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光固化材料行业: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单体类是市场较主流产品

一、行业相关定义

光固化是指在光(紫外光或可见光)的照射下,光引发剂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子,产生自由基或阳离子,引发单体和低聚物发生聚合和交联反应,在极短的时间里生成网状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进而实现固化。由此使得涂料、油墨、黏合剂等在数秒内由液态转化为固态。

UV固化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光引发剂吸收紫外光,成为激发态的光引发剂。(2)激发态的光引发剂不稳定,易分解形成自由基。(3)自由基与预聚物中的不饱和基团相互作用引发加成、交联或聚合反应,形成自由基中间体。(4)自由基中间体通过链增长反应,得到长链或网状的高分子聚合物自由基中间体。(5)长链或网状的高分子聚合物自由基中间体产生链终止反应,原来的液态组分转变为固体聚合物。

光固化材料可以有多种分关方法。最常见约有按光源类型、树脂型、光引发剂类型和应用不同的方法分类。

1、按光源类型分类

光固化材料的固化光源一股为紫外光(UV)、电子束(EB)或可见光,因为电子束固化设备较为复杂,成本高,而可见光固化的材料又难以保存,因此目前最常用的固化光源依然是紫外光,但电子束的穿透能力较强,可不用光引发剂,有一定优势,所以发展较快。

2、按树脂类型分类

光固化材料以丙烯酸酯类、丙烯酰类单体居多。此类单体可以直接在光照下聚合,在有光引发剂、光敏剂存在下聚合更容易。此类单体也包括许多大分子单体,如聚醚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硅氧烷丙烯酸酯等。另外常见的光固化材料的树脂还有不饱和聚酯和含乙烯基的树脂以及环氧树脂。

3、按光引发剂类型分类

光固化材料所使用的光引发剂可分为下面几类:①二苯甲酮类,②安息香及其醚类,③a,β-二酮及其缩酮;④聚合物光引发剂,⑤其他类型。

4、按应用分类

主要为如下三类:①用于印刷制版或用做油墨;②用做涂料;③用做胶粘剂。

二、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近年来,国家及各省市各级政府不断出台环保法规、标准,对减少溶剂型涂料、油墨、胶粘剂产品的使用,及促进环保型产品使用提出了明确的计划和目标,有关法规政策对 UV 光固化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特别是 2021 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正式开启“双碳”元年。UV 光固化产品属于低 VOCs 产品,碳排放极少,而且固化过程采用紫外光,能耗大大低于传统的溶剂型产品和水性涂料及粉末涂料,必将会得到更多重视。UV 光固化技术也可以与水性、粉末等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扩展应用范围,在国家节能减排及“双碳”战略中有所作为。

随着光固化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下游市场对材料性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国内光固化材料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8-2022年光固化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从96.59亿元增长到192.89亿元。

随着光固化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下游市场对材料性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国内光固化材料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8-2022年光固化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从96.59亿元增长到192.89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作为一种先进的材料表面处理技术,UV 光固化技术的高效、节能、经济等特点,能够满足下游家具、建材、印刷、PCB、金属加工、光纤、3D 打印等众多制造业自动化、清洁化、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的业务发展需要。由于我国将长期持续加大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未来环保监管的不断加强将持续推动新型光固化材料产业稳定增长,预计2030年国内光固化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95.30亿元。

2、供应情况

传统溶剂型涂料和油墨以有机溶剂为稀释剂,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①由于挥发物中含有苯系、酯类等物质,因而对人体有害;②VOCs 是光化学污染的来源之一,是形成臭氧和细颗粒物(PM2.5)的重要前体物,而 VOCs排放中相当一部分是由溶剂型涂料排放产生,对大气污染造成严重影响;③溶剂型涂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易燃易爆,易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因此,近年来随着环保和安全生产监管的逐步加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 UV 光固化配方产品的 5E 特性不断被发掘,以 UV 涂料、UV 油墨为主的 UV 光固化配方产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根据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专业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2022年,我国光固化材料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我国光固化材料总产量从45.56万吨增长到86.11万吨,其中,2022年,UV 涂料产量为22.67万吨,我国 UV 油墨产量约为10.91万吨。

