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石墨烯逐渐形成较完整产业链 长远看新能源产业将为行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1.政策利好石墨烯行业发展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²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其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被誉为“新材料之王”,也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石墨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为了推动石墨烯研发和应用,培育发展石墨烯行业,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中国制造2025》《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等一系列利好政策。

我国石墨烯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15年5月 国务院 中国制造2025 高度关注颠覆性新材料对传统材料的影响,做好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生物基材料等战略前沿材料提前布局和研制。
2015年1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 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推进石墨烯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创新。一要突破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共性关键技术。二要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三要搭建产业发展服务平台。
2020年8月 国务院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重点发展第三代半导体、金属铼等前沿材料产业,培育发展石墨烯产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典型应用。
2022年8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等4部门 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 实施前沿材料前瞻布局行动,积极培育石墨烯材料、量子材料、智能材料等前沿新材料,进一步提升高端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强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家重大工程的支撑作用。加强石墨烯、超导材料、智能仿生材料、液态金属等前沿新材料的质量性能研发。
2022年11月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等18部门 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 实施新材料标准领航行动和计量测试能力提升工程,提升稀土、石墨烯、特种合金、精细陶瓷、液态金属等质量性能,加快先进半导体材料和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标准研制,加强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攻关和设备研发。
2023年8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  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支持骨干企业加快布局建设先进陶瓷、人工晶体、矿物功能材料、石墨烯及改性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项目。
2023年10月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 聚焦新能源、稀土新材料、煤基新材料、石墨烯、氢能、生物制药、生物育种、草业等优势领域,布局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
2023年1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 将石墨烯材料纳入鼓励类目录。对鼓励类投资项目,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进行审批、核准或备案;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信贷支持。对鼓励类投资项目的其他优惠政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023年12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 石墨烯散热材料、涂布法制备石墨烯电热膜、石墨烯导热复合材料、石墨烯改性发泡材料、石黑烯改性润滑材料、石黑防爆电伴热材料6种石黑材料入选前沿新材料。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石墨烯行业逐渐形成较为完整产业链,市场规模不断扩容

我国石墨烯行业发展较晚,2009年,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名誉院长冯冠平引进国外团队成立石墨烯材料生产企业,开启了我国石墨烯产业化之路;在利好政策和技术进步推动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石墨烯行业发展取得了飞快的进步,在石墨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据悉,目前我国石墨烯相关专利数量超过9万多件,约占全球总量的70%以上,是全球石墨烯第一大技术来源国。

同时,我国石墨烯行业逐渐形成较为完整产业链,基本上覆盖了从上游原材料和生产设备到石墨烯制造,再到下游应用的全环节。具体来看,其上游包括石墨矿资源、含碳气体和化学气相沉积设备(CVD)等原材料及设备;中游为石墨烯生产和制造,按照产品形态,其主要可以分为石墨烯薄膜和石墨烯粉体等;下游为应用领域,目前其已在新能源、涂料、大健康、热管理等领域得到应用。另外,在政策和市场需求等因素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石墨烯市场规模不断扩容,由2017年的70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335亿元。然而,目前我国石墨烯行业仍面临着制备技术不成熟、生产成本较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导致下游应用开发不足,且还没有得到大规模量产和商业应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石墨烯粉体产能达到2.5万吨,但产能利用率仅为7%左右;石墨烯薄膜产能达到540万平方米左右,但产能利用率也仅为0.23%,整体产量仍然较低。

当前,我国初步构建起以石墨烯原材料研发、生产、应用为主体的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设备,包括石墨矿资源和化学气相沉积设备(CVD)等;中游为石墨烯生产和制造,按照产品形态,其主要可以分为石墨烯薄膜和石墨烯粉体等;下游为应用领域,目前其已在新能源、涂料、大健康、热管理等领域得到应用。同时,在政策和市场需求等因素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石墨烯市场规模不断扩容,由2017年的70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335亿元。然而,目前我国石墨烯行业仍面临着制备技术不成熟、生产成本较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导致下游应用开发不足,且还没有得到大规模量产和商业应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石墨烯粉体产能达到2.5万吨,但产能利用率仅为7%左右;石墨烯薄膜产能达到540万平方米左右,但产能利用率也仅为0.23%,整体产量仍然较低。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国内石墨烯市场呈现梯队化竞争格局

石墨烯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着大批企业入局该赛道,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我国现存石墨烯相关存续/在业的企业数量超过9万家。按整体实力来看,目前我国石墨烯市场竞争格局呈现三个梯队。位于第一梯队的企业有贝特瑞、方大碳素、碳元科技、沃特新材料等,这类企业资本实力强劲,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已经拥有较为完整的石墨烯生产线;位于第二梯队的企业包括常州第六元素、二维碳素、宁波墨西、吉仓纳米等,这类企业进入行业较早,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位于第三梯队的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规模总体偏小,整体竞争力相对偏弱。

