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碳纤维设备行业现状: 碳纤维需求爆发将带动设备端发展 国产替代趋势明显

一、工艺装备是碳纤维产品稳定性的核心内容之一,成本占比较高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碳纤维设备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碳纤维是由有机纤维在1000℃以上裂解碳化形成的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纤维,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征,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

工艺装备是碳纤维产品稳定性的核心内容之一。碳纤维制备流程中涉及的主要设备包括括放纱架、预氧化炉组、低温碳化炉、高温碳化炉、表面处理浴池、上浆浴池、干燥机、卷绕机、废气处理系统、废气系统管道以及厂房内界定的设备管道;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中涉及的主要设备包括缠绕设备、拉挤设备、特殊成型模具等。

碳纤维生产线设备价值高,能耗大,因此相应成本占比高,达18.2%,仅次于能源(34%)和原材料(19.2%)。

碳纤维生产线设备价值高,能耗大,因此相应成本占比高,达18.2%,仅次于能源(34%)和原材料(19.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碳纤维需求爆发将带动设备端发展

碳纤维呈黑色,其在力学性能上具有优异的比强度和比模量,导电能力超高、质量轻、抗腐蚀、耐磨损、耐高温性能优异,惰性环境下在2000℃能保持强度不发生明显变化。与其他无机纤维相比,碳纤维在非氧化的条件下以及温度低于400℃的有氧条件下表现出最好的综合性能。

碳纤维主要优点

优点 主要内容
质量轻 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战略性新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密度与镁和铍基本相当,不到钢的 1/4,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结构件材料可使结构质量减轻 30%-40%。
高强度、高模量 碳纤维的比强度比钢及铝合金高;模量也高于其他结构材料。
膨胀系数小 大多数碳纤维在室温下的热膨胀系数为负数,在 200-400℃时为 0,在小于 1,000℃时仅为 1.5×10-6/K,不易因工作温度高而膨胀变形。
耐化学腐蚀性好 碳纤维纯碳含量高,而碳又是最稳定的化学元素之一,导致其在酸、碱环境中表现均十分稳定,可制成各类化学防腐制品。
抗疲劳能力强 碳纤维结构稳定,据高分子网统计,其复合材料经应力疲劳数百万次循环 试验后,强度保留率仍有 60%,而钢材为 40%,铝材为 30%,玻璃钢则只有 20%-25%。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中国碳纤维需求量稳步上升。碳纤维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叶片、体育休闲、压力容器、碳/碳复合材料、交通建设等领域,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物资。2015-2023年中国碳纤维需求量从16789吨增加至69075吨,复合增长率为19.34%。

中国碳纤维需求量稳步上升。碳纤维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叶片、体育休闲、压力容器、碳/碳复合材料、交通建设等领域,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物资。2015-2023年中国碳纤维需求量从16789吨增加至69075吨,复合增长率为19.3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已成为全球碳纤维消费大国。2021年、2022年、2023年中国碳纤维需求量占全球碳纤维需求量的比重分别为53%、55%、60%,均为全球第一。碳纤维需求爆发将带动设备端发展。

我国已成为全球碳纤维消费大国。2021年、2022年、2023年中国碳纤维需求量占全球碳纤维需求量的比重分别为53%、55%、60%,均为全球第一。碳纤维需求爆发将带动设备端发展。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政策利好,碳纤维设备国产替代趋势明显

原丝到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用到的设备较多,主要有:原丝设备(聚合釜、喷丝板等)、纺丝设备(碳纤纺丝机、蒸气牵伸机、水洗机等)、预氧化设备(预氧化炉、前期驱动装置)、碳化炉(分为低温和高温碳化炉,与之配套的是非接触式迷宫密封装置、加热系统、废气排出和处理系统以及牵伸装置)、石墨化炉等。整体来看,原丝生产设备目前国产化程度低,碳纤维生产设备部分厂商仍然使用进口设备。

碳纤维主要优点

优点

主要内容

质量轻

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战略性新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密度与镁和铍基本相当,不到钢的 1/4,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结构件材料可使结构质量减轻 30%-40%

高强度、高模量

碳纤维的比强度比钢及铝合金高;模量也高于其他结构材料。

膨胀系数小

大多数碳纤维在室温下的热膨胀系数为负数,在 200-400℃时为 0,在小于 1,000℃时仅为 1.5×10-6/K,不易因工作温度高而膨胀变形。

耐化学腐蚀性好

碳纤维纯碳含量高,而碳又是最稳定的化学元素之一,导致其在酸、碱环境中表现均十分稳定,可制成各类化学防腐制品。

抗疲劳能力强

碳纤维结构稳定,据高分子网统计,其复合材料经应力疲劳数百万次循环 试验后,强度保留率仍有 60%,而钢材为 40%,铝材为 30%,玻璃钢则只有 20%-25%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碳纤维产业是国家鼓励的基础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更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多项产业政策,支持碳纤维产业的发展,为碳纤维产业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碳纤维及碳纤维设备国产替代趋势明显。