传统溶剂型涂料和油墨以有机溶剂为稀释剂,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①由于挥发物中含有苯系、酯类等物质,因而对人体有害;②VOCs 是光化学污染的来源之一,是形成臭氧和细颗粒物(PM2.5)的重要前体物,而 VOCs排放中相当一部分是由溶剂型涂料排放产生,对大气污染造成严重影响;③溶剂型涂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易燃易爆,易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因此,近年来随着环保和安全生产监管的逐步加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 UV 光固化配方产品的 5E 特性不断被发掘,以 UV 涂料、UV 油墨为主的 UV 光固化配方产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根据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专业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2022年,我国光固化材料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我国光固化材料总产量从45.56万吨增长到86.11万吨,其中,2022年,UV 涂料产量为22.67万吨,我国 UV 油墨产量约为10.91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专业委员会

3、需求情况

随着国外诸多光固化产品的生产、加工向我国转移,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光固化原材料和配方产品的生产大国。伴随下游光固化产品的增长,国内光固化材料产品销量已由 2018 年的39.59万吨,持续增长至2022年的75.96万吨,具体如下:

随着国外诸多光固化产品的生产、加工向我国转移,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光固化原材料和配方产品的生产大国。伴随下游光固化产品的增长,国内光固化材料产品销量已由 2018 年的39.59万吨,持续增长至2022年的75.96万吨,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1、单体类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光固化材料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光固化单体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比较复杂,比如按参与固化反应机理来分有自由基固化型和阳离子固化型;按参与反应的官能团多少可以分为单官、双官、三官以及多官能单体。

在光固化材料体系中,对应用性能起决定性主导作用的是基体树脂,协同反应单体和光引发剂的类型及用量来调整固化后材料的综合性能。因此,光固化低聚物的分子设计是改善光固化胶粘剂应用性能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截止2022年我国光固化材料单体类市场规模为110.14亿元,具体如下:

在光固化材料体系中,对应用性能起决定性主导作用的是基体树脂,协同反应单体和光引发剂的类型及用量来调整固化后材料的综合性能。因此,光固化低聚物的分子设计是改善光固化胶粘剂应用性能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截止2022年我国光固化材料单体类市场规模为110.14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配方类

光固化涂料是光固化中紫外光主要接触的物质,属于涂料领域中的一个细分产品。根据2019年4月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目前主要鼓励水性木器、工业、船舶涂料、高固体分、无溶剂、辐射固化、功能性外墙外保温涂料中低VOCs含量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涂料,用于大飞机、高铁等重点领域的高性能防腐涂料生产。低VOC含量的环境友好型涂料得到认可,涂料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向水性涂料、辐射固化涂料等环保化、多功能化产品方向转变,实现新旧产能替代。

2018年7月环保部正式发布《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凹印油墨和柔印油墨》,对凹印油墨和柔性油墨原材料、生产过程及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提出了环保要求,其中明确要求将凹印油墨和柔性油墨的VOCs排放限定在5%以内,并于2018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未达标企业将依法关停整治。

胶粘剂下游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医疗、电子信息、高铁、城市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工业装配自动化、智能终端设备等战略性新兴市场。由于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胶粘剂的高固含量、无溶剂、水性、光固化等环境友好特性将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性能环保型胶粘剂将成为市场新宠,环保节能型产品(无溶剂、高固含量、水性、光固化、低温固化、热熔型及热熔压敏胶等)将成为主流。当前光固化粘合剂占比较低,需要光固化材料企业在市场应用发掘与推广上不断创新。2022年中国光固化材料配方类市场规模为82.75亿元,具体如下:

胶粘剂下游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医疗、电子信息、高铁、城市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工业装配自动化、智能终端设备等战略性新兴市场。由于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胶粘剂的高固含量、无溶剂、水性、光固化等环境友好特性将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性能环保型胶粘剂将成为市场新宠,环保节能型产品(无溶剂、高固含量、水性、光固化、低温固化、热熔型及热熔压敏胶等)将成为主流。当前光固化粘合剂占比较低,需要光固化材料企业在市场应用发掘与推广上不断创新。2022年中国光固化材料配方类市场规模为82.75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铸造改性材料行业现状 绿色化为重要发展趋势 市场呈充分竞争状态

