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铅行业储量丰富 产量不断增长 铅酸蓄电池是最主要下游消费领域

一、行业相关定义

铅是一种金属化学元素,元素符号Pb,原子序数为82,原子量为207.2,是原子量最大的非放射性元素。金属铅为面心立方晶体,是一种耐蚀的重有色金属材料,具有熔点低、耐蚀性高、X射线和γ射线等不易穿透、塑性好等优点,常被加工成板材和管材,广泛用于化工、电缆、蓄电池和放射性防护等工业部门。

二、铅矿储备量情况

1、全球铅矿储量较为丰富 我国在世界排名第二

铅是十大有色金属的一种,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16%。全球铅矿储量较为丰富。截止在2021年末,全球铅矿储备量达到了9000万吨,较2020年上升了2.27个百分点。

铅是十大有色金属的一种,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16%。全球铅矿储量较为丰富。截止在2021年末,全球铅矿储备量达到了9000万吨,较2020年上升了2.27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美国地质局,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铅矿资源储量在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澳大利亚,占全球铅矿储备量的20%。根据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2020年和2021年我国铅矿储量分别为1233.10金属万吨和2040.81金属万吨。

我国铅矿资源储量在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澳大利亚,占全球铅矿储备量的20%。根据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2020年和2021年我国铅矿储量分别为1233.10金属万吨和2040.81金属万吨。

数据来源:美国地质局,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铅市场现状深度分析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我国铅矿资源的总体特征是:铅矿分布广泛,平均质量低;富矿少,低品位矿多;大型矿少,中小型矿多;开采难度较大。

目前我国已在27个省、区、市发现并勘查了铅资源,但其较为富集和现保有储量主要集中在云南(2662.91万吨)、内蒙古(1609.87万吨)、甘肃(1122.49万吨)、广东(1077.32万吨)、湖南(888.59万吨)、广西(878.80万吨)6个省份,合计铅锌储量8239.98万吨,占全国铅锌储量的64%,铅储量占比73.8%。

目前火烧云铅锌矿、江苏栖霞山铅锌矿、彩霞山铅锌矿、大脑坡铅锌矿、乌拉根铅锌矿、杨家寨铅锌矿、马元铅锌矿(南矿带)、清水塘铅锌矿是我国主要的铅锌矿。其中火烧云是我国最大铅锌矿。

我国部分铅锌矿资源量排名

名称 资源量(万吨) 平均品位(%)
火烧云铅锌矿 1880.89 铅 4.6、锌 23.37、铅+锌 27.97
江苏栖霞山铅锌矿 548.5 铅 4.58、锌 7.24%
彩霞山铅锌矿 517.9 铅 0.47-1.91、锌 1.29-6.13、铅+锌 1.69-7.79(集中在 3.0-5.0)
大脑坡铅锌矿 451 -
乌拉根铅锌矿 448 铅 0.25-0.36、锌 2.24-3.41
杨家寨铅锌矿 340 锌 1.01-3.27
马元铅锌矿(南矿带) 221.7 -
清水塘铅锌矿 192 铅+锌 2.5-3.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火烧云铅锌矿不仅是资源量大,而且品位也高。根据中国矿业报报道,火烧云铅锌矿普查(一区)(二区)(三区)3 个探矿权,面积分别为 98.79 平方千米、93.06 平方千米和100.34 平方千米。勘探区备案资源量:矿石量 6091.91 万吨,锌金属量 1423.92万吨,铅金属量 280.08 万吨,锌+铅金属总量 1704.00 万吨。工业矿体平均品位:锌 23.37%、铅 4.60%、锌+铅 27.97%。二区普查资源量为:在核心区III1 矿体扩大部分及新增的 9 个铅锌矿体共探求资源量(333+334):矿石量 2029.56 万吨,锌金属量 148.55 万吨,铅金属量 28.34 万吨,锌 +铅金属总量 176.89 万吨。(一)、(三)区预普查资源量:铅+锌金属量合计为 39.63 万吨,均为氧化矿,矿床平均品位:铅 1.73%、锌 3.75%、铅+锌 5.48%。3 个探矿权内资源总量:锌+铅金属总量 1918.71 万吨。其中III1 矿体是最主要的矿体,锌+铅金属总量1811.97 万吨,其锌+铅金属量占全区的 94.44%。

