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物流无人机行业需求释放 政策推动渗透率提升 支线运输及快递企业争相布局

前言传统物流运输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物流运输需求,物流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劳动力缩减,人力成本提高,国内物流无人机市场需求快速释放。由于物流无人机面临技术难度大、制造成本高的挑战,市场渗透率仍然较低,但随着政策推动无人机物流配送示范应用不断深化,物流无人机市场渗透率有望不断提升。从细分市场看,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支线无人机运输需求逐渐旺盛,天域航通、山河华宇、郎星、白鲸航线等相关公司布局进展随之加快;随着快递行业竞争加剧,顺丰、京东等头部玩家开始由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与产业化延伸,无人机快递布局正不断推进。

物流压力增大叠加人力成本提升,我国物流无人机市场需求快速释放

随着电子商务和直播电商等业态兴起,国内物流运输需求保持稳步增长。 2013-202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由197.8万亿元增长至352.4万亿元。随着消费者对于配送时效性、精准度以及服务质量的要求愈发严格,传统的物流运输方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物流运输需求,物流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交通拥堵、人工成本、时效要求等问题,使得物流行业亟需创新技术的介入。物流无人机具备高效性、精准性等优势,成为解决上述物流行业痛点问题的关键突破口。

随着电子商务和直播电商等业态兴起,国内物流运输需求保持稳步增长。 2013-202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由197.8万亿元增长至352.4万亿元。随着消费者对于配送时效性、精准度以及服务质量的要求愈发严格,传统的物流运输方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物流运输需求,物流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交通拥堵、人工成本、时效要求等问题,使得物流行业亟需创新技术的介入。物流无人机具备高效性、精准性等优势,成为解决上述物流行业痛点问题的关键突破口。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此外,相较于传统运输方式,无人机在人工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特别是在配送短途货物时,成本节省更为明显。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劳动力缩减,人力成本提高,物流无人机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根据数据,2018-202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由2.5亿人增长至2.97亿元,65岁以上人口数量由1.7亿人增长至2.2亿人。

此外,相较于传统运输方式,无人机在人工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特别是在配送短途货物时,成本节省更为明显。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劳动力缩减,人力成本提高,物流无人机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根据数据,2018-202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由2.5亿人增长至2.97亿元,65岁以上人口数量由1.7亿人增长至2.2亿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19年我国物流无人机需求规模仅为0.01亿元,2023年我国物流无人机需求规模增至143.97亿元,2020-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04.6%。

2019年我国物流无人机需求规模仅为0.01亿元,2023年我国物流无人机需求规模增至143.97亿元,2020-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04.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政策推动物流无人机应用深化,市场渗透率有望不断提升

我国物流无人机行业发展快速,但由于其面临技术难度大、制造成本高的挑战,市场渗透率仍然较低。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物流无人机在民用无人机中占比18.8%。

我国物流无人机行业挑战

挑战

简介

技术

飞行安全

飞行安全是物流无人机应用的首要问题。如何确保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中的飞行稳定性,避免与其他飞行器或障碍物发生碰撞,是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

续航

尽管无人机在续航和载重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对于一些大宗货物的运输,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

成本

尽管物流无人机在长远来看能够节省运输成本,但在初期投入上仍然较高。如何降低无人机的制造成本,提高市场普及率,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政策推动无人机物流配送示范应用不断深化,物流无人机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根据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目标到2027年智能电动化无人机将在城市空运、物流配送领域实现商业应用,到2030年“干-支-末”无人机配送网络实现安全高效运行。政策推动构建量大面广的航空物流配送装备体系,快递物流细分领域的民用无人机有望进入高速发展期。预计2030年物流无人机占民用无人机的比重达23.8%。

