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黄茶行业现状分析 安徽产量占比超60% 内销均价波动剧烈

、黄茶简介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黄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分氧化。其加工方法近似于绿茶,其制作过程为:鲜叶杀青揉捻—— 闷黄、干燥。黄茶的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

、黄茶产量

黄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产量基本呈现增长态势。2016-2020年我国黄茶产量由0.67万吨增长至1.45万吨。2021-2022年,疫情背景下黄茶种植收获活动受阻,产量有所下降,分别为1.33万吨、1.30万吨。

黄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产量基本呈现增长态势。2016-2020年我国黄茶产量由0.67万吨增长至1.45万吨。2021-2022年,疫情背景下黄茶种植收获活动受阻,产量有所下降,分别为1.33万吨、1.30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黄茶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比重

相比其他茶类,黄茶为小众茶种,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比重极小。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茶叶产量为316.4万吨,黄茶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比重为0.42%;2022年我国茶叶产量为335万吨,黄茶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比重为0.39%。

相比其他茶类,黄茶为小众茶种,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比重极小。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茶叶产量为316.4万吨,黄茶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比重为0.42%;2022年我国茶叶产量为335万吨,黄茶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比重为0.3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黄茶主产区

我国黄茶生产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产量集中分布在安徽、广东、浙江、湖南、湖北、四川、江西、贵州等地。其中安徽黄茶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比重达66.7%,远超其他地区。其次是广东和浙江,黄茶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7.9%、7.8%。

我国黄茶生产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产量集中分布在安徽、广东、浙江、湖南、湖北、四川、江西、贵州等地。其中安徽黄茶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比重达66.7%,远超其他地区。其次是广东和浙江,黄茶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7.9%、7.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黄茶内销量

近年来消费市场开始重视黄茶的独特价值。市场需求增多。2016-2020年我国黄茶内销量由0.49万吨增长至1.23万吨。2021-2022年我国黄茶需求有所下降,内销量分别为1.14万吨、1.12万吨。

近年来消费市场开始重视黄茶的独特价值。市场需求增多。2016-2020年我国黄茶内销量由0.49万吨增长至1.23万吨。2021-2022年我国黄茶需求有所下降,内销量分别为1.14万吨、1.12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黄茶内销均价

从销售均价看,2021-2022年,疫情反复导致人员流动受阻,较为依赖外来人力的采茶步骤成本上升,黄茶内销均价也因此波动剧烈。2021年我国黄茶内销均价为122.3元/kg,较上年同比下降11.4%;2022年我国黄茶内销均价为126.4元/kg,较上年同比增长3.4%。

从销售均价看,2021-2022年,疫情反复导致人员流动受阻,较为依赖外来人力的采茶步骤成本上升,黄茶内销均价也因此波动剧烈。2021年我国黄茶内销均价为122.3元/kg,较上年同比下降11.4%;2022年我国黄茶内销均价为126.4元/kg,较上年同比增长3.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辣椒碱行业市场分析:技术驱动与供需格局下的高增长赛道

我国辣椒碱行业市场分析:技术驱动与供需格局下的高增长赛道

辣椒碱作为辣椒中关键的活性成分,已从传统的食品调味料跃升为医药、日化及特种行业不可或缺的核心原料。本报告从清晰的产业链入手,深入剖析了上游原料的波动性、中游以超临界CO₂萃取为代表的技术革新,以及下游多元应用的强劲拉动。在全球市场面临巨大供需缺口的背景下,以及在“辣味潮流”、健康需求、技术升级与政策支持四重动力的驱动下

2025年11月24日
“减糖”政策和下游需求爆发 我国甜菊糖苷行业快速发展 头部企业效应显著

“减糖”政策和下游需求爆发 我国甜菊糖苷行业快速发展 头部企业效应显著

与市场上主流化学合成的高倍甜味剂(如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等)相比,甜菊糖苷展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研究表明,长期大量摄入人工甜味剂可能存在潜在健康风险,而甜菊糖源于天然植物,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其长期食用的安全性已被原产地居民实践所验证。

2025年11月24日
我国甘油二酯油行业:从“健康概念”到“国家战略” 老年控脂刚需撬动千亿市场

我国甘油二酯油行业:从“健康概念”到“国家战略” 老年控脂刚需撬动千亿市场

近年在健康消费升级与国家对国民健康日益重视的背景下,甘油二酯油已从“市场概念”升级为“国家健康战略支撑点”——中国营养学会、国家卫健委、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等权威机构联动发声,从营养科学与产业发展维度为其健康价值与战略地位定调。

2025年11月20日
即食滋补品行业:即食阿胶、鲜炖燕窝市场较成熟 同质化与原料瓶颈下企业如何破局?

即食滋补品行业:即食阿胶、鲜炖燕窝市场较成熟 同质化与原料瓶颈下企业如何破局?

即食滋补品市场竞争激烈,伴随着显著挑战。一方面,同质化内卷加剧,即食滋补品市场已进入红海,阿胶糕、枸杞原浆、人参液等品类高度同质化,品牌方为争夺存量市场,被迫陷入“重营销、轻研发”的竞赛。另一方面,原料瓶颈持续,产业链上游(如驴皮、高品质燕窝、野生花胶)的供应依然刚性且稀缺,原料的价格波动和供应短缺持续威胁中游品牌方的

2025年11月20日
低温酸奶行业健康升级与性价比并行 全国龙头主导、区域品牌深耕双轨格局形成

低温酸奶行业健康升级与性价比并行 全国龙头主导、区域品牌深耕双轨格局形成

长期以来,低温酸奶受制于冷链物流等客观条件,往往以线下为主要消费场景,大卖场、大超市成为低温酸奶主要销售渠道。而近年来随着电商渗透率不断提升以及冷链物流设施的加速完善,低温酸奶线上销售额暴涨,复合增速远超整体乳制品和其他细分领域。根据数据,淘系电商平台近三年1-5月整体乳制品销售额复合增速为6.29%,而低温酸奶近三年

2025年11月19日
低温鲜奶行业:乳业复苏新引擎 群雄逐鹿下企业如何抢占先机?

低温鲜奶行业:乳业复苏新引擎 群雄逐鹿下企业如何抢占先机?

在乳业普遍下行的情况下,低温鲜奶市场逆势增长,成为推动乳业持续复苏的重要力量。我国低温鲜奶销售额增速表现好于常温纯奶等其他乳制品品类,2025年Q2我国低温鲜奶销售额增速甚至高达19.38%,渗透率持续提升下品类需求韧性较强。

2025年11月18日
芝麻油行业新变局:迎消费升级和出海浪潮 市场呈现“多强、长尾”分布状态

芝麻油行业新变局:迎消费升级和出海浪潮 市场呈现“多强、长尾”分布状态

芝麻油作为一种健康、美味的调味品,长期在中国食品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2016-2023年我国芝麻油需求量由28.9万吨增长至36.33万吨,预计2024年我国芝麻油需求量将达38.48万吨。

2025年11月15日
我国果胶行业仍呈现供不应求状态 低糖、低热量饮食趋势将打开低酯果胶成长空间

我国果胶行业仍呈现供不应求状态 低糖、低热量饮食趋势将打开低酯果胶成长空间

我国是全球重要的柑橘种植大国,2024年总产量达6791.49万吨,为深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柑桔类水果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果皮废料,使得果胶提取具有显著的资源循环利用优势。

2025年11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