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相关定义及产业链图解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RV减速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显示,RV 减速器是精密减速器的一种。根据 GB/T 34897-2017《滚动轴承工业机器人 RV 减速器用精密轴承》的定义,RV 减速器是由一个行星减速机的前级和一个摆线针轮减速机的后级组成,传动比大,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自锁功能的传动机械。相比较谐波减速器,RV 减速器具有高精度(齿隙1 角分以下)、高刚性、高耐久性、高输出密度(高力矩且紧凑)、减速比范围大和低振动等一系列优点,但技术要求更高、生产工艺和装配难度更大、国产化率更低。
以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情况为例,较谐波减速器与RV减速器具体对比如下: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传动原理和减速结构 | 由第一级渐开线行星传动和第二级摆线行星传动组成的减速装置,采用至少两根偏心轴连接二级减速机构,针齿壳和摆线轮由实体的铸件、钢件进行配合传动。 | 利用柔性元件可控的弹性变形传递运动和动力,主要由柔轮、刚轮、波发生器三个核心零部件组成,结构简单紧凑,耗材、体积及重量相对 RV 减速器较低。 |
性能特征 | 大体积、高负载能力(容许力矩负载可达 28,000N•m)、高刚度;但同时产品使用相对复杂的过定位结构,制造工艺和成本控制难度更大。 | 小体积、低负载(容许力矩负载在1,500N•m 以内);但关键齿轮为柔性元件,在反复高速变形下性能逐渐下降,产品承载力和寿命都有限。 |
承载及寿命 | 产品能够实现更高的产品转矩和抗冲击能力,扭转倾覆刚度、疲劳强度更大,精度寿命也更长,运动精度高。 | 柔性齿轮传动,疲劳寿命较低,抗扭能力弱。 |
适用关节 | 更适合应用于机器人基座、腰部、大臂等大转矩、重负载关节。 | 一般用于小臂、腕部及手部等轻负载位置。 |
实际使用情况 | 20kg 以上基本使用 RV 减速器;6kg20kg,RV 和谐波减速器搭配使用。 | 负载 6kg 以下,基本用谐波减速器。 |
主要终端应用领域 | 汽车、光伏、焊接、折弯、喷涂、码垛、金属加工、运输、港口码头等行业为代表的中重负载机器人领域。 | 3C 电子、半导体、食品、注塑、模具、医疗等行业为代表的需要轻负载机器人领域。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RV减速器行业产业链上游为钢材、铝材、轴承、加工及检测设备、刀具及工装夹具等。其中轴承、毛坯件、钢材上游主要为钢铁行业,市场供应充足,基本处于完全市场竞争状态,产品质量、供给状况均能满足行业需求。
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是机器人、新能源设备、工程机械、高端机床、智能交通、电子设备等高端领域。RV 减速器作为多种高精密装备不可或缺的重要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高端制造领域,其产品质量、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直接决定着主机的性能,其行业规模和发展趋势亦受到下游行业市场需求的带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二、RV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其发展为 RV 减速器行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空间与重要驱动力量
RV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零部件。当下工业机器人作为全球产业竞争焦点和我国产业升级动力,其快速发展为 RV 减速器行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空间和重要驱动力量。一方面,RV 减速器作为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不断增长的工业机器人需求为其提供持续发展动力,另一方面,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寿命一般为 8-10 年,期间减速器作为传动、承重部件,磨损不可避免,其使用寿命通常在两年左右,存量市场的更换亦是需求方向之一。因此,当前保有的工业机器人维修保养需要大量的减速器替换,亦构成 RV 减速器的市场空间。
工业机器人,也被称为产业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定位控制、可重复编程的、多功能的、多自由度的操作机,主要用于代替人工从事柔性生产环节,如搬运材料、零件或操持工具,以完成各种作业。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全球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共同挑战。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机器人产业迎来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期。机器人在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保障国家安全、守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世界主要发达工业国家均将机器人作为抢占科技产业竞争的前沿和焦点,加紧谋划布局。