火烧云铅锌矿资源情况

矿区范围 矿石量(万吨) 锌金属量(万吨) 锌品位 铅金属量(万吨) 铅品位 锌铅金属总量(万吨) 锌+铅品位
勘探区备 6091.91 1432.92 23.37% 280.08 4.6% 1704 27.97%
二区普查(包括核心 III1 矿体扩大部分及新增的 9 个铅锌矿体) 2029.56 148.55 7.32% 28.34 1.4% 176.89 8.72%
一三区预普查资 723 27.12 3.75% 12.51 1.73% 36.93 5.48%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铅产量情况

1、铅精矿产量持续增长

在2018年以前,由于市场监管趋严,使得我国铅精矿产量持续下降。但进入2018年以来,随着进口需求持续增长,整体铅矿产量持续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铅精矿产量为155.4万吨,同比2020年增长16.9%。

在2018年以前,由于市场监管趋严,使得我国铅精矿产量持续下降。但进入2018年以来,随着进口需求持续增长,整体铅矿产量持续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铅精矿产量为155.4万吨,同比2020年增长16.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铅产量持续增长

近年来全国铅产量持续增长,并在2021年达近五年来最高值。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铅产量为736.5万吨,同比增长11.2%,产量保持增长。

近年来全国铅产量持续增长,并在2021年达近五年来最高值。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铅产量为736.5万吨,同比增长11.2%,产量保持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再生铅产量逐年上升

近年来我国再生铅产量逐年上升。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再生铅产量为366万吨。而虽然产量不断增长,但目前我国再生铅产能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目前仍处于产能释放周期,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近年来我国再生铅产量逐年上升。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再生铅产量为366万吨。而虽然产量不断增长,但目前我国再生铅产能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目前仍处于产能释放周期,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行业下游结构及需求情况

1、铅酸蓄电池是最主要的下游消费领域 占比八成以上

目前铅行业的下游消费领域主要包括铅酸蓄电池、铅材及铅合金、氧化铝。其中铅酸蓄电池是最主要的下游消费领域,占比八成以上,达到了87.6%。

目前铅行业的下游消费领域主要包括铅酸蓄电池、铅材及铅合金、氧化铝。其中铅酸蓄电池是最主要的下游消费领域,占比八成以上,达到了87.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铅酸蓄电池产量持续增长

铅酸蓄电池也称铅蓄电池,主要使用铅及铅制品(包括铅、铅合金、极板、端子)、用于电池壳、隔板、板栅等制造的塑料(玻璃纤维、PP材料、ABS材料等),以及硫酸等原材料。其中原料铅占比最高,达到40%,其次为加工费、电解液、极板、铜件,分别成本占比30%、10、10%、5%。

铅酸蓄电池也称铅蓄电池,主要使用铅及铅制品(包括铅、铅合金、极板、端子)、用于电池壳、隔板、板栅等制造的塑料(玻璃纤维、PP材料、ABS材料等),以及硫酸等原材料。其中原料铅占比最高,达到40%,其次为加工费、电解液、极板、铜件,分别成本占比30%、10、10%、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铅酸蓄电池是化学电池中市场份额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电池,特别是在起动和大型储能等应用领域,因此我国铅酸蓄电池市场保持逐年增长。2020年我国铅酸蓄电池市场规模为1659亿元,同比增长4.67%,年均复合增长速度为3.62%。

铅酸蓄电池是化学电池中市场份额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电池,特别是在起动和大型储能等应用领域,因此我国铅酸蓄电池市场保持逐年增长。2020年我国铅酸蓄电池市场规模为1659亿元,同比增长4.67%,年均复合增长速度为3.6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来我国铅酸蓄电池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增长。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铅酸蓄电池产量达25187.4万千伏安时。

