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海绵钛产量全球占比不断提升 行业对外贸易格局发生重大改变

前言:

2018-2024年我国海绵钛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不断增长,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活力。在全球格局方面,2020-2024年我国海绵钛产量全球占比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从产业布局角度观察,其呈现显著的区域集中与企业集中特征。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国海绵钛产量持续提升和生产技术进步,其贸易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已由净进口状态转变为净出口状态,同时贸易差额也由逆转顺。

1.海绵钛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海绵钛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显示,海绵钛是一种具有较高纯度和比表面积的金属材料,是钛工业的基础环节。海绵钛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钛矿(包括钛铁矿、金红石等)及其他原材料;中游为海绵钛生产;下游为应用领域,其被广泛用于生产钛材、钛粉及其他钛构件,终端应用涉及化工、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电力、建筑、医药、冶金、船舶、体育休闲等多个领域。

海绵钛是一种具有较高纯度和比表面积的金属材料,是钛工业的基础环节。海绵钛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钛矿(包括钛铁矿、金红石等)及其他原材料;中游为海绵钛生产;下游为应用领域,其被广泛用于生产钛材、钛粉及其他钛构件,终端应用涉及化工、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电力、建筑、医药、冶金、船舶、体育休闲等多个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海绵钛产量和表观消费量持续增长,产量全球占比不断提升

钛材作为海绵钛第一大应用领域,对行业发展起到关键支撑作用。在航空航天装备升级、化工设备需求增长及出口需求释放等因素共同推动下,我国钛材产量持续上升,由2018年的6.3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7.2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22%,持续为海绵钛行业了强劲的消费拉动力。随着钛材产量上升,近年来我国海绵钛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不断增长,2024年分别达到25.6万吨和25.0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7.43%和17.8%,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活力。

钛材作为海绵钛第一大应用领域,对行业发展起到关键支撑作用。在航空航天装备升级、化工设备需求增长及出口需求释放等因素共同推动下,我国钛材产量持续上升,由2018年的6.3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7.2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22%,持续为海绵钛行业了强劲的消费拉动力。随着钛材产量上升,近年来我国海绵钛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不断增长,2024年分别达到25.6万吨和25.0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7.43%和17.8%,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活力。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海绵钛生产国,近年来主导地位持续强化。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包括沸腾氯化法等先进工艺的突破应用,我国海绵钛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和上下游协同效应,以及龙头企业规模化生产优势的充分发挥,共同推动了产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在此背景下,我国海绵钛产量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也不断上升,由2020年的58.57%上升至2024年的67.23%。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海绵钛生产国,近年来主导地位持续强化。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包括沸腾氯化法等先进工艺的突破应用,我国海绵钛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和上下游协同效应,以及龙头企业规模化生产优势的充分发挥,共同推动了产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在此背景下,我国海绵钛产量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也不断上升,由2020年的58.57%上升至2024年的67.23%。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海绵钛产业呈现显著的区域集中与企业集中特征

我国海绵钛产业呈现显著的区域集中与企业集中特征。从区域分布来看,2023年辽宁省、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省和河南省五大主产区合计贡献全国86%的产量,区域集中度高。其中辽宁省以28%的占比位居全国首位,较排名第二的云南省(17%)高出11个百分点。在企业层面,我国海绵钛生产企业少,截至2023年仅有9家。其中新疆湘润(19%)、攀钢集团(17%)、双瑞万基(14%)和金钛钛业(13%)四家头部企业合计产量占比达63%,且各企业占比差距较小,最大仅相差6个百分点,形成相对均衡的竞争格局。

我国海绵钛产业呈现显著的区域集中与企业集中特征。从区域分布来看,2023年辽宁省、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省和河南省五大主产区合计贡献全国86%的产量,区域集中度高。其中辽宁省以28%的占比位居全国首位,较排名第二的云南省(17%)高出11个百分点。在企业层面,我国海绵钛生产企业少,截至2023年仅有9家。其中新疆湘润(19%)、攀钢集团(17%)、双瑞万基(14%)和金钛钛业(13%)四家头部企业合计产量占比达63%,且各企业占比差距较小,最大仅相差6个百分点,形成相对均衡的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海绵钛贸易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差额由逆转顺

