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客观因素叠加下,我国宠物保险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宠物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为被保险的宠物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因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的发生而造成的宠物伤害或丢失,或者当被保险的宠物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随着宠物数量的增加,宠物医疗、手术等费用的增长,宠物主人在医疗方面的支出压力不断增大,客观上刺激了宠物主人的保险需求。同时,宠物地位的提高,从主观上增加了主人的保险需求。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主客观因素叠加下,我国宠物保险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且保持较快增速。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宠物保险行业市场规模为33.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49.63%;2022年我国宠物保险行业市场规模为63.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86.9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我国宠物保险险种较为单一,行业存在一定的增量发展空间
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宠物保险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从细分市场看,宠物保险险种主要分为健康医疗险、第三者责任险、宠物被盗保险三大类。目前国内的多数保险公司仅对宠物的第三者责任风险承保,即只承担因被保险人合法拥有的宠物造成第三者的人身伤害或财产的直接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且规定了多种责任免除条款,保障范围狭窄,不能有效满足人们对宠物保险的潜在需求。而在国外,一份宠物保险不只会承当宠物形成的第三方义务赔偿,还会为宠物降求必定的护理费用和医疗省用以及宠物死亡的一次性给付。国外保险公司还会以附加险的情势启保其他威严险,比拟罕见的有“假期撤消省用”、“寻觅宠物用度”、“宠物寄养用度”等。相比之下,我国宠物保险险种较为单一。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除此之外,受消费者观念尚未转变、宠物身份识别技术水平不高、理赔环节繁琐等因素制约,宠物保险行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一定的增量发展空间。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宠物保险多由传统保险公司以附加险方式推出,单品类宠物保险公司极少
从行业竞争看,国内宠物保险产业链相对单薄,上游多为中国传统保险业公司,早期以附加险的方式推出宠物保险,单品类的宠物保险公司,在我国市场上十分少见。
如2004年,华泰保险推出“小康之家”家庭综合保险,以家庭财产综合保险的附加险的形式将宠物责任纳入了保险范围;2005年,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推出了北京保险市场上惟一一款以主险形式出现的《北京市犬主责任保险》。
宠物保险行业主要参与企业
企业名称 | 成立时间 | 注册资本 | 宠物保险种类 |
中国人民保险 | 1996年 | 4422399万元 | 家庭成员责任险、宠宝乐 |
太平洋保险 | 1991年 | 962034万元 | 太爱宠、责任保险 |
大地保险 | 2003年 | 1511591万元 | 宠物医疗险(定点厍院眩付比例60%,非定点医院赔付比例30%) |
阳光保险 | 2007年 | 1035137万元 | 萌宠宝(报销比例高达40-80%) |
平安财险 | 1988年 | 1828024万元 | 萌宠保爱心版(单项免赔额30%/300元)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