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牛肉酱行业:上游牛肉价格持续走低缓解成本压力 下游线上渠道将成新增长点

牛肉酱是复合调味料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我国牛肉供给处于不断增加的态势,存栏数、出栏数、产量均在不断增长,为我国牛肉酱提供了稳定的供应;另外其价格持续走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牛肉酱企业的成本压力。当前我国包括牛肉酱在内的酱类产品市场饱和度较低,未来市场增长前景广阔,其中老牌企业凭借其多年积累的市场声誉和良好的产品口碑,占据着先发优势。此外线上火锅新餐饮零售业态高速发展将推动牛肉酱市场快速扩容,而线上销售渠道将逐渐成为新兴增长点。

一、产业链图解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牛肉酱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牛肉酱是一种以牛肉为主的调味品,是复合调味料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链覆盖广泛,从原材料供应到最终消费者,各环节紧密相连,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具体来看:牛肉酱产业链上游主要涉及原材料供应,包括牛肉、调味品、包装材料等;其中牛肉的供应稳定性、成本控制以及质量保障对中游以及下游的发展影响较大。中游主要涉及牛肉酱的生产、加工和产品研发,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下游则为销售渠道,主要包括B端餐饮和C端消费者市场;其中近年随着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线上销售渠道逐渐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牛肉酱是一种以牛肉为主的调味品,是复合调味料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链覆盖广泛,从原材料供应到最终消费者,各环节紧密相连,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具体来看:牛肉酱产业链上游主要涉及原材料供应,包括牛肉、调味品、包装材料等;其中牛肉的供应稳定性、成本控制以及质量保障对中游以及下游的发展影响较大。中游主要涉及牛肉酱的生产、加工和产品研发,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下游则为销售渠道,主要包括B端餐饮和C端消费者市场;其中近年随着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线上销售渠道逐渐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二、上游端:牛肉供应量充足,价格受廉价进口牛肉冲击等因素影响屡创新低

牛肉酱的上游主要涉及原材料供应,包括牛肉、调味品、包装材料等。其中牛肉的供应稳定性、成本控制以及质量保障对中游以及下游的发展影响较大。尤其牛肉的价格是决定牛肉酱产品成本和定价的关键因素。

生产方面:近几年我国牛肉供给处于不断增加的态势,存栏数、出栏数、产量均在不断增长,这为我国牛肉酱提供了稳定的供应。根据数据,2018-2023年我国牛存栏量由6618.4万头增长至10509万头,牛出栏量由4397万头增长至5023万头,牛肉产量由644万吨增长至753万吨。

<strong>生产方面:</strong>近几年我国牛肉供给处于不断增加的态势,存栏数、出栏数、产量均在不断增长,这为我国牛肉酱提供了稳定的供应。根据数据,2018-2023年我国牛存栏量由6618.4万头增长至10509万头,牛出栏量由4397万头增长至5023万头,牛肉产量由644万吨增长至753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饲料市场信息网,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饲料市场信息网,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价格方面:进入2023年以来,我国肉牛价格开始走低。尤其是进入2024年,肉牛价格屡创五年内新低。有数据显示, 2024年6月,我国肉牛价格为67.13元/公斤,与19年价格接近了。截至2024年7月第三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牛肉平均价格为68.6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2%,同比下跌15.4%,已连续23周下跌。这一数据表明,牛肉价格的走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牛肉酱企业的成本压力。

<strong>价格方面:</strong>进入2023年以来,我国肉牛价格开始走低。尤其是进入2024年,肉牛价格屡创五年内新低。有数据显示, 2024年6月,我国肉牛价格为67.13元/公斤,与19年价格接近了。截至2024年7月第三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牛肉平均价格为68.6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2%,同比下跌15.4%,已连续23周下跌。这一数据表明,牛肉价格的走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牛肉酱企业的成本压力。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分析,造成近两年我国牛肉一路走低的主要因素,一是产量在不断扩张的同时需求方却在疲软。例如2023年牛肉产量达到历史新高753万吨,同比增长4.8%。而消费量1026万吨,同比增长3.9%,低于2020-2022年年均增长5.6%水平。二是由于海外养牛成本较低,进口牛肉价格比国内牛肉价格更有优势,随着牛肉进口量的快速增长,廉价进口牛肉对国内市场牛肉价格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根据海关总署和全国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的数据显示,2018年1月-2024年8月,国内牛肉批发价的平均价格为69.7元/千克,而进口冻牛肉的平均价格为37.5元/千克,进口鲜冷去骨牛肉的平均价格为68.3元/千克。

