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秸秆行业:供需端均保持不错态势 肥料化应用市场规模最大

一、行业相关定义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

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秸秆也是一种粗饲料。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30%-40%),并含有木质素等。木质素纤维素虽不能为猪、鸡所利用,但却能被反刍动物牛、羊等牲畜吸收和利用。

二、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我国秸秆行业规模总体平稳增长,行业供需端都保持不错的态势,价值量的增加也为秸秆行业的规模扩大提供了一定的贡献,未来有望驱动秸秆行业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我国秸秆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9.66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供应情况

在世界范围内,秸秆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以各种形式得到了充分利用。在发达国家,通过科技进步与创新,秸秆除了被粉碎还田作为有机肥,还被开发成秸秆饲料、秸秆发电、秸秆建材等,形成了一个工业与农业衔接的循环经济圈。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秸秆理论资源量及可收集资源量巨大,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2022年,我国秸秆理论资源量达到9.77亿吨,实际可收集资源量约为7.37亿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需求情况

基于良好的发展基础及受政策利好,秸秆综合利用正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近年来国内秸秆综合利用量及综合利用率呈现增长趋势。2022年,我国秸秆综合利用量为6.62亿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2年,我国秸秆行业综合利用率约为89.82%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1、肥料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秸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秸秆在土里属于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指由动植物的残骸、秸秆、粪便等经过微生物分解或发酵后所形成的肥料。秸秆是指在收后留下的秸秆,其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有效成分。 经过处理,秸秆可以转化为有机肥料,并应用于土壤补充营养,增加肥力。

秸秆的肥料化利用有多种方法,包括简单的焚烧、压缩成饲料、发酵成有机肥等。其中,焚烧是一种不可取的处理方法,因为它会释放出有害气体和大量的碳排放。而将秸秆压缩成饲料,则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但是效果有限。因此,将秸秆发酵成有机肥是更为可行的办法。 秸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可以为土壤提供大量的有机质和养分,从而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强土壤水分保持能力。

2022年,秸秆肥料化市场规模约为1054.2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饲料化

秸秆在畜牧养殖户眼中是宝贝。秸秆饲料,主要是指以甜高粱、玉米、芦苇、棉花等秸秆粉碎加工而成的纤维饲料,是反刍动物的主要饲料。农作物秸秆粗纤维含量高,难以被动物消化吸收,可利用养分少,适口性差,在饲料分类学上归为粗饲料。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紧密结合、相互缠绕构成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这些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结构很牢固,只能吸水润胀,不能为为单胃动物的消化液和酶所分解,仅靠其盲肠微生物少量酵解,消化率很低。只适用于反刍家畜的饲养。

目前秸秆饲料化利用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喂食;二是经过处理后再喂食。

1)直接喂食方法

直接将秸秆加工切碎后拌入其他饲料中,例如玉米、豆饼等,再喂给动物。这种方法较为简单,但由于秸秆的营养价值较低,动物无法完全吸收其中的养分,因此效果并不理想。

2)处理后喂食方法

将秸秆进行处理后再喂食,处理方法主要有静置法、发酵法、压榨法和蒸煮法等。其中以发酵法最为常见,将秸秆加入发酵剂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被分解,纤维素酶的活性增强,秸秆中的营养成分得到释放,提高了秸秆的营养价值,使动物更易于吸收。此外,处理后的秸秆具有一定的防病作用,可以减少动物发生病害的几率。

2022年,我国秸秆饲料化应用市场规模约为415.36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燃料化

20221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明确了在能源低碳转型方面,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按照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粮的原则,提升燃料乙醇综合效益,大力发展纤维素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航空煤油等非粮生物燃料。

汽油和柴油等化石燃料是把原来固定的碳通过燃烧使其流动化,并以二氧化碳的形式累积于大气环境,从而产生温室效应;而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并把太阳能变成有机物而储藏的能量。在这个过程中,相对于化石燃料,燃料乙醇可以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大气环境。

近年来,纤维素燃料乙醇凭借其清洁能源绿色能源的属性也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大力支持,不少专家学者提出通过燃料乙醇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还可以减少颗粒物质排放、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等,纤维素乙醇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化石燃料替代能源。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的纤维素燃料乙醇,具有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优点。

燃料化利用是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秸秆发电。秸秆发电是指通过锅炉将秸秆直接燃烧或与煤混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蒸汽推动蒸汽轮机做功进行发电。主要有直接燃烧发电、秸秆-煤混合燃烧发电和秸秆气化发电三种方式。东北三省的秸秆收获主要是用田间打捆机进行收获,而捆儿状秸秆的利用与处理我在上期已经讲过,主要是破碎、剪切等。那么经过秸秆破碎机破碎 后的秸秆的长度在5--8cm之间,可以直接燃烧,也可以混合煤粉混合燃烧。

2)秸秆沼气。秸秆沼气技术是秸秆在厌氧条件下经微生物发酵而产生沼气的工程,可使用稻草、麦秸、玉米秸等多种秸秆,或者秸秆与农村生活垃圾、果蔬废物、粪便等混合发酵,原料组合非常灵活,来源充足。发酵工艺的预处理与做有机肥的预处理方式比较接近,可以参照我前期的作品,来了解详细的生产工艺。

