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管道直饮水行业是未来净水产业发展大趋势 供给能力、消费量不断提升

一、行业基本概述

管道直饮水也称分质供水,是“管道优质直接饮用水”的简称,它是用分质供水的方式,在居住小区(酒店、写字楼)内设净水站,运用现代高科技生化与物化技术,对自来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去除水中有机物、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保留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同时采用优质管材设立独立循环式管网,将净化后的优质水送入用户家中(或客房、办公室),供人们直接饮用。管道直饮水具有健康、卫生、方便、经济、放心等特点。具体如下:

管道直饮水也称分质供水,是“管道优质直接饮用水”的简称,它是用分质供水的方式,在居住小区(酒店、写字楼)内设净水站,运用现代高科技生化与物化技术,对自来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去除水中有机物、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保留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同时采用优质管材设立独立循环式管网,将净化后的优质水送入用户家中(或客房、办公室),供人们直接饮用。管道直饮水具有健康、卫生、方便、经济、放心等特点。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发展现状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管道直饮水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水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生存的三大要素之一。因此作为家用长期高消耗品,包括管道直饮水在内的饮用水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用水总量达5921亿立方米,较2020年增加了108.1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6%;生活用水为909.4亿立方米,较2020年增加46.3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达419立方米/人,较2020年增加了7.10立方米/人,同比增长1.72%。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显示,水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生存的三大要素之一。因此作为家用长期高消耗品,包括管道直饮水在内的饮用水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用水总量达5921亿立方米,较2020年增加了108.1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6%;生活用水为909.4亿立方米,较2020年增加46.3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达419立方米/人,较2020年增加了7.10立方米/人,同比增长1.7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饮用水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尤其是近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质量健康饮用水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与净水器、包装水相比,管道直饮水具备环保、便捷及安全的优势,从经济性的角度管道直饮水价格仅为桶装水或瓶装水的 1/5 或更少。因此管道直饮水具有庞大的增长空间和市场前景。

近年来我国管道直饮水市场不断发展,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管道直饮水供给能力从2016年的5439万吨/年增长至10585万吨/年;日均供给从2016年的14.9万吨/天增长到了29万吨/天。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显示,近年来我国管道直饮水市场不断发展,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管道直饮水供给能力从2016年的5439万吨/年增长至10585万吨/年;日均供给从2016年的14.9万吨/天增长到了29万吨/天。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消费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管道直饮水市场规模约299.22亿元,消费量约9810.5万吨。预计到2022年我国管道直饮水行业消费量达到10778.1万吨。

消费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管道直饮水市场规模约299.22亿元,消费量约9810.5万吨。预计到2022年我国管道直饮水行业消费量达到10778.1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覆盖人数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管道直饮水覆盖人数从2016年的0.95亿人增长到了1.78亿人。

覆盖人数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管道直饮水覆盖人数从2016年的0.95亿人增长到了1.78亿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管道直饮水覆盖率不高,到2021年其覆盖率也只有12.58%左右。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管道直饮水覆盖率不高,到2021年其覆盖率也只有12.58%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尽管我国的管道直饮水起步晚,目前还处于起步时期,但是其较为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和人口集中的优势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另外在当下人们生活品质日渐提高的前提下,凭借着健康、节能、方便、实用等优势,直饮水入户必然是未来净水行业发展的大趋势。(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纳米材料行业:政策支持技术革新 市场具备进一步发展空间 纳米膜增长潜力大

我国纳米材料行业:政策支持技术革新 市场具备进一步发展空间 纳米膜增长潜力大

全球纳米材料市场持续扩容,2024年全球纳米材料市场规模增长至1562亿美元。从地区分布情况看,欧美为全球纳米材料主要市场,总占比达61.8%;亚太地区在环保意识和科技发展下对特殊材料需求愈发强烈,从而成为全球第三大纳米材料市场,占比达26.6%。

2025年07月20日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 有望成为市场引领者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 有望成为市场引领者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在固态电池发展方面都已有自己的国家战略或发展蓝图,全固态电池有望逐步实现量产:日本丰田公司已经宣布其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韩国三星等公司已经宣布建设全固态电池生产线。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阴极辊行业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市场高度集中 泰金新能市占率领先

我国阴极辊行业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市场高度集中 泰金新能市占率领先

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终端行业蓬勃发展,我国电解铜箔产量不断攀升,为阴极辊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数据显示,我国电解铜箔产量由2019年的43万吨跃升至2024年的10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09%。值得注意的是,电解铜箔产品结构呈现明显分化:2019-2023年电子电路铜箔产量从29.2万吨增至

2025年07月17日
全球光伏背板市场需求萎缩 玻璃背板成主流 国内多家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全球光伏背板市场需求萎缩 玻璃背板成主流 国内多家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近年来,全球光伏背板需求增速持续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2024年大幅萎缩至7.32亿平方米,同比降幅达28.16%。随着双玻组件凭借更高发电效率的优势在市场中快速普及,玻璃背板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7.7%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64.6%。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光伏硅料深陷产能过剩泥潭 市场价格腰斩至“白菜价” 行业巨头盈利普遍下滑

我国光伏硅料深陷产能过剩泥潭 市场价格腰斩至“白菜价” 行业巨头盈利普遍下滑

目前我国光伏硅料面临着产能过剩格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硅料产能高达500万吨以上,然而市场需求却仅为300万吨。此外,硅业分会在2025年4月发布的《多晶硅市场一季度回顾及二季度展望》中,也明确指出了市场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截至2025年4月底,国内硅料产能达257万吨,而实际需求仅100万吨出头。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增速超全球 成本下探将促应用拓展 营收困境下头部企业转型自救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增速超全球 成本下探将促应用拓展 营收困境下头部企业转型自救

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是工业脱碳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国家明确扶持的赛道。近年来,《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发布,利好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

2025年07月14日
制备技术成熟、新能源带来核心动力 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 2025年规模将超450亿元

制备技术成熟、新能源带来核心动力 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 2025年规模将超450亿元

石墨烯凭借超高载流子迁移率和极高的导热率,应用渗透至多个领域,其中新能源领域将成为行业扩张核心动力。石墨烯制备技术多样且不断成熟,我国石墨烯产业规模效应初显,其中石墨烯粉体年产能快速突破、目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整体来看,随着供需两端向好,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超450亿元。

2025年07月12日
我国光学薄膜行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但目前仍面临上游原材料与技术瓶颈

我国光学薄膜行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但目前仍面临上游原材料与技术瓶颈

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升级,液晶电视、电脑、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迭代更新频率加快,液晶面板行业蓬勃发展。以OLED面板为例: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以及其厂商对OLED显示面板的进一步认可,OLED面板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渗透率不断攀升,从而带动OLED面板出货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OLED面板

2025年07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