根据分析,造成近两年我国牛肉一路走低的主要因素,一是产量在不断扩张的同时需求方却在疲软,是供需段的结构性因素。例如2023年牛肉产量达到历史新高753万吨,同比增长4.8%。而消费量1026万吨,同比增长3.9%,低于2020-2022年年均增长5.6%水平。二是由于海外养牛成本较低,进口牛肉价格比国内牛肉价格更有优势,随着牛肉进口量的快速增长,廉价进口牛肉对国内市场牛肉价格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根据海关总署和全国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的数据显示,2018年1月-2024年8月,国内牛肉批发价的平均价格为69.7元/千克,而进口冻牛肉的平均价格为37.5元/千克,进口鲜冷去骨牛肉的平均价格为68.3元/千克。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二、中游端:市场饱和度较低,市场增长前景广阔,老牌企业占据先发优势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饮食品质和口味的追求,牛肉酱逐渐成为许多家庭的常用调味品,需求不断增长。目前在便捷食品和调味品市场的不断扩展中,牛肉酱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市场规模也在稳步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牛肉酱产量约为14.3万吨,同比增长13.49%;销量约为13.2万吨,同比增长10.92%;市场规模约为64.2亿元,同比增长14.17%。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饮食品质和口味的追求,牛肉酱逐渐成为许多家庭的常用调味品,需求不断增长。目前在便捷食品和调味品市场的不断扩展中,牛肉酱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市场规模也在稳步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牛肉酱产量约为14.3万吨,同比增长13.49%;销量约为13.2万吨,同比增长10.92%;市场规模约为64.2亿元,同比增长14.17%。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在我国复合调味品行业中,包括牛肉酱在内的酱类产品收入占比仍较低,不足10%,未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有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百强调味品企业收入合计为1363.8亿元。其中酱类收入94.5亿元,占比6.9%,占据复合调味品市场第四位。可见当前我国包括牛肉酱在内的酱类产品市场饱和度较低,未来市场增长前景广阔。

目前在我国复合调味品行业中,包括牛肉酱在内的酱类产品收入占比仍较低,不足10%,未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有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百强调味品企业收入合计为1363.8亿元。其中酱类收入94.5亿元,占比6.9%,占据复合调味品市场第四位。可见当前我国包括牛肉酱在内的酱类产品市场饱和度较低,未来市场增长前景广阔。

数据来源:中国调味品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由于牛肉酱生产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且市场前景明朗,近年大量的中小企业涌入该行业,使得行业竞争逐渐激烈。现阶段我国牛肉酱行业企业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传统食品生产老牌企业,以海天味业、老干妈、仲景食品等为代表,此类企业成立时间较早,规模体量较大,产品SKU门类齐全,历经多年品牌积淀,产品知名度高;二是新锐线上牛肉酱品牌,以虎邦、吉香居、饭扫光、川娃子等为代表,此类企业规模体量较小,产品SKU门类较少。

由于消费者在选择牛肉酱时倾向于选择熟悉且信任的品牌,这使得老牌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例如海天、仲景、吉香居等进入行业较早,凭借其多年积累的市场声誉和良好的产品口碑,目前已建立起相对较高的品牌护城河,位于市场第一梯队。以海天味业为例,公司在调味品行业保持龙头领先地位,年产销量均超过400万吨,名列行业第一。

由于消费者在选择牛肉酱时倾向于选择熟悉且信任的品牌,这使得老牌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例如海天、仲景、吉香居等进入行业较早,凭借其多年积累的市场声誉和良好的产品口碑,目前已建立起相对较高的品牌护城河,位于市场第一梯队。以海天味业为例,公司在调味品行业保持龙头领先地位,年产销量均超过400万吨,名列行业第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三、下游端:火锅外卖等新餐饮零售业态高速发展推动牛肉酱市场快速扩容 线上销售渠道逐渐成为新兴增长点

牛肉酱下游消费领域主要包括餐饮、个人家庭消费、食品及加工等。其中餐饮消费占比高达64%,其次为个人及家庭消费,占比约为35%。可见目前餐饮是我国牛肉酱主要消费领域。

牛肉酱下游消费领域主要包括餐饮、个人家庭消费、食品及加工等。其中餐饮消费占比高达64%,其次为个人及家庭消费,占比约为35%。可见目前餐饮是我国牛肉酱主要消费领域。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预计线上火锅等新餐饮零售业态的高速发展将推动牛肉酱市场快速扩容。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我国火锅外卖订单增速显著,火锅外卖交易额同比增速均40%以上。而牛肉酱作为火锅品类的重要复合调味料,线上外卖渠道的高速增长有望持续推动对牛肉酱的采购需求。

与此同时,随着电商平台网络购物的普及,线上销售渠道迅速兴起,通过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线上零售渠道便捷购买物美价廉的牛肉酱调味品的消费者越来越多。2024年一季度调味品行业线上零售额达49亿元,同比增长10.1%,市场规模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其中在复合调味品各细分品类中,拌饭酱品类增长最快,增速高达162%。牛肉酱作为拌饭酱的核心品类之一,线上零售市场规模有望在未来实现快速增长。

目前消费者使用网上商城购买调味品的意愿已超越传统线下商超渠道,成为调味品分销最重要的销售渠道。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消费者通过线上渠道购买调味品占比为67.9%,高于超市连锁商超传统分销渠道(63.7%)。(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适老食品行业供给侧严重不足 政策利好+企业布局下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国适老食品行业供给侧严重不足 政策利好+企业布局下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目前国内市面上的专业适老食品占比不足5%。适老食品上游主要包括食品原料、食品辅料、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等原材料,其中食品原料价格呈现显著品类差异,薯类、叶菜类等基础蔬菜从产地到销地存在明显价格加成,而百合等特殊食材则出现价格倒挂现象。

2025年10月24日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燕窝,自古以来位列“八珍”之首,曾是宫廷御膳的专属珍品,承载着千年滋补文化的厚重底蕴。不过,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浪潮,这一传统奢侈品正悄然褪去“贵族光环”,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成为日常滋养的标配。这一演变既受消费需求驱动,也依赖产业升级与标准化建设的支撑。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受供需两侧协力推动,我国运动饮料行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2019-2024年,其市场规模从345亿元增至5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66%,增速高于功能饮料行业整体及能量饮料细分赛道。当前市场品牌百花齐放,行业集中度虽呈上升趋势,但与美日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差距。其中,外星人表现亮眼、后来居上,2024 年以22.7%的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