
4 完善通航装备产品谱系,支持加快支线物流、末端配送无人机研制生产并投入运营。
5 深化航空物流配送示范应用。聚焦“干-支-木”物流配送需求、在长三角、粤港澳、川渝,内蒙古、陕西、新疆等重点地区、鼓助开展无人机械城际运输及末端配送应用示范,形成量大面广的航空物流配送装备体系,支持研究低空物流解决方案,探索智慧物流新模式,推动大型无人机支线物流连线组网,以及城市、乡村、山区、海岛等新兴场景无人机配送大规模应用落地,推动构建航空物流配送网络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支线无人机运输需求将逐渐旺盛,无人机快递布局不断推进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物流无人机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物流无人机可分为支线无人机运输、无人机快递、无人机救援和无人机仓库管理四类,目前支线无人机运输和无人机快递占据主导。

支线无人机运输主要用于辅助干线运输,可以解决周边城市与区域枢纽运输速度不足的痛点。支线无人机运输具有高效率、节省成本等显著优势,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支线无人机运输需求逐渐旺盛,天域航通、山河华宇、郎星、白鲸航线等相关公司布局进展随之加快。

支线无人机运输主要用于辅助干线运输,可以解决周边城市与区域枢纽运输速度不足的痛点。支线无人机运输具有高效率、节省成本等显著优势,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支线无人机运输需求逐渐旺盛,天域航通、山河华宇、郎星、白鲸航线等相关公司布局进展随之加快。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支线无人机运输布局情况

企业

无人机产品型号

首飞时间

产品性能

产品成就/进展

最大起飞重量

载货能力

最大航程

天域航通

HY100

2019

7.5

3.2

2200km

中国首个通过适航审定的大型无人机系统

山河华宇

SA750U

2024.08

7.5

3.2

2,200km

中国首台载重超3吨的大型无人运输机

郎星

AT200

2017.01

3.4

1.5

2,183km

全球首款吨位级货运无人机

白鲸航线

W5000

2022.10

10.8

5

2,600km

研发中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无人机快递则主要用于低空配送,可解决偏远地区配送困难的痛点。随着快递行业竞争加剧,头部玩家开始由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与产业化延伸,纷纷推进无人机快递布局。如2017年7月,顺丰宣布物流无人机得到有关部门的正式批复,成为国内首个拿到无人机物流合法飞行权的企业;2018年5月,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水陆两栖无人机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试飞成功;2018年6月,京东自主研发的第一架重型无人机--京东“京鸿”大型货运无人机在西安正式下线;2024年3月,中通快递与峰飞航空签订V2000CG大型eVTOL航空器购机协议,订单量为30架。

我国无人机快递布局情况

时间 布局情况
2016年4月 京东成立了一个新的项目小组,要在未来实现无人仓储、无人快递和无人机送货。无人机送货主要是解决农村物流成本高的问题,这是农村电商发展最大的障碍。
2017年7月 顺丰宣布物流无人机得到有关部门的正式批复,成为国内首个拿到无人机物流合法飞行权的企业。
2018年5月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水陆两栖无人机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试飞成功。据了解,此次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试飞的 U650 大型水陆两栖无入机系统是一套空中长航时无人机系统,机长6米,翼展12米,可在3500 米高度飞行。
2018年6月 京东拿到无人机空域批文,并在2018年6月18日,其自主研发的第一架重型无人机--京东“京鸿”大型货运无人机在西安正式下线。该无人机目标有效载重量达到1-5吨,飞行距离超过1000公里。
2019年3月 德邦快递正式启动无人机试运行,并成功完成首次试飞,德邦快递的无人机最大载重10公斤,可续航20分钟,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0m/s。同时还配有无人机调度管理平台,可实现扫码、绑定、自动投放、直播、自动返航等功能。
2020年8月 顺丰大型无人机 FH-98,是国内首次将大型无人机用于物流场景。FH-98同时具有起降距离短、巡航速度快等优势,可以轻松辐射区域枢纽至周边城市,大幅度提升支线物流效率。
2024年3月 中通快递与峰飞航空签订V2000CG大型eVTOL航空器购机协议,订单量为30架。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双轮驱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中国技术快速跟进 产品轻量化大势所趋

