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充电桩SiC器件行业分析:下游需求旺盛 国内外厂商积极搭载相关产品

1、SiC器件耐高压、高频特性适配直流快充桩需求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充电桩SiC器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要满足新能源汽车快充需求,直流快充桩电压需要提升到800-1000V,所用功率器件耐压必须提高到1200V以上,适合应用碳化硅。同时,使用碳化硅器件还可降低拓扑复杂度,减少驱动配套电路数量与功率器件用量,从而降低充电桩体积及系统成本。此外,对于运营商而言,应用SiC器件还可以减少开关损耗,提升转换效率,提高营业利润。

SiC器件特征及适配性

<strong>SiC</strong><strong>器件</strong><strong>特征及适配性</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充电桩保有量、市场规模快速上升,为充电桩SiC器件行业奠定良好需求基础

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完整的充电桩主要包括充电系统、监控系统、计量计费系统等。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推动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全国充电桩数量高速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充电桩累计数量达到521万台,同比增长99.1%,2023年充电桩累计数量将达到958.4万台。

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完整的充电桩主要包括充电系统、监控系统、计量计费系统等。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推动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全国充电桩数量高速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充电桩累计数量达到521万台,同比增长99.1%,2023年充电桩累计数量将达到958.4万台。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政策和市场双重驱动下,充电桩行业迎来加速发展,市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为充电桩SiC器件行业奠定良好需求基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充电桩市场规模为372亿元,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77亿元。

在政策和市场双重驱动下,充电桩行业迎来加速发展,市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为充电桩SiC器件行业奠定良好需求基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充电桩市场规模为372亿元,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77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充电模块功率提升,国内外厂商积极布局搭载碳化硅产品

因此,随着充电桩保有量及新能源汽车高压快充需求增加,再加上国家积极推进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充电模块功率提升,国内外厂商积极布局搭载碳化硅产品。例如,南方电网、巨湾技研、FreeWire、Rhombus等厂商均已发布碳化硅技术为核心的充电桩项目,据中关村天河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创新联盟介绍,采用碳化硅充电模块的功率可以达到60kW以上,而采用IGBT单管的设计仅达到15-30kW水平。

充电桩SiC器件应用进展

厂商/项目

产品

SiC应用情况

欧陆通

充电模块

采用SiC技术的75KW液冷超充电源模块,宽电压输出200-1000V、宽电压输入260Vac-530V,可实现半载97%,满载96.5%的高效率

优优绿能

充电模块

已推出40kW60kWSiC液冷充电模块产品,其中40KWSiC模块最高转换效率可达97%

盛弘股份

充电模块

SiCMOS50kW充电模块,最高效率超过97%,支持最大133.3A电流稳定输出,支持50-1000V超宽电压输出范围

钛芯电子

充电模块

SiCtron™功率器件的应用,可以将充电桩充电效率提高到96%。以160KW充电桩为例,使用碳化硅器件其体积重量可降低30%,充电时间可缩短50%,约30分钟可以完成一台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南方电网

充电桩

采用SiC技术,其充电桩充电峰值效率达96%,充电场站能耗下降11%,平均20个桩可节省2.5万度电/

巨湾技研

充电桩

采用碳化硅充电桩技术,项目总体规划产能为8Gwh/年,具备为12万辆新能源汽车实现配套的能力。项目预计2023年三季度试产,2025年全面建成

威胜

充电桩

威胜联手三安通过研究碳化硅有序充电模块,打造了碳化硅充电桩,项目已完成试点。以120kW充电桩为例,普通充电桩充电效率为93%,占地面积为0.4m,碳化硅充电桩充电效率可达97%,占地面积减少至0.3m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各大车企高压平台布局情况

车企

发布时间

布局形式

峰值电压

峰值功率峰值电流

续航表现

保时捷

2019

车型/充电桩

800V

350kW

/

15分钟充电至80%

特斯拉

2019

车型/充电桩

400V

250kW

/

5分钟续航120公里

现代

2020

平台

800V

/

/

14分钟充电至80%

比亚迪

2021

平台

800V

/

/

5分钟续航150公里

吉利

2021

平台/车型

400V/800V

/

/

30分钟充电至80%

极狐

2021

车型/充电桩

800V

180kW

/

10分钟续航196公里

长安

2021

平台

800V

300kW

/

10分钟续航200公里

极氪

2021

车型/充电桩

800V

360kW

/

5分钟续航120公里

长城

2021

车型

800V

400kW

600A

10分钟续航401公里

广汽埃安

2021

车型/充电桩

1000V

480kW

600A

5分钟续航120公里

东风岚图

2021

车型/充电桩

800V

360kW

600A

10分钟续航401公里

小鹏

2021

车型/充电桩

800V

480kW

670A

5分钟续航200公里

理想

预计2023

平台

800V

/

/

/

蔚来

预计2023

平台

800

/

/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2025年全球充电桩SiC器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达70亿美元

假设汽车留存率随时间推移而下降,国内公用车桩比下降,直流桩占比逐年提升,海外公用车桩比逐年下降,直流桩占比与中国保持一致,SiC二极管渗透率匀速提升,SiC模块渗透率加速提升,SiC二极管价格保持稳定,SiC模块每千瓦价值量将逐年提升,直至全面替代,预测2025年全球充电桩SiC器件市场规模有望达74亿元,2022-2025年CAGR高达330%。

2021-2025年全球充电桩SiC器件市场规模预测

类别

2021

2022

2023E

2024E

2025E

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万辆)

650

1009

1373

1868

2542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万辆)

