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城市燃气管道行业现状:新建+翻新旧改带来需求 市场投资空间大

一、城市燃气管道概述

城镇燃气管网是指自门站至用户的全部设施构成的系统,包括门站或气源厂压缩机站、储气设施、调压装置、输配管道、计量装置、管理设施、监控系统等组成。燃气管网可按用途、敷设方式、输气压力、管网形状、压力级制等加以分类,其中城镇燃气管道按燃气设计压力P(MPa)分为七级。。

城市燃气管道分类

分类方式

种类

简述

按用途分类

长距离输气管线

连接产量巨大的天然气田或人工燃气与用气地区的输气管线,其干管及支管的末端连接城镇或大型工业企业,作为该供气区的气源点

城镇燃气管道

分配管道

在供气地区将燃气分配给工业企业用户、商业用户和居民用户的管道,包括街区和庭院的燃气分配管道

用户引入管

将燃气从分配管道引到用户室内引入口处总阀门前的管道

室内燃气管道

通过用户管道引入口的总阀门将燃气引向室内,并分配到每个燃气用具的管道

工业企业燃气管道

工厂引入管和厂区燃气管道

将燃气从城镇燃气管道引入工厂,分送到各用气车间

车间燃气管道

从车间的管道引入口将燃气送到车间内各个用气设备(如窑炉)。车间燃气管道包括干管和支管

炉前燃气管道

从支管将燃气分送给炉上各个燃烧设备

按敷设方式分类

埋地管道

城市中燃气管道一般采用埋地敷设,当燃气管段需要穿越铁路、公路时,有时需加设套管或管沟,因此有直接埋设及间接埋设两种

架空管道

工厂厂区内或管道跨越障碍物以及建筑物内的燃气管道时,常采用架空敷设

按管网形状分类

环状管网

管段联成封闭的环状,输送至任一管段的燃气可以由一条或多条管道供气。环状管网是城镇输配管网的基本形式,在同一环中,输气压力处于同一级制

枝状管网

以干管为主管,分配管呈树枝状由主管引出。在城镇燃气管网中一般不单独使用

环枝状管网

环状与枝状混合使用的一种管网形式

按管网压力级制分类

单级系统

仅有低压或中压一种压力级别的管网输配系统

二级管网系统

具有两种压力等级的管网系统组成

三级管网系统

由低压、中压和次高压三种压力级别组成的管网系统

多级管网系统

由低压、中压、次高压和高压多种压力级别组成的管网系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城镇燃气设计压力(表压)分级

名称

压力(MPa)

高压燃气管道

A

2.5<P≤4.0

B

1.6<P≤2.5

次高压燃气管道

A

0.8<P≤1.6

B

0.4<P≤0.8

中压燃气管道

A

0.2<P≤0.4

B

0.01<P≤0.2

低压燃气管道

P<0.0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城市燃气管道市场现状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燃气管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趋严及供暖领域煤改气进程的不断深入,天然气作为优质高效、绿色清洁的低碳能源,国家积极推进全国天然气使用,其消费占能源总消费量比持续提升,截止2022年1-4月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约为1226亿方,同比下滑0.3%。不过,由于我国天然气供需分布不均衡,城市天然气管道建设尤为重要,在2021年3月,国家颁布《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提出要完善原油、成品油管网建设以及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能源资源安全战略。

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趋严及供暖领域煤改气进程的不断深入,天然气作为优质高效、绿色清洁的低碳能源,国家积极推进全国天然气使用,其消费占能源总消费量比持续提升,截止2022年1-4月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约为1226亿方,同比下滑0.3%。不过,由于我国天然气供需分布不均衡,城市天然气管道建设尤为重要,在2021年3月,国家颁布《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提出要完善原油、成品油管网建设以及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能源资源安全战略。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从天然气管线长度与国土面积比重角度看,我国天然气干线管道密度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资料显示,我国天然气干线管道密度为7.3米/平方千米,约为美国的1/6、法国的1/10,密度为19.97千米/亿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33.73千米/亿立方米,远低于美国的56.3千米/亿立方米。

