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铁为城市轨道交通重要组成部分,运营里程占比76%以上
地铁是国家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是指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的轨道交通。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地铁以其快捷、准时、稳定的特点,成为了许多城市居民通勤的首选。尤其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地铁不仅是日常出行的主力军,更是早晚高峰期中缓解交通压力的关键工具。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地铁项目建设加速,运营里程不断增长。到目前地铁已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最重要组成部分,运营里程占比76%以上。2024年我国大陆地区共有58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61条,运营里程12160.77公里。其中地铁运营里程9306.09公里,占比76.53%。截至到2025年7月,我国城市地铁运营里程突破1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另外根据各大城市公布的2025年地铁项目建设进行汇总,2025年我国预计将开通71条新地铁线路,增加1200公里左右的地铁里程。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从城市来看,2024年,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深圳、重庆、武汉、杭州、南京、郑州是我国内地地铁前十强城市。其中上海以896公里的运营里程位居全国第一;其次为北京、广州,运营里程分别为879公里、751.1公里。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二、成本高昂下企业普遍面临亏损,地铁行业陷入“建得起,养不起”困境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地铁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地铁,曾被视为城市现代化的标配,是地方政府拉动投资、提升形象、便利民生的“大手笔”。但如今,随着建设成本高企、运营成本巨大、以及客流增长不及预期,越来越多的城市地铁公司难以通过自身运营实现盈利。因此,各地铁公司普遍需要依赖当地政府的巨额补贴来维持运营。若剔除政府补贴因素,企业则普遍面临亏损。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28个城市的地铁公司公布了2024年业绩。而在这28个城市的地铁公司中,如果不剔除政府补贴因素,仅有三家处于亏损状态。而扣除政府补贴后,则只有上海和福州地铁实现盈利,其余26个均处于亏损状态。如2024年北京地铁获得政府补贴高达248.52亿元,扣除补贴后利润-216.99亿元;天津地铁(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政府补贴43.94亿元,扣除补贴后利润-35.49亿元;长春地铁(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政府补贴51.49亿元,扣除补贴后利润-45.58亿元;南京地铁(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政府补贴58.12亿元,扣除补贴后利润-53.84亿元;成都地铁(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政府补贴73.56亿元,扣除补贴后利润-69.56亿元;广州地铁(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政府补贴7.41亿元,扣除补贴后利润-7.19亿元;深圳地铁(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政府补贴71.5亿元,扣除补贴后利润-407.16亿元。这一数据揭示了地铁行业普遍面临的运营压力,也表明,当前我国地铁行业整体陷入了“建得起,养不起”的困境。
2024年国内28个城市地铁公司业绩情况(单位:亿元)
公司名称 | 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 | 营业利润 | 归母净利润 |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230.62 | 242.68 | 22.84 | 0.22 |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211.89 | 211.89 | -332.82 | -335.66 |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172.34 | 204.51 | 3.6 | 2.47 |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 | 141.97 | 416.62 | 31.67 | 31.53 |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127.75 | 127.97 | 0.05 | 0.11 |
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117.38 | 182.74 | 12.75 | 3.79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104.01 | 148.9 | 5.44 | 2.17 |
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72.25 | 76.61 | 0.97 | 0.41 |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49.9 | 137 | 3.76 | 0.59 |
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45.9 | 59.16 | 2.22 | 2.46 |
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43.74 | 41.06 | 3.19 | 3.1 |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39.28 | 51.34 | 2.77 | 3.24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39.27 | 36.04 | 2.47 | 2.42 |
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34.8 | 88.99 | 4.38 | 4.28 |
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29.35 | 72.73 | 0.15 | 0.11 |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22 | 58.62 | 9.46 | 8.46 |
郑州交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地铁) | 18.22 | 89.34 | 0.3 | 0.36 |
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14.69 | 40.06 | 0.37 | 0.25 |
昆明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10.96 | 33.44 | 0.93 | 0.87 |
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9.54 | 12.68 | 3.62 | 3.08 |
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8.65 | 53.12 | 7.07 | 5.91 |
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 8.27 | 5.62 | -5.33 | -5.35 |
常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7.27 | 6.96 | 0.34 | 0.34 |
佛山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5.86 | 26.89 | -1.69 | -0.22 |
上海申通地铁股份有限公司 | 5.86 | 5.26 | 0.88 | 0.52 |
金华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4.02 | 17.57 | 0.54 | 0.46 |
乌鲁木齐城市轨道集团有限公司 | 1.5 | 20.4 | 0.03 | 0.02 |