我国铸造改性材料行业现状 绿色化为重要发展趋势 市场呈充分竞争状态

铸造改性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铸造过程中,特别是在需要高强度、高耐腐蚀性的零部件制造中。我国是铸造大国,铸件生产规模庞大,为铸造改性材料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随着下游高端领域如航天、军工、核电发展对铸造材料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铸造改性材料市场需求快速增多。随着我国从铸造大国迈向铸造强国,绿色清洁生产、铸造废物零

2025年05月03日
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行业分析:能量密度提升 2027年复合固态或成产业化拐点

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行业分析:能量密度提升 2027年复合固态或成产业化拐点

在固态电解质的早期制备中,传统的球磨混合与热压成型等工艺因其流程简单、设备通用而被广泛采用,但也存在填料团聚和分散不均、能耗高、操作复杂且易造成聚合物流动性损失等诸多问题。随着新一代高性能复合电解质材料的提出,越来越多企业研究出溶液共混、原位聚合、静电纺丝、3D打印等多种物理法、化学法与创新设计方法。

2025年05月03日
构网型储能行业:新疆领跑 单个项目趋向大型化 华为等技术领先企业将占据更多份额

构网型储能行业:新疆领跑 单个项目趋向大型化 华为等技术领先企业将占据更多份额

构网型储能可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在新能源消纳难愈演愈烈之下,构网型储能成关注热点,在招投标市场持续放量。从地域分布看,新疆构网型储能项目定标规模为1.31GW/4.925GWh,容量规模占比57%,超过全国的一半,西藏、青海等紧随其后。构网型储能单个项目容量趋向大型化,其中中广核新能源2025年度储能系统框架采购项目共

2025年04月30日
我国复合铜箔行业产业链体系渐完善 产业化步伐提速 供需两侧正协同推进

我国复合铜箔行业产业链体系渐完善 产业化步伐提速 供需两侧正协同推进

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和工艺优化,目前我国复合铜箔行业已完成从技术研发到初步量产的跨越。同时行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为后续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我国复合铜箔行业正处于从产业化前期向规模化量产过渡的关键阶段。尽管行业仍面临生产工艺尚未完全成熟、产业链配套有待完善等诸多挑战,但其产业化步伐正在显著加快,呈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磷酸铁锂出货量高增 行业供给端整体向好 市场将向头部和低成本企业集中

我国磷酸铁锂出货量高增 行业供给端整体向好 市场将向头部和低成本企业集中

近年来磷酸铁锂电池持续向储能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渗透,带动磷酸铁锂出货量高增。磷酸铁锂市场需求增多倒逼供给端发展,行业快速扩产,其中头部企业包括湖南裕能、德方纳米、富临精工。考虑到传统铁锂竞争较为激烈,当前盈利水平下部分落后产能已具备出清条件。且目前仅有头部几家企业能实现高压密和磷酸锰铁锂的批量出货,随着市场要求提高,预计

2025年04月27日
国内大飞机扩产将推动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国产化进程 eVTOL市场增长带来新增量

国内大飞机扩产将推动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国产化进程 eVTOL市场增长带来新增量

从国内市场看,C919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中的应用比例达到 12%左右,C929宽体客机主体结构的复合材料应用占比将超过 50%。随着C919、C929扩产,叠加国际贸易形势日趋复杂,航空复合材料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

2025年04月25日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实施对中国储能行业影响分析 国产企业该如何应对?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实施对中国储能行业影响分析 国产企业该如何应对?

截至目前,美国用了仅仅两个半月的时间,储能电池关税税率就从10.9%飙升至173%,翻了近16倍,对美国本土储能生产造成极大影响,短期内对中国储能出口影响较大。然而这次美国发起的关税战对中国储能产业敲响警钟,国产企业必须尽早重新谋划全球化策略,以应对美国市场变化,并重构新的秩序。

2025年04月25日
水务行业:水资源形势严峻拉动水处理需求 水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数智化转型如火如荼

水务行业:水资源形势严峻拉动水处理需求 水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数智化转型如火如荼

水务是涵盖水处理技术、水资源管理、供水管网和排水系统建设、污水处理、生活供水等方面的综合性行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趋于成熟,我国供水总量有所下降,增速有所放缓。随着政府积极倡导节能减排,采取节水措施,预计我国用水总量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从市场结构看,我国供水主要来源于地表水源,用水则以农业用水为主。我国

2025年04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