主要国家天然气管道设施对比

指标

中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俄罗斯

世界平均

干线管道密度(米/平方千米)

7.3

44.7

67

106.4

-

-

运输能力与消费量比重(千米/亿立方米)

19.97

56.3

-

-

-

33.73

储气库工作气量/消费量(%

3.4

18

15-35

15-35

17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因此,我国城市燃气管网建设仍有可为。近七年来,我国天然气管道里程数逐年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天然气管道里程数量达8.34万千米,同比增长3%。而根据《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指出,到2025年,我国天然气管网里程将达到16.3万公里,所以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国天然气管网里程年复合增速约为14.34%。

因此,我国城市燃气管网建设仍有可为。近七年来,我国天然气管道里程数逐年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天然气管道里程数量达8.34万千米,同比增长3%。而根据《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指出,到2025年,我国天然气管网里程将达到16.3万公里,所以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国天然气管网里程年复合增速约为14.3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中长期管网发展规划》2025年管网预期目标

指标

2025

年均增速

原油管道(万公里)

3.7

3.20%

成品油管道(万公里)

4

6.70%

天然气管道(万公里)

16.3

9.80%

原油管道进口能力(亿吨)

1.07

4.00%

原油海运进口能力(亿吨)

6.6

1.00%

天然气管道进口能力(亿立方米)

1500

7.60%

LNG接卸能力(万吨)

10000

8.60%

天然气)LNG)储存能力(亿立方米)

400

17.00%

城镇天然气用气人口(亿人)

5.5

6.6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经过多年城镇化建设,我国部分大中城市燃气管道老化严重,同时由于城镇化早期管材材料质量整体偏低,安全隐患已经开始现象,急需更新改造。目前,我国多个省市地方政府“十四五”规划中增加了有关城市地下管网改造的相关内容,普遍涉及城市燃气管道改造相关规划。

我国城市燃气管道行业相关地方政策

时间

颁布部门

政策名称

要点

2021.10.21

河北省住建厅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十四五”规划》

对“十四五”期间每年新增的供水、供热、燃气老旧管网实行“滚动”改造,按照即有即改、分类实施的原则,对“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的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十四五”期间改造任务量:城市供水老旧管网改造计划为383公里;城市燃气老旧管网改造计划为118公里;城市供热老旧管网改造计划为624公里

2021.12.13

广东省住建厅

《广东省城镇燃气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期间,全省新建互联互通管道299.3公里。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偏远城区、重点工业园区、大型用气企业供气管道化改造,最大限度消除实现建成区管网空白区域,实现管网覆盖

2021.04.01

浙江省住建厅

《浙江省城镇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期间,全省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含新增租赁补贴保障)21万套(户),开工城镇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含货币化安置)13万套。“十四五”期末,全省城镇住房保障收益覆盖率达到25%左右。到2025年,全省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000个,改造面积1亿平方米以上。

2021.10.15

福建省政府

福建省“十四五”专项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专场)

“十四五”期间全省预计改造68.3万户老旧小区。2022年底前,力争全省60%以上的社区达到绿色社区创建要求。

2021.09.22

湖北省住建厅

湖北省城镇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期间,新建商品住房累计供应面积约3.5亿平方米。“十四五”末,全省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5万个,力争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2021.08.16

江苏省政府

《江苏省“十四五”城镇住房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全省计划改造棚户区60万套(户),完成投资3000亿元,帮助180余万居民实现“出棚进楼”。五年计划改造5000个老旧小区,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2021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管网做出了相关批示,要求“十四五”期间,必须把管道改造和建设作为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工程来抓。“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被写入此次会议文件,且明确指出“包括加快城市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等。”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供燃气管道用于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39亿元,新建管道长度850552公里,保持增长趋势。由此可见,我国城市燃气管道投资空间巨大。

2010-2020年我国市政新建燃气管道长度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统计情况

年份

燃气管道长度(公里)

燃气固定设施投资(亿元)