碳纤维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发布时间 主要内容及影响
2022年4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消费〔2022〕43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提升高性能纤维生产应用水平。提高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的生产与应用水平,提升高性能纤维质量一致性和批次稳定性。进一步扩大高性能纤维在航空航天、风力和光伏发电、海洋工程、环境保护、安全防护、土工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应用。关注高性能纤维关键技术突破和高效低成本生产。
2021年9月 《“十四五”纺织机械行业发展指导性意见》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 重点发展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性能纤维生产成套装备,绳网、纤维复合材料成型装备。
2021年6月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推动建设国家级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创新中心,构建高性能纤维行业创新体系。加强高性能纤维高效低成本化生产技术研发,提高已实现工程化、产业化的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技术成熟度和产品稳定性。加快研发更高性能碳纤维等关键制备技术。
2021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专栏4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加强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应用。
2020年9月 《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 聚焦重点产业投资领域,加快新材料产业强弱项。围绕保障大飞机、微电子制造、深海采矿等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在光刻胶、高纯靶材、高温合金、高性能纤维材料、高强高导耐热材料、耐腐蚀材料、大尺寸硅片、电子封装材料等领域实现突破。
2019年11月 《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 将高性能碳纤维(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工、风电装备、压力容器)、高性能碳纤维预浸料(航空航天)、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风电叶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风电叶片)、高性能碳纤维增强陶瓷基摩擦材料(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机械)列入关键战略材料。
2019年10月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9号) 国家发改委 将“高性能纤维及制品的开发、生产、应用”列为鼓励类项目。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3年中国碳纤维总需求为69075吨,进口量为16075吨,国产碳纤维供应量为53000吨,占比76.7%,同比增长17.8%。

2023年中国碳纤维总需求为69075吨,进口量为16075吨,国产碳纤维供应量为53000吨,占比76.7%,同比增长17.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碳纤维主要设备已实现国产化供应,国产设备在性能、配置、工艺、交期和价格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和竞争优势。

碳纤维设备行业竞争格局

生产设备

国外厂商

国内厂商

竞争格局

预氧化炉制造商

美国 Despatch、美国 Litzler、美国 Harper、德国艾森曼、日本 KYK

精工科技、顶立科技、上海依江等

均已实现国产替代,国产设备在性能、配置、工艺、交期和价格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精工科技系国内唯一一家具备千吨级碳纤维整线装备交付能力的厂商

碳化炉制造商

美国 Harper、美国 Litzler、德国艾森曼、日本 KYK、德国音斯楚特等

精工科技、富瑞达、顶立科技、上海依江等

表面处理设备制造商

意大利 MAE

精工科技、江苏港鹰等

焚烧炉制造商

德国艾森曼、德国杜尔等

精工科技、恩国环保等

/松丝机制造商

日本爱机、德国萨姆、日本神津、英国 Texkimp

精工科技、常州苏泰、广州赛奥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保持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为3.61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受益于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光伏串焊机市场规模实现高速扩容。数据显示,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7.5亿元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45.32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7.33%,行业成长势头显著。展望未来,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仍具备充足的发展空间,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两大核心维度:

2025年09月12日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当前,我国真空泵下游已形成结构多元、分布广泛的应用体系,覆盖半导体、光伏、锂离子电池、制药、食品、精密制造、化工、面板等众多领域。这些领域共同推动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下文将重点围绕半导体、光伏和锂离子电池三大战略新兴领域展开分析。

2025年09月11日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是目前唯一可对标抽水蓄能的长时储能技术,具有规模大、成本低、寿命长、清洁无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然而,受关键技术瓶颈、系统效率及初始投资较高等因素制约,我国压缩空气储能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实际装机规模较小。

2025年09月10日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近年来,我国移动机器人销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但销售额增速自2022年起逐步放缓,主要因技术进步与规模化生产推动成本下降。与此同时,该市场凭借广阔前景持续吸引资本关注,2025年上半年发生融资事件28起,金额超31亿元。目前,国产移动机器人已占据绝对主导,2023年国产化率超90%。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起,行业马太

2025年09月10日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我国行星减速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国产厂商在技术积淀与产品经验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中高端市场长期由国际品牌主导。2022年,日本新宝、德国威腾斯坦、德国纽卡特占据国内行星减速器市场份额前三名,三者合计占比超过40%。这些企业尤其在高端应用领域展现出明显优势,其在传动精度、长期运行下的精度保持性、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表现

2025年09月09日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在政府规划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冷库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使得冷库总量不断增长。截至2024年,我国冷库总量为2.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6%,新增库容2491万立方米。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冷库总容量为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12%。

2025年09月09日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近年来,我国水利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完成投资规模屡创新高,为水泵行业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达1089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11996亿元;2024年完成投资13529亿元,新开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41项,实施水利项目达46967个。

2025年09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