3)秸秆气化。秸秆气化通过生物质技术将松散的秸秆变成了清洁方便的燃料,变废为宝,既保护了环境,又满足了农民对高品位燃料的需求。秸秆气化不仅是秸秆利用的一条好出路,而且解决农村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和农村短缺燃料,其社会、经济、燃料和环境等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2022年,我国秸秆燃料化应用市场规模约为309.4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下游产业发展现状

1、饲料

我国饲料工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养殖业的不断壮大,全国饲料工业快速崛起,国内饲料工业总产值和总营业收入不断增涨。2022年,我国工业饲料总产量30223.4万吨,比上年增长3.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肥料

有机肥是指含有有机物质,既能提供农作物多种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类肥料。其中绝大部分为农家就地取材,自行积造的。2022年我国有机肥产量约为1622万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高粱行业种植面临困境 产业升级成必然选择 白酒等下游加工需求增多

我国高粱行业种植面临困境 产业升级成必然选择 白酒等下游加工需求增多

高粱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和加工历史悠久。但由于高粱口感粗糙、涩味明显的缺点始终存在,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水稻和小麦逐渐取代高粱成为主粮,使得我国高粱种植面积持续萎缩,产量波动下降。高粱种植式微,面临生存困境,产业升级成市场必然选择,目前主要体现在机械化、规范化、提高附加值等方面。

2025年05月09日
我国甜菜行业:种子高度依赖进口 种植重心不断向新疆转移

我国甜菜行业:种子高度依赖进口 种植重心不断向新疆转移

近年来我国甜菜播种面积和产量波动明显,2024年出现“面积减产量增”的特殊现象。我国甜菜种植呈现显著的区域集中特征,新疆和内蒙古两大自治区共同构成核心产区,合计占全国播种面积和产量的80%以上。近年来其产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种植重心不断向新疆转移。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甜菜产业深陷“种子困局”,目前全国95%以上的甜菜

2025年05月09日
燃料电池汽车销量高增 碳纤维纸行业潜力巨大 本土企业持续研发创新 有望打破海外垄断

燃料电池汽车销量高增 碳纤维纸行业潜力巨大 本土企业持续研发创新 有望打破海外垄断

碳纤维纸是氢燃料电池中气体扩散层的首选基底材料。随着《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等文件出台实施,政策红利释放,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将显著增长,进一步促进碳纤维纸市场快速扩展,行业潜力巨大。

2025年05月07日
我国禽饲料价格下跌但行业加工效益显著提升 未来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我国禽饲料价格下跌但行业加工效益显著提升 未来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禽饲料产量整体上升,连续5年稳居1.2亿吨以上规模。肉禽饲料是我国禽饲料市场中的主流品种,近年来其产量占比不断提升,蛋禽饲料产量占比则逐渐下降。受玉米和豆粕价格下滑等因素影响,2024年我国禽饲料价格也出现下跌,肉禽、蛋禽饲料平均出厂价格跌幅分别为8.5%和8.96%。但由于原材料价格跌幅更大,禽饲料行业加工

2025年05月06日
我国扇贝行业:养殖面积有所波动但总体保持稳定 深加工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扇贝行业:养殖面积有所波动但总体保持稳定 深加工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扇贝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我国南北沿海地区均有分布,主要以浮游生物、细菌和有机碎屑为食。近年来,我国扇贝养殖面积有所波动但总体保持稳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扇贝养殖面积为38.9万公顷,实现一定的恢复性增长;其中,辽宁、山东二地的养殖面积合计占全国比重的86.5%。

2025年05月06日
扩种成果显著 中国为大豆主产国 但庞大需求使净进口格局凸显 国产以食用加工为主

扩种成果显著 中国为大豆主产国 但庞大需求使净进口格局凸显 国产以食用加工为主

农民种植意愿提高、供给侧改革及大豆扩种计划推进下,我国大豆扩种成果显著,大豆成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的豆类作物。大豆原产于中国,中国现为全球第四大生产国,其中东北三省得益于黑土地优势,大豆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超60%。

2025年05月03日
供需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小麦加工行业持续扩容 政策将推动产业链升级发展

供需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小麦加工行业持续扩容 政策将推动产业链升级发展

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是影响小麦加工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小麦种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目前我国小麦产量已稳居全球第一,单产水平也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为小麦加工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在小麦消费基础良好和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我国小麦加工需求及供给规模呈现增长态势,行业展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2025年05月02日
肉牛行业:供给能力提高但仍存一定进口依赖 政策或缓解养殖压力 牛肉价格有望回升

肉牛行业:供给能力提高但仍存一定进口依赖 政策或缓解养殖压力 牛肉价格有望回升

国内肉牛养殖效率提升,肉牛存栏量、出栏量、牛肉产量均持续增长。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生产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中原、东北、西南、西北四大优势肉牛产区,近年产业呈现由原来的中原优势区逐步向东北、西北和西南优势区转移趋势。

2025年05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