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产业互联网行业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为农产品、大宗商品等发展提供新思路

一、概述及定义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产业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产业互联网是指同时依托互联网及数字技术,对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进行全链路、全要素、全场景优化升级,融合实体经济形成的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产业互联网主要表现为数据智能、供应链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交易数字化等,本质都是实现产业协同效率和运行质量的双提升——是产业数字化的基石。

产业互联网分类

<strong>产业互联网分类</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产业互联网行业市场分析

1、产业互联网行业增加值持续上升

随着产业互联网实践不断推进,在各行各业应用逐渐渗透,相继出现一批由区域政府或者产业骨干企业打造的产业互联网平台,进而推动增加值持续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产业互联网增加值达到2.397万亿元,对GDP增量的贡献度为3.81%,预计2022年增加值约为4.45万亿元,贡献度3.6%左右。

随着产业互联网实践不断推进,在各行各业应用逐渐渗透,相继出现一批由区域政府或者产业骨干企业打造的产业互联网平台,进而推动增加值持续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产业互联网增加值达到2.397万亿元,对GDP增量的贡献度为3.81%,预计2022年增加值约为4.45万亿元,贡献度3.6%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产业互联网行业交易规模呈现稳定增长

同时,近年来,我国产业互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产业互联网交易规模增长至的20.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2%,预计2023年中国产业互联网交易规模将达23.5万亿元。

同时,近年来,我国产业互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产业互联网交易规模增长至的20.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2%,预计2023年中国产业互联网交易规模将达23.5万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产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场景广阔,深入推进农产品、大宗商品等数字化

产业互联网重点疏通流通结构,赋能各行各业,下游应用场景广阔。

1、农产品供应链

农产品供应链又被称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综合产业链条冗长,涵盖了农产品生产/加工、农产品贸易、餐饮、零售商超、生鲜电商、物流服务、仓储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各类主体,数字化改造空间巨大。目前,农产品供应链的组织模式可分批发市场、专业合作社、生产加工企业及生产合作组织主导四种,前三种组织模式均有明显缺陷,第四种组织模式则较为均衡地保障各方利益及农产品质量等。

而产业互联网平台作为畅通数字新基建下沉与农产品上行的“路由器”,可以实现流通企业转型供应链平台;以需求订单为驱动反向整合生产供应;推进产业链各环节数字化改造,去除低价值冗余环节,实现端对端协同;深度布局全程冷链物流等。

产业互联网重构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方式

组织方式

简介

订单需求驱动

数字技术驱动农场品供应链各环节互联互通,趋于扁平化,流通企业直接和最终消费者交易,并积累交易数据形成数据智能,反向指导上游生产供给,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局部供需失

端到端协同

基于产业大数据打通和数字化系统对接,可以实现流通全流程可视化,对产业链各环节进行有效规划与资源优化配置,砍掉层层加价的多级流通,实现产业链效率最大化、浪费最小化

按需采摘、即时消费

高效扁平的流通渠道结合信息化手段,可以有效提高信息传递效率,规模化的运营模式,产生按需采摘、即时消费的供求模式,创新从田头到餐桌的供求形态

全程冷链与产地快递

在农产品的种植周期和消费者需求周期不同步的这种情况下,需要大力发展全程冷链,特别是目前最缺的产地冷链,结合由生鲜电商催生的产地快递模式,为农产品按时保质供给提供了保障

流通企业转型供应链平台

传统流通环节中的核心企业,在产业互联网助推下转型供应链平台,通过升级供应链规划能力、数据采集、分析能力,高效整合上下游交易,成为农产品供应链新链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以飞熊领鲜为例,飞熊领鲜成立于2018年,定位“进口冻品产业互联网数字化交易平台”,在创立之初便着力探索用互联网模式整合国内肉类供应链,现阶段构建起集交易服务、履约服务与平台技术服务于一体的B2F产业路由器模式,通过货源共享、物流仓储共享、资金共享、大数据共享赋能进口冻品肉全链路降本增效,属于典型的产业互联网原生企业。

熊领鲜产业互联网B2F产业路由器模式

<strong>飞</strong><strong>熊领鲜产业</strong><strong>互联网B2F产业路由器模式</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纺织服装领域

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首次突破10万亿,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占比超过20%,庞大的消费规模使纺织服装具备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的条件,同时下游服装企业的生存困境和新式需求倒逼纺织服装数字化向前。产业互联网探索实践正在纺织服装产业链上蓬勃,利用数字技术重构制造生态体系,以小单、快反、个性定制等消费新需求为驱动,倒逼工厂生产按需制造、按需智造,创建新数字化版图。

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

<strong>纺织服装</strong><strong>产业数字化</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以致景科技为例,致景科技通过“百布”、“全布”、“天工”等平台,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全面打通纺织服装产业链,有效解决上游工厂开机率不足、中游找布难找布慢、下游柔性供应能力欠缺等行业痛点,成为产业互联网推动传统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的示范样本。

致景科技“科技+纺织”产业互联网实践

平台

实践情况

全布

数智化赋能纺织产业链,实现上游生产全流程可视化。飞梭智纺:纺织工业互联网数字化系统构建上游数智新基建,推进纺织产业升级;AIoT+MES/ERP系统覆盖纱线、织布、印染等上游环节,服务织厂超9000家,累计接入织机超60+万台

