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天价刺客”消失 我国雪糕行业或回归平价时代 需求错位竞争成关键

1、雪糕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雪糕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雪糕是一种以饮用水、乳和(或)乳制品、蛋制品、水果制品、豆制品、食糖、食用植物油等的一种或多种为原辅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或)食品营养强化剂,经混合、灭菌、均质、冷却、成型、冻结等工艺制成的冷冻饮品。与冰淇淋相比,雪糕的含水量更高,硬度也更高,口感上相对较为硬实。

2、雪糕市场高速扩容,吸引多家企业选择掘金赛道

数据显示,我国雪糕市场量价齐升,2015-2021年市场规模由不足900亿元增长至1600亿元,6年间累计上涨超90%,位居全球第一,其主要顾客群年龄集中在13-29岁,且消费场景已经从单纯的消暑解渴,向社交分享、文化共鸣、居家零食等方向转变;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480亿元。同时,在庞大市场规模吸引下,多家企业也掘金冰淇淋赛道。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2022年雪糕企业注册量数量下降后,2023年触底反弹,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数量仅差了约600家。

数据显示,我国雪糕市场量价齐升,2015-2021年市场规模由不足900亿元增长至1600亿元,6年间累计上涨超90%,位居全球第一,其主要顾客群年龄集中在13-29岁,且消费场景已经从单纯的消暑解渴,向社交分享、文化共鸣、居家零食等方向转变;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480亿元。同时,在庞大市场规模吸引下,多家企业也掘金冰淇淋赛道。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2022年雪糕企业注册量数量下降后,2023年触底反弹,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数量仅差了约600家。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传统雪糕企业扩大产能,多家跨界企业“搅局”

面对新进入企业的竞争威胁,多家传统雪糕企业也不断加大对雪糕行业产能投入。例如,2023年蒙牛投资15亿元用于扩充冰淇淋产能,建设了8条先进的冰淇淋生产线以及冷链物流仓储高标冷库。

近期外资雪糕企业在中国扩产信息

时间

企业

投产扩能信息

2024

明治

20244月,中国明治糖果食品工业(上海)有限公司内的新冰淇淋生产基地开始运营,国内冰淇淋业务的产能增加了约一倍

2024

联合利华

和路雪江苏太仓的生产基地在2024年投产

2022

玛氏

2022年年底,在中国广州开发区投入5亿元的第一家冰淇淋工厂永和工厂完工投产

2022

联合利华

在广州从化的全品类生产基地开始动工,预计冰淇淋工厂将在2025年建成,将支持梦龙、可爱多等核心品牌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越来越多跨界企业进行“搅局”,试图在这个低门槛、高毛利的领域分得一杯羹。例如,我国乳业头部企业飞鹤选择躬身入局,2023年推出多款雪糕产品,深入雪糕市场,在2023年2月在抖音发布一款预包装冰淇淋产品——鹤之臻冰棍。

近几年跨界推出雪糕的部分品牌

时间

品牌

信息

2024

奥利奥

奥利奥授权雀巢在中国大陆市场生产和销售奧利奥冰淇淋

2024

飞鹤

飞鹤推出包括糯米糍、牛乳奶砖、棍状雪糕、厚切、巧克力风味雪糕在内的多款雪糕产品

2024

青岛啤酒

啤咔冰啤酒冰淇淋在青岛啤酒时尚文旅各业态全面铺市,还将布局全国商超卖场、连锁便利等全渠道零售业态

2024

榴芒一刻

榴芒一刻推出包括猫山王冰淇淋(杯装)、猫山王冰淇淋棒(支装)、榴莲雪糍三种主流产品类型

2024

脆香米

小熊棒棒冰淇淋从2月开始登陆罗森便利店、Ole'等渠道

2023

海天

宣布将在快闪店中推出酱油冰淇淋,限量一万份

2023

m&m's

推出巧克力味和牛乳味冰淇淋

2023

五粮液

推出冰淇淋产品

2022

茅台

牵手蒙牛推出含茅台酒的冰淇淋,分类型有59元和66元两个价格。随后牵手中街推出小巧支冰淇淋

2022

费列罗

宣布达成收购美国冰淇淋制造商WellsEnterprises的协议

2022

恒顺

推出“酱油芝士”、“香醋”和“黄酒”味雪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随着雪糕市场竞争者不断增加,行业格局也发生巨大改变。例如,高价品牌中街1946在几年间历经沉浮,面临着边缘化的问题;2024年初,因“消费升级”而兴起的高价冰淇淋基本全面退场,取而代之的是徐某某、玛琪摩尔等便宜大碗的量贩式雪糕品牌,以及因哈尔滨爆火而活跃起来的东北雪糕品牌(如德华、东北大板等品牌推出的一串葡萄、一亩瓜田等新品在社交媒体上疯狂刷屏)。

4、雪糕刺客价格骨折,平价雪糕成市场主流

2024年5月,钟薛高创始人林盛表示:“我就是卖红薯也要把债还上!”。与之相对应的是,今年钟薛高存在感大幅降低降低,多家商超便利店冰柜里都不见钟薛高的踪影。

其实整体从市场来看,之前高价的茅台冰淇淋也面临“临期降价”局面。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出现茅台冰淇淋临期10元一盒、买一送一等促销活动,而之前的茅台冰激凌价格为66元一盒;伊利高端雪糕品牌“须尽欢”新品由最初的每支18元调整至10元左右。