双轮驱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中国技术快速跟进 产品轻量化大势所趋

国内人形机器人技术快速跟进国际前沿。2023年,中国已累计申请6618件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成为申请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以有效发明专利计算,中国共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699件,仅次于日本的1743件,排名全球第二。从申请人所持有的有效技术专利数量来看,优必选科技已经在人形机器人的有效专利储

2025年11月07日
商用车强劲拉动我国多缸柴油机需求回暖 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商用车强劲拉动我国多缸柴油机需求回暖 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多缸柴油机凭借功率大、运行稳、噪音低等优势,长期占据我国柴油机市场八成以上份额,其需求与商用车市场走势高度同步。2025年1-9月多缸柴油机销量回升,需求回暖态势明显。近四年行业马太效应凸显,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CR4从2022年的43.86%逐步升至20251-9月的49.44%。同时,在“双碳”战略与环保政

2025年11月07日
技术突破开启工业无人机行业应用新篇章 市场呈地域集聚态势 一超多强格局凸显

技术突破开启工业无人机行业应用新篇章 市场呈地域集聚态势 一超多强格局凸显

工业级无人机行业迅猛发展。2019-2024年,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仅增长2倍,而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增长10倍。2021年以来,全球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占比已超过消费级无人机。从国内市场看,中国工业无人机已占据民用无人机主导地位,2023年占比超60%。

2025年11月06日
政策驱动与需求升级 我国孔加工刀具行业正向高附加值、高性能刀具转型

政策驱动与需求升级 我国孔加工刀具行业正向高附加值、高性能刀具转型

‌近年来,国家及行业协会密集出台《“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机械工业“十四五”发展纲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等政策文件,大力推动先进制造技术及工具设备创新发展。其中,《“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明确将高性能切削刀具列为重点突破领域,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政策组合拳,引导企业向高端化、智能

2025年11月06日
从“国之重器”到“商业蓝海” 我国载人深潜器行业市场机遇逐渐显露

从“国之重器”到“商业蓝海” 我国载人深潜器行业市场机遇逐渐显露

深海是国家综合实力与未来产业竞争的战略要地。而作为认知、掌控和开发深海的“国之重器”,载人深潜器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当前,在顶层设计的政策强力推动下,我国载人深潜器产业正迎来历史性拐点。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饲料机械行业短期承压 区域集聚效应愈发凸显

我国饲料机械行业短期承压 区域集聚效应愈发凸显

自2023年以来,我国饲料机械产品产值与营业收入持续下滑,2024年同比下降9.49%和10.53%,虽仍处下行区间,但增速较2023年有所放缓。值得关注的是,行业区域集聚特征愈发凸显:自2022年开始,江苏省的领先优势不断扩大,其饲料机械产值与营收的全国占比持续上升,2024 年已分别升至91.39%和 91.82%

2025年11月05日
三驾马车并驱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增长新潜能被激发 市场迎来新增长周期

三驾马车并驱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增长新潜能被激发 市场迎来新增长周期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消费市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典型的周期波动中不断进化。当前,在“双碳”目标与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引下,行业正经历着由国内投资驱动向“政策、技术、出口”三轮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巨大的升级潜力。

2025年11月03日
全球泳池机器人行业分析:百亿美元赛道迎智能化浪潮 无缆化或将引领未来

全球泳池机器人行业分析:百亿美元赛道迎智能化浪潮 无缆化或将引领未来

近年来,全球泳池机器人市场渗透率受多重驱动力而快速上升。尤其是,北美与欧洲作为全球私家泳池存量最大的地区,其设备更新需求构成了行业稳定的基本盘,越来越多消费者倾向于以智能、高效的新型机器人替代老旧的手动设备或初代产品。与此同时,伴随“懒人经济”与消费升级趋势的全球化渗透,尤其是新兴市场中产阶级的壮大,人们为提升生活品质

2025年11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