2010

256,429

291

2011

298,972

331

2012

342,752

415

2013

388,466

426

2014

434,571

416

2015

498,087

351

2016

551,031

409

2017

623,253

446

2018

698,043

295

2019

767,946

243

2020

850,552

2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电动两轮车头部企业积极出海 新国标驱动行业加速洗牌

我国电动两轮车头部企业积极出海 新国标驱动行业加速洗牌

2025年上半年,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国内外销售表现强劲,国内销量与出口量均实现快速增长。当前,海外市场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需求特征,不同区域消费者在产品类型与功能偏好上差异显著。未来,海外电动两轮车市场仍具备广阔的发展潜力。以雅迪、爱玛、九号、台铃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正在积极出海,抢占市场先机。

2025年09月05日
成本高昂下企业普遍面临亏损 我国地铁行业陷入“建得起,养不起”困境

成本高昂下企业普遍面临亏损 我国地铁行业陷入“建得起,养不起”困境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地铁项目建设加速,运营里程不断增长。到目前地铁已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最重要组成部分,运营里程占比76%以上。2024年我国大陆地区共有58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61条,运营里程12160.77公里。其中地铁运营里程9306.09公里,占比76.53%。截至到2025年7月

2025年09月03日
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国际货运成重要增长点 国际航线网络持续扩容升级

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国际货运成重要增长点 国际航线网络持续扩容升级

自进入2025年以来,在国内经济稳健增长和旅游市场持续繁荣的背景下,作为经济重要“晴雨表”的航空物流表现出稳健发展态势,运输总周转量、货邮运输量、货邮吞吐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2025年08月25日
从新国标、国补政策分析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供需现状 龙头企业马太效应突出

从新国标、国补政策分析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供需现状 龙头企业马太效应突出

电动两轮车按整车质量、最高车速、电机功率等一系列指标可划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三大类。其中,电动自行车占据电动两轮车主要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动自行车销量占两轮电动车市场的88%,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分别仅占比8%、4%。

2025年08月23日
钢铁、纸浆贸易兴旺 全球多用途船行业需求稳增 供应紧张局面下租船费率或走高

钢铁、纸浆贸易兴旺 全球多用途船行业需求稳增 供应紧张局面下租船费率或走高

与散货船、集装箱船和重大件运输船等专用船型相比,多用途船在货物适应性、港口适应性与整体经济性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地缘政治冲突以及预期贸易关税等挑战下,多用途船市场波动幅度仍显著小于专用船。

2025年08月17日
迎海洋资源开发机遇 全球半潜船行业供给趋紧 中国船商凭规模及技术优势居领先地位

迎海洋资源开发机遇 全球半潜船行业供给趋紧 中国船商凭规模及技术优势居领先地位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不断深入,市场景气度正处于高位,一定程度上带动大型海洋工程装备的建设、运输需求剧增,为半潜船市场需求提供稳定支撑。根据数据,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 10.54 万亿元,较上年增长 5.9%,占 GDP 比重 达7.8%。

2025年08月16日
车企跨界投资 汽车运输船行业供需紧张局势或缓解 中国造船企业借新能源东风跃升

车企跨界投资 汽车运输船行业供需紧张局势或缓解 中国造船企业借新能源东风跃升

近年来全球汽车出口迅猛增长,2023年世界海运汽车贸易量增速已超15%,全球汽车船运力紧张问题凸显。由于出口量激增,汽车船的运力需求超过了现有运力的供应能力,使得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运输面临挑战,这对于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及交货时间产生重大影响。

2025年08月14日
国产混凝土泵车加速赶超领先 行业出口市场繁荣 龙头正积极探索智能绿色化路径

国产混凝土泵车加速赶超领先 行业出口市场繁荣 龙头正积极探索智能绿色化路径

我国混凝土泵车行业发展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引进、仿制、自主研发、赶超领先四个阶段。自2021年起,混凝土泵车国内销量进入下行通道。不过,2023年其销量同比微增0.16%。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我国混凝土泵车出口市场蓬勃发展,呈现显著的“量额齐升”态势,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此外,在新一代信息技

2025年08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