百布

解决服装行业“找布难”痛点,对接服装厂、采购、设计师,提供一站式布料交易服务。快速找布:大数据+AI+智能硬件;交易保障:买卖步骤全程可控;高性价比:整合全国各大布

天工

为服装企业提供一站式柔性供应链服务,支持从设计到打版、大货生产全流程柔性供给。易菲:服装制造数字化系统助力传统服装厂数智化升级;打破订单、生产、交付等各个环节信息孤岛,对生产各流程智能管控及跟踪;快速定位/解决生产异常问题,减少生产积压及货期延误,提高货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大宗商品领域

大宗商品是指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并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目前,我国大宗商品行业面临着价格波动突发性、不可预见性,融资成本高和资金周转受限问题突出,管理运营效率较低等痛点。

大宗商品现实痛点与发展诉求

<strong>大宗商品现实痛点与发展诉求</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大宗商品产业互联网生态平台整合金融、物流、信息、产业链等能力,面向生产/贸易商提供一体、智能解决方案,以龙腾云创、积微物联等产业互联网平台以各自的数字化实践为大宗商品行业发展提供新方向。

大宗商品产业互联网发展新方向

<strong>大宗商品产业互联网</strong><strong>发展新方向</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NPU行业分析:机器人、智驾、AI算力渗透率提升下市场需求爆发

我国NPU行业分析:机器人、智驾、AI算力渗透率提升下市场需求爆发

NPU专用于AI运算,核心是矩阵乘法运算,CNN是主要算法之一,本质上由大量的乘法累加计算组成。随新AI应用、模型与需求的发展,NPU有望快速上量。根据数据,2020-2024年我国AI算力规模由134.2 EFLOPS增长至725.3 EFLOPS,CAGR为52.5%。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生成式AI市场爆发增长 当下“AI助手”与“智能助手”成为主流产品形态

我国生成式AI市场爆发增长 当下“AI助手”与“智能助手”成为主流产品形态

近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支持。例如,国家网信办联合多部门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旨在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这些政策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法律保障,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目前,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响应,多个省市相

2025年04月28日
我国AI游戏行业分析:政策助力叠加新品释放利好市场发展 各游戏厂商加速布局

我国AI游戏行业分析:政策助力叠加新品释放利好市场发展 各游戏厂商加速布局

2024年新发放游戏版号1416个,同比增长32%,2025年3月,129款国产游戏和5款进口游戏过审,版号发放数量和频率保持稳定,为AI游戏行业发展注入强心剂。与此同时,杭州、上海等地出台游戏行业支持政策,如北京鼓励游戏企业开展AI技术研发与应用,设立相关产业基金;上海打造AI游戏产业园区,提供政策优惠和技术支持,吸

2025年04月14日
AI落地为SiP模组行业带来新增量 市场寡头垄断 OSAT稳坐头把交椅 中国企业正成长

AI落地为SiP模组行业带来新增量 市场寡头垄断 OSAT稳坐头把交椅 中国企业正成长

SiP模组主要应用在消费电子、无线通讯、汽车电子等领域。目前消费电子是 SiP 最大下游市场;电信与基础设施受益 5G及后续技术演进与数据中心建设,有望成为 SiP 模组增速最快的下游市场;此外,汽车、工业领域有望凭借 15%、14%的 CAGR 实现高速增长。长远来看,AI落地终端将为SiP 模块带来新增量。

2025年04月05日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 银行IT较受资本关注 竞争多元化、差异化 “AI+”大势所趋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 银行IT较受资本关注 竞争多元化、差异化 “AI+”大势所趋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至2023年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金融IT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全部IT应用,其中银行IT较成熟,深受资本市场关注。我国金融IT行业参与者众多,各金融 IT 基于核心资源优势抢占市场,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差异化特点。金融IT行业对技术创新有着极高的要求。随着云计

2025年04月04日
我国红人经济竞争加剧 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 创作内容多元化 “AI+”将成重点

我国红人经济竞争加剧 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 创作内容多元化 “AI+”将成重点

我国红人经济产业链较为成熟和完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MCN机构数量不断增多,一方面,红人经济产业竞争加剧,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另一方面,红人供给稳定增长,创作内容趋向多元化。

2025年03月28日
全球智能计量行业正扩容 智能电表为核心推动力 市场将向产品优势突出企业倾斜

全球智能计量行业正扩容 智能电表为核心推动力 市场将向产品优势突出企业倾斜

近年来智能电网等概念深入之下全球智能计量行业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智能电表安装是实现智能计量的重要环节,随着智能电表持续升级及渗透,智能电表成智能计量行业核心推动力。智能计量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行业较分散。由于智能计量产品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是行业竞争焦点,预计具备产品优势的企业未来或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2025年03月21日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我国具身智能行业迎来投资热潮 科技巨头、车企纷纷入局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我国具身智能行业迎来投资热潮 科技巨头、车企纷纷入局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这是具身智能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而随着具身智能在资本圈突然爆火,吸引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涌入。同时、特斯拉、谷歌、宇树科技、智元、小米、优必选、华为、科大讯飞等多家知名企业均在具身智能领域积极布

2025年03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