352

689

893

1157

1500

汽车留存率

88%

79%

89%

85%

82%

国内新能源车保有量(万辆)

784

1310

2061

2917

3881

国内公用充电桩保有量(万台)

115

180

290

423

579

其中:直流桩保有量(万台)

47

76

125

186

261

国内公用车桩比

6.8

7.3

7.1

6.9

6.7

直流桩占比

41%

42%

43%

44%

45%

国内新增公用充电桩(万台)

34

65

111

133

157

其中:直流桩新增量(万台)

16

29

49

61

75

海外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万辆)

764

926

1306

1826

2533

海外公用充电桩保有量(万台)

63

88

131

192

281

其中:直流桩保有量(万台)

26

37

56

85

127

海外公用车桩比

12.0

10.5

10

9.5

9

海外新增公用充电桩(万台)

18

25

42

62

89

其中:直流桩新增量(万台)

9

11

19

28

42

全球新增直流桩(万台)

25

40

68

90

117

直流桩平均功率(千瓦)

138

144

159

174

189

全球直流桩总功率(百万千瓦)

34

58

107

156

220

SiC二极管渗透率

17%

20%

30%

50%

70%

SiC模块渗透率

0%

0.5%

1%

10%

20%

SiC二极管价值量(元/千瓦)

5

5

5

5

5

SiC模块价值量(元/千瓦)

110

120

130

140

150

全球充电桩SiC器件市场规模预测(亿元)

0.4

0.9

3.0

25.7

73.8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六维力传感器行业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 内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我国六维力传感器行业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 内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六维力传感器最开始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现已拓展至工业自动化、汽车、医疗、电子、人形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其中,工业自动化为我国六维力传感器下游最大应用市场;人形机器人有望为行业带来广阔新兴增量需求。当前我国六维力传感器行业尚处发展初期,整体市场规模较小。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百亿元。此

2025年04月30日
中国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测试机占主导 高端设备国产化进程待推进

中国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测试机占主导 高端设备国产化进程待推进

随AI、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和物联网等领域的持续增长,全球半导体行业迎来全面复苏,打开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空间。得益于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工业化以及下游消费电子市场空间广阔,中国成为全球模拟IC市场的主导者,快速产生对半导体测试设备的庞大需求。近年来,我国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规模高增,增长速度快于全球。目前,国内半导体测试设备

2025年04月27日
我国半导体测试机行业分析:SOC测试机市场规模大 华峰测控新品进展顺利

我国半导体测试机行业分析:SOC测试机市场规模大 华峰测控新品进展顺利

受益于下游汽车电子、微处理器、逻辑芯片、通信芯片等领域发展,我国半导体测试机市场规模快速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半导体测试机行业市场规模达113.6亿元,其中SOC测试机市场规模为71.5亿美元,存储测试机市场规模为18.3亿元,模拟测试机市场规模为16.2亿元;预计2025年半导体测试机市场规模将达到12

2025年04月25日
应用拓展打开全球SoC芯片行业空间 数字SoC为主流 多因驱动下亚太市场极具活力

应用拓展打开全球SoC芯片行业空间 数字SoC为主流 多因驱动下亚太市场极具活力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复杂计算需求,SoC芯片正不断扩展应用领域,涵盖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物联网设备等,逐步打开全球市场空间,预计2025-2030年全球SoC芯片市场规模CAGR达8%。SoC芯片分为数字 SoC芯片、模拟 SoC芯片、混合信号 SoC芯片,其中数字 SoC是智能手机、计算机和其他数字设备的核心组件,其市

2025年04月24日
我国柔直换流阀行业分析:政策支持、特高压与海风柔直快速渗透 市场有望爆发

我国柔直换流阀行业分析:政策支持、特高压与海风柔直快速渗透 市场有望爆发

近几年,政策积极推广柔直技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柔直换流阀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中要求,要加快可再生能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柔性直流输电等先进技术迭代。两网均规划加强对于柔直的研究和应用,如2025年1月,

2025年04月24日
关税反制政策落地 我国模拟芯片行业或将迎来新变局 未来厂商该如何布局?

关税反制政策落地 我国模拟芯片行业或将迎来新变局 未来厂商该如何布局?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模拟芯片消费市场,2023年市场规模已经超过3000亿元,但由于市场下行周期及国际巨头价格战愈演愈烈,头部模拟芯片企业业绩承压。然而美国于2025年4月2日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我国已对关税政策进行反制,国产模拟芯片行业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同时,我国模拟芯片行业应该积极拓宽应用领域、挖掘下游需求潜

2025年04月23日
风电轴承保持器行业:终端需求高增+大兆瓦风机占比提升 2025年市场规模将破30亿

风电轴承保持器行业:终端需求高增+大兆瓦风机占比提升 2025年市场规模将破30亿

2023年开始受益于风力发电经济性凸显等因素影响,国内风电招标回暖,装机容量重新回归上涨态势。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风机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61.3GW,较2023年同比上升18.26%。在2014-2024年期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4%。

2025年04月23日
eVTOL电机行业:后装市场前景广阔 新势力进入下竞争加剧 材料与散热为技术演进核心

eVTOL电机行业:后装市场前景广阔 新势力进入下竞争加剧 材料与散热为技术演进核心

电机是eVTOL电动化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单项成本最高。eVTOL的蓬勃发展,为电机市场带来增量。预计2030 年eVTOL 电机前装市场规模约 131 亿元,后装市场约 392 亿元。无刷直流电机可充分满足 eVTOL 各飞行阶段的动力需求,是eVTOL电机市场主流。

2025年04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