种种情况显露出高价雪糕销量似乎不乐观。那曾经高不可攀的“雪糕刺客们”向平价市场低头了吗?有资深零售分析师杨宇分析称,以钟薛高为代表的高价雪糕已经逐渐不受消费者欢迎,可能是雪糕市场回归常态化和健康化的一个标志。近几年,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品质和口感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价格适中、品质优良的雪糕品牌青睐程度上升。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受访消费者中超六成消费者对雪糕高定价的态度是认为其溢价太高,营销成本堆起来的,只有18%的受访消费者认为物有所值,物料成本确实高。另外,根据数据显示,在“2023年中国消费者购买单支冰淇淋或雪糕的可接受价格”调查中,中国消费者对冰淇淋单价的接受度普遍在3-15元(不含15元)之间。同时,在2024年,雪糕新品单支价格与2023年相比明显回落。具体来看,线下零售价在10-20元区间的雪糕新品占比大幅减少,成为“消费降级”的“重灾区”。并且,多数新品的价格下沉至3-10元区间,而在0-3元区间内的雪糕数量占比小幅增加。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受访消费者中超六成消费者对雪糕高定价的态度是认为其溢价太高,营销成本堆起来的,只有18%的受访消费者认为物有所值,物料成本确实高。另外,根据数据显示,在“2023年中国消费者购买单支冰淇淋或雪糕的可接受价格”调查中,中国消费者对冰淇淋单价的接受度普遍在3-15元(不含15元)之间。同时,在2024年,雪糕新品单支价格与2023年相比明显回落。具体来看,线下零售价在10-20元区间的雪糕新品占比大幅减少,成为“消费降级”的“重灾区”。并且,多数新品的价格下沉至3-10元区间,而在0-3元区间内的雪糕数量占比小幅增加。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有业内人士表示:5元以下雪糕回归主流的原因首先是愿意消费高端雪糕的群体在减少,其次是因为现在雪糕赛道品类、品牌非常多,同质化严重,同时由于去年到今年不少企业库存压货较多,今年清理库存对市场的价格影响也很大。

5、2024年战争早已打响,雪糕行业未来该何去何从?

在目前市场环境中,我国雪糕行业品种多样化和丰富性不断增加,这也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压力。因此,对于不少陷入苦战的品牌们该如何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呢?雪糕行业在渠道与营销方面又呈现出怎样的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1雪糕茶饮化、便携化,也在追求性价比。随着“减脂”、“减糖”等趋势风行下,高热量、低营养的雪糕产品已无法满足人们健康低糖的生活方式,这就使得行业向着多样化、高价端化与健康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在口味方面,水果口味的雪糕种类增多,如艾冰客的小艾粉椰椰子冰淇淋号称添加了20%,钟薛高的粉红椰椰雪糕则宣传粉椰子水添加量大于50%。此外,茶口味的冰淇淋也在与日俱增,明治今年推出的抹茶白玉雪糕就在其中添加了白玉麻薯。

2多家品牌开始推出便携装雪糕产品。在产品规格方面,虽然65g-90g规格的新品仍然是主流,但65g以下的小包装新品占比也达到13%。例如,和路雪旗下品牌千层雪就在今年推出香草可可慕斯口味的迷你千层雪。

3)雪糕行业正加速其在线化的进程。数据显示,2024年4月份抖音电商冰淇淋GMV增长了174%,领跑食品饮料赛道,展示出强劲的销售增长潜力。2024年5月,通过抖音平台进行直播或自播售卖冰淇淋的品牌数量更是翻了一番,许多新切入冰品赛道的品牌以期分享平台带来的红利,也开始通过抖音平台的直播或短视频销售其雪糕产品,如认养一头牛开始在抖音平台直播售卖A2鲜牛乳冰淇淋。

4雪糕行业应用场景拓宽,各大品牌玩法多样。在寺庙经济大火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从“玄学”寻找生活出路,多家雪糕品牌也嗅出商机,推出各种玄学联名产品。例如,须尽欢的上上签新春限定包装、德华新品“有好柿”、艾冰客的“好柿连连”等,同时明治、伊利、可米酷等品牌在2024年重新玩起“现代玄学”MBTI。

综上所述,我国雪糕行业将进入全维度竞争阶段,市场仍然迎来一轮又一轮残酷的“新陈代谢”。在这一过程中,品牌要想长久永存,需要通过推出健康概念产品、差异化定位、优化成本结构、强化线上渠道、小包装与多规格策略,所以成为六边形战士并找准需求错位竞争变得至关重要。(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燕窝,自古以来位列“八珍”之首,曾是宫廷御膳的专属珍品,承载着千年滋补文化的厚重底蕴。不过,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浪潮,这一传统奢侈品正悄然褪去“贵族光环”,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成为日常滋养的标配。这一演变既受消费需求驱动,也依赖产业升级与标准化建设的支撑。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受供需两侧协力推动,我国运动饮料行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2019-2024年,其市场规模从345亿元增至5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66%,增速高于功能饮料行业整体及能量饮料细分赛道。当前市场品牌百花齐放,行业集中度虽呈上升趋势,但与美日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差距。其中,外星人表现亮眼、后来居上,2024 年以22.7%的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