《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物流无人机相关内容

序号 内容
1 到2027年,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在城市空运、物流配送、应急教援等领域实现商业应用。
2 到2027年示范应用成效明显,航空应急救援、物流配送实现规模化应用,城市空中交通实现商业运行,形成20个以上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示范,打造一批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基地,形成一批品牌产品
3 到2030年,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基本建立,支撑和保障“短途运输+电动垂直起降”客运网络,“干-支-末“无人机配送网络,满足工农作业需求的低空生产作业网络安全高效运行。
4 完善通航装备产品谱系,支持加快支线物流、末端配送无人机研制生产并投入运营。
5 深化航空物流配送示范应用。聚焦“干-支-木”物流配送需求、在长三角、粤港澳、川渝,内蒙古、陕西、新疆等重点地区、鼓助开展无人机械城际运输及末端配送应用示范,形成量大面广的航空物流配送装备体系,支持研究低空物流解决方案,探索智慧物流新模式,推动大型无人机支线物流连线组网,以及城市、乡村、山区、海岛等新兴场景无人机配送大规模应用落地,推动构建航空物流配送网络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支线无人机运输需求将逐渐旺盛,无人机快递布局不断推进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物流无人机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物流无人机可分为支线无人机运输、无人机快递、无人机救援和无人机仓库管理四类,目前支线无人机运输和无人机快递占据主导。

支线无人机运输主要用于辅助干线运输,可以解决周边城市与区域枢纽运输速度不足的痛点。支线无人机运输具有高效率、节省成本等显著优势,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支线无人机运输需求逐渐旺盛,天域航通、山河华宇、郎星、白鲸航线等相关公司布局进展随之加快。

支线无人机运输主要用于辅助干线运输,可以解决周边城市与区域枢纽运输速度不足的痛点。支线无人机运输具有高效率、节省成本等显著优势,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支线无人机运输需求逐渐旺盛,天域航通、山河华宇、郎星、白鲸航线等相关公司布局进展随之加快。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支线无人机运输布局情况

企业

无人机产品型号

首飞时间

产品性能

产品成就/进展

最大起飞重量

载货能力

最大航程

天域航通

HY100

2019

7.5

3.2

2200km

中国首个通过适航审定的大型无人机系统

山河华宇

SA750U

2024.08

7.5

3.2

2,200km

中国首台载重超3吨的大型无人运输机

郎星

AT200

2017.01

3.4

1.5

2,183km

全球首款吨位级货运无人机

白鲸航线

W5000

2022.10

10.8

5

2,600km

研发中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无人机快递则主要用于低空配送,可解决偏远地区配送困难的痛点。随着快递行业竞争加剧,头部玩家开始由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与产业化延伸,纷纷推进无人机快递布局。如2017年7月,顺丰宣布物流无人机得到有关部门的正式批复,成为国内首个拿到无人机物流合法飞行权的企业;2018年5月,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水陆两栖无人机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试飞成功;2018年6月,京东自主研发的第一架重型无人机--京东“京鸿”大型货运无人机在西安正式下线;2024年3月,中通快递与峰飞航空签订V2000CG大型eVTOL航空器购机协议,订单量为30架。

我国无人机快递布局情况

时间 布局情况
2016年4月 京东成立了一个新的项目小组,要在未来实现无人仓储、无人快递和无人机送货。无人机送货主要是解决农村物流成本高的问题,这是农村电商发展最大的障碍。
2017年7月 顺丰宣布物流无人机得到有关部门的正式批复,成为国内首个拿到无人机物流合法飞行权的企业。
2018年5月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水陆两栖无人机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试飞成功。据了解,此次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试飞的 U650 大型水陆两栖无入机系统是一套空中长航时无人机系统,机长6米,翼展12米,可在3500 米高度飞行。
2018年6月 京东拿到无人机空域批文,并在2018年6月18日,其自主研发的第一架重型无人机--京东“京鸿”大型货运无人机在西安正式下线。该无人机目标有效载重量达到1-5吨,飞行距离超过1000公里。
2019年3月 德邦快递正式启动无人机试运行,并成功完成首次试飞,德邦快递的无人机最大载重10公斤,可续航20分钟,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0m/s。同时还配有无人机调度管理平台,可实现扫码、绑定、自动投放、直播、自动返航等功能。
2020年8月 顺丰大型无人机 FH-98,是国内首次将大型无人机用于物流场景。FH-98同时具有起降距离短、巡航速度快等优势,可以轻松辐射区域枢纽至周边城市,大幅度提升支线物流效率。
2024年3月 中通快递与峰飞航空签订V2000CG大型eVTOL航空器购机协议,订单量为30架。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养老供需矛盾加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我国护理机器人行业规模将达百亿级