我国也不例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加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美好生活新图景,迫切需要新兴产业和技术的强力支撑。机器人作为新兴技术的重要载体和现代产业的关键装备,其生产的高效性、稳定性、精准性逐渐被广泛认可,正在引领产业数字化发展、智能化升级,不断孕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自“十三五”以来,通过持续创新、深化应用,我国机器人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产业规模迅速增长。到目前我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已具备从上游核心零部件到中游本体制造再到下游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自主生产能力,并逐渐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生产及消费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规上工业机器人产量55.64万台(万套),同比增长14.2%;销量约30万台(万套)。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GGII,观研天下整理
未来RV 减速器市场将长期向好。除了机器人领域外,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也是 RV减速器的重要应用领域。随着技术进步及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逐步提高,RV 减速器有望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应用在更多领域,下游需求进一步多元化。同时,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与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带动,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升高,下游多个领域在经济增长和产业投资推动下发展前景可期,未来 RV 减速器的市场需求和行业规模长期趋势向好。
三、得益于下游行业快速发展,我国RV减速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得益于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我国RV减速器市场供需规模不断增长。以工业机器人领域为例:受益于工业机器人需求释放,包括 RV 减速器在内的工业机器人减速器需求增长迅速。根据 GGII 数据,2021-2024 年度我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总需求量从 93.11万台增长至 136.60 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3.63%,其中增量需求从 82.41万台增长至 115.45 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1.89%。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机器换人将受益其中,减速器作为推动我国工业自动化进程、助力产业升级和智能制造的核心零部件,长期发展趋势向好。
数据来源:GGII,观研天下整理
四、国产品牌崛起,国产化替代进程正在加快
一直以来,由于市场起步较晚,我国RV减速器被国外企业(特别是日本的纳博特斯克)垄断,而这也严重制约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有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RV 减速器市场上,日本的纳博特斯克仍占据着53%的市场份额。可见我国RV减速器对外依赖度仍较高。在此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RV减速器行业发展,相关企业也在不断加大研发。
近年来,受益于下游需求释放和应用领域拓展,以及产业政策支持、政产学研用协同联动,我国工业机器人研发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首要目标,以双环传动为代表的国内优秀 RV 减速器制造商,凭借持续提升的技术研发能力,取得了关键技术突破,产品逐渐被下游行业客户认可,打破了国际品牌的技术和产品垄断,产品性能与国外领先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随着国内技术实力的不断提升,RV减速器的国产化替代进程正在加快。
但值得注意的是,本土RV减速器品牌主要服务于本土机器人品牌的中低端和中低负载产品系列,未来替代空间广阔。目前国产 RV 减速器部分产品与进口产品在精度寿命、稳定性及一致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且普遍存在种类单一、尺寸型号较少等问题,未来仍需加大投入,继续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开发升级不同系列和型号的产品。总体来说,行业整体的发展需要国产品牌进一步提高研发设计能力和制造工艺水平,提升自身产品性能档次和丰富性,在市场开拓的过程中逐步取得下游客户的信赖,以国产 RV 减速器的性能、可靠性、价格和本土化服务优势获取市场优势。
目前,主流国际品牌仍在全球 RV 减速器行业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销售价格较高,且售后维修保养费用高,此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机器人生产商的发展。随着《“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产业鼓励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智能关键基础零部件制造业已成为国家科技突破的重要产业。
未来,随着我国在相关理论研究、制造、检测设备研制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在材料、关键零件精密加工工艺、整机装配工艺等诸多环节和相关核心技术上逐步积累技术经验,国内自主品牌产品将被更多下游客户认可。
五、行业高度集中,市场呈“一超多强”竞争态势
当前我国RV减速器市场竞争格局呈现高度集中且外资主导的特点,前五家企业占据近八成市场份额,其中日本纳博特斯克凭借技术优势占据显著领先地位,而国内头部企业如欢动科技、飞马传动等通过技术突破和产能扩张逐步缩小差距,形成“一超多强”的竞争态势。有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RV减速器市场上,纳博特斯克市占率53%;其次是双环传动,市场份额为14%,是我国本土龙头企业。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