随着我国海绵钛产量持续提升和生产技术进步,其贸易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已由净进口状态转变为净出口状态,同时贸易差额也由逆转顺。具体来看,2018-2022年,我国海绵钛进口量持续高于出口量,维持净进口状态;而到2023年,这一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出口量反超进口量,并在2024年继续保持净出口态势,当年出口量达0.6万吨,较上年微增0.02万吨。从贸易额角度看,2023年我国海绵钛出口额同样实现反超,2024年维持贸易顺差状态。此外,近年来我国海绵钛进出口均价波呈现出剧烈波动特征,尤其是在2024年进口均价骤降至1.46万元/吨,较2023年的4.79万元/吨暴跌228.08%;出口均价虽然也呈下降趋势,但跌幅相对平缓,反映出我国海绵钛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逐步提升,价格抗压能力较强。

随着我国海绵钛产量持续提升和生产技术进步,其贸易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已由净进口状态转变为净出口状态,同时贸易差额也由逆转顺。具体来看,2018-2022年,我国海绵钛进口量持续高于出口量,维持净进口状态;而到2023年,这一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出口量反超进口量,并在2024年继续保持净出口态势,当年出口量达0.6万吨,较上年微增0.02万吨。从贸易额角度看,2023年我国海绵钛出口额同样实现反超,2024年维持贸易顺差状态。此外,近年来我国海绵钛进出口均价波呈现出剧烈波动特征,尤其是在2024年进口均价骤降至1.46万元/吨,较2023年的4.79万元/吨暴跌228.08%;出口均价虽然也呈下降趋势,但跌幅相对平缓,反映出我国海绵钛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逐步提升,价格抗压能力较强。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氧化铝行业:高纯氧化铝需求拉动效应显现 企业成本压力增大 区域结构持续优化

氧化铝行业:高纯氧化铝需求拉动效应显现 企业成本压力增大 区域结构持续优化

目前全球95%氧化铝用于电解铝冶炼和生产,用作其它用途的仅占比5%。2024年全球电解铝产量达6800万吨,按单吨电解铝消耗1.92吨氧化铝计算,对应冶金级氧化铝需求1.31亿吨。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眼镜镜片材料行业分析:市场增量发展空间大 光学树脂类材料将备受青睐

我国眼镜镜片材料行业分析:市场增量发展空间大 光学树脂类材料将备受青睐

随着镜片材质的更新迭代、消费市场的持续发展,全球眼镜镜片材料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眼镜镜片材料市场规模已达16.24亿美元,预计2031年全球镜片材料市场规模达28.96亿美元。

2025年07月24日
铂金价格狂飙下或迎复苏曙光 全球或进入短缺时代 中国资源贫乏严重依赖进口

铂金价格狂飙下或迎复苏曙光 全球或进入短缺时代 中国资源贫乏严重依赖进口

铂金(Platinum,简称Pt),又称白金,是一种天然形成的白色贵金属。当下,已沉寂多年的铂金市场正迎来历史性转折。进入2025年5月,受黄金价格波动的影响,铂金价格飙升,部分头部品牌的铂金报价甚至已经高达500元每克,与年初相比上涨了40%-50%左右。2025 年5月,国内各大金店铂金价格区间为 300-465

2025年07月22日
镍行业:中国低成本供应增多 本土企业话语权增强 全球市场进入加速整合期

镍行业:中国低成本供应增多 本土企业话语权增强 全球市场进入加速整合期

全球镍资源储量较丰富且分布集中。2024 年全球镍储量约为1.3亿吨,其中印尼储量占比42%,排名第一位;此外,澳大利亚和巴西储量分别占全球总储量的 18%和 12%。

2025年07月18日
风电发展为我国轴承钢市场带来新增量 “一超多强”格局稳定 行业高端转型加速

风电发展为我国轴承钢市场带来新增量 “一超多强”格局稳定 行业高端转型加速

我国拥有庞大的汽车市场,产量、销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为轴承钢行业提供了强劲需求支撑。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量和销量不断上升,2025年上半年双双突破1500万辆,分别为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相较2024年上半年分别分别增长12.5%和11.4%。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光伏支架行业:跟踪支架渗透率偏低 发展潜力更大 多家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我国光伏支架行业:跟踪支架渗透率偏低 发展潜力更大 多家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由2019年的30.1GW增长至2024年的277.17GW,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5.90%;2025年1-5月其新增装机容量迎来爆发式增长,达到197.85GW,较去年同期增长149.97%。其中,5月新增装机容量92.92GW,同比暴涨388.03%。此外,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容

2025年07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