近年来我国铅酸蓄电池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增长。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铅酸蓄电池产量达25187.4万千伏安时。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银粉市场供不应求 行业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未来发展将更加侧重于技术创新

我国银粉市场供不应求 行业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未来发展将更加侧重于技术创新

银粉行业起源于20世纪初,最初被用作导电材料和防腐材料。不过到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电子工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银粉在电子元器件制造中的广泛应用。进入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进步使得银粉的需求持续攀升,同时,新制备技术的涌现以及新应用领域的开发也为银粉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进入21世纪后,纳米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微细球形铝粉行业:应用领域不断延伸 高端产品存在明显供给缺口

我国微细球形铝粉行业:应用领域不断延伸 高端产品存在明显供给缺口

我国微细球形铝粉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应用领域不断延伸,既包括铝颜料、耐火材料等传统应用领域,更拓展至太阳能电子浆料、火箭推进剂、核废料处理、电容器积层电极箔、半导体氮化铝等战略新兴领域。近年来我国微细球形铝粉产量和市场规模逐年递增,但高端产品供不应求。此外,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有13家微细

2025年06月23日
“金银比”修复周期 全球白银向“工业金属主角”转型 行业长期配置价值仍存

“金银比”修复周期 全球白银向“工业金属主角”转型 行业长期配置价值仍存

当前,白银行业从“贵金属配角”向“工业金属主角”转型。不过,在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工业需求结构性增长及“金银比”修复的多重驱动下,白银行业仍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2025年06月20日
我国钢帘线行业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产品结构正不断优化升级

我国钢帘线行业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产品结构正不断优化升级

近年来,我国钢帘线产量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出口市场表现更为亮眼,出口量快速增长。同时我国钢帘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预计未来将向更高强度级别升级。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钢帘线头部企业加速推进全球化布局,通过海外建厂、合资合作等方式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2025年06月13日
我国硅钢行业已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突破 “双碳”下高牌号硅钢或将迎来结构性景气

我国硅钢行业已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突破 “双碳”下高牌号硅钢或将迎来结构性景气

尤其是进入21世纪,我国硅钢行业更是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产能规模跃居世界前列,还掌握了高端取向硅钢等核心技术,满足了特高压、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的特殊需求。目前我国硅钢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跟跑至领跑的突破,硅钢“卡脖子”成为历史,有力保障了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军工和重大工程建设需求。

2025年05月31日
我国无取向硅钢行业生产能力提升 终端需求提档升级推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发展

我国无取向硅钢行业生产能力提升 终端需求提档升级推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发展

随着国内硅钢供给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无取向硅钢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在2021年实现由硅钢净进口向净出口的转变,并在之后保持净出口量的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无取向硅钢出口量80.5万吨,净出口量73.2万吨,创历史新高。

2025年05月30日
我国铜材行业稳健发展 下游新能源汽车、空调刺激铜箔、铜管产量高增 市场呈集群化

我国铜材行业稳健发展 下游新能源汽车、空调刺激铜箔、铜管产量高增 市场呈集群化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铜材主要生产国之一,铜材产量近五年均维持在2000万吨以上。从产量占比看,我国铜材生产以铜线材为主,而铜箔、铜管分别受新能源汽车、空调发展刺激,产量实现高增。从地区发展情况看,我国铜材行业呈现集群化发展状态,产量前五大省份总占比达72%。

2025年05月27日
我国海绵钛产量全球占比不断提升 行业对外贸易格局发生重大改变

我国海绵钛产量全球占比不断提升 行业对外贸易格局发生重大改变

2018-2024年我国海绵钛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不断增长,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活力。在全球格局方面,2020-2024年我国海绵钛产量全球占比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从产业布局角度观察,其呈现显著的区域集中与企业集中特征。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国海绵钛产量持续提升和生产技术进步,其贸易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已由净进口状态转

2025年05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