石墨烯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着大批企业入局该赛道,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我国现存石墨烯相关存续/在业的企业数量超过9万家。按整体实力来看,目前我国石墨烯市场竞争格局呈现三个梯队。位于第一梯队的企业有贝特瑞、方大碳素、碳元科技、沃特新材料等,这类企业资本实力强劲,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已经拥有较为完整的石墨烯生产线;位于第二梯队的企业包括常州第六元素、二维碳素、宁波墨西、吉仓纳米等,这类企业进入行业较早,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位于第三梯队的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规模总体偏小,整体竞争力相对偏弱。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石墨烯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从长远来看,石墨烯未来发展前景仍然广阔。一方面,由于石墨烯具有极高的导电、导热性能等优良特性,将逐渐受到新能源汽车、储能、光伏等新能源领域的青睐,可以应用于超级电容、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和太阳能电池等。从2021年的数据来看,新能源是石墨烯下游最大需求市场,占比超过50%。随着“双碳”战略目标推进和能源结构调整,我国新能源产业将长期向好发展,为石墨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石墨烯是目前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坚硬、导热性及导电性最好的纳米材料,在材料学、微纳加工、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复合材料、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随着石墨烯制备水平和应用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石墨烯的下游应用将会逐步扩大,能够应用在更多的下游产品和领域中,进而促进石墨烯行业进一步发展。

从长远来看,石墨烯未来发展前景仍然广阔。一方面,由于石墨烯具有极高的导电、导热性能等优良特性,将逐渐受到新能源汽车、储能、光伏等新能源领域的青睐,可以应用于超级电容、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和太阳能电池等。从2021年的数据来看,新能源是石墨烯下游最大需求市场,占比超过50%。随着“双碳”战略目标推进和能源结构调整,我国新能源产业将长期向好发展,为石墨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石墨烯是目前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坚硬、导热性及导电性最好的纳米材料,在材料学、微纳加工、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复合材料、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随着石墨烯制备水平和应用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石墨烯的下游应用将会逐步扩大,能够应用在更多的下游产品和领域中,进而促进石墨烯行业进一步发展。

数据来源:石墨烯联盟CGIA、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金属基复合材料市场快速增长 行业将持续朝高性能化、结构功能一体化发展

我国金属基复合材料市场快速增长 行业将持续朝高性能化、结构功能一体化发展

金属基复合材料是金属复合材料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占比26%以上。金属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性质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按结构特点可分为金属基复合材料和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其中金属基复合材料包括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后者又包括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和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

2025年07月03日
我国预焙阳极已实现自给自足 产能产量低位增长 行业正迎来重要出海机遇

我国预焙阳极已实现自给自足 产能产量低位增长 行业正迎来重要出海机遇

近年来我国预焙阳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呈现低位增长态势。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预焙阳极行业不仅实现自给自足,更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重要出口国。从贸易数据来看,2019-2024年间,我国预焙阳极进口量始终保持在0.45万吨以下的微量水平;与此同时,出口量、净出口量呈现整体上升态势。此外,我国预焙阳极行业正迎来重要出海

2025年07月01日
食品消费升级助BOPA薄膜行业扩容 海外老旧产能退出下国产迎出海机遇

食品消费升级助BOPA薄膜行业扩容 海外老旧产能退出下国产迎出海机遇

BOPA薄膜是食品保鲜、保香的理想材料,2020年食品领域对BOPA薄膜的需求占比高达70%。随着市场对包装美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具有哑光、朦胧美或高透明度反映内物光泽的包装逐渐受到青睐;同时,健康饮食和少量多餐的消费趋势也推动了易分装、便携的小包装需求激增,进而扩大了BOPA薄膜的市场空间。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B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矿山服务行业:市场将向头部倾斜 企业出海寻新机 技术成竞争焦点

我国矿山服务行业:市场将向头部倾斜 企业出海寻新机 技术成竞争焦点

近年来,随着工业转型升级,关键矿产需求快速增长,带动矿山服务需求增多。2023年,我国采矿运营管理和矿山工程建设市场容量约为854.98亿元,其中采矿运营管理业务市场容量约为767.60亿元,占比90%;矿山工程建设业务市场容量约为87.38亿元,占比10%。

2025年06月29日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需求趋稳、产能渐过剩 中镍高电压竞争力提高 高镍产量占比下降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需求趋稳、产能渐过剩 中镍高电压竞争力提高 高镍产量占比下降

三元正极材料需求趋于稳定,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维持低位。随着镍含量的增加,三元正极材料比容量也逐渐增加,但镍含量的增加也会带来三元材料的循环性能下降,热稳定性减弱。近年来我国高镍三元产量占比呈下降趋势,中镍高电压则凭借性价比与安全性优势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进口量快速上升 黑猫股份为龙头企业

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进口量快速上升 黑猫股份为龙头企业

近年来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一方面,我国低端炭黑同质化竞争严重,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另一方面,高端炭黑产品供给不足,仍需要依赖进口补充。虽然行业保持净出口,但进口量从2020年的8.7万吨快速上升至2024年的29.97万吨,年均增速高达36.24%。

2025年06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