绍兴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0.48 | 4.35 | 0.03 | 0.08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024年我国28个城市地铁公司政府补贴额(其他收益)及扣除补贴后利润
公司名称 | 补贴额(其他收益)(亿元) | 扣除补贴后利润(亿元) |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7.41 | -7.19 |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71.5 | -407.16 |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78.23 | -75.77 |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 | 248.52 | -216.99 |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85-90(预估值) | -85-90(预估值) |
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73.35 | -69.56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47.38 | -45.2 |
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11.76 | -11.35 |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89.03 | -88.44 |
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13.73 | -11.27 |
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0.22 | 2.89 |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3.46 | -10.22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4.26 | -1.84 |
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58.12 | -53.84 |
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43.47 | -43.37 |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43.94 | -35.49 |
郑州交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地铁) | 71.33 | -70.98 |
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23.97 | -23.72 |
昆明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23 | -22.13 |
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11.13 | -8.05 |
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51.49 | -45.58 |
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 2.53 | -7.88 |
常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17.79 | -17.45 |
佛山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20.81 | -21.03 |
上海申通地铁股份有限公司 | 0.1 | 0.42 |
金华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13.63 | -13.18 |
乌鲁木齐城市轨道集团有限公司 | 18.93 | -18.91 |
绍兴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3.92 | -3.84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究其原因,其实是地铁建设运营成本高昂而收入受限。资料显示,几乎每条地铁建设需要的花费都在百亿元、千亿元以上,对于城市财政造成较为严峻的经济压力。按照我国交通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地铁平均一公里的造价在5亿元到10亿元左右。而遇到拆迁费用高昂、地质环境复杂等情况时,成本还会进一步攀升。
除了建设成本高昂外,地铁的高昂成本还体现在人工成本和维修维护成本上。例如,北京地铁公司共有3万名员工,人均月薪1.6万元,全年人工成本高达63.85亿元,占总成本的40%以上。同时北京地铁每年的电力费用超过14亿元,设备维修费用高达21亿元。而每公里地铁的年运营成本约为1500万元,这对运营规模巨大的地铁公司来说,是一笔天文数字。
当前我国内地城市地铁平均每公里运营成本普遍超过1000万元/年,其中深圳等特大城市可达5800万元/公里。
然而在收入方面,地铁受到公共服务职能的限制,票价起步基本维持在2-3元,全程最高价也仅在5-15元之间,这一水平在全球范围内都显得相对低廉。以北京地铁为例,其均价为3.5元/次,亏损主要源于政策性让利。2024年,北京市政府通过253.4亿元的财政补贴来维持地铁运营,相当于每位乘客获得5.2元的补贴。这种“低票价、高补贴”的模式无疑加剧了政策性亏损的问题。
而在票价低廉的同时,客流量增长乏力,无法填补地铁建设的财政缺口。按照全国地铁运营数据显示,全国日公里超过1万客流量的城市仅有9个,甚至还有很多城市的日公里客流量低于7000人的地铁运营标准。
不过,地铁亏损并非中国特例。从全球范围来看,大部分城市的地铁系统都难以实现盈利。例如,韩国首尔地铁2022年的亏损额达到34亿元人民币,原因包括优惠政策(如老年人免费乘车)和客流结构变化。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美国纽约地铁、巴黎地铁等国际大都市的交通系统中。由此可见,地铁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其“亏损”的本质在于更多承担了社会责任,而非商业化的盈利模式。
三、地铁项目建设仍在持续推进,部分城市地铁运营方正在探索发展路径来实现转型突围
在上述情况下,为何我国还要持续推进地铁项目建设呢?
一是,地铁建设能够帮助我国城市解决交通拥堵现象,提高出行效率,重塑城市交通结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生活,在私家车数量迎井喷的当下,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愈发明显。而地铁建设的持续推进,能够吸引上班族、学生利用地铁进行通勤,从而缓解交通拥堵现状。
二是,地铁建设对于城市升级具备重要作用。地铁线路铺设是否完备,是衡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准之一。
三是,地铁建设还是城市发达、经济繁荣的象征。我国明确规定城市GDP在3000亿元以上、城市人口达到300万以上的城市才具备地铁修建资格。城市地铁建设完备可以提高城市影响力,对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业起到推动作用。不过预计2025年之后,随着我国这一轮地铁建设周期的结束,国内地铁建设脚步将会逐渐放缓。目前很多城市对于新申报的地铁建设项目均采取了拒绝的态度。
因此,如何平衡公益性与市场化运营,成为各城市地铁运营方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我国部分城市地铁运营方正在探索发展路径,实现转型突围。
例如,上海地铁通过人员结构优化、数字化转型和拓展非票务收入等措施,实施“节流”策略。上海地铁推出的“N+5+1万”裁员补偿方案引起广泛关注。该方案中,“N”代表工龄补偿,“5”指额外五个月工资,“1万”是一次性现金补贴。以工作10年、月薪1.5万元的员工为例,补偿金额可达25万元左右。这种优厚的补偿方案体现了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与此同时,面对挑战,深圳地铁则采取多重措施实现转型突围。首先是继续深化“轨交+物业”模式,利用万科资源优势加速地铁站点周边物业的综合开发和去化。其次是拓展”“轨道+物流”、“轨道+仓储”等多场景业务模式,寻求新的增长点。其次通过多元化融资与资产盘活,如发行超短期融资券、推动类REITs发行等金融手段盘活TOD资产。
此外,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地铁站点逐步引入广告、商铺租赁等形式来增加收入。
不过目前,我国多数地铁公司的多元化业务经营仍然较为初期,对地铁运营业务的反哺能力有限,目前日常运营仍主要依赖于财政补贴。在宏观经济发展复苏、地方财政承压的环境下,地铁公司亟需加快转型发展步伐,通过经营性业务的持续优化,提升自身造血能力,并以此反哺地铁运营业务,降低对地方财政依赖度,持续调整运营补亏的来源和结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