养老供需矛盾加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我国护理机器人行业规模将达百亿级

护理机器人是专为老年人、残障人士或需长期护理者设计的服务型机器人。国内持续加深的老龄化和负向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导致养老护理供给不平衡。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达3.1亿人,占比达22%。2024年国内出生率为6.77‰,死亡率为7.76‰。同时,国内养老护理从业人员数量较少,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或

2025年08月18日
全球实验室自动化行业:中国快速成长 多领域融合成关注热点 相关企业持续受益

全球实验室自动化行业:中国快速成长 多领域融合成关注热点 相关企业持续受益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高效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全球实验室自动化行业快速发展。2024年全球实验室自动化市场规模达98.39亿美元,同比增长 7.59%。预计2029 年全球实验室自动化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38.55 亿美元, 2024-2029年CAGR为 7.09%。

2025年08月12日
我国全封活塞压缩机产量全球占比提升 行业加速向高效节能方向转型

我国全封活塞压缩机产量全球占比提升 行业加速向高效节能方向转型

我国凭借完善的产业链配套、规模化生产优势及持续的技术创新,进一步巩固了全球全封活塞压缩机生产第一大国地位。2024年,我国全封活塞压缩机产量达2.95亿台,同比增长14.34%,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同时,其产量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提升至87.02%,较2023年提高2.15个百分点。

2025年08月11日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行业:国产化有望加速 上游“最强大脑”自主可控需求迫切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行业:国产化有望加速 上游“最强大脑”自主可控需求迫切

五轴数控机床为当前工业母机领域较高技术水平。机床被誉为“工业母机”,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石,直接关联着制造业的竞争力及国家工业实力。当前伴随着制造业的持续转型与升级,市场对高精度的机床需求日益增长,此外复杂化及定制化趋势日益加强,这一变化也将加速机床的更新换代进程。而五轴联动技术代表着当前机床技术的巅峰,是处理复杂曲面加工

2025年08月07日
我国协作机器人行业:国产厂商市占率已超九成 产业链正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我国协作机器人行业:国产厂商市占率已超九成 产业链正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协作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的新兴细分赛道。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逐渐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企业对自动化生产设备的需求日益旺盛,协作机器人作为一种灵活、安全、易用的自动化设备,受到了众多企业的青睐。例如在3C电子行业,由于产品更新换代快、生产工艺复杂,企业需要能够快速适应生产线变化的自动化设备,协作机器人正好满足了这一需

2025年08月06日
我国生活用纸智能设备行业分析:更新换代需求明显 下游市场增长空间大

我国生活用纸智能设备行业分析:更新换代需求明显 下游市场增长空间大

当前,由于价值高昂(欧克科技5.6M幅宽全自动抽纸折叠机价格为2300万元),有70%的中小厂商仍以较落后的半自动化设备为主,较少使用智能设备,且生产线较老旧。随着我国劳动力减少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为国内生活用纸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同时,智能设备更加高速、高效、绿色化,在国家产业政策节能、降耗、减少污染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水下机器人产业化提速 海洋油气开发带来需求增量 市场格局仍较分散

我国水下机器人产业化提速 海洋油气开发带来需求增量 市场格局仍较分散

自1953年美国研制出首艘无人有缆遥控潜水器以来,各国均开始积极研制水下机器人。相比之下,我国水下机器人行业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0世纪末,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推动技术进步,我国在此期间引进技术并开展自主研发。21世纪以来,在政策支持下,我国水下机器人取得显著突破,成功研制出“蛟龙”号、“潜龙”系列等先进设备

2025年08月01日
全球空气源热泵产销双降 亚洲主导地位强化 中国梯队竞争显现

全球空气源热泵产销双降 亚洲主导地位强化 中国梯队竞争显现

进入2024年后,全球空气源热泵行业经历显著的结构性调整,生产量和销售量双双下滑。与此同时,全球空气源热泵行业呈现“亚洲主导地位强化、欧洲市场收缩、北美逆势增长”的鲜明特征。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空气源热泵生产国,2023年产量占比超过50%。2024年,行业呈现明显颓势,销售规模同比下滑7.7%。此外,我国空